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贵州扶贫开发促进与谐民族关系建设政策.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0864494
  • 上传时间:2021-12-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1.0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贵州扶贫开发促进与谐民族关系建设政策措施摘要:以历史上中央王朝处理贵州民族关系的实践 为背景,分析得失成败,结合当代影响建设贵州和谐民族关 系建设因素,为贵州扶贫开发过程中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建设 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贵州建设;扶贫开发;和谐民族关系关于贵州的民族问题,学界非常重视其在贵州历史发展 中的作用,“民族关系始终影响着贵州历史的发展进程,并 成为某一历史时期的轴心,许多重大事件都是围绕着民族关 系展开,导致政局的演变,给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 的各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 1一、历史上的贵州民族关系历史上的贵州,地处西南腹地,北接四川、南邻广西、 西靠云南、东近湖南,为四省交接处,有西南之奥区的称号 秦汉时期,四川、湖广、云南得到开发,其开发的间接结果 也导致了四大族系之间的变化,濮人衰落后氐羌、苗瑶、百 越民族撤离到地广人稀的贵州使贵州的民族关系呈现出多 民族错综杂居,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在各民族的相互 对流和穿插中,各民族逐渐分化,形成格局:黔东南为苗、 侗杂居,黔南、黔中及黔西南主要为布依族、苗族、水族、 壮族、瑶族,黔西北、黔西为彝族、回族、他佬族,黔北、 黔东北为土家人。

      二、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处理贵州民族关系的政策措施 元朝时期处理贵州民族关系的政策措施元朝首创行中 书省制度,有元一代,设有陕西、甘肃、云南、湖广等十个 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但针对贵州地区长期脱离中央控 制又有众多少数民族的情况,釆取了 “土流并治”的方法 即在中央王朝设置的流官之外,允许原本的土司继续存在, 以土官治土民,民国《贵州通志》载“土官有总管宣抚司、 安抚司、长官司,土府、土州、土县凡七等”,但元朝的土 司不同于唐宋时羁縻州,对它的统治原则是“比同内地”这 表现在土司是纳入行省的管辖范围内的,有对中央王朝进贡 纳税、听候征调的义务元朝时,一个安抚使设有“达鲁花 赤一员,宣抚一员,同知、副使各二员,佥事一员,计议、 经历、知事各一员,提控案牍架阁一员如“顺元宣抚司 者有总管一、安抚使十三、土府六、土州三十七、土县十二、 长官司二百七十二” 2不仅如此,《贵阳府志・大事纪》中还 记载“八番罗甸宣慰司及罗甸等十安抚司,以三千人戍之” 可以看出当时元朝对贵州地区的控制是十分紧密的,中央在 贵州设置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分为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 府、播州军民安抚司、新添葛蛮安抚司及乌撒乌蒙宣慰司、 曲靖等路宣慰司。

      元王朝创设的土司制度实际上是十分巧妙 地解决了中央王朝与地方少数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运用土 人继续管理土民、延续土司原有的特殊待遇以换取其对中央 王朝的臣服,这样既满足了帝国的扩张需求,又免除了征讨 带来的残酷战争明朝时期处理贵州民族关系的政策措施明王朝在贵州 发展历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它统治时期,贵州得以 建立独立的行省,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均得到极大的发展 和进步,明太祖朱元璋十分注重贵州的军事地位,在征南将 军付友德征讨云南获胜后,他反复强调贵州的战略地位,指 出“至如霭翠辈不尽服,虽有云南,亦难守也”为守住贵 州及湖广通道,太祖在贵州遍设卫所,卫、所是明朝军事方 面的基层组织,它隶属于五军都督府,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分 散军权、加强中央集权,“五军都督府有掌兵之职无发兵之 权,兵部有发兵之权无掌兵之职"遇到战事,由兵部调集卫、 所官兵出征,战事结束后,官兵又回到原驻地归各都指挥使 管辖在围绕着湖广至云南的通道,形成了若干屯堡,使得 贵州民族地理分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迁,并呈现出如下特 点:第一,汉族、少数民族城乡二元分布;第二,通道与边 沿的文明扩散路径结构特征;第三,多民族总体性杂居但与 民族局部聚居差异性结构;第四,民族分布区域环境差异性 结构。

      3今天贵州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的形成就内置与此中 央王朝向西南边疆实体推进的历史过程中通道,以及贵州 境内的各条驿道对于贵州民族关系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明 朝统治时期在贵州开设了诸多驿道,其中最著名的是奢香夫 人开设的联通黔中与黔西北的重要驿道,王士性这样评价这 条驿道“贵州南路行,于绿林之辈防御最难,惟西路行者, 奢香八驿,夫、马、厨皆其自备,巡逻于自辖,星夜行不虑 盗也”,这样良好的通行条件在全国都不多见,可以想见其 对沿线贵州各少数民族之间沟通之重要性这种外源型的开发在没有获得贵州本地群众内发的理 解时,后果是在明朝统治时期贵州也发生了诸多民族矛盾与 冲突,卫、所官兵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斗争、汉族官员与土司 之间的争斗、中央王朝与地方土司之间的权力较量、土司之 间的较量也是层出不穷,特别是中央王朝宇地方土司之间的 矛盾的逐渐激化,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统治时期大规模的改土 归流历史表明,当国家主导的外源型开发尊重少数民族地 方的民族社会主体利益及文化传统时,对此少数民族地方的 开发就会收到良好的成效,反之,过度的开发就会带来对民 族地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社会文化的坍塌而当国家力量外 在于少数民族地区时,它们又是难以得到迅速的发展。

