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英内阁对比 [浅议中英内阁制度].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玩***
  • 文档编号:201620591
  • 上传时间:2021-10-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2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中英内阁对比 [浅议中英内阁制度] 内阁制度是指政府高级官员代表政府各部门协商政策的组织古往今来,在中外历史上,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都曾经设置过内阁,也都起到过肯定的作用,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区分   在中国历史上明清两朝曾经设置过内阁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即帝位,明朝建立,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明初曾经沿袭元朝的制度,设丞相、中书省和六部,但由于丞相权力过大,阻碍了皇权的集中,导致了社会动乱,为此,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了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来分理全国政务,但由于丞相废除后,全国政务均由皇帝一人处理,朱元璋感到力不从心,于是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但这些殿阁大学士只是“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而且一般来说品级很低,只有五品,就是为了避开擅权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内阁〞真正出现;明宣宗时内阁拥有了票拟权内阁的设置本意是为避开之前宰相专权的局面再现,因此是不把握实权的,依据规定,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权力的大小、升降和票拟是否被接受最终取决于皇帝,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在当时不行能起到对皇权的制约作用。

      但在长期的运行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内阁的权力也出现了一些改变,到了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出现了专擅朝政二十余年的状况,内阁的权力开始与设想有了差异到了清朝时期则沿用明朝的内阁制,但却基本没有实权  与中国的内阁不同,西方的内阁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单独组成,或由议会中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最早出现于英国,起源于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中的外交委员会16世纪~18世纪初的内阁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最初只是国王与大臣共商国事的会议始终到英国的乔治一世担任国王期间,由于不会说英语,开始很少参与内阁会议,反而由大臣主持,这样就首开英国内阁制的先声1721年,英国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出任内阁首相,内阁正式形成,后来不断进展完善英国的内阁主要由首相提名成员名单,国王批准成立,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但事实上要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要与首相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内阁由首相主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是行政决策机构英国内阁是英国政府的最高决策机构,在国家政治中把握实权,而且随着英国政治的不断进展,内阁所起的作用也在不断改变  中国明清时期的内阁和英国的内阁都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部分,明清时期的内阁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不把握实权;而英国的内阁则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组成部分,与首相相协作,拥有很大的权力。

      除了中国和英国外,内阁制在其他许多国家也都能观察,但权力大小都不尽相同,如美国的责任内阁只是总统的帮助结构和下属,没有宪法上的独立地位和法人代表权,而日本的内阁则是日本中央政权机关的领导核心等了解了不同国家的内阁制度更有利于我们对当今各个国家政治制度的认识,也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了解 第 3 页 共 3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