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山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提分题.docx
6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汲取(xí) 推敲(qiāo) 根深蒂固(dì)B.素材(sù) 创意(chuàng) 孜孜不倦(zhī)C.恭喜(gōng) 模式(mú) 不言而喻(yù)D.渊博(yuān) 关键(jiàn) 锲而不舍(qiè)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低首 平展 翅翼 沉醉B.凝望 逝去 忧戚 枉然C.勃发 哲人 热望 咏赞D.坦荡 漫游 流盼 摇拽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壁画是库塞尔阿姆拉城堡中的精华所在,接待室和浴室富丽堂皇,并装饰有许多反映那个时代艺术特色的壁画。
B.下半场,广州富力赢得一个绝佳的进球机会,可惜由于陈志钊的一意孤行,没有将球分给队友,从而失去了一个进球的机会C.公安局凭借一块小小的塑料壳作为案件的突破口,以此为线索抽丝剥茧、循线追踪,最终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D.节目评委团的“三朝元老”董卿再次发挥央视主持人的当家本领,随口发言中引经据典,断章取义,感动全场4、【2017年中考湖北省鄂州卷】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互动百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但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互动百科”被曝光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B.鄂州市积极实施“校园足球计划”,大力培养了该市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C.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D.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词名句填写1.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 《次北固山下》)2.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崔颢《黄鹤楼》)3.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 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枯藤老树昏鸦,______ 6.离愁是对相聚的期盼,正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所写:______ ,______7.历代文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与水有关的连续两句古诗句:______ ,______8.许多仁人志士都抱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表达了“______,______”的报国志向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丰乐亭记(节选)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②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③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释]①此:指滁州②上:皇上③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树林阴翳(阴影)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C.宣上恩德(宣扬)D.遂书以名其亭焉(起名,命名)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对比手法,用滁人和太守做对比,批判滁人不事生产、只知享乐的习气。
B.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C.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D.乙文多用散句,甲文则多用对偶句,还巧用“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之意味4.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5.乙文中的哪一句话可用来呼应甲文的主旨?用原句回答6.“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自然景物对于古代文人来说“乐”在何处?请从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择一个文言文篇目,从“景物审美”和“精神归宿”两个方面谈一谈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晒旧衣摩 罗①要出远门,自然要先去看看母亲自从十七岁那年,我远离家乡去念书,便一直生活在异乡,很少有时间与母亲相伴每次回家见到她那日渐衰老的容颜,都会生起些陌生感,常常不知该说些什么,似乎我离母亲已越来越远②正是盛夏天气母亲泡了一杯糖水,送到我面前又拿起一把扇,扇那热气腾腾的杯子,一边说:“累了吧?这么热的天!”待我喝完糖水,母亲便去太阳底下收东西,原来母亲今天在晒旧衣③家里有两只旧木箱,全塞满旧衣裳每年夏天,母亲都要翻晒一次我总要批评母亲太爱破烂,那些东西,何不早日毁弃。
然而直到现在,母亲这个习惯还是没改④母亲一抱一抱地将旧衣收进屋来,衣服堆里散出热气我说:“怎么不当垃圾烧掉,晒了几十年了,有什么用?”母亲望望我,那眼神似很委屈,我默然母亲搬过一把木椅,认认真真坐下,像是做着十分重要的事,一件一件整理旧衣每拿过一件,都要抚弄再三,还常常凝神默想,似乎对这旧衣着迷了⑤“这是你父亲的短裤,”母亲抬起头,这样告诉我,“是他年轻时做的,只穿过两三回那件短裤我早已熟悉,以前每年翻晒,母亲都要跟我讲一遍每次听到,我都犹如看见,一个年轻人,穿着黑色短裤,在田间耕作⑥“这是你外公送你的小袜子那年你三岁,我带你去浮梁看外公,回来时,你外公抱着你送我们上车站到了车站,你赖着不从他怀里下来,我抱了你上车,你就乱哭乱蹦要外公这时候,你外公一边哭,一边塞给你这双袜子外公中年迁居浮梁,相隔几百里,我一生只见过他这一回他已经死了十五年了!”母亲将那双破烂的小袜子攥在手里,眼睛望着门外,似乎期待着外公的影子突然在门口出现那一年,我拿着电报赶到浮梁时,他已经躺在地下,只见一个圆土堆那边的坟跟我们这边的不同,是圆的⑦母亲流了几滴泪,叹着气,又去收拾别的旧衣,一件一件折好,几乎每一件旧物,都有一段故事在里边。
⑧母亲一件一件地把它们收进箱子,神情很是专注,几乎带着一种虔敬,同时还有一丝欣慰我忽然想到,母亲每年翻晒旧衣,都是过一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她既有失落的痛苦,又有怀旧的慰藉母亲以这一丝慰藉,装点孤寂的老年⑨母亲收拾好了,我走上前,将那只箱子搬进房去吃晚饭时,母亲看了我很久,试探着问我:“你到城里上学那年,穿的那件蓝咔叽褂,还在不?”我说还在怎么不拿回家来?”我不再说这有什么用,而是说:“下回带来吧还有别的几件旧衣,我也一起带回家来⑩母亲听了“下回”,别过脸去,似乎黯然神伤,过了一小阵,才喃喃地说:“这回走了,哪知道何时回来⑪我这回出远门,不是一般的出门,的确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临走的时候,我给朋友写了一封信,请她把我的那些旧衣服,全都寄给我母亲①母亲一定会每年都翻晒一次,一定会抚着我的旧衣,追思我的音容可是,当她含着老泪,讲完一段故事,猛抬头,却见旁边没有人在听1988年,写于广州1.母亲对旧衣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从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联系全文来看,母亲为什么对旧衣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3.文章选择了父亲的短裤、外公送给“我”的小袜子和母亲跟“我”要的蓝咔叽褂这三件“旧衣”来叙写,说说作者为什么如此选材。
4.“我”对待母亲翻晒旧衣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忽然明白母亲翻晒旧衣时的心情,答应下次带回旧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章结尾一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有人评价“稼轩词极豪雄而意极郁愤”本词上下阕均使用了“设问”来体现词人的郁愤之意上阕问到“何处望神州”,此处的“神州”指①_____ ,这是辛弃疾一生都想收复的地方;面对眼前“②_____”(原句)之景,词人发出千古兴亡的感慨;下阕词人自问自答,借“天下英雄谁敌手”的答案“曹刘”,烘托出孙权③_____的形象2.“豪”的意思是“气魄大”学者王国维评价“稼轩之词豪”,而白居易也评价刘禹锡“诗豪者也”请结合本词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说说它们分别怎样体现了“豪”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