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组织学》考试复习大纲(按题型归类).doc
4页填空填空1、信息采集:是指根据特定的目标和要求,将分散在不同时空域的有关信息,通过特定的手段和措施采掘和汇聚的过程它涉及一切信息工作中的信息采集活动,包括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者们为了实现决策、管理和控制等目标所进行的信息采集2、信息采集渠道:大众传播媒体、文献、政府渠道、合作伙伴、消费者、信息中介机构 3、信息采集方法: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研究、文献收集等4、信息组织的类型:信息组织可归为语法信息组织、语义信息组织和语用信息组织三大类型,从广义上看,信息采集阶段的信息组织主要是一种语用信息组织,是根据用户信息需求组织信息的过程;信息组织阶段的信息组织属综合性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和开发阶段的信息组织则属于优化型语用信息组织5、 一次信息是人们研究或创造性活动成果的直接记录,一般指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网上未经过处理的电子化信息等二次信息是对一次信息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信息,如目录、题录、简介、文摘、索引、书目数据库等三次信息是在一、二次信息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等深加工而成的,如综述、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度报告、文献指南、期刊书目、百科全书、年鉴等。
6、信息组织最基础的理论是语言学、逻辑学和知识分类 五大原理:系统原理,语言学原理,逻辑学原理,知识分类原理,事物分类原理7、科学分类的典型体系:①文献分类体系②百科全书知识分类体系③大学学科分类体系④科研项目分类体系8、根据信息的形式、内容、效用三个层次,对应区分出信息组织的三个层次:形式(语法)信息组织、内容(语义)信息组织和效用(语用)信息组织9、分类法按照其编制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等级列举式、分面组配式、列举组配式10、标引可分为分类标引(分类法)和主题标引(主题法)两大类以分类符号作为描述信息的检索标识的一类标引称为分类标引;以语词符号作为描述信息的检索标识的一类标引称为主题标引11、主题标引工具主要有标题表和叙词表12、主题标引:是依据一定的主题词表或主题标引规则,将信息资源中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转换成相应的主题词,赋予信息资源语词标识的过程13、目录的类型:① 文献目录② 实体目录③ 事实目录14、引文索引: 是根据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并按一定可查顺序排列编制而成的索引,它对文献索引、学科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5、网络信息组织方式主要有五种:文件方式、数据库方式、潮媒体方式、主题树方式和搜索引擎方式。
16、信息构建的层次:信息获取、信息组织、信息设计、信息表达简答简答1、信息组织的关系?信息检索就是根据特定的需求,运用某种检索工具,按照一定的方法,从大量的信息中查找出所需的信息的过程在信息检索系统中,信息组织是依据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或特征,将无序的信息组织成为有序集合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信息组织根据用户需要,以信息资源的一定单元为处理对象,依据预先订制的规范,对其特征加以记录,并进行标引和必要的处理,然后将这些信息记录,按照规定的方式输入检索系统信息检索则是根据检索的需求,从检索系统中检出相应的信息资源的过程信息检索是信息组织的目的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反向过程2、索引的相关索引与直接索引的概念、区别? 直接索引:是将分类表中的类目,按照一定的字顺次序排列起来,并在每个类目的后面标明它的号码相关索引:除了将分类表中的类目、注释、实例等归纳成标题按字顺排列外,才采用了一些综合方法,将许多与这个标题有关的类目也集中在一起,以便从一个主题去研究和寻找各个有关类目直接索引所收的类目,仅仅是类目表中的所有类目,而相关索引所收的类目,不仅包括类目表中已有的类目,而且包括类目表以外的所有相关的概念和事物的名称。
直接索引的类目在索引中只出现一次,即只能排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相关索引的类目则可按一定的字顺在索引中多次出现相关索引比直接索引用途更大,但相关索引编制的方法比较复杂,且工程浩大,不亚于一部分类表的编制3、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① 图书分类应以图书内容的学科性质作为主要标准② 图书必须归入最大用途的类③ 图书必须归入最恰当的类④ 图书分类必须体现分类法的逻辑性、系统性⑤ 不能单凭书名分类⑥ 同类图书,必须分入相同的类目中去4、主题标引的基本规则? (1)主题标引的查题规则① 采用正式叙词标引② 上位叙词标引③ 增词标引(2)主题标引的组配规则① 叙词的组配必须是概念组配,而不是字面组配② 叙词的组配应优先采用交叉组配③ 叙词的组配必须选用与文献主题关系最密切、最邻近的叙词进行5、MARC 与 DC 的比较?① 著录目的不同② 著录对象不同③ 著录格式不同④ 著录主体不同⑤ 著录方式不同⑥ 揭示关系不同 ⑦ 描述详尽程度不同 ⑧ 数据质量控制不同 6、 索引与目录的关系?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联系:① 从功能作用看:它们都是揭示、组织信息对象、检索信息的有效工具② 从总体结构看:二者的排列和存在方式基本相同。
