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毕业论文《城市低保福利依赖与对策》.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2164484
  • 上传时间:2022-04-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年论文城市低保福利依赖与反依赖研究专 业: 学 ±: 学 号: 指导教师:精品摘 要 3弓I 言 4我国城市低保福利依赖的状况 5(-)福利依赖现象愈加严重 5(二〉福利依赖的定义和它带来的消极影响 6二、 福利依赖现象产生的原因 6(-)政策成因 6(-)社会成因 7(三〉个人因素 7三、 关于反福利依赖的几点建议 7(_〉从思想上重视反福利依赖 7(-)在行动上践行反福利依赖 8结语1011注释参考文献摘要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开展的低保清理核查行动以及本人在认知实习中的所见所闻而 引发的对反福利依赖的思考,讨论了城市低保福利依赖的现状并通过与城市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相关的政策法规,分析了福利依赖产生的几个原因,认为当前借公民权利 而依赖低保福利的现象已经是一种应当正视的现实,如果不予处理,会导致人们就业伦 理丧失,破坏社会正常发展的秩序关键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福利依赖;清查;社会工作;——对福利依赖与反依赖的思考关于福利依赖与反福利依赖,以下两件事情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一是6月30日,吉林省民政厅召开“全省城乡低保对象清理核查启动工作会议”,从6月份起, 利用5个月左右时间,在全省开展城乡低保对象清理核查工作。

      这次清理核查,采取“两级管理”、 “三级联审”的工作程序,重点对重复享受保障、有固定收入和法定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在保 对象进行清理核查民政部门将依据现存档案资料,按新要求对现有低保对象进行重新登记,通过 财产收入情况的信息比对何联合入户初审,并依据调整后的新政策和新测算的保障标准进行资格评 议,最终确认巾请家庭是否符合低保条件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公示、审批、建档;不符 合条件的坚决予以清退吉林省的这个举措是积极的响应了国家《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和调 整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这说明政府已经认识到了社会上的福利依赖现象,并有 了将低保工作重心向反福利依赖转移的趋势二是在大二上学期学校组织的认知实习中,我们参观了长春市心语志愿者协会(以下称'协会') 协会由长春市著名社会工作者于海波女士在心语热线(吉林省首部无偿心理咨询热线)的基础上创 办在参观过程中,我们有幸见到了于海波女士并聆听她讲述了有关协会如何帮助残障人士自主创 业的工作内容我从于女士的讲话中了解到,协会积极帮助残障人士自主创业其实,所谓“创业”基本是制 作小工艺品,如中国结,挂件等由协会的工作者或志愿者教授技能,提供原材料并有偿回收 成品。

      这让我感触颇深,试想,一位位残疾人士,身体己经不再健康,有的更是失去了基本的行动 能力,这些人都在用他们的双手劳动着,以此来创造生命的价值而那些有劳动能力的身体健全的 人,却甘于现状,依赖政府的福利度日,这种现象难道正常么?因此,我们要维护社会公平,反对 福利依赖下面我将从三个部分对城市低保福利依赖与反依赖进行研究一、我国城市低保福利依赖的状况自1997年9月2日起,国家开始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了 妥善的解决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城市贫困人口生活困难问题纵观国家在这 14年来发布的若干关于规范和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齐项文件,我们能够看 岀国家对于城市居民福利保障的问题十分重视然而,在低保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形成 7“福利依赖”的问题并口正在演变为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福利依赖现象愈加严重为了妥善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国家在199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这项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保障城市公民最低生活水平的福利制度初步建立建立城市最 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解决在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城市居民出现的生活困难的问题,它通 过提供最低生活标准的社会福利,帮助人们解决眼前的生活闲难。

      低保政策的实施对缓解暂时的社 会压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它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比如低保福利依赖问题根据民政部的低保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享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福利的居民数目始终大幅增加 到2002月10日,全国享我国享有受城市低保待遇的贫困居民已经达到1930.8万人,初步实现了应 保尽保的目标然而低保对象骤增,个别地方2002年享受低保的人数比1996年增长了2111.8 % 财政面临较大压力,全国用于低保的财政预算资金已经达到1051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46亿元,地方 各级财政预算安排5913亿元,地方财政比2001年多安排2813亿元,增加了91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 查资料显示,低保对彖绝大多数是特困职工、失业人员及其家属,其中特困职工981万人,占50.8%, 失业人员29913万人,占15.5%,特困职工及失业人员家属554万人,占28. 7 % , ”三无”人员9615万 人,占5 %o根据民政部2011年4月28口最新发布的《2011年1季度全国县以上城市低保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1年3月份,全国共有2305.4万城市居民享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福利,比2002年增长了19. 4%。

      其 中,残疾人士占总人数的7. 7%,老年人占总人数的14. 6%,三无人员占总人数的3.8%,在职人员占总 人数的2.9%,而失业人员占到了总人数的39.1%相比2002年的数据来看,无业人员在低保对象中所占的比例增加了 15久2%低保对象人数的增 长,无业人员比重的大幅增加无一不显示着低保福利依赖的问题的产生并且,笔者在对一些实际 从事低保及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进行了访谈之后,得到了以下几个信息:一是在其管辖的范围内的 享受低保的城市居民,基本都是连续中请并享有城市低保福利,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不等;二 是很多享有此福利的居民再就业的意愿十分淡薄,尤其是家中人口少,无子女的居民,甚至拒绝再 就业这样的现象表明,当前借公民权利而依赖低保福利的现象己经是一种应当正视的现实,不能 因为国家整体社会福利水平很低,就无视这个问题这体现一个国家的福利规则,如果规则不合理, 不仅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稳定效应,反而会导致人们就业伦理丧失,破坏社会止常发展的秩序二)福利依赖的定义和它带来的消极影响福利依赖是指享有城市生活最低保障的有劳动能力城市居民,由于其主观意愿的拒绝而没有从 事工作,反而长期的惯性的依赖低保福利来维持生活的现象。

