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凤城高中届高三历史月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2页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凤城高中2020届高三历史3月检测试题(含解析)注 意 事 项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5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王霸》:“《传》曰: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止矣”荀子倡导A. 以明分达治而保万世 B. 贵贱贫富,皆有等级C. 四海之民不待令而一 D. 人命在天,国命在礼【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荀子认为社会上下各成员各尽其责,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即以明分达治而保万世,因此A选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等级观念,也没有强调统一行动和礼制对国运的重要性,其他选项排除。
故选A2.汉代地方察举应试的儒生需要参加中央的射策考试据《汉书·武帝纪》载,至元光元年(前134)武帝正式下诏贤良:“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这一举措旨在A. 使儒生对经典更深刻理解应用 B. 按对策得分合理分配官员职务C. 为帝王进谏以纠正帝王的行为 D. 选拔政务人才并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一举措的目的是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选拔政务人才,以加强中央集权,因此D选项正确;这一举措并非以儒生为出发点,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分配职务的内容,B选项错误;C选项不是汉武帝这一举措的宗旨,排除3.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谱籍成为选官的根据唐太宗修《氏族志》则是“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以崇重当朝冠冕材料表明唐代A. 彻底打破了延续多年的门阀观念B. 不再按照官职高低划分等级标准C. 削弱士族力量,有利于加强皇权D. 有利于实现社会阶层的广泛流动【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谱籍成为选官的根据”、“止取今日官爵高下做等级”信息可知,唐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削弱了士族势力,有利于加强皇权专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中“彻底”一词过于绝对,不符合材料;B选项不符合材料,排除;D选项是科举制的影响,排除。
故选C4.下表是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介绍西方史地的著作时间人物著作简介1842魏源《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845姚莹《康輶纪行》介绍英法历史,注重考察西藏地区情况,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1849徐继畬《瀛寰志略》介绍东西半球的概况,按亚、欧、非、美的顺序依次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据此可知,这些著作A. 彻底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B.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C. 促使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 D. 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这些著作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政治、风土人情等,并且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意在引导人们了解西方,关注世界形势,故选B;A错在“彻底抛弃了”,排除;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魏源、姚莹、徐继畬主张学习西方,主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没有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D5.清同治八年,奕訢上奏指出:从前各国条约,“最难措手者,惟‘中国如有施恩利益,各国一体均沾’等语”光绪年间,曾纪泽进一步指出,“中国与各国立约,所急欲删改者,惟‘一国倘有利益之事,各国一体均沾’之语,最不合西洋公法”。
这表明清朝部分官员A. 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B. 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C. 仇洋和排外思想浓厚 D. 外交观念逐步近代化【答案】D【解析】【详解】从奕訢对片面最惠国待遇不良后果的体察,再到曾纪泽以西洋公法本身来诘问片面最惠国待遇的不合理性,说明清朝部分官员的外交观念逐步近代化,与国际法体系逐渐接轨,故选D材料只能说明清朝部分官员在外交观念上已经有所变化,但仅凭材料的有限信息无法证明他们是否已经抛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且奕訢“中国如有施恩利益”的说法也说明天朝上国的观念并未被完全抛弃,排除A;材料中曾纪泽想要修改的只是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项内容,B项对材料的解读过于夸大,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外交观念上的进步,而不是原来的盲目排外思想,排除C6.1898年7月,《知新报》刊文称:“今其制造,略有扩充,制造制铁机、制铜机、火药炮弹、铳炮、钢铁诸器、并铸造银货,其分厂极多(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这种情况表明A. 洋务企业仍在继续发展 B. 官督商办企业发展较快C. 实业救国已成主流思想 D. 维新变法取得显著成效【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战后颇有扩张”等信息可知,甲午战后,洋务企业仍然有所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其企业性质,B选项排除;C选项材料并未体现;材料体现的是洋务企业发展的表现,不是维新变法措施产生的影响,D选项错误。
