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清代苏浙皖蝗灾研究.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60611489
  • 上传时间:2018-11-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54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清代苏浙皖蝗灾研究摘 要:文章根据苏浙皖三省198种方志资料, 研究 了该地区清代的蝗灾情况,纠正了《清史稿》和《清实录》中记载的不足,讨论了 文献 上关于清代苏浙皖的蝗灾记载、蝗灾分布和特点以及三省的治蝗措施等 问题 文末附有作者的几点认识关键词:清代;苏浙皖;蝗灾苏浙皖三省地处湿润多雨的江南,环境虽然不利蝗虫的生发,但蝗灾却时有发生而且有时也十分严重这在史书上都有记载,但正史上对这个问题的记载往往疏而不详,又多有遗漏,不足以反映这一地区蝗灾的实际情况,因此苏浙皖地区的蝗灾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国的学者对 历史 上的蝗灾已作过不少研究,但以往的研究,一般都偏重於综合性研究和治蝗技术的研究,对地区性的蝗灾关注不多;而在江南地区 自然 灾害的研究中,一般又都偏重水旱灾害的研究,而忽视蝗灾[1] 因而,对清代苏浙皖三省的蝗灾,长期以来一直不甚明了可以说是我国蝗灾研究中留下的一块空白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本文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对这一地区的蝗灾作了一次尝试性的探讨,希望有助於对这个问题的了解。

      一、文献上关于清代苏浙皖蝗灾的记载有关清代蝗灾的记载,历来都以《清史稿》和《清实录》的记载为最全面、系统《清史稿》中记载的蝗灾,据统计,在清代的267年中,苏浙皖地区有蝗灾发生的年份共16年:,平均166年发生一次,涉及的地区共40州县《清实录》中,所记苏浙皖地区蝗灾发生的年份共17年,平均157年发生一次,发生蝗灾的州县为114州县次二者相比,不论蝗灾发生的年份次数,还是蝗灾发生的州县数,《清实录》的记载都较《清史稿》要详据研究,《清实录》是编纂《清史稿》时的重要史料来源,金梁曾说:“其取材则以实录为主,兼采国史旧志及本传,而参以各种记载 ,与夫征访所得,务求传信,不尚文饰焉[2] 但和《清实录》核对,《清史稿》有关蝗灾的记载,显然比要少许多,说明《清史稿》有关苏浙皖蝗灾的记载有不少疏漏《清实录》的记载虽然比《清史稿》要多,但《清史稿》中有些关于苏浙皖蝗灾的记载,《清实录》中也是缺载的,例如,《清史稿》中苏浙皖地区的蝗灾在康熙时有7次,在雍正时有1次,而在《清实录》中康熙时为5次,雍正时缺载,说明《清实录》中收集的材料也不完全其中咸丰朝两书都缺载,这更是一个令人不解的历史空白关于苏浙皖地区的蝗灾,除正史以外,所幸还有地方志的记载。

      方志是当地人记当地事,史实可信,也最全面为此,作者查阅了该地区有蝗灾记载的198种方志:江苏(包括上海市)81种,浙江60种,安徽57种[3] ,发现其中有丰富的蝗灾记载,据统计,在清代的267年中,共有143年发生过蝗灾,平均不到二年就有一次蝗灾发生说明苏浙皖地区的蝗灾,方志上的记载远较《清史稿》和《清实录》为详灾害的频率也远较正史记载的为高不过应该指出,本文统计的数字也并不十分完整和精确:一是因为有少数方志没有查到,二是因为所用以统计的一些方志,不少是在光绪以前编写的,就是在光绪时期的,也是在光绪中期以前的,这表明有些县在同治以后的36年内蝗灾的次数本文还没有统计在内,如果能将少数方志凑齐并将同治以后36年的蝗灾 计算 在内,清代苏浙皖地区的蝗灾次数应比本文统计的要高不过这143次的数字应是 目前 最接近清代苏浙皖蝗灾面貌的一个统计数了二、苏浙皖三省的大蝗灾苏浙皖三省在清代不仅蝗灾频繁,而且地跨三省,并在同一时间内危及二十个州县以上的大蝗灾也频频发生,据粗略统计,至少有康熙六年、十年、十一年、十八年、雍正元年,乾隆五十年,咸丰六年、七年,光绪三年 等九次其中又以康熙十年、十一年和咸丰六年的两次为最大。

