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光线技术的发展及美学辨析.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2850726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4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光线技术的发展及美学辨析    光线技术的发展及美学辨析■王红进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101149)[Reference]在电影中,光线最原始的作用是照射物体,以适应感光材料的正确曝光从早期电影光线运用的虚假感,到唯美的“五光俱全法”,从戏剧性用光到对自然光效的追求,从传统电影的视觉造型到现代电影的运用光线书写内在真实,电影对光线的运用走过了一条技术进步与艺术探索并进的道路在现代电影中,光线不只是起到完成视觉造型的作用,它还是一个具有高度的戏剧化张力的角色,光线本身也成为一个贯穿整部影片的结构,成为与故事线平行的叙述方式[Keys]光效;虚假;自然;内在真实在电影中,光线的最原始的作用是照射物体,以适应感光材料的正确曝光在摄影早期,由于胶片的感光度低,人们最关心的是光线的环境亮度能否让胶片正常曝光,拍摄还原出清晰、真实的影像,这时光线在影视造型中的其他作用还没被发掘出来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自由地[来自Www.lw5u.Com]支配灯光效果,光线发挥的作用已远远不仅是照明视觉世界的判断取决于人们的感性认识,光线的各种作用能够干扰人们的判断光,“是帮助我们知觉空间的最重要的标志物”,“是揭示生活的因素之一”①。

      它是自然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它可以“揭示出大自然瞬息万变的奥秘”②电影发明至今,各种各样的布光方法都是为了取得真实满意的效果,尤其是现代电影,愈来愈追求生活中朴实、自然的光效,讲究光线的合理性和真实感,并且光源本身也成为造型的对象一、早期电影光线运用及虚假感电影发明之初,人们并不懂光线的造型作用及其表现力,利用阳光主要是为了照亮人和景物那时胶片的感光度还很低,被摄对象不在明亮强烈的光照下,胶片就无法曝光,电影便难以进行拍摄由于当时是黑白片,画面只有不同程度的黑、白、灰三个色阶,五彩缤纷的彩色世界在电影中只能是一片暗淡的灰色因此,为了创造画面的立体感、层次感,不得不采用缺乏依据的各种假定性光源早期的电影,外景、实景拍摄较少,许多场景都是在摄影棚内搭制布景,用灯光照明来拍摄的但是,当时还没有发明强度较高的照明器具,同时,人们也不熟悉人工光的运用,便使影片产生了强烈的虚假感主要表现为光线照明方向不能衔接,光影变化明显,光比无根据地变动,特别是前后景照明不平衡,不注意睛、阴、阳光向背,无视暗部层次,等等不过,电影诞生初期,人们对光线造成的人物与环境的虚假表现出相当的宽容,因为观众往往被感人的故事、曲折的情节所吸引,人们对影片失真虽有所认识,对用光的虚假和不合理也就退居次要位置了。

      而且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光线的运用还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光线强大的表现力还未得到开发二、囿于技术限制的“五光俱全”照明法1910年后,美国好莱坞明星制的兴起,明星成为影片创作的中心为了把演员的形象拍得很美,舞台灯光的效用被发挥到了极致,成为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情境氛围的重要手段每当摄影机给女主角近景或特写的时候,光线都十分讲究:主光、侧光、背光、轮廓光、眼神光一应俱全各显神通,脸部还被刻意铺上了柔光,朦胧得像天使般美好由此,肖像光的处理方法逐渐形成,出现了一整套规范化的人物中、近景照明方法,所谓的“五光俱全”的照明,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在电影《卡萨布兰卡》中伊尔莎和拉斯罗穿过酒吧大厅时,在那么长的距离中经过不同的光源,而人物脸上的光却始终保持不变这种照明方法虽突出了人物形象,但违背了自然真实的用光原则,在现代电影中已不可能见到这样的用光方法了三、戏剧性用光在电影中的运用随着电影技术逐步走向成熟,电影创作者在实践中,对光线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发掘,使光线在电影中,不仅起到照明景物和技术上正确曝光的作用,从而增加了电影影像的外在真实性,同时进一步发挥了光线的造型表现和戏剧表现的作用唯美的光线不仅把电影人物的外形塑造得很美、很醒目,而且还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营造人物所在的典型环境和特定气氛,用以烘托和渲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营造影片内在真实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卡里加里博士》在用光造型方面做了大胆的实验,在拍摄过程中,影片没有使用自然光效,完全靠人工照明,创造性地运用光的明暗和光影效果及反常态光线,描写了一个精神病人眼中看到的、被歪曲变了形的世界,更加突出了影片的神秘感和恐怖感该片可谓最早的用光表现剧情的戏剧光效的代表作苏联电影《雁南飞》通过各种光效的微妙变化,将人物内心的各种复杂情绪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例如,在鲍里斯告诉薇洛尼卡他可能会去参军那场戏中,开始俩人还在一边嬉戏一边挂着窗帘,窗外明媚的阳光洒在薇洛尼卡喜笑颜开的脸上,既青春又美好而当她知道鲍里斯马上要去前线的时候,情绪一下低落下来,头无力地靠在窗棂边,刚挂好的窗帘垂下来挡住了她的脸,光线也变得捉摸不定,反映了她内心不安的阴影,也暗示了未来的命运叵测1925年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拍摄的著名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和1926年普多夫金导演的影片《母亲》等,都对光线的戏剧性要求和绘画美的表现以及用光线来体现作者的意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类戏剧性光效,在电影艺术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流派,而且至今仍是电影光线处理的一个常用方法四、对自然光效的追求随着胶片感光度的改进和洗印技术的完善,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了高感光度彩色胶片和大孔径的摄影镜头,胶片所能呈现的光线的细微差别赋予影片以更强的真实感。

