
生理题目第八章排泄.doc
16页第八章 排 泄 一、名词解释1.排泄 2.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3.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4.肾小球滤过率5.滤过分数 6.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7.葡萄糖的吸收极限量 8.球一管平衡9.肾糖阈 lO.渗透性利尿11.Na+ -H+交换 12.高渗尿 13.低渗尿 14.水利尿15.血浆清除率二、填空题 1.人体主要的排泄途径有——、——、——和—— 2.尿生成的三个基本过程包括——、——和—— 3.滤过膜上电学屏障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的大分子物质滤过 4.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动力是 ——— ,阻力由——和——组成 5.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主要有——、——和—— 6.肾小管和集合管对物质的重吸收是——,这样能保留对机体有用的物质,清除对机体有害和过剩的物质,实现对内环境的净化 7.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当血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时,部分葡萄糖就不能被重吸收,随尿排出而出现糖尿。
8.肾小管主要分泌———— 、————和———— 9.终尿中的绝大部分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其分泌量的多少取决于——,受——的调节 10.肾小管上皮细胞每分泌一个H+,可以重吸收1个——和1个——人血,这对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1.外髓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是由于髓袢升支粗段对——的主动重吸收和对——— 的继发性主动重吸收所致 12.在内髓部,渗透压梯度是由——和——共同形成的 13.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血K+升高和血Na+降低均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 14.如果每天的尿量长期保持在多于——,为多尿;在——,为少尿;少于——,为无尿,均属不正常现象正常成人每天约产生35g固体代谢产物,最少需——尿量才能将其溶解并排出 15.排尿反射的过程中,存在着——反馈 三、选择题 (—)A型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1.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D.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A.肾小球 E.肾小囊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B.肾小体 5.肾炎患者出现蛋白尿是由于 C.肾小管 A.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D.集合管 B.肾血浆流量增大 E.肾单位 C.血浆蛋白浓度增高 2.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等于 D.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大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 E.滤过膜上带糖蛋白减 胶体渗透压一囊内压) 少或消失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 6.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循环相配合体渗透压一囊内压 主要靠下列哪项来调节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 A.自身调节 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B.神经一体液调节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胶 C.负反馈调节 体渗透压+囊内压 D.正反馈调节 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 E.前馈调节 体渗透压+囊内压 7.下列哪种情况可导致肾小球滤过 3.原尿的成分 率增高 A.和终尿近似 A.肾交感神经兴奋 B.葡萄糖比终尿少 B.注射大量肾上腺素 C.Ha+、K+浓度比血浆高 C.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D.比血浆少蛋白质 D.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液 E.比血浆少葡萄糖 E.注射抗利尿激素 4.下述情况中,使肾小球滤过率增 8.最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是 多的是 A.带负电的小分子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B.带正电的小分子 B.肾血浆流量降低 C.电中性的小分子 D.格正电的大分子 A.55%。
650k, E.带负电的大分子 B.65%一70%9.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囊内液体胶体渗透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 D.囊内压 E.全身动脉压10.不属于滤过膜的结构的是 A.基膜 B.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C.裂隙膜 D.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 E.带正电的蛋白质层11.关于葡萄糖重吸收的叙述,错误 的是 A.丸与钠离子的重吸收相耦联 B.只有近端小管可以吸收 C.是一种继发性主动转运过程 D.近端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能力有一定限度 E.正常情况下,近端小管不能将 肾小球滤出的糖全部重吸收12.可分泌肾素的结构是肾脏的 A.致密斑 B.球外系膜细胞 C.间质细胞 D.球旁细胞 E.感受器细胞13.