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docx
3页《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纳溪区天仙镇学校 汪年刚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家乡的特产情况和家乡人的特点,感知家乡人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学生通过调查活动,学会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去探究和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收集家乡特产及成因,了解值得敬佩的家乡人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作贡献的情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棉花糖来到我们的家乡,欣赏到了好多美丽的风景棉花糖还想看看我们家乡的特产和勤劳的劳动人民,同学们愿意帮助棉花糖吗?三、学习第一个话题:家乡特产真不少(一)破题:什么是特产?1、导入:我们和棉花糖一起来看看家乡的特产吧有一个小小的任务:把你在大屏幕上看到的特产告诉棉花糖2、播放家乡特产ppt,背景音乐为那溪那山3、谁愿意来把看到的特产告诉棉花糖呢家乡的特产真不少(板书:家乡、特产真不少)4、什么是特产呢?特产就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著名的产品课件出示)(二)探究:特产的成因1、导入: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产下面我们和棉花糖一起,去两个地方,看一看这个地方的特产2、课件出示图1:第一个地方我们来到吐鲁番,吐鲁番最有名的特产是葡萄请孩子们仔细听,思考:为什么葡萄会成为吐鲁番的特产呢?课件出示文字(童声录音)谁来说一说?教师小结:葡萄能成为吐鲁番的特产,与吐鲁番当地的气候有密切的关系。
板书:气候)3、课件出示图2:我们来到的第二个地方是无锡惠山这里非常有名的特产是泥人请孩子们仔细听,思考:为什么泥人会成为无锡惠山的特产呢?课件出示文字(童声录音)谁来说一说?教师小结:泥人能成为无锡惠山的特产,主要是与无锡惠山当地的土壤有密切的关系板书:土壤)小结:一种产品要成为一个地方的特产,与气候、土壤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三)交流:家乡特产发布会1、导入:同学们我们家乡的特产非常丰富课前,同学们选择了你最感兴趣的特产,去探究它为什么会成为家乡特特产的原因咱们今天就来开一个“家乡特产发布会”!2、课件出示1:发布会交流的内容课件出示2:小组交流要求特产有名的原因可以补充;广告语可以提出建议;你们小组认为小组交流结束,用姿势告诉我们3、哪些同学先来交流呢?指名全班交流小结:通过家乡特产发布会,我们对家乡特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感受到同学们对科学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也让我们感受到同学们对家乡特产的喜爱之情四、学习第二个话题:我的家乡人(一)交流:夸夸我的家乡人1、过渡:家乡这些丰富的特产,都是家乡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板书:人)人们为建设美丽的家乡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板书:贡献)我们来看看夸一夸我们的家乡人。
2、课件出示教材47页图片:图1,张叔叔种植有机蔬菜,带领大家增收致富一起夸一夸这位张叔叔吧)(种植能手:也许我们家乡有种蔬菜、水果、药材的种植能手,或许还有养殖能手:猪、鸭)图2,侗绣传承人覃奶奶带领姑娘们在绣侗绣老师来夸一夸这位奶奶)(工艺传承:把竹子编成农用品、工艺品的叔叔、爷爷,做十字绣出名的阿姨)图3,王叔叔参与设计了市里的发电厂知识分子:老师、公司经理、工程师)图4,手巧的刘爷爷能把出问题的自行车很快修好服务行业:家乡从事服务行业的非常多:修车的、清洁工、保安、餐饮)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你的家乡有哪些人令你佩服呢?你佩服他们什么呢?(课件)我们简单地夸一夸他们吧3、指名全班讲述:用简短的一两句话表达出来4、小结:家乡人为建设美丽的家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二)交流家乡人的故事1、导入:我们的家乡除了地道的家乡人,一些外来人也逐渐成为了“家乡人”他们为我们家乡的发展也默默地做出贡献请同学们阅读49页阿里木的故事2、提问:阿里木做了哪些好事?(课件出示)提问:(书上问题)3、分享“新家乡人”的故事4、小结:这些新家乡人也在为我们的家乡做贡献我们要尊重他们。
三)探究家乡人的特点1、导入:(出示课件)由于环境和历史的原因,不同地方的人们在生活与饮食习惯等方面往往会有不同,甚至体型外貌、性格特征上也会有所差异2、课件出示教材48页的图片:图1,师生齐读:山西人以面食为主我们家乡以面食为主吗?在餐桌上家乡非常喜欢吃辣椒课件出示家乡的饮食习惯)图2,陕北人的腰鼓极有特色3、我们的家乡的文化很有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纳溪区有名的特色文化《班打狮子》视频和纳溪民歌《爬海歌》5、小结: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有值得骄傲的文化我们应该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板书:尊重、理解、包容)五、课堂小结及拓展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家乡的物产丰富,我们身边的家乡人,默默奉献着,他们值得我们去尊重和学习2、让我们拿起笔,写一写:“请到我的家乡来”的欢迎词,用几句话写出家乡景色、特产和人课件出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