③ 从发展历程看:历史上目录和索引曾有混同现象,在现在目录与索引页出现了一些相互融合的现象2)区别:① 对象不同② 形式不同③ 效果不同7、信息构建的过程: ① “概念设计”阶段② “组织信息内容”阶段③ “生成信息结构”阶段④ “设计信息界面”阶段⑤ “提供信息导航”阶段⑥ “信息展示和发布”阶段8、信息构建方法: 自顶向下法:从宏观的角度对信息进行组织,基于上层信息分类系统来收集信息资源,确定信息内容所属的领域,它建立在对内容语境和用户需求的理解的基础之上,需要完成下列工作:先考虑蓝图、整体、在考虑实现、细节自底向上法:从微观的角度组织信息,是一种基于底层信息来构建信息空间的方式,它建立在对内容和所用工具的理解基础上,需要深入到繁杂的内容层面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信息组织:就是人们根据信息本身的特点,运用适宜的工具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则,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排列组合,使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高级化,增强信息对象的表现效能和运用效能,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过程和活动2、 信息组织的内容: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存储3、 信息的著录: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格式,对原始信息的外表特征(名称、来源、加工者等)和物质特征(载体形式)加以描述并记录下来的活动;信息的标引是指在著录后的信息载体上按一定规律加注标识符号的活动。
4、分类组织:是依照类别特征组织信息对象的方法它的实施以对每一个排列组织对象进行属性或特征分析,为它们赋予分类代码或语词形式的类别标识为基础,然后,再按照类别的不同或分类代码的某种次序,排列组织所有对象的活动和方法填空:主题组织包括 单元词法、标题词法、关键词法、叙词法5、叙词法:就是以叙词作为标识符号,标引和检索文献信息的一种方法叙词法主要采用概念组配概念的分析与综合(拆义) ,把完整的一个主题内容从概念上分解为若干个分概念,然后再从词表中选用能够确切地表示这些分概念的词或词组加以组配,以形成更为专指的概念 【填空】6、关键词:是指在文献的标题、摘要或正文中出现的、对表达文献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能作为检索入口的、具有关键性描述作用的词汇7、主题组织:是按照信息对象等所反映的主题特征的异同,用接近自然语言的能表达宽泛程度各异的概念语词和语词符号标识这些特征,通过参照系统等方法揭示概念词间关系,并将概念语词、语词符号按音、形顺序排列来组织信息,以便提供一种易用的面向具体事实、概念的检索途径的信息组织方法和活动8、标引:是对信息的内容进行分析,并运用一定的语言和方法,根据信息内容的学科属性等特征给予标识(如主题词、分类号) ,并以此作为信息组织、存储和检索依据的过程。
9、信息描述: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对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10、元数据:描述数据的数据,是描述任何 Internet 数据和资源的数据,是促进 Internet 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发现的有力工具11、信息重组:是以一批相关信息为基础,利用分析、鉴别、浓缩、提炼、综合归纳和评价手段,对信息对象中的相关信息或知识点进行重组,通常是按照逻辑序列整序,形成更加系统的信息或知识产品12、目录:是从信息对象中抽取出来,能反映信息对象的某些特征并能提供查找线索,且按某种规则和次序编排而成的一批款目的集合13、索引组织法:是指将文献中的具体检索意义的特征项或语词、符号、代码等提出来形成一条条的记录,在每条记录下面注明来源地址,如页码、位置、时间等,并将其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的信息组织方法14、网络信息组织:是指人们根据网络信息本身的特点,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排列、组合,使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从而有利于网络信息的存储、传播、检索、利用,以满足人们的网络信息需求的活动过程15、信息构建:就是为了用户提供序化、优化及美化的信息。
它需要借助一切信息组织、信息呈现的技术和方法,对信息进行组织、布局、优化,如设计导航系统、标签系统、索引和检索系统及内容布局等,帮助用户更快、更准、更合理地查找和管理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