      同时,人们在电影艺术的长期实践中,对电影本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促使电影中用光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对真实自然的光线效果,产生了新的审美认识很多影片在用光时都尽量避免出现用光的痕迹,而是直接运用自然光源,或者虽然经照明手段的加工,但最后在影片中尽可能真实地再现自然的光线效果,使影片中的人物、剧情及环境更加真实可信,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自然光效并不意味着光线表现手段的贫乏,而是在有限的光源作用下,尽可能完美地体现出被摄物最自然的状态20世纪40年代中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首先倡导并采用的自然光效用光方法,给电影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他们以表现现实生活为题材,在拍摄方法上注重真实感,尽量在实景中拍摄并运用自然光《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橄榄树下无和平》《罗马11点》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进入70年代,彩色胶片的感光度、宽容度以及洗印技术进一步得到发展,电影拍摄可以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进行,甚至一支蜡烛的光线足以让胶片充分曝光随着技术的发展,追求自然真实光效的用光方法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接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物的光线应随着环境光源的强弱、远近、方向的变化而变化,“五光俱全”照明法中男女主人公的脸永远处在完美的光线下是不合理的,该亮则亮,该暗则暗,才是可信、真实、自然的。

      这种用光方法主张人物和环境的主光须以画面中的光源为依据,反对使用假定性源,要求从画面上看不出人工光的痕迹,力求做到真实美国电摄影师纳斯特·阿尔茫都是这一主张的有力倡导者,他在由他任摄影师的影片《天堂的子》《去南方》《克莱默夫妇》中,有力地践行了他的用光理论,并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他说:“就光源而言,更多地注重于逻辑而不是美学,在实景地我常运用现有光,只是当它显得不足时才予以加强”我越来越倾向于运用单一光源”,“大自然是最伟大的照明师”③自然光效法的出现,是以电影技术的进步为基础,在艺术上不断探索的结果,它打破了传统的“好莱坞”式的戏剧光效照明方法,使电影画面更真实更自然,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五、现代电影——“用光线书写”传统电影中的光线更多的是为表现、突出特定的对象而提供必要的照度和色彩而在现代电影[来自wWw.lw5u.coM]艺术家手中,光线如同画家、雕塑家手中的‘笔’ 和“刀”一样,成为烘托渲染环境气氛,刻画人物、展示人物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的有力工具有人曾做过试验,在不同的射角、不同的组合的灯光下拍摄同一个人,结果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拍出不同的模样神情气质:俊美的或丑陋的;高雅的或猥亵的。

      因此,影视中光线的运用,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思想内涵,揭示影片的主旨法国电影评论家马赛尔·玛尔丹曾说过:光不仅给予画面上的形象以物质生命,而且赋予了他们艺术生命艺术家们的创造,使“光”在银幕上成为巨大潜力的艺术元素在现代电影中,光不仅是影像还原物质世界的一种感光因素,赋予影像物理生命,同时,是一种贯注了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的艺术手段,赋予影像以艺术生命,创造节奏、氛围、风格,展示刻画人物,成为影片中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意大利摄影师维多利欧·斯特拉罗是著名的现代电影摄影师,他提出来“用光线书写”的概念他说:“用光线书写,在某种意义上表达我内心的想法我试着以我的感觉、我的结构、我的文化背景表达真正的我,试着透过光线叙述电影的故事,试着创作出和故事线平行的叙述方式因此透过光影和色彩,观众能够有意识地或下意识地感觉、了解到故事在说些什么④斯特拉罗阐述的正是现代电影的用光理念——它的核心是用光线来创作影像并“讲述”故事,表现时空、情绪、人物性格、主题、节奏和其他无法言传的东西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重点塑造了三个人物,光线起到了重要的造型作用基戈尔中校是一个战争狂,战争对于他就是一场刺激的让人陶醉的游戏,所以为基戈尔设计的光也是单一、明朗的光。

      威拉德代表的是已经被战争异化了的那一部分士兵,内心残存的良知使他一直处于善与恶的人性较量中,所以,他脸上总是被投下浓重的阴影库尔兹是一个已经被这场战争彻底推到疯狂边缘的人,等待这个彻底异化的狂人的只有死亡,所以库尔兹的脸几乎完全隐没在黑暗里这种光线的设计与影片整体叙事的发展是完全协调的,光线真正成为与故事叙述平行的一条叙述线用光方法的改变使古典电影与现代电影在影像风格上画出了一道明显的界线现代电影以模仿自然光为基础的原则代替了电影主要是从戏剧那里借来的照明手法和方法同时,在现代电影中,光线不只是起到完成视觉造型的作用,它还是一个具有高度的戏剧化张力的角色,光线本身也有一个贯穿整部影片的结构,成为与故事线平行的叙述方式纵观电影用光的发展史,是一部艺术发展和技术革命的历史,它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逐渐演化发展至今相信这一造型表现手段,必将在影视艺术向更高层次的攀登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注释:①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36、第410页② 中国电影家协会等编:《电影艺术讲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第232页。

      ③ 刘永泗:《影视照明技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④ 汪方华:《现代电影:极致为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3页[作者简介] 王红进(1969—),女,河北人,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北京物资学院文化传播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影理论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