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docx
70页2023?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化工作者,经常须要打算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须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办公室王秘书为大家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把各段连起来,理解课文内容 3、从的过程当中,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当中的几次形体改变,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 4、知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教化学生要保护青蛙 5、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让学生相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改变,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 教学难点: 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扬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学打算 1、“小蝌蚪、长出前腿的蝌蚪、长出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蝌蚪、青蛙〞小图片 2、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从的过程当中,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当中的几次形体改变 〔二〕知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三〕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当中形体上的几次改变 三、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课题 1、一只青蛙在茂密的水草中产下了很多卵,卵一每天地长大,长出来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小蝌蚪〕 对: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 1齐读课题 2、学生自己设教学目标 问:从课题你知道什么? 学课文你想知道什么? 3、师归纳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小蝌蚪找它们的妈妈去通过学习,我们要知道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在找的过程当中它的形体有什么改变学习把各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想;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同学们还要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思索: 1、小蝌蚪找了几次才找到妈妈? 2、它们都找到了谁? 读后学生答复:小蝌蚪找了三次才找到妈妈它们找到了:鲤鱼、乌龟、青蛙过渡: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段〕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在自然段前标出序号 〔三〕看图逐段学习理解 1、视察第一幅图,说图意 这幅图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这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在水里愉快地游玩。
〕 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 〔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 贴出小蝌蚪的图片 板书:大、黑、长长 它们在水里怎么游呀? 愉快、兴奋 你觉得小蝌蚪长得怎么样? 〔我觉得小蝌蚪长得很可爱〕 〔3〕指导朗读 小蝌蚪长得这么可爱,在水里那么欢乐活泼,我们读这一段就应当读出它们可爱、活泼的语气来 试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可爱的小蝌蚪在池塘里愉快地游来游去,它们都在想:我们的妈妈在哪?要跟妈妈学点本领那该多好啊!于是它们下决心找到妈妈,它们是怎样找妈妈的呢?找妈妈的过程当中它们自己有什么改变?我们学习第2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学习方法:读,想,说 想: 1、小蝌蚪有什么改变? 2、小蝌蚪望见谁?告知了它们什么? 说: 什么样的小蝌蚪?望见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小声读第2自然段 贴出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图 〔3〕投影: ①看清小蝌蚪长出的两条后腿在什么位置 ②迎上去:面对面过去 ③视察小蝌蚪,迎上去时是什么心情?〔焦急的心情〕 ④我们读小蝌蚪说的话就应当读出它们焦急的心情。
指名读、女生读 ⑤我们再视察鲤鱼妈妈答复它们的话是什么语气?〔亲善、可亲〕那么我们就用亲善的语气来读鲤鱼妈妈说的话分小组分角色试读,请两组分角色朗读 ⑥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们是先读再想这两步来理解内容,最终说出了这段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接着用这种方法学习第3自然段 4、学习第3自然段 〔1〕小声读第3自然段 边读、边想 〔2〕看投影,视察小蝌蚪前腿的位置 贴出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的图 演示:追上去 〔3〕小蝌蚪赶忙追上去叫妈妈什么心情?〔兴奋〕他们怎么叫的?谁试着读一读 〔4〕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那为什么叫它妈妈? 〔5〕乌龟怎样答复小蝌蚪的?〔笑着说〕 〔6〕有语气地读第3自然段 〔7〕这段主要讲什么? 〔又长出了两条前腿的小蝌蚪,错以乌龟为妈妈,从乌龟的话中,小蝌蚪又知道了它妈妈长得什么样〕 过渡:小蝌蚪知道妈妈长得什么样,他们又接着往前找,这回找到妈妈没有?我们学习第4自然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这段,并找出问题的答案 〔2〕指名汇报 〔尾巴变短的小蝌蚪望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洁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妈妈〕 小蝌蚪最终找到了青蛙妈妈,青蛙妈妈是怎么说的?从它的话里,你们知道了什么? 做书后练习题2〔投影〕 填空: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 〔3〕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 这段主要写什么? 〔尾巴变短的小蝌蚪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过渡:妈妈见到自己的孩子,又会怎样呢?我们齐读第五自然段 贴青蛙图 指图问:我们现在应当叫它们什么呢? 〔小青蛙〕 追问:小青蛙怎样到了荷叶上?用了哪些动词? 〔蹬、跳、蹦〕 这三个动词用的特别恰当,生动、详细写出了青蛙具有跳动的本领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他们要做些什么呢? 〔跟妈妈一起捉害虫〕 青蛙一天捉70个害虫,一个月捉2100个,一年捉15000个害虫,所以人们都称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肯定要保护它们 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向小蝌蚪学习什么? 〔做事不灰心,坚持究竟,直到取得胜利〕 〔四〕朗读全文 朗读这篇课文,我们应当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总结:你们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当中,它们起先是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不久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最终尾巴不见了,就变成了青蛙。