      康熙十年、十一年大蝗灾 康熙十年夏,苏北,皖北广大地区偏遭旱灾,干旱诱发了蝗虫的发生是年夏,安徽北部地区的合肥,桐城,霍邱,巢县,六安等县先后发生蝗灾,江苏北部的盱眙,宝应,赣榆等县也同时发生[4] ,以后逐步扩大到安徽的和州,蒙城,怀远,凤阳,天长,全椒,来安;江苏的仪征,溧水;浙江的嘉善,海盐,淳安等县,形成一次地跨三省,危及二十个州县的大蝗灾这次蝗灾给三省的农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其中又以江苏,安徽的一些县为最,当地的农业生产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江苏盱眙“蝗食禾稼殆尽安徽凤阳“夏,大旱蝗,禾麦皆无,人食树皮全椒“秋七月,飞蝗蔽天,禾苗殆尽,民大饥天长“大旱,自三月不雨至九月,飞蝗蔽天,人民相食,子女尽鬻[5]康熙十一年三省继续遭旱,由于去年遗留在地中的蝗卵没有被清除,也没有被冻死,因而又造成了蝗虫复发蝗灾由安徽巢湖地区的合肥,巢县,含山,六安等县爆发,逐步扩大到和州,桐城,舒城,蒙城,宿州,怀远,凤阳,天长,全椒,几乎遍及整个皖北与之同时,江苏地区也出现了蝗蝻,一向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这一年发生较少,仅出现在通州,盐城,泰兴,东台等几个县,较多的是在长江以南地区,包括松江府的松江,华亭,南汇,青浦,及太仓州的崇明;苏州府的苏州,吴县,昆山,太仓,震泽;常州府的无锡,江阴,武进,镇江府的丹徒等14县,但发生的蝗虫都不是蝻,而是已羽化了的蝗,而且是由江北飞来的,例如嘉庆《松江府志》卷八十“康熙十一年,飞蝗蔽天,自北而南,所过但食竹叶芦穗,无食禾者。

      光绪《青浦县志》卷二十九“秋七月,飞蝗过境不为灾宣统《太仓州志》卷二十六“夏,蝗自北来,既而入海,灾亦不甚乾隆《震泽县志》卷二十七“八月一日,夜,飞蝗自北来,遍野,数日而灭浙江也有飞蝗,情同苏南,光绪四年《嘉兴府志》卷三十五载;“七月飞蝗自西北来,食草根木叶殆尽说明这一年江南一些州县的蝗灾是北方的蝗虫向南迁飞时所造成的这年蝗灾虽然没有出现绝灭的灾难,但波及的面相当大,达到35个州县之多从而成为清代苏浙皖地区第一次大蝗灾 咸丰六年大蝗灾 咸丰六年,苏浙皖三省又发生区域性的大旱灾,各地的方志对此都有记载光绪《庐州府志》卷三十九载:“咸丰六年,江南北州县均大旱光绪《嘉善县志》卷三十四载;“六月亢旱,枝河皆涸光绪《江都县志》卷二载:“瓜洲自五月至八月大旱,运河水竭民国《宝应县志》卷五载:“五月至八月大旱,运河水竭区域性的大旱灾,带来了区域性的大蝗灾,灾害之严重,是三省历史上所罕见的这一年的蝗灾,和康熙十年,十一年的蝗灾大致相同,首先在苏北,皖北地区爆发,然后再扩大到其他地区这一年夏天,江苏北部的宝应,兴化,泰州,泰兴,南通,沭阳,盐城,阜宁,徐州,铜山,沛县,睢宁,江都等县,安徽北部的庐江,霍邱,六安,舒城,亳州,颍上,太和,宿州,凤台等县,在干旱高温的自然条件下,各地先后相继爆发了蝗灾。

      之后,蝗灾进一步扩大到苏南、皖南和浙江这一地区的蝗虫据记载,多数也是从北方飞来的:光绪《松江府志》卷三十九“秋八月,飞蝗蔽天,城乡俱是,中秋后热如夏,蝗复来光绪《娄县续志》卷十二“六月不雨,地生毛,苗槁,有蝗自北来,田禾被食,中秋复热如夏,飞蝗复来同治《苏州府志》卷一二四“七月蝗从西北来,如云蔽空,伤禾光绪《靖江县志》卷八“七月二十九日,蝗自西北来,食稻、粟、杂豆及江滩芦叶殆尽遭受蝗虫危害的地区,苏南有松江,华亭,娄县,南汇,青浦,嘉定,宝山,奉贤,崇明,江浦,靖江,六合,苏州,吴县,太仓,常州,无锡,丹阳,丹徒,溧阳,高淳,句容,宜兴等23县;皖南有芜湖,当涂,广德,宣城,南陵,石埭等6县;浙江有嘉善,湖州,乌程,德清,慈谿,馀姚,定海,上虞等8县合计苏浙皖三省,遭受蝗灾的州县共达59个之多,将及三省州县总数的三分之一其危害面积之大,是苏浙皖三省历史上所从来没有的这二次大蝗灾,《清史稿》缺载,《清实录》虽记有康熙时期的蝗灾,但所记有蝗灾的州县数远不如地方志所记为详,康熙十、十一年两年,遭蝗灾的州县分别为17个州县和23个州县,而据方志的统计,分别为20个州县和35个州县可见史书的记载是有遗漏的。