故选A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材料旨在说明洋务运动A. 主观目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B. 客观上对封建制度产生了冲击C. 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D. 是一次失败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信息可知,这说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近代工业客观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C选项错误;D选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8.清末民初,出现了影响全国“画报热”,如上海的《图画新闻》主要介绍西方科技与生活方式;《醒俗画报》《通俗画报》等在其他城市办刊的画报,均以介绍现代西方科技、都市新生活方式为主画报热”的出现A. 冲破了传统教育体制 B. 促进了传媒业的稳定发展C. 传递了新的社会风尚 D. 彻底摆脱了社会舆论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介绍西方科技与生活方式”、“介绍现代西方科技、都市新生活方式”等信息可知,“画报热”的出现传递了新的社会风尚,因此C选项正确;A、B选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选项中“彻底”一词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C9.在枣宜会战的第二阶段,挺进纵队在敌后广泛出击,先后袭击了位于湖北武汉周围的黄陂、随县、孝感等地20多处敌伪据点,缴获线1万多公斤,牵制了枣宜会战中相当数量的日军材料可用来说明,在抗战期间A. 国共双方两个战场有效配合 B. 统一战线整体上趋于稳定C. 国共双方各自战场分工明确 D. 统一战线的模式逐渐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是敌后战场对正面战场作战的一种直接的战役配合,可以用来说明两个战场的有效配合,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双方配合,不是各自分工,C选项错误;D选项依据材料不能得出,排除10.新中国在起草1954年宪法时,既参考了苏联和东欧国家宪法,也借鉴了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些宪法,还请了一些法律顾问和语言学专家从严谨性和语言文字上为新宪法把关材料反映出新中国宪法A. 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B. 力图实现公平正义C. 具有博收慎取精神 D. 在借鉴中走向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参考”、“借鉴”和“把关”等信息可知,新中国宪法具有博收慎取的精神,因此C选项正确;AB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当时宪法还未正式颁布,谈不上完善,D选项错误。
故选C11.雅典在颁布的《交换法》中规定,凡是城邦遇到严重自然灾害时,公民就必须捐献财物,按照其拥有的财富多少进行缴纳,越富有的人缴纳的越多这一法规通过法律强制执行的方式以达到维持雅典社会稳定的目的这说明古代雅典A. 个人的自由和私有财产权得不到有效保障B. 通过法律促进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C. 关于社会救济方面的法律高度发达D. 剥夺富有者是达到民主的有效手段【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必须”“强制执行”等信息可知,在古代雅典,公民个人的自由和私有财产权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A选项正确;B、C选项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D选项说法本身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排除12.1928年初,斯大林连发指令,要不遗余力的“打击粮食商贩和富农”,“逮捕投机商人和囤积粮食的富农”,用严酷的刑罚惩戒“苏维埃政权的破坏者”,以震慑中农促使斯大林发出这一指令的主要因素是A. 农业集体化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 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C.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激化了社会矛盾D. 战时共产主义的思想基础仍然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斯大林采用强制手段收购粮食,实际上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余粮收集制的影响,说明其思想基础仍在,因此D选项正确;此时大规模农业集体化尚未实行,A选项错误;B选项不符合当时苏联史实,排除;C选项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排除。
故选D13.1932年10月罗斯福政府授权复兴投资公司开始在国际国内市场疯狂收购黄金,1934年底美元贬值到最低点,相应的黄金价格上升到最高点1934年下半年,罗斯福政府又开始了购银计划,等到国际市场上的白银价格已上涨到1.29美元一盎司时才罢手材料反映了新政A. 稳定了当时国际金融秩序 B. 有利于银本位国家经济的发展C. 内容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 D. 首先致力于恢复银行信贷活动【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美国通过大量收购金银使美元贬值刺激产品出口,牺牲他国利益来转嫁经济危机,表明新政内容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因此C选项正确;A、B选项不符合该措施的影响,排除;D选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14.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1962年8月31日,美国从侦察机拍摄的空中照片上看到了古巴开始安装苏联的防空导弹,也看到了运载地对地导弹驶向古巴的苏联船只这反映了当时的世界形势是A. 局部地区冲突不断发生 B. 美苏争夺世界新霸权C. 多极化趋势得到了发展 D. 美国居于冷战优势【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美苏分别在意大利、土耳其和古巴布置导弹,反映了美苏争霸态势,因此B选项正确;美苏双方建立导弹基地并非局部冲突,A选项错误;C、D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15.《女士》杂志创刊于1972年,成为第一本专门面向女性读者创办的杂志它试图把激进的男女平等主义的信息带给广大读者,并试图帮助美国人重新思考传统的性别在新时代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A. 女性属于家庭的观念受冲击 B. 政党政治需要女性选民的支持C. 女权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D. 科技革命推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1972年”、“重新思考传统的性别在新时代社会经济中的作用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民主政治完善和思想观念的进步,有利于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因此D选。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