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ppt
26页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 BPPV,,1921年,Barany首次报道一例27岁女性患者,头转向右侧时即发作眩晕,他当时认为系椭圆囊损害所致 1931年,Mylen指出某些病例可能是脑干和小脑疾病所致 Dix和Hallpike (1952) 发现椭圆囊和水平半规管存在神经变性,故提出为耳石区域的血管闭塞性病变,并首次命名为BPPVIntroduction,位置性眩晕≠BPPV,前庭系统包括外周和中枢二部分 外周前庭系统包括前庭感受器和初级神经元(前庭神经节) 中枢前庭系统为前庭核群及核上各级中枢,位置性眩晕分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中枢性位置性眩晕 其他疾病引起的位置性眩晕,BPPV 定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 是头部快速移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所激发的短暂的阵发性眩晕 眼震具有潜伏期、短暂性和疲劳性特点,BPPV,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前庭病变, 占所有眩晕的25%, 多见于35岁以上成人, 男女发病率相当自然病程数周~数月 临床特点: 头位改变诱发旋转性眩晕, 数秒~数十秒, 无耳鸣、耳闷和听力下降。
常误诊为颈椎病、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病等 常称为耳石症,可能病因,临床观察发现:具有颅脑外伤、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前庭神经炎、慢性中耳炎、小脑前下动脉阻塞、内耳手术损伤、偏头痛和年龄老化等因素者相对易患本病,但大多数BPPV病人并无明显的病因可查, 属特发性BPPV发病机制,1. 嵴顶结石症学说(cupulolithiasis)2. 管石症学说(canalithiasis),There are 5 sensory receptor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vestibular system - one in the utricle, one in the saccule, and one each for the 3 semicircular ducts.,,半 规 管 壶 腹位觉感受器,Ampulla,临床表现,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旋转性眩晕,时间常< 1分钟,可伴恶心、呕吐;头部静止后症状很快消失无其它耳科表现 常见诱发体位:起卧床,头前倾、后仰,快速左右转头,床上翻身等 三个半规管均可受累,但PC-BPPV最常见,HC-BPPV次之,而AC-BPPV很少。
体位试验是诊断BPPV的金标准,Dix-Hallpike: 检查有无PC-BPPV Roll-test: 检查有无HC-BPPV 注:可借助仪器观察、记录眼球震颤,Dix – Hallpike 变位性眼震试验,A:患者坐于检查床上,检查者位于病人身旁,双手把持其头部向右转45° B:保持上述头位不变,同时将体位迅速改变为仰卧位,头向后悬垂于床外,与水平面呈30° 注意观察眼震和眩晕情况滚转试验(roll maneuver ),是确定HC-BPPV最常用的检查 取平卧位→头部及身体向左侧做90度桶状滚动→平卧位→ 头部及身体向右侧做90度桶状滚动→ 平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指南 2006年9月全国听力和前庭医学专题学术会议讨论,后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 :受试耳向下时出现背地性扭转性眼震(以眼球上极为标志),回到坐位时眼震方向逆转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min; 水平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 :双侧变位检查均可诱发向受试耳的水平眼震,以向患侧明显(管结石);双侧变位检查均可诱发向对侧耳的水平眼震,以向患侧明显(嵴帽结石),眼震的持续时间数秒~数分钟不等; 上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患耳向下时出现垂直向地性扭转性眼震,回到坐位眼震逆转。
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min不同BPPV的诊断与鉴别,治疗,耳石复位手法 前庭抑制药物 前庭习复治疗 体位治疗 外科治疗保守治疗无效之顽固性位置性眩晕可行手术治疗壶腹神经切断术,半规管堵塞术,耳石复位,方法:Epley手法,用于治疗 PC-BPPV Lempert手法,用于 HC-BPPV强迫体位法,用于 HC-BPPV Daroff习服法,Brandt-Daroff习服练习,操作方法:首先让患者迅速向患侧侧卧位,眩晕消失后再停留30秒然后坐起再等待眩晕消失患者应向向对侧重复以上运动,停留30秒,坐起 (图)整个治疗练习重复10-20遍每天3次,连续2天无眩晕,治疗停止Epley耳石复位法,A: 从起始坐位改变为平卧位 B: 头伸出做悬垂位,向患侧转头45度 C: 头转回中线位,头向健侧转 45度 D: 身体转动至健侧卧位同时头向下转与水平面呈45度 E: 保持此头位回到坐位,含胸低头30度*上述每个位置均保持到眩晕和眼震消失,Lempert翻滚复位法 (本复位方法适用于HC-BPPV),患者从仰卧位向健侧连续翻转3个90º(见 图),头位转换过程要求迅速,变位后每一头位保持不变,直至眩晕消失后30s~60s。
全部复位过程反复进行多次,任意头位均无眩晕及眼震出现,即可认为耳石颗粒自水平半规管内完全排出,其后再重复上述复位程序1~2次Lempert 耳 石 复 位 法,,,,,,,3个90°,Semont maneuver管石复位法,BPPV患者迅速从坐位转到侧卧位,头转向健侧45°保持一段时间,然后起来到坐位,再向相反的方向侧卧,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