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合理量比关系探讨.docx
6页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合理量比关系探讨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经济前景仍不明朗虽然各国为抑制经济下滑,纷纷采取了逆周期的政策刺激,但全球经济复苏仍将延续缓慢及不平稳的态势,"脱实向虚";、"以钱生钱";的热潮不减,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仍在上升从经济层面上看,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非常突出 部分衡量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代表性变量波动加剧,虚拟经济膨胀性扩张与实体经济萎缩性疲软并存在新一轮经济复苏的备战中,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将发展实体经济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做出了推进金融改革、振兴实体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严防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推进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本篇宏观经济论文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多元内涵出发,立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研究探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合理量比关系,提出构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合理量比结构的建议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内涵与关系理论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内涵的多维界定 通观全球各国经济发展历程,实体经济无不是一国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与抵抗外部冲击的屏障,集中体现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具有鲜明的载体性、有形性、主导性;而虚拟经济则是现代经济高度发展与运作的产物,通过创新经济活动运作方式,扩展经济活动空间,拓展经济活动价值体系,具有明显的高流动性、高投机性、不稳定性。
从多维经济意义上明确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概念与内涵是分析两者合理量比关系的基础 第一,从行业角度上界定实体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是除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相关的一切劳务以外的所有的经济活动,狭义上仅指金融活动与房地产经济活动 第二,从价值系统上理解实体经济是提供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或劳务,以满足社会生活、消费需要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等经济现象和行为;虚拟经济是以金融系统为依托,以资本化定价为基础而形成的一套特定价值关系,是以钱生钱的经济现象和行为 第三,从资本运行上定义实体经济是产业资本的表现形式,虚拟经济是金融资本的表现形式;两者在内在资本属性、资本运作方式、运作最终目标、运作时间长度以及运作收益取向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1)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定性分析 经济两重性延展至完整的经济形态中演变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对立统一的现代经济格局,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既相互支持又相互矛盾,实体经济是经济体的硬件,虚拟经济是经济体的软件,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1.虚拟经济依赖实体经济。
根据内生经济理论,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虚拟经济依赖实体经济,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脱离实体经济悬空式发展的虚拟经济最终都会自生自灭其一,实体经济需求是虚拟经济生存发展的基石虚拟经济为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而产生,实体经济良性运转有力支撑了虚拟经济的萌生与对未来收益的资本化定价预期其二,实体经济转型是虚拟经济功能转型的意义实体经济的升级优化不断对虚拟经济提出新的需求,企业的金融需求上升为集支付、融资、财富管理、信息咨询等多种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功能,推动多样式虚拟经济的产生与持续发展其三,实体经济校验虚拟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实体经济是发展虚拟经济的初衷与结果 2.实体经济借助虚拟经济当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处于协同发展的步调中,虚拟经济助力于实体经济发展其一,虚拟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在社会总体可用资金相对有限的硬约束下,多样式投融资方式应运而生,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资金供求结构的多次匹配,满足实体经济部门不同层面、不同期限的资金需求其二,虚拟经济传递价格信号虚拟经济资本化定价机制对市场变动反应敏感,资产价格的过度飙升通过彼此之间的价值联系传导给过热的实体经济以警示,起到价格信号作用。
其三,虚拟经济推动企业管理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则与信息共享平台从侧面推动实体经济部门或企业及时披露企业信息,提升经营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现实量比问题分析 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实体经济的总量、结构与比例影射在虚拟经济形态上表现为资金的规模、分布与流动在资产价格强势推高与经济增长弱势下滑的现实面前,基于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建立的虚拟经济并没有与实体经济实现良好的融合关系,相反两者的依存度越来越微弱,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脱离正常比例关系的失衡现象凸显,引发经济社会的质疑与思考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分离发展的表现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随着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矛盾的加剧,国内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已超过实体经济,部分地区的金融资产规模也超过实物资产规模,两者相互背离与独立运作迹象明显从短期看,来自任何领域的投资不均衡,都有可能引起宏观经济的大幅度波动从长期看,任一方的偏离均对经济无益,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难以为继 1.实体经济疲软与虚拟经济膨胀并存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不断攀升的社会融资总量与持续下滑的宏观经济增速形成巨大反差,实体经济衰退与虚拟经济狂热并存。
