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8577964
  • 上传时间:2017-09-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2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摘要:1750 年 J·S·巴赫的去世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结束、古典主义时期的开始;而 1827 年乐圣贝多芬的去世则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派系,亦称“浪漫乐派”或“浪漫派音乐”开始取代古典乐派成为一种音乐新风格其发始于德奥,后又波及整个欧洲各国 古典乐派注重形式的均衡而浪漫乐派追求的是旋律的自由,两者虽有迥异之处,但两者都在创作中融入了民族特性,追求的都是人类艺术创造的共同目标关键词:浪漫乐派;古典乐派;形式;旋律;民族性古典主义风格只持续了不到一百年,但其在当时成为了艺术的准则以及审美的标尺古典主义时期还被分为两个阶段——初期古典乐派以及维也纳古典乐派初期古典乐派是处于巴洛克与维也纳古典乐派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一座沟通的桥梁,但在音乐结构、器乐声乐技巧等方面依然同先前的巴洛克时期十分相似而对西方音乐历史起到重要意义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风格上则与巴洛克时期有了本质上的不同,它崇尚稳重守制、逻辑均衡,虽然显得过于循规蹈矩,但却不乏美感欣赏这个时期的作品,听众所享受到的是一种和谐、优雅却又平衡、统一的优美在节奏上古典主义音乐特别注重旋律的作用,而旋律也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作品“最精湛和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 ,成为其灵魂所在。

      在旋律上,这一时期的音乐特别强调均衡和简洁在结构上,古典乐派采用单旋律主音音乐结构,其调性明确且主线清晰莫扎特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为他的创作意图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他当时这样谈到了他的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极难与极易之间的愉快媒介,它们都是非常辉煌和悦耳的,而且十分的自然流畅乐曲中不时伸入一些过门,鉴赏家可以从中得到满足;但是这些过门都写得不深奥以免曲高和寡 ” 通俗易懂正是莫札特音乐生命力所在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对此后音乐历史的发展是具有非凡推动意义的,因为在这个时期诞生了三大重要的曲式——交响曲、弦乐四重奏以及键盘奏鸣曲虽然古典主义在贝多芬去世之后被全新的浪漫主义所更迭,但是这三种重要曲式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在浪漫主义时期被越加发扬光大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古典风格虽然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风格,既可以表现强烈和热情的情感,又能表现抒情和丰富的情感,但它始终受到常规的限制浪漫乐派的开端以贝多芬第三交响曲(1803 年)或威柏的《自由射手》(1821 年)为标志,其继古典乐派之后开始影响整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着重点从形式及其正规发展转到个性化的旋律写作上来浪漫乐派作曲家认为精工编织的一长串旋律线条,远比主题的严格发展来得重要,因此,他们的旋律写作往往不受传统的公式或小节线的束缚,只要求旋律像自由的呼吸那样诉述作者心里的话或表达他们直接从独特的心境或印象产生的激情。

      然而,对抒情旋律的兴趣虽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浪漫乐派作曲家最明显的建树,却在于和声与音响色彩和声在浪漫主义时期变成一种表现工具,而不仅仅是音乐结构的一个媒介这一时期的音乐更注重表达人的精神境界与主观感情,个人主观感情的表现得到了深刻的揭示和加强, ,正如浪漫主义音乐家李斯特所说的“音乐是最纯的感情火焰” 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原则是按理想的面貌来表现生活,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或补充现实的不足因此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作品总是表现出热烈、追求理想的境界,极力塑造理想化的形象,充满神奇的幻想、奇妙的想象和瑰丽的色彩其内容大多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并通过生与死、孤独与爱情、热爱大自然等抒情题材,表达出知识分子阶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渴求打破了古典乐派某些形式的限制,使音乐创作得到了新的进展通过对这两个时期音乐流派的了解,不难发现古典乐派是遵循古典音乐的规则来进行作品创作,而浪漫乐派遵循的是作者当时创作时的心情,自传体作品在这一时期得到集中的体现,怎样写更能表达作者的心境就怎样写,没有考虑那么多古典音乐的规则,所以我们听浪漫乐派的音乐时会感觉到音乐情绪的冲突很强烈,一段柔美的旋律之后可能会突然来一段很激昂的旋律,情绪落差很大。

