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运动生理学作业试题答案.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92851256
  • 上传时间:2019-07-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6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2. 解释课堂上讲授的生命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兴奋性:可以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能力)适应性:生物体在客观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这种能力称为适应性应激性,生殖3. 什么是神经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它们有什么不同?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神经系统完成)体液调节是指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过程 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4. 什么是生物节律?如何分类? 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

      可按其发生的频率高低分为三大类:近似昼夜节律、亚日节律、超日节律近似昼夜节律:指24小时±4小时区间的生物节律如体温变化,激素浓度变化超日节律:指周期小于20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心率、呼吸等节律亚日节律:指周期大于28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女性月经周期等又可分为近似周、月、年节律作业21. 感受器、感受器官的概念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如:视锥细胞 感受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体构成的器官如:眼、耳其感受器位于颞骨岩部迷路内,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构成其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当头部位置改变,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耳石膜与毛细胞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引起有关肌肉紧张变化,同时产生头部空间位置改变的感觉2. 什么是位觉?位觉的感受器是什么?位于哪里?它们的适宜刺激是什么?概念: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包括直线加速度运动和角加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感觉)3. 解释前庭反射与前庭稳定性前庭反应是指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

      如眩晕、恶、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射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功能稳定性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前庭功能的稳定性4. 什么是本体感觉?肌梭与腱梭分别感受什么刺激?运动时,人体对肌肉受到牵拉的程度、肌肉收缩产生的力度、关节伸展时的范围等都会产生感觉称为本体感觉肌梭:功能 : 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牵拉刺激腱梭:功能:感受肌肉收缩张力的变化5. 简述运动对本体感受器的影响经常参加体育训练,可提高本体感受器的机能,能使肌肉运动的分析能力及动作时间的精确判断力得到发展 如篮球运动员运球快速进攻时,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其控球能力强,失球次数少,而且运动速度快,表现出本体感受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经常参加体育训练,可提高本体感受器的机能,能使肌肉运动的分析能力及动作时间的精确判断力得到发展 肌肉活动时发生的本体感觉往往被视、听和其他感觉遮蔽,故本体感觉也称为暗感觉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必须经过长时间训练,才能在意识中比较明显而精确地反映出自己的运动动作通过明感觉来寻找暗感觉)作业31. 简述神经元依功能的分类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2. 什么是牵张反射?试述牵张反射的生理意义及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缩短,称为牵张反射膝跳反射)生理意义:维持站立姿势,增大收缩力量如:投掷前的引臂,起跳前的膝屈动作举例:投掷前的引臂动作,起跳前的膝屈动作,都是利用牵拉投掷和跳跃的主动肌,使其收缩更有力应用:需要较大力量的运动,在一定范围内,应尽可能高速牵拉肌肉在牵拉与随后的收缩之间的延搁时间愈短愈好,否则牵拉引起的增力效应将减弱或消失3. 什么是状态反射?试述人体状态反射的规律,举例说明状态反射在运动技能学习时的应用概念:头部空间位置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这种反射称状态反射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相对加强头部侧倾或扭转: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反射性加强,异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正常人体:这类基本反射常被抑制而表现不明显(由于高位中枢的调节)运动员头戴固定器后,进行背后正握撑臂上成背后正撑时的姿势4. 简述小脑对运动的调控作用①调节肌紧张 ②控制身体平衡③协调感觉运动和参与运动学习5. 简述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定位及其功能特征主运动区:中央前回4 区、6区运动区功能特征:(1)除头面部,对躯体运动调节交叉支配(2)具有精细的机能定位(3)机能定位安排呈身体的倒影作业41. 你认为骨骼肌是可兴奋组织吗?为什么骨骼肌是可兴奋组织,又称横纹肌。

      受到刺激可产生兴奋的特性2. 讲讲兴奋与兴奋性的概念,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3.简述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等动收缩的概念,并分别举例说明向心收缩(P.35)概念: 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作用:肌肉做功(W=F×S) 人体产生位移,如 跑、跳远等; 器械获得加速度,如推铅球,足球射门等等长收缩(P.35)概念: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这种 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作用:未做机械功; 固定、支撑保持某种姿势 例如:武术的“站桩”、体操“十字支撑”等离心收缩 (退让工作) (P.36)概念: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 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作用:肌肉做负功 制动、减速、克服重力,防止损伤 例如:下蹲时股四头肌的收缩;下坡跑;下楼梯等等动收缩(P.36)概念: 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称为等动收缩特点: 1,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均可产生最大肌张 力; 2,速度可根据需要调整要进行等动收缩,需要专门的仪器作业51.什么是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肌力- 一个人所能举起的最大力量。

      绝对力量的大小与体重有关,体重越大绝对肌力越大相对肌力- 每公斤体重的肌肉力量相对力量可以更好评价力量素质不同运动项目对两种力量要求不同2.运动单位的概念及分类运动单位概念: 一个α运动神经员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运动单位分类: 运动性运动单位-其肌纤维兴奋时发放的冲动频率较高,收缩力量大,但容易疲劳,氧化酶的活性低紧张性运动单位-其肌纤维兴奋时发放的冲动频率较低,但发放持续较长时间,氧化酶的活性高3.什么是运动单位的动员?运动时不同运动单位的动员有何特征?肌肉收缩产生力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1.与参与工作的运动单位数量有关 2.也与运动神经元传到肌纤维的冲动频率有关 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的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的动员(运动单位的募集)为了对应如此多样的运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肌纤维分化成为两大类收缩能力小,但能长时间持续用力的肌纤维,能瞬间产生爆发力的肌纤维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P.47)低强度运动,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采用不同运动强度可以发展不同类型肌纤维。

      为了增强快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要包括大强度的练习 为了提高慢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运动强度要低,持续时间要长4. 阐述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学、代谢特征一)形态特征: 快肌 慢肌 直径 大 小肌红蛋白 少,灰白色 多,红色肌质网 发达 较不发达 线粒体 数量少,体积小 数量多,体积大毛细血管 相对少 丰富N元支配 大 小传导速度 快(8~40m/s) 慢(2~8m/s)(二)生理学特征: 白肌 红肌 收缩速度 快 慢收缩力量 大 小抗疲劳能力 弱 强(三)代谢特征: 白肌 红肌 无氧氧化强 有氧氧化强 ATP酶活性高 氧化酶活性高 乳酸脱氢酶活性高 氧化脂肪能力高5.阐述运动训练对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影响。

      1.选择性肥大耐力练习能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速度-爆发力训练可引起快肌选择性肥大2.酶活性改变速度训练无氧酶活性有显著提高(如ATP酶等);耐力训练有氧酶活性有显著性提高(如琥珀酸脱氢酶、磷酸果糖激酶等)作业61. 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及其主要功能2. 体液与内环境的概念,简述内环境维持稳定的生理意义体液:人体内的液体约占体重的60%~70%30~40%细胞内液 15~ 20%细胞外液)(一)内环境的概念: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只有通过细胞外液,人体的细胞才能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二)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内环境相对稳定,细胞新陈代谢才能正常进行3.试述血液的功能(一)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血液维持水、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血液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血液有形成分的相对稳定二)运输功能 O2、营养物质、激素 体内 CO2、代谢产物 体外 水、Hb、血浆蛋白:运输载体(三)调节作用体液调节 血液将内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