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筏板基础钢筋施工技术交底.pdf
3页1 筏板基础钢筋施工技术交底 一、工艺流程 首先根据图纸要求的间距用墨斗弹出纵横方向的钢筋位置线→根据墨线布底部钢 筋→底部纵横向钢筋绑扎→钢筋马凳设置→上部钢筋位置、间距标注→上部钢筋布置→ 上部钢筋绑扎 二、作业条件 1、钢筋进场后检查是否有出厂材质证明、产品合格证书,完成复试,并按指定位 置、规格、使用部位、编号等进行分类堆放 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3、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筏板基础外边线及控制线 5、做好筏板垫层表面的清理工作 三、施工工具 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粉笔、尺子等 四、操作要点 1、绑扎前应用粉笔画好底板钢筋的分档标点线和钢筋位置线,并摆放下层钢筋 2、钢筋的摆放顺序:底板底层钢筋:长向筋在下,短向筋在上; 底板面层钢筋:短向筋在下,长向筋在上,所有交点均应绑扎 3、筏板底部与顶部纵筋弯钩交错12d,侧面构造封边钢筋为12@200 ,绑扎在筏板主筋 内侧,至少有一根侧面构造纵筋与两交错弯钩绑扎 4、受力钢筋焊接或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在连接区内,纵筋可以搭接或焊接,但同一 连接区段内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得大于50%。
5、基础钢筋保护层厚度:筏板底面和侧面: 50mm ;筏板顶面 25mm ;柱 35mm ,外墙外侧: 50mm ;外墙内侧及内墙:25 ㎜,保护层垫块间隔 0.6-0.8m,应与钢筋绑牢,不应漏放 五、钢筋连接施工方法 1、本工程中筏板钢筋接头形式拟采用采用闪光对焊和机械连接(直螺纹连接)以 及搭接焊相结合的方式 2、闪光对焊 (1)钢筋闪光对焊的原理是利用对焊机使两端钢筋接触,通过以低电压的强电流 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再将钢筋加热至一定程度后,即施加轴向压力顶锻,使两根钢筋焊 2 接在一起 (2)采用预热闪光焊,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等工艺过程,一次闪 光是将钢筋端面闪平, 预热的方法为断续闪光预热及将两钢筋端面交替的轻微接触和分 开,发出断面闪光来实现预热 (3)钢筋端头弯曲,必须加以矫直或切除,并将钢筋端部约150mm 范围内的铁锈、 污泥等清除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否则在夹具和钢筋之间会造成接触不良,影响正 常操作,接触对焊完毕,应等接头处由白红色变为黑红色时才能松开夹具,将钢筋平稳 地从夹具中抽出,以避免接头弯折现象 (4)为了获得良好的对焊接头,必须选择恰当的焊接参数,焊接参数包括调直长 度,闪光速度、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预热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次。
(5)钢筋对焊完毕,必须进行质量检验先对全部接头进行外观检查,接头应具 有适当的镦粗和均匀的金属毛刺;钢筋表面没有明显的烧伤及裂纹;接头弯折,其角度 不得大于 4°;接头轴线偏差,偏移不得大于0.1d 同时也不得大于2mm 还必须对焊 接接头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对焊接头的抗拉强度应大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并且断 裂位置应在焊缝每侧20mm以外;冷弯试验时,接头拉置应在弯曲中心处,弯曲直径应 符合要求冷弯后接头处或热影响区外侧横向裂缝宽应不大于0.15mm (6)钢筋接触对焊接头不要放在受力较大的部位,并和钢筋弯曲处相距不应小于 10d对焊接头不要集中在一根钢筋上,非预应力钢筋在受拉区的同一截面内的焊接接 头不允许超过 50% ,在受压区不限制 3、直螺纹连接 (1)钢筋直螺纹加工, 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 当气温低于 0 摄氏度时掺入 15% ~ 20% 亚硝酸钠溶液 (2)加工好丝头拧上保护帽 (3)丝头平直度、牙型、螺距与套筒一致 (4)把钢筋端头的塑料保护帽拧下来,露出丝扣,并将丝扣上的污物清理干净 (5)先把套筒拧在一端的钢筋上,用扭矩扳手将其固定,并随手画上油漆标记, 以防钢筋接头露拧,反丝连接时,要先保证所连接的两根钢筋套入套筒的丝扣均等,然 后用扳手扭紧,从而确保母材不露丝。
(6)接头端距弯曲点大于10d,不同直径钢筋连接规格变化不超过两级 4、基础筏板厚度1.0m 且上下排双层钢筋均为20 的三级钢,钢筋工程施工时,考 3 虑到钢筋的自重及施工荷载的作用,拟采用附加钢筋马凳做支撑支架,示意图如 5、保护层:预制混凝土垫块 六、质量标准 序号项目(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mm ) 1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 序号项目(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 mm ) 1 绑扎钢筋网 长、宽±10 网眼尺寸±20 2 绑扎钢筋骨架 长±10 宽、高±5 3 受力钢筋 间距±10 排距±5 保护层 厚度 基础±10 4 绑扎钢筋、横向钢筋间距±20 5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5 水平高度+5,0 七、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钢筋焊接工必须持证上岗,钢筋施焊前应先试焊,经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正 式焊接 2、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插筋位置是否准确; 3、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到钢筋,浇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插筋的位置,防止插筋位 移; 4、筏板钢筋顺直、位置准确,观感达到标准; 5、施工中确保保护层厚度、筏板上层钢筋高度满足设计要求; 5、钢筋接头的设置位置、同区段内的接头数量、接头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 范的规定。
交底人 : 接底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