      下而是福利依赖在三个方面带来的各 种消极影响1. 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消极影响(1) 城市居民安于“不劳动者亦得食”的现状,这会使城市居民本身丧失英应有的工作伦理, 逐步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2) rh于低保只提供该地区最低的生活保障,受保者的实际生活水平始终徘徊在城市生活的最 底线;(3) 长期闲窘、压抑却十分闲散的生活有碍于个人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养成2. 给社会和群体带来的消极影响(1) 造成社会各界的不满:有劳动能力的人却依赖低保过着散漫的生活,一会使“三无人员” 等确实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不满;二会使收入较低却自食其力的在职人员,因为与这类人过着相同水 平的生活而不满;三会使纳税人和慈善机构的税款和捐赠没有落实到实处而产生不满情绪2) 引起社会生活混乱:社会各界不满会演化成矛盾的隐患;福利依赖现象会引起他人效仿, 从而是福利依赖愈演愈烈3. 政府方面的消极影响(1) 会给地方财政带来长期的负担,不利于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2) 福利依赖的恶化会使人们把责任归咎于政府,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不利于政府FI常工作 的开展实施二、福利依赖现象产生的原因(-)政策成因1 •制度不健全冃前我国关于城市低保的政策法规仅有《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 通知》(以下称《通知》)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下称《条例》),虽然这些年来 国家始终对加强和规范低保工作十分重视,设有最低生活保障司,也下发了不少的相关文件,但是 却始终没有做到将低保工作系统化、专业化、法制化。

      这样就造成了低保工作开展不便利,工作员 对于一些介乎标准与非标准Z间的问题没有评判标准,很难对其进行处理2.“低保”政策本身引起的原因自从国家在城市建立了 “低保”制度以来,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做好福利保障工作,国家 在经济发展的同吋也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并且规定了一系列的附带福利,如免房费,供热 费,子女免除学杂费等等这使最低生活保障的含金量大人提升,甚至比一些没有福利的在职人员 过得滋润,这也就使得人们更加乐于享有低保福利,而不愿意从事工作了应保尽保”的原则也 为低保范围过于宽泛和人们“重低保轻工作”观念的产生捉供了契机二) 社会成因1. 社会竞争激烈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下,人力资源十分丰富,那么对于那些只具有低端劳动力的人来说社会 竞争愈发激烈,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也变得十分困难这些人在遭遇挫折之后产生了负面情绪,开 始自暴自弃,于是他们在有了最低生活保障之后就不愿意再到社会上去碰壁2. 社会关爱增强近几年来,社会大众对弱势群体的关爱逐渐增强,对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也愈加重视这在总 体而言是一个十分好的现象但不排除这使有些贫困的城市居民“以贫卖贫”,利用社会的宽容和 怜悯來作为他们不求上进的挡箭牌。

      三) 个人因素由于在享受低保的城市居民中,40岁以上的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这部分低保对彖不管是身体 素质还是文化素质都相对较低1. 从身体素质来说,这部分享有低保的城市居民体力下降,头脑也不再灵活,难以重新学习并 接受新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这部分人大都罹患疾病,身体状况不容乐观2. 从文化素质上说,低保对象大多只受过小学和初中的教育,受过高中(中专、职高)教育的 很少,受过大专以上文化教育的更是微乎其微因此他们的文化水平不足以胜任单位工作三、关于反福利依赖的几点建议(-)从思想上重视反福利依赖关于反福利依赖,社会上不乏某种与笔者相反观点的论调,引用西方社会福利的思想來论证, 认为工作与否是其个人权利,而政府救助贫困者是必须的但是我要说,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国情下,任何国外的经验只能起到借鉴的作用,而不能用外国理论分析中国国情,这木身就是理 想化的因此我们要立足国情,认识到福利依赖的种种弊端,从思想上重视反福利依赖工作二)在行动上践行反福利依赖1. 在政策法规上,不仅要有完善的中保受保的政策,还要制定有关脱离低保政策,将二者相互 结合,形成i种“应保尽保,协助脱保”的有机政策体系,而不是现在这种“一保到底”的政策制 隊 关于如何帮助低保对象脱离福利依赖的政策,可以尝试推行“强制学习”、“强制工作”的社 会政策,在实践中完善和积累帮助解决低保对象的再就业问题经验。

      2. 重视社会工作在这方面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对解决低保对象的福利依 赖都能起到很大的作丿II主要体现在解决低保对象对低保福利的心理依赖方面;协助低保对象进行 自我建设,包括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建设我们要正视福利依赖问题,如果社会已经提供了优渥的条件,那么,有劳动力的人 就应该以正确的角度看待低保福利,将它看作暂时的救助而非长期依赖的对象反福利依赖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做好反福利依赖,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以上是我从一个社会工作学习者的角度,对城市低保福利依赖与反依赖问题进行的 研究和探讨尽管我的论文还不成熟,观点和论证上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我认为我的 观点对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是有利的,我也会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将我的观点完善下 去① 蓝云曦 周昌祥《社会结构变迁中的福利依赖与反福利依赖分析》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总25卷 第8期第四页② 民政部《2011年1季度全国县以上城市低保数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