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溪绿竹笋质量技术要求.doc
21页附件1:尤溪绿竹笋质量技术要求(—)品种保护区海拔300m以下的丘陵地、溪河两岸等山地红壤或沙壤,土壤pH值5.0至7.0 ,有机质含量>2.0% , 土层厚度250cm1) 栽皆瓣1. 育苗:(1 )抨插苗:春季作苗床,选取1至2年的主枝、副主枝, 扑插育苗2) 移莞苗:选择1年生新竹为移莞苗2. 种植:在2至3月基芽萌动前,选择阴雨天气种植栽植 密度为每公顷625至833株(丛)b3. 竹林管理:(1 )幼林管理:分别在5月、8月份进行两次除草培土、追 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约3000 kg至5000kg o(2)成林管理:%1 抚育、施肥:一年抚育、施肥3次,施肥后覆土培高以腐 熟优质有机肥为主,每公顷约12000kg至15000kgo%1 母竹留蓄:每丛竹每年在8至9月留选2至4株母竹1 老竹采伐:春季采伐3年生以上老竹和过密竹,并挖去老竹笫4. 采笋:在笋尖即将或稍露出土面1cm至2cm时,用专用 铲状刀具采笋割笋时,要保留余笫2个以上笋目,割笋后及时把 表土复回原处5. 原味绿竹笋加工技术:(1 )原料处理:绿竹笋采割后,应于2小时内用流动清水清 洗并置于水温8C至15C冷水池中保鲜,在当天内加工。
2 )杀青:将原料笋投入杀青锅沸水中杀青,沸腾后煮25 至45分钟,杀青后用冷水迅速冷却、漂洗3) 修整:%1 带壳绿竹笋:修去粗老部分,保持切口平整1 去壳绿竹笋:剥去笋壳、笋衣,修去粗老部分,要求切口平整4) 杀菌:产品包装进行抽真空封口将包装好的产品置于 杀菌锅中,杀菌温度控制在110C至121C ,杀菌时间25至40 分钟,反压冷却到常温出锅5 )贮存:宜3C至10C冷藏保存,保质期12个月6.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 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U!(%1) 质*1 .鲜竹笋:(1 )感官特色:笋体肥大、饱满,壳薄肉厚,笋肉洁白、粗 纤维少,口感细腻嫩脆,清甜鲜美、风味独特;外形呈马蹄状,笋篝呈淡黄色(笋尖部分呈淡紫色至墨绿色),有光泽2 )理化指标:项目头部直径,cm长度,
2)理化指标:原味绿竹笋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可溶性固形物/ (%)3. 5-6. 0pH值(平衡后笋体中心)4. 0-6. 0粗纤维/ (%) <1.2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附件2:烟台鲍鱼质量技术要求(_)增养位于东经11934至12157,北纬3616至3823之间,15米等深线的浅海区,海区内底质为天然岩礁,岩礁有洞穴、夹缝, 褐藻、绿藻资源丰富,水流通畅、水质清澈;海流以潮流为主,多 属沿岸往复流,流速为20 cm/s至50cm/s ;水温周年变化为-1.0C 至28C ,冬季少有结冰;海水盐度年平均28%至32%o ; pH值为 7.8 至 8.2O(%1) 护工艺1. 亲鲍培育:(1 )亲鲍选择:选取软体部饱满,活力强,无损伤的3至4 龄个体,壳长7cm至10cm2原鲍促熟:培育密度为20个/m3至30个/m3雌雄比为5 : 1O亲鲍进池后,前3天池内水温与采捕地水温相同,以后逐渐升 温,前期2C/d ,后期1C/d ,再升至20C恒温促熟有效积温达 700C-d至900C-d时性腺发育成熟,可诱导产卵以鲜海带或裙 带菜为饵料,每晚投饵1次。
日投饵量为亲鲍体重的20%至30% , 每天全量倒池换水1次,后期适当增加吸底次数连续充气,300L/m3-ho 光照小于 500luxo2. 幼虫培育:(1 )采卵:紫外线照射海水或过氧化氢海水浸泡法诱导采卵, 密度为50个/ml至70个/ml2 )孵化:密度为15个/ml至20个/ml,水温为20C至22CO 加入精液10min后,应注入清洁的海水洗卵,洗5次至8次3 )培育:密度为5个/ml至10个/ml ,水温18至20对每 天换水3次,每次换70%o连续微量充气,照度为500IUX以下 当幼苗出现头触角与平衡囊时,投放采苗器逐渐加大充气量,每 次换水1/2O3. 稚鲍培育:(1 )移苗:当稚鲍壳长5mm以上,将其从采苗板上剥离,移到波纹板上,密度在4000个/m2至5000个/ m2o(2)管理:每天流水量为饲养育水体的5倍至8倍,光照为1000 lux至4000luxo水温15C以下时,每4天至5天倒池清底1次;15对至205寸,每3天倒池清底1次;20C以上时,每2天 倒池清底1次用散气石连续大量充气饵料以人工配合饵料为主, 辅以天然饵料日投饵量为稚鲍体重的5%至7%,每晚投饵1次。