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肯定要保护他们今后我们做事,肯定要像小蝌蚪那样:遇到困难,不灰心,直到取得胜利小蝌蚪找妈妈?教案2 活动名称 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依据故事情节的开展,画成6幅连环画,表现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主要情节 2、引导幼儿用与物体相应的颜色作画 3、培育幼儿留意远近、大小关系,合理支配画面的实力 4、鼓励儿童觉察生活中的美,培育幼儿对美术的酷爱之情 5、能绽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重点 依据故事情节的开展,画成6幅连环画 难点 留意远近、大小关系,合理支配画面的实力 活动打算 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鸭子、鱼、乌龟、鹅、青蛙图片,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爱好 我们已经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今日我们把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内容画出来,每一段故事画一张画,连起来就叫连环画,让别人把几张画连起来看就知道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2、引导幼儿视察主要角色的特征 幼儿探讨,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视察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我们把故事分成6幅图,在画的右下角标上数字。
画之前,请幼儿先想好如何构图 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将主要角色画在纸的中间,留意添画与主题有关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物形象和设计画面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挚友相互欣赏并讲解并描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活动反思: 这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幼儿在故事中,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曲折经验,使幼儿了解到青蛙的生长改变过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解连环画的形式,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依次,制作成连环画,并且在活动中培育幼儿相互合作的实力小蝌蚪找妈妈?教案3 活动目标: 1. 会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能理解故事情节 2.宝宝回忆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情节的根底上,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知道请别人帮助时可以运用礼貌用语 3.培育幼儿的动手操作实力,体验添画小蝌蚪的欢乐 活动打算:图片、青蛙、虾、乌龟、螃蟹,小蝌蚪找妈妈添画的纸、黑色墨汁,黑色调笔等 活动重点〔或难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要学会帮助别人,并能培育幼儿的 动手操作实力 活动过程: 一、1、引导语: 现在是春天了,动物们都要出来活动了,小挚友们都见过小蝌蚪吧,现在小蝌蚪长大了,它们要去找寻自己的妈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蝌蚪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妈妈的 2、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呢?〔小蝌蚪、青蛙〕 3、,小蝌蚪长的怎样,大大的脑袋,黑黑的身体,细小的尾巴扭一扭 老师又指着小蝌蚪说,小蝌蚪正在找妈妈 二、展示图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1老师展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谈谈想想小蝌蚪遇到谁?他们会说些什么 龙虾公公是怎么答复它们的? 2图二,小蝌蚪又游啊游啊,遇到了谁? 大螃蟹又是怎么答复它们的呢? 3图三,之后小蝌蚪接着找妈妈,它们是不是找到妈妈了呢? 原来是大乌龟,大乌龟又是怎么说的呢? 4图四,最终,小蝌蚪们找没找到妈妈?它们的妈妈究竟是谁? 三、完故事后老师提问老师设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 2、小蝌蚪看到龙虾公公、大螃蟹、大乌龟是怎么询问?故事中的小蝌蚪和妈妈们的对话时都运用了哪些礼貌用语这有什么好处 3、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心情是怎么样的?你假设找不到妈妈会怎么做? 4、最终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本领 5、完整的再听一遍故事 四、让我们一起动手画画小蝌蚪 1、在老师画好的图片上,添画一些小蝌蚪,使画面更完整。
2、评价幼儿作品,鼓励添画添的好的宝宝 3、最终,青蛙妈妈来了,带着蝌蚪宝宝们一起去田里捉害虫去了小蝌蚪找妈妈?教案4 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池塘里游涞游去的小蝌蚪成了幼儿的最爱,他们关注着小蝌蚪的改变,伴随着小蝌蚪的改变我给孩子们讲解并描述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故事中小蝌蚪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的动态改变使我想到,在体育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有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的教学目标,原来的活动方法是先念一段儿歌然后向指定方向跑,教学中幼儿常出现机械应付的现象,易失去活动的耐性和爱好,我想假设我能用这个故事情节贯穿活动的始终,把故事作为一种隐藏性的环境,掩盖教学目标,那么将会增加活动的乐趣,调动幼儿的活动的爱好,使孩子们主动的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这样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