      例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第 一 部 分 像 雄 壮 的 进 行 曲 , 堂皇 而 又 崇 高 第 二 部 分 飞 快 、 短 小 、 舞 蹈 性 的 节 奏 第 三 部 分 类 似 散 板 , 宣叙 调 的 风 格 , 有 如 民 间 游 吟 诗 人 的 吟 唱 , 诉 说 往 事 第 四 部 分 又 是 狂 欢 般 的民 间 舞 蹈 , 经 过 一 系 列 变 奏 , 达 到 狂 热 后 结 束 全 曲 每 个 部 分 的 情 绪 变 化明 显 强 烈 , 就像是由若干个饶有兴味但彼此间联系比较松散的片断组成当然,古典乐派时期的作曲家也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心情,但他们都会在规则内进行创作的比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由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转为快板,悲怆中透出一丝坚定,第二乐章是极为优雅的慢板音乐,如同抒情的无词歌曲,第三乐章转回快板,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有相同之处严格遵守了奏鸣曲的形式描述,“强烈”的第一主题与通常有节制的第二主题形成对比,中间出现发展部,然后是两个主题反复的再现部,结构上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均衡统一如果必须从一支美妙的旋律和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构这二者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一个浪漫乐派作曲家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前者,而对古典乐派高度发展过的那些曲式则自由地加以处理,而古典乐派的作曲家则会反其道行之。

      另外同样由于浪漫乐派作曲家不太重视对称和均衡、有时甚至摒弃诸如快板乐章奏鸣曲形式的结构原则,因此,出现了标题音乐,与古典时期的纯音乐是一种相对的音乐形式,是 一 种 带 有 文 学 或 图 画 联 想 性 的 器 乐 作 品 这 就 是说 , 作 曲 家 在 创 作 这 种 音 乐 的 时 候 , 脑 子 里 面 总 有 某 个 文 学 作 品 、 美 术 作 品或 民 间 传 说 的 影 子 , 而 “纯 音 乐 ”则 没 有 文 学 或 图 画 的 含 义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是这方面的一部“处女作” ,随后,李斯特和后来的理查施特劳斯创造的单乐章音诗(或称交响诗) ,则是标题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两个连续的时期,浪漫乐派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自古典乐派的采用奏鸣曲曲式是古典音乐最典型的特徵,这种曲式是许多 18 世纪末期作品,共同采用组织音乐素材的基本方法,但它作为整整一代的主要曲式,一直使用到古典乐派衰亡之后,并为浪漫主义时期的许多作曲家提供了灵感肖邦就是一位将奏鸣曲的曼妙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作曲家,他的《B 小调奏鸣曲》一直演奏至今虽然其表达方式更加自由随意但终究保留了其基本的结构形式。

      当我们大谈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是如何对立的两个存在时,往往容易忽视无论是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的作曲家都难以割舍他们与各自民族文化间的联系,因此,其创作首先应该是民族的,其次才能看作是世界的在创作中融入民族特性,可说是人类艺术创造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凡是有成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音乐家,可以说都是民族音乐家他们的作品都具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重要特征世界各国专业音乐创作,尽管其音乐中心特征有所不同,但在音乐创作中,将民族性作为共同追求的艺术目标这一点毫无例外正如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所说:“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一般认为是全人类的音乐都是具有民族性的 ”古典主义风格的形成是有历史性的,他们认识到他们的作品与巴洛克晚期的作品形成强烈的反差,古典主义作曲家音乐中的民族民间因素,是他们的启蒙意识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自然流露是他们接近现实生活“到民间去” 、 “回到自然去”的美学思想的具体表现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反抗封建束缚,坚定乐观、勇于奋斗的民主精神和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度完美和谐因此可以说古典主义音乐中的民族民间特征是一般性的,并没有其他别的意义,是启蒙意识和民主精神的自然流露与反映。

      而浪漫主义作曲家在创作上对民族和民间音乐的利用更加重视与频繁19 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促使了音乐家们的民族自觉意识,对民族的热爱以及力图达到艺术被本民族的广大群众所接受,作曲家重视那些最容易唤起爱国主义感情的民族音乐,并把自己的创作尽量与之密切的联系起来浪漫乐派就其本质来说,无论旋律音调、表现方式,均受民间音乐的影响,并深深植根于各自民族音乐传统的基础之上,强调民族特征和继承民族传统两者的表现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其音乐本质是一致的总而言之,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果贝多芬的音乐只是黑白电影或版画的话,那么浪漫乐派作品则像水彩画和五颜六色的油画这两个音乐流派虽有一脉相承却也各自迥异参考文献:1、 《关于维也纳古典乐派研究的综述》 ——《考试周刊》2、 《从巴洛克到古典乐派》——赫洛德·荀伯格3、 《浪漫乐派 》——赫洛德 ·荀伯格4、 《李斯特 匈牙利狂想曲 》——彼得·拉伯5、 《西方音乐史 》——黄腾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