培育密度应随个体的增大及时稀疏4. 鲍鱼养成:(1 )底播增殖:%1 底播:选择合适海域,每年5月上旬至10月中旬,水温8C以上,由潜水员下潜进行播撒稚鲍壳长>3cm ,密度 为2个/m2至3个/m2Ill%1 管理:对藻类生长稀疏的区域进行藻类增殖清除海星和其 它敌害生物定期、定区进行跟踪调查、监测,掌握鲍鱼的分布、 密度、生长速度、存活等情况,并做好水温的测定1 采捕规格:当鲍壳长达到7cm以上时方可进行采捕2)筏式养殖:%1 条件:选择水深、流畅、藻类丰富、盐度变化幅度不大的养 殖海区筏距5m至15m ,吊间距2.0m至2.5m养成器主要采 用笼盘直径为60cm的多层圆柱形网笼,层间距12m至15cm , 每吊6层至12层2cm至3cm的幼鲍放养100个/层至120个/ 层放置水层为5m至10m1 管理:饵料投喂海带、裙带菜等海藻,也可投喂优质片状配 合饵料残饵必须回收上岸,及时清除敌害生物和附着物,根据鲍 鱼生长和风浪及时调节养殖水层,倒笼操作时尽量避开贻贝、藤壶 和牡蛎附着高峰期进行1 采捕规格:当鲍壳长达到6cm以上时可进行采捕筏式养 殖鲍鱼严禁标注“野生”字样5,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 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1) 质1. 感官特色:类型感官特色野生、增养 殖鲍鱼鲍壳完整,呈棕褐色,无附着物,壳内呈银白色,珍珠等光泽, 肉质呈淡黄色,富有弹性,无异味筏养鲍鱼鲍壳完整,呈翠绿色,无附着物,壳内呈银白色,珍珠等光泽, 肉质呈淡黄色,富有弹性,无异味2. 理化指标:蛋白质213% ,谷氨酸24.5% ,脂肪0.25%至 0.4%之间,碳水化合物3%至4%之间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 规定附件3:新城细毛山药质量技术要求(—)品种细毛山药二)立保护区范围内海拔10 m至18m ; 土壤质地为沙壤土(褐土), 土层厚度大于> 150cm,排灌方便;土壤有机质含量1.2%至1.6% ,碱解氮含量70.5至80.5mg/kg ,速效磷含量含量12.5至 16.5mg/kg,速效钾含量 110 至 120mg/kg,土壤 pH 值 5.5 至 7.0三)栽靠理1. 土壤处理:11月份深翻土地,整平后开沟,沟距1m ,沟宽30 cm至40cm ,深100 cm至120cm挖出的土经冻堡后, 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过筛,重新填回沟内,踩实2. 种苗处理:(1 )选种:选择无病健壮山药,切下块茎上端20cm至30cm 具有隐芽和茎痕的一段作为栽子。
!1!(2 )晒种:栽子切下后晒1至2天,储存,储存温度4C至 5Co种植前,再晒1至2天3. 种植:(1 )种植时间:4月15日至4月25日,地温稳定在9C以 上时种植2 )种植密度:每公顷<60000株4. 田间管理:(1 )插架:苗高25cm左右时插架,架高1.0m至1.5m2)中耕:山药定植后浅中耕1至2次,以后每次降雨后中 耕一次3 )施肥:不施底肥;在抽蔓期、茎叶旺盛生长期、块茎膨 大期三次追肥,每次每公顷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000 kg至 22500 kg和充分腐熟饼肥150 kg至225 kg4骁水种植时浇水一次S至6月份降雨量不低于100mm、 7至9月份降雨量不低于260mm时,不可浇水,雨季注意排水, 田间不能积水5.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 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U!(%1) 采收1. 采收时间:10月10日至翌年3月20日为采收期;2. 采收要求:采收时垂直挖沟,防止擦伤表皮或折断;如越 冬采收,须覆盖20cm o(五)质1. 感官特色:块茎呈长圆柱形,两头略细,长60至80厘米, 横径3至5厘米;根毛细长,分布均匀;皮薄而脆,呈黄褐色, 具有红褐色斑痣且分布均匀;肉质细、白、面、颗粒小、口感细腻 香甜;断面不褐变;10分钟即煮熟。
2. 理化指标:粗蛋白质>1.3% ,总糖>1.1% ,总灰分<1.3% , 氨基酸总和>2.0% ,水分76.0%至83.0%o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 规定附件4:金丝桐油质量技术要求(—)品种金丝油桐二)立I1土层厚度大于100cm , 土质为片麻岩、砂岩、页岩和花岗岩 母质发育的土壤(黄壤和黄棕壤),pH值6至7.5,有机质含量X.5 , 排水性能良好,以及中性和微酸性的砂质壤土,海拔350至900米 之间三)栽培廉1. 定植密度:山坡每公顷为1200株,平地每公顷不超过13502. 施肥:采取春施基肥盛夏铲,开春季节,每株开80厘米见方、 60厘米深的大穴,施厩肥15至20千克盛夏时节铲除杂草3.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四) 采收O1/3桐果开始落果,果皮由青色变为黄红色、红色红褐色后开 始采收采收后堆放干燥阴凉的室内或场地10d至15d ,果皮变 软即可剥壳取种子,晒干、风净,装袋入库贮藏五) 产品加工1. 加工工序:去杂一剥壳T低温炕籽T粉碎-存放一炒籽T入榨-沉淀2. 工艺指标:剥壳去壳率50%以上,炕籽温度40C至60C、 时间10至15小时存放期为57天,堆放厚度为1至1.5米,炒籽成熟度 达到7成。
六)精酣瓯1. 粗油泵入封闲式炼油器加温(130C )过滤,进行脱磷、脱 脂2. 放入沉淀池去尘七)质量特色O1. 感官特色:金丝桐油色泽橙亮金黄、透明或微浊,有正常 的桐油气味T2. 理化指标:含水分及挥发物<0.18%,相对密度(20/4C ) 0.9370 至 0.9395 ( kg/L ),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