一方面,在资产泡沫和高通胀率的双重压力下,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呈显着下降趋势,实体经济呈衰退性低迷状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持续下降,第三产业贡献率逐步逼近(见图-1)到2013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也首次超过制造业,而以金融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规模优势突出,截止2013年三季度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43.92万亿元 另一方面,受到市场资金面偏紧、内需疲软等因素的影响,用以量化金融资源利用效率与增量资本产出率的金融相关率起伏不稳,M2与GDP的比值远超过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资金投资实体经济效率低下,货币金融翻倍投放与资金利用效率倍跌并存(见图-2) 2.实体投资锐减与货币投放翻倍并存由于实体经济需求与虚拟经济配置脱节,造成实体经济局部领域流动性缺乏,资金于金融体系内"空转";,虚拟市场资金宽松与企业资金吃紧现象共存一方面,实体经济投资出现结构性短缺 在经济迟缓复苏的进程中实体经济投资延续疲态,2013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128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9.9%,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产业受到投资瓶颈约束,资本大量外迁或转移。
2013年1~11月份,第三产业投资215730亿元,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67043亿元,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64287亿元,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34206亿元,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资金周转率降低加剧投资资金错配,诱发实体经济的产业空心化风险 另一方面,社会融资出现阶段性扭曲社会融资总额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虚拟经济体系可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反映着虚拟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与结构从社会融资规模看,2013年1~9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3.9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7.28万亿元,同比多增5570亿元(见图-3),考虑到年底流动性收紧因素,社会资金流动性过剩,虚拟经济超出实体经济可承受范围 从社会融资结构看,大量新增的社会融资多流向房地产行业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众多处于实体经济产业链条上的中小企业融资受到挤压央行数据显示,2013 年前 3 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1.9万亿元,同比增长19%;信政合作余额上涨到8238.78亿元,信政合作占比8.13% 更为重要的是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承受的高额融资成本推高了市场平均融资利率,无形中加大了实业企业的融资成本与贷款可获得率,导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
3.实体利润缩水与虚拟利润攀升并存在国内经济转型发展上台阶的阶段,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利润回报鸿沟拉大,实体经济利润缩水与虚拟利润攀升并存最为鲜明的对照就是全国16家上市银行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增速长期背离(见图-4) 就实体经济方面看,高增长的要素基础和国际经济环境趋于改变,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投入的低端产业链以及中小企业利润空间缩小2013年三季度企业经营景气指数为 56.3%,较上季略降 0.8 个百分点,企业盈利指数为55.1%,较上季略降0.5个百分点从行业角度分解,业绩下滑企业多集中于化工、农林牧渔、钢铁业、传统机械制造业等行业2013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46263.2亿元,10月份增速比9月份回落3.3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出现回落迹象 就以金融业为主的虚拟经济而言,以生息资产规模和净息差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银行业盈利水平连年增长(见图-5)其中,十大上市银行2013年前三季度整体实现净利润8629亿元,同比增长13.04% 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的利润之差,加大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偏离程度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量比失衡的原因 纵观国内外金融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围绕合理量比上下波动,可承受范围内的适度偏离利于经济发展,但偏离合理量比过高或过低会不利于经济发展,虚拟经济滞后发展阻碍其服务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则会逐步累积和放大虚拟泡沫经济积聚风险。
但对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适度量比的界定尚无统一标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量比失衡既是国际供求格局影响的结果,也是国内产业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 1.货币趋利性与经济不确定性依据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不确定性与货币趋利性,结合国内经济变革现状,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主要有两方面的经济诠释一方面,在流动性偏紧的局面尚无改观的情况下,流动性快、趋利性强且规模庞大的投资资金远离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与服务,独立寻求高收益的增值项目,其活动与行为并没能够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在投入实体经济的运作资金没有相应增加的情况下,对整个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另一方面,由于整个社会融资成本上升诱导利率中枢整体上移,资金价格长期持续偏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笼罩的经济环境中,过度的非理性金融投机易造成资金价格剧烈波动,导致价格发现功能失真,虚拟经济误导资源配置而实体经济正常经营资金被挤占,影响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与投资,严重的甚至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破坏性冲击 2.虚拟经济价值体系的不稳定性虚拟经济与实经济体价值体系内部稳定性存在差异,虚拟经济的内在特质与运行机制决定其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财富本质不是物质属性而是社会性质,具有自行放大财富导致经济虚拟化的特征。
虚拟经济价值体系的不稳定性所催生的过度虚拟化是引发经济泡沫的直接原因虚拟经济膨胀发展所产生的高额回报率,诱导实体经济资金为实现保值增值而投向虚拟经济市场进行投资交易,虚拟资产价格非理性上涨催生资产价格泡沫,加速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分离运行,最终伤及实体经济,将金融风险积聚推向顶端,甚至诱发更广范围与更深程度的金融危机 3.差异化的价格决定传导机制在市场价格决定机制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存在明显的差异实体经济以物质创造为基石,价格由成本支撑,效益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虚拟经济以货币信用为中心,价格由心理因素支撑,增值是虚拟经济产生的最初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交易活动和实体经济产品使用相同的信用货币价值尺度,金融领域的二元结构基础及其诱发的资金价格双轨制在反复的交易活动中在推升了货币价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