给家兔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 量减少,尿液渗透压增高,其主 要机制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A.对水通透性增高 B.对Na‘重吸收增多 C.对尿素重吸收增多 D.管腔内溶质浓度降低 E.管腔外渗透压升高14.近端小管对№+的重吸收量经常 是Na+滤过量的A.55%~65% B.65%~70% C.75%~80 D.85%~90% E.95%一99%15.近端小管对小管液的重吸收为 A.低渗重吸收 B.等渗重吸收 C.高渗重吸收 D.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E,受醛固酮的调节16.致密斑的作用是直接感受A.肾血管血压变化 B.肾血流的NaCl含量变化 C.肾小管内压变化 D.肾小管液NaCl含量变化 E.人球小动脉牵张刺激17.近端小管重吸收的关键动力是 A.基侧膜上的Na+泵 B.管腔膜上的同向转运 C.管腔膜上的逆向转运 D.管腔膜上的电中性转运 E.管腔膜上的生电性转运18.大量饮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主 要原因是 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肾小球滤过率增大 C.动脉血压高 D.近端小管渗透压增高 E.血管紧张素Ⅱ减少19.肾脏内髓部渗透梯度的形成主要依赖于 A.NaCl B.尿素 C.NaCl和尿素 D.KCI E.NaCl和KCl20.肾小管对HCO3ˉ的重吸收 A.以HC03-的形式吸收 B.以C02的形式吸收 C.主要在远端小管进行 D.滞后于Cl一的吸收 E.不依赖于H+的分泌21.给某患者静脉注射50%葡萄糖 50ml,患者尿量显著增加,尿糖定性阳性。
分析该患者尿量增多 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 B.肾小球滤过率增大 C.肾小管溶质浓度增加 D.肾小管对Na+吸收减少 E.血容量增大2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时 A.醛固酮分泌减少 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D.肾脏NaCl排出减少 E.肾小球滤过率增大23.终尿中的钾离子主要来源于 A.肾小球滤过 B.近曲小管分泌 C.髓袢降支粗段分泌 D.髓袢细段分泌 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24.下列情况中,哪些情况下尿量不见增加 A.尿崩症 B.糖尿病 C.交感神经兴奋 D.肾动脉血压升高 E.输入甘露醇25.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 A.保钾排钠 B.保钠排钾 , C.保钠保钾 D.排氢排钾 E.排氢保钠26.抗利尿激素的合成部位是 A.神经垂体 B.腺垂体 C.视上核 D.视前区 E.肾上腺皮质球状带27.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主要受何种激素的调节 A.ADH B.醛固酮 C.糖皮质激素 D.血管紧张素 E.肾上腺素 28.使醛固酮分泌增加的因素是 A.循环血量增加 B.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C.血钾浓度增高,血钠浓度降低 D.交感神经抑制 E.副交感神经兴奋29.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的通透性 B.保Na+、排K+、保水 C.增强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D.促进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E.提高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30.剧烈运动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体循环动脉血压下降 B.醛固酮分泌增多 C.肾血流量减少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增加31.某患者服用对髓袢升支粗段NaCl主动重吸收有抑制作用的速尿 后,尿量增多,尿的渗透压下 降,该患者排低渗尿的原因是远 曲小管、集合管 A.对№+主动重吸收减少 B_对Cl-主动吸收减少 C.对水的通透性降低 D·管腔外渗透压梯度降低 E.管腔内溶质浓度增加32·葡萄糖的重吸收继发于下列哪种 离子的主动重吸收 A.K+ B.Ca2+ C.Cr- D.№+ E.Mg2+33·抑制近端小管的Na+._H+交换不引起 A.Na+排出增多 B.CI一排出增多 C.水排出增多 D.HCO-3排出增多 E.葡萄糖排出增多34·某患者脊髓颈7处横断伤后出现尿失禁,其机制是 A·脊髓初级排尿中枢损伤 B·初级排尿中枢与大脑皮质失去联系 C·排尿反射传人神经受损 D·排尿反射传出神经受损 E.膀胱平滑肌功能障碍35.阴部神经抑制时 A.尿道内括约肌收缩 B.尿道内括约肌舒张 C.尿道外括约肌收缩 D.尿道外括约肌舒张 E.逼尿肌收缩(二) B型题 A·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B.水利尿 C.渗透性利尿 D.尿崩症 E.囊内压升高1·大量饮清水导致尿量增加称为 2·下丘脑视上核受损会导致3·甘露醇利尿的基本原理是 4·输尿管结石引起少尿是由于5·低血压休克的病人尿减少的原因是A.肾小体 B.近端小管 C.髓样细段 D.远端小管 B集合管6.近曲小管和髓袢降支粗段合称7.髓袢升支粗段与远曲_小管合称8.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A.100ml以下 B.100—500ml C.1000—2000mI D.180L E.2500ml 9·人两侧肾脏24小时生成的原尿量约为10·正常人每昼夜尿量约为11·少尿是指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 A.抗利尿激素 B.醛固酮 C.肾上腺素 D.血管紧张素Ⅱ E.肾素12.调节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主要因素是13.调节远曲小管、集合管对Na+重 吸收的主要因素是14.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 醛固酮的主要是(三) C型题 A.循环血量减少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1·使醛固酮释放的有效刺激是 2.使ADH释放的有效刺激是3.使肾素分泌的有效刺激是 A.钠泵的作用 B.载体的作用 一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4.葡萄糖的重吸收需要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