      4清朝时期处理贵州民族关系的政策措施日益强盛的清 王朝不满足于贵州地区土司制度下的少数民族与封建中央 王朝的表面臣服关系,更不能容忍土司的骄纵横行,于雍正 王朝开始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土司的衰落,为汉人进入贵州提供了极大便利,很多在内地难以谋生的汉人纷纷进入地广 人稀的贵州,深入到贵州的城市以及乡村,再一次深刻的改 变了贵州的民族构建,汗少苗多的状况被“客民渐多”的情 形所取代清王朝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上,呈现出 表里不一的一面,表面上在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开设社学,配 以内地教师,鼓励少数民族青少年进入义学、社学,而实际 上出于维护其反动统治的目的,害怕“无知愚苗开其智巧, 将必奸诈百出”,又暗中密令地方官员将社学、义学渐次停 裁清王朝并不十分尊重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习 俗,连续颁布剃发令、改穿汉人服、在服饰颜色上规定“杂 服兰白,不得仍用纯黑”等强行改变少数民族风俗的政令, 其结果是少数人民群众的口服心不服,民间流传的“男投女 不投”、“生投死不投”的表达就反映了群众对清王朝此种 同化政策的反抗与抵制 三、影响贵州和谐民族关系建设的主要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平等、团 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但由于一些地区和部门在贯彻、 执行中的偏差,以及受到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仍然存在的地方 保护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使得这些民族政策在实际 中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和严格的执行,有的缺乏对于不同民 族间文化及传统的了解和认识,使不同民族的干部和干部之 间、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隔阂与沟通的困难,和谐民族关系建 设效果并不明显,易于引发民族的内部矛盾。

      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在交通方面闭塞,交通是阻碍 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交通不便使得民族地区难以吸引好项 目,资金和技术也很难流入当地;在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 方面,财政投入力度不够,也成为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因; 在教育教学方面,学校、师资、教学设备的缺乏及落后,使 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辍学率和升学率呈反比特点,民族间 受教育差距较大,不同程度影响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设随着 各族群众民族意识和经济意识的同步增长,面对地区差距和 民族间的差距,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产生心理不平衡,很有可 能将一般的经济利益矛盾上升为民族间的内部矛盾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推进,贵州兴建了诸多大型水、 火电站,这个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搬迁及选址,也 会引发民族间的矛盾如贵阳市花溪区某乡在解决11户苗 族搬迁时,没有注意到迁入地无法解决饮水问题,以及接受 地原生活的布依族与新迁入的苗族群众间生活习俗、宗教信 仰、生产方式等的差异,导致该11户苗族回迁故土,也直 接带来扶贫搬迁计划的失败5不同的宗教信仰使得不同的 少数民族群众在思想和行为上有着诸多不同,由此也在一定 程度上存在引发民族隔阂的潜在藏量四、贵州扶贫开发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对策措施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拓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深 度,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复杂问题。

      尽可能的帮 助少数民族地区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在财政帮扶上给予更多 的优惠,涉及交通、水利等投资和建设时给予优先考虑,对 于少数民族地区引进外资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在西部大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正确处理市场规 律与民族原则的关系,符合市场规律的市场竞争必然会促进 贵州的扶贫开发,但它有可能同时带来各少数民族间利益的 不公平及不合理需要注意到在西部大开发中贵州的竞争应 该是在国家保护下进行的,而且应限制在经济领域其次, 加强宣传和教育引导宣传和引导各种市场观念与传统观念 的协调和一致,在汉民族和少数民族关系上避免过多的关于 汉人帮助少数民族群众的宣传需要注意到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各民族间在本质上是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再次,发扬 和鼓励民族文化在民族冲突中,文化冲突越涉及少数民族 的核心价值,社会冲突就越具有事关全体存亡的意义,没有 各民族文化的充分发展和交流,就不可能有各民族在文化上 的认同和情感上的认同,更不会有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不 仅要保护民族文化,还要依靠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特色经济, 实现文化产业化6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进一步完 善旅游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业发展,积极扶持具有民族特色 一整套旅游项目和产品,努力将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支柱 产业,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少数民族工艺品生产,促进民 族贸易繁荣。

      7加大教育帮扶力度,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 地方财政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应适当高于其他地区,鼓励 和引导优秀师资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建立长期有效的少数民 族地区教师与其他地区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的机制并认真 实施注重民族关系平等、团结发展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节、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大型民族文化活动,展示各少数民族 间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特色,加强各民族群 众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进了解对方不同的生活方式、宗教 习惯等,消除因不了解而带来的民族隔阂,促进贵州和谐民 族关系的有序良态建设引文注释1史继忠•试析贵州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特点[J].贵州文 史丛刊,1987 (4).2民国《贵州通志》[M].3孙兆霞,金燕•通道”与贵州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构建 与反思[J].思想战线,2010 (3).4孙兆霞,金燕•通道”与贵州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构建 与反思[J].思想战线,2010 (3).5毕芳.当前贵州民族关系汇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司考[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7 (5). 6吴琼•西部开发:民族关系的变动及原因分析[J]•贵州 民族研究,2001 (1)・7雷梅.贵州民族关系主要影响因素探析[J].华章,2012(2)・【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民委自筹科研项目“贵州反贫困与和谐民族关系建设良性互动研究”[编号:12GZZ005],主持人:盘淼,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