      咸丰时期的大蝗灾,《清实录》中也没有记载为什么《清史稿》,《清实录》都缺咸丰时期的记载呢?推测应和太平天国战争有关,咸丰时期正是太平天国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江浙皖三省又是战争最激烈的地区,兵革不断,战事连年,清政府和地方官都无暇顾及地方的民事,像蝗灾这样的民事,很易被忽视而没上报,这很可能就是《清史稿》和《清实录》缺少这方面记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蝗灾分布及其地理特点 上文谈到本文查阅有关本区蝗灾的方志共198种,由于有的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志,一个州县有几种不同时期的方志存在,所以198种方志并不代表198个州县,除去重复,实际上清代有蝗灾发生的州县共有143个,约占清代三省州县总数的68%,即半数以上的州县都发生过蝗灾清代,苏浙皖三省蝗灾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表1 清代苏浙皖三省蝗灾州县分布一览表江 苏 |松江 南汇 宝山 华亭 青浦 奉肾 娄县 嘉定 崇明 江宁苏州 吴县 昆山 太仓 吴江 常熟 常州 震泽 无锡 江阴镇江 丹阳 丹徒 溧水 溧阳 高淳 句容 常州 武进 宜兴江浦 靖江 六合 扬州 仪征 高邮 兴化 宝应 泰州 泰兴通州 淮安 山阳 清河 泗阳 沭阳 桃源 淮阴 盱眙 盐城阜宁 东台 徐州 铜山 沛县 海州 睢宁 赣榆 江都 |浙 江|杭州 建德 寿昌 淳安 萧山 嘉兴 桐庐 嘉善 平湖 海盐海宁 桐乡 石门 湖州 乌程 归安 长兴 德清 武康 孝丰宁波 慈溪 馀姚 宁海 山阴 定海 绍兴 诸暨 上虞 嵊县台州 仙居 常山 龙游 江山 永嘉 平阳 处州 缙云 |安 徽|庐州 合肥 含山 巢县 和州 无为 庐江 怀宁 桐城 霍山望江 宿松 太湖 潜山 霍邱 六安 寿州 舒城 阜阳 颍州亳州 蒙城 颍上 太和 宿州 萧县 灵壁 泗州 怀远 五河凤阳 天长 来安芜湖 建平 当涂 铜陵 广德 宁国 宣城 南陵 徽州 祁门池州 贵池 石埭|资 资料来源:根据上述各州县地方志编写而成。

      为节省篇幅,具体方志名称从略在这143个州县中,江苏占59个,安徽占46个,浙江占39个江苏安徽二省遭蝗灾的州县要多于浙江从江苏安徽二省来看,江苏有29个县,安徽有33个县都在长江以北江苏安徽二省遭蝗灾的105个州县中,地处长江以北的州县占了62个,约占二省蝗灾州县的59%,说明苏北皖北又是苏浙皖三省中的重灾区如再从一个县遭受蝗灾的次数看,各县遭灾的次数也是不同的少的1次,多的高达19次遭1至8次蝗灾的,这极大多数都在长江以南的州县,遭受9至19次蝗灾的,这绝大部份都是在长江以北,其中苏北的泰州,徐州,兴化,盐城,沭阳,宝应,盱眙;皖北的和州,五河,泗州,凤阳,六安,庐州,宿州,多达11次以上,最多的是宿州,高达19次这再一次说明苏北皖北地区是苏浙皖三省中蝗灾的多发区和重灾区在苏浙皖三省中,长江以南的蝗虫,有当地自生自长的,例如:民国《吴县志》卷五五载:“清乾隆二十年,六月,蝗蝻生,伤稼五十年,大旱,河港涸,蝗蝻生,大饥光绪八年《归安县志》卷二七:“乾隆二十年,蝗蝻生光绪七年《乌程县志》卷二七:“清咸丰七年,夏,螽复生但有不少蝗虫是从北面或西北方面飞来的例如:光绪三年《海盐县志》卷十三:“康熙十年七月二十日,蝗从西北来,飞过城上。

      民国十年《嵊县志》卷十三:“咸丰六年八月,有蝗自北来,顷刻蔽天民国《吴县志》卷五五:“咸丰六年七月,蝗从西北来,如云蔽空,伤禾同治元年七月甲申,飞蝗自北至南,有雷声送去像这类记载,在苏浙皖三省的江南各州县的方志中,至少记载有53次表明江南的蝗灾至少有53次是直接由来自北面或西北方面的飞蝗造成的,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