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地理上册 专题1.4 地形图的判读(练)(提升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6页1专题专题 1.41.4 地形图的判读(练)地形图的判读(练)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图中甲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山谷 B.山顶 C.陡崖 D.鞍部2.A 点与 B 点的相对高度是( )A.7 50 米 B.600 米 C.150 米 D.1350 米【答案】1.B 2.C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处等高线呈弯曲状,若曲线向高处方向凸出时,该处的地形部位应是下列的( )A.鞍部 B.山脊 C.陡崖 D.山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故选:D. 4.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局部图,数值关系为 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A.甲地可能发育河流 B.乙位于山谷C.甲地海拔高于乙地 D.甲位于山脊【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及数值关系为 a>b>c,读图分析可知,甲地是山谷部位,可能形成河流;乙处是山脊,甲处的海拔高度低于乙处海拔高度.根据题意.故选:A.5.某盆地底部比海拔 768 米的山峰低 900 米,两者的相对高度为( )A.﹣132 米 B.1668 米 C.132 米 D.900 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解: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盆地的海拔是 768 米﹣900 米=﹣132 米;计算两地相对高度是:768﹣(132)=900 米.故选:D.6.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起伏不大,边缘陡峭的是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高原的有关 知识. 7.能够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起伏状况的地图是(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彩色地形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形剖面图是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解:利用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故选:B.8.读图,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3A.800 米 B.1100 米 C.2900 米 D.600 米【答案】B9.图中表示山脊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A 表示山顶,位于等高线闭合,且中间海拔高;B 表示盆地,等高线闭合,且中间海拔低;C 位于等高线弯曲凸向低处,是山脊;D 位于等高线弯曲,凸向高处,是山谷。
故选 C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读“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米) ,回答下列各题410.甲、乙、丙、丁四点,可能出现瀑布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1.图中阴影区域的地形是A.高原 B.山地 C.盆地 D.鞍部12.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这种地形是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高原【答案】10.A 11.C 12.A考点:本题考查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 13.读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B__________ C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G_________5(2)图中 AD 和 BD 线所在地, 坡度比较陡的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3)图中甲村庄在乙村庄的________方; 小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4)该地区用水很紧张, 为此决定修一座水库, 你认为大坝应修在___________处.试分析原因(至少两条)(5)若量的图中 F 地距 B 山为 2.5 厘米,那么他们实际距离为 米。
答案】 (1)山顶 鞍部 陡崖 山脊 山谷 (2)BD 此处的等高线密集(3)东北 自北向南转向东南 (4)D (5)125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4.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该图区域内的地势特点 2)①②两条小河,水流比较缓的是 3)若 B 山顶气温为 20℃,仅考虑海拨因素,则 A 山顶气温为 4)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说说乙地发展成为城镇的有利条件有哪些?6(5)王先生是一位徒步旅行者,某日在 A 山顶附近游玩时迷了路,请你帮他想一种顺利回到甲地的办法答案】(1)西北高、东南低(2)②(3)17℃(4)地形平坦、水源充足(5)沿着①河流顺流而下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图的有关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