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20课 兴贤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xiao****1972
  • 文档编号:86061385
  • 上传时间:2019-03-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20课 兴贤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孤  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译文:梧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岿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接近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岁月越久根越壮实,太阳越炽烈叶子越浓密清明盛世,也想着解决民间疾苦(象帝舜抚琴唱的那样),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赏析: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拔地几百寻的孤桐,之所以岿然屹立,高干凌霄,是因为它“得地本虚心”,善于从大地汲取养分和力量如果离开大地,它一刻也活不下去,更别想“孤高几百寻”了由此我们想到,任何英雄豪杰都是从群众中产生的,他的力量来自群众离开了群众(大地),再伟大的英雄也将一事无成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是诗人表明立志改革决心的宣言书以形象的孤桐自喻,却给人以坚定亲近之感,令人赞佩,崇敬之心油然而生宋仁宗重用王安石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

      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帝曰:“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译文: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唐介说:“安石难以担当大任皇帝说:“(他)文学方面不可信任吗?经术方面不可信任吗?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吗?”唐介答:“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以前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官,(他的)政策肯定经常变更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只知道儒家经术,不清楚世务,”王安石答道:“儒家经术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世务皇帝说:“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气、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这)正是现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深信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仲虺(huī)     尽管(jìn)轶事(yì) 谠直(dǎnɡ)B.扰攘(nǎo) 众庶(shù)翟景(zhái) 暇迩(ěr)C.谗言(chán) 秩序(chì)兴奋(xìnɡ) 嗔怪(chēn)D.阿谀(yú) 召公(shào)询问(xún) 毁谤(bànɡ)解析:A项,“尽”读“jǐn”;B项,“扰”读“rǎo”;C项,“秩”读“zhì”,“兴”读“xīnɡ”。

      答案:D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 徒:一类人B.博询众庶 庶:平民,百姓C.不迩小人 迩:远离D.跨两汉、轶三代 轶:超越解析:C项,迩:亲近,偏信答案: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弃贤专己而衰  ②术业有专攻B. ①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  ②通古今之变C. ①不责人以细过  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D. ①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  ②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解析:D项均为“名词,方法”A项,①动词,专凭,②形容词,专门;B项,①形容词,通用的,②动词,懂得通晓;C项,①形容词,细小的,②名词,小人答案:D4.选出下列各句停顿正确的一句(  )A.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B.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C.古虽/扰攘之际D.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解析:文言文语句的停顿通常我们采用按音节或按意义来划分节奏这两种方法二者各有其适应的范畴,在使用中应该区别地对待答案:D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1题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

      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犹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一)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贤而用,国之福也   福:强盛B.弃贤专己而衰 衰:衰亡、衰落C.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犹:好像D.可不慎钦 慎:慎重,小心解析:A项,福:福气、幸运答案:A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B.C.D.解析:C项,此:都是代词,但代指对象不同。

      前指“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后指“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A项,之:代词,贤能之人;B项,犹:仍然;D项,亦:也答案:C7.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从国家兴衰的高度指出“兴贤”的重要性,接着从历史的经验当中提炼出坚实的论据B.第一段从当今政治现实出发,阐述了“兴贤”实际上关系着一个国家政权的稳固C.内容列举了商朝、周朝、两汉等用人之功和选人之过,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D.运用事实论证,正反两面对比,说理透彻,文笔劲健解析:B项中第一段并没有从当今的政治现实出发,这点内容应该在文章的第二段答案:B8.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答案:国家因为任用贤能之士而兴盛,因为不任用贤能的人自负专断而衰亡2)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答案:有贤能的人并加以任用是国家的福气;有了贤能的人却不用,就像没有一样二)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虽扰攘之际       际:其时B.博询众庶 众:众多的C.犹有贤能若是之众 若:像D.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 轶:超越解析:B项,众:一般人。

      答案:B10.下列有关文意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因为任用贤能的人兴盛,也因为不用贤能之人而衰败这是自古而然的定理B.有了贤才,国家就能繁荣昌盛商朝的兴起,就是有仲虺、伊尹这样的贤臣,周朝兴起时,也有与武王同心同德的十位贤臣C.从魏晋以后,一直到唐朝,有才能的贤人很多,不能全部列举,而这其中有的出现在兴盛的时代,有的出现在衰败的时代D.使用人才时,不要斤斤计较于文牍细节,不要受制于世俗之见,不要专门挑别人的小毛病,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解析:B项,“有了贤才,国家就能繁荣昌盛”说法错误,作者认为任何时代都有贤才,只有使用他们,国家才能昌盛答案:B11.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答案:没有忌讳的事情,人们就敢于直言进谏了2)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如果能够这样做,还怕不会超越两汉,胜过三代而达到五帝三皇那样的盛世么!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五代史宦者传论①欧阳修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②,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③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④,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注:①选自《新五代史·宦者传》评论中的一部分②帷闼:帐幕和小门;这里指宫廷之内③抉:挖出,可灵活译为“搜捕”④唐昭宗(李晔)因宦官专权为祸,天复元年(901),与宰相崔胤密谋诛杀宦官。

      崔胤写信请朱温发兵迎接昭宗但事情被宦官知道了,先劫昭宗到凤翔次年,朱温兵围凤翔天复三年春,城中食尽投降,朱温尽杀宦官后来,崔胤和昭宗也先后被朱温杀了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B.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侍也C.图左右之亲近D.能以小善中人之意解析:B项,“起居”古今意义都指日常生活A项,硕士:古义指学问渊博的谋士;今义指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C项,亲近:古义指亲信、亲近的人;今义指亲密接近D项,中人:古义指适合人;今义指在两方之间调解、做见证或介绍买卖的人答案:B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盖其用事也近而习 ②学而时习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调研测试数学试卷.docx 河北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检测化学试卷.docx 河北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检测数学试卷.docx 2025-2026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01(北京专用).docx 江西省创智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物理试卷.docx 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历史试卷.docx 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卷.docx 安徽1号卷A10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地理试卷.docx 2025-2026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湘教版).docx 江西省创智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历史试卷.docx 河北省保定市五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docx 安徽1号卷A10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英语试卷.docx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调研测试思想政治试卷.docx 2026届湖南省九校联盟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docx 2025-2026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沪教版2020).docx 2026届湖南省高三上学期九校联盟9月联考历史试卷.docx 2026届湖南省高三上学期九校联盟9月联考物理试卷.docx 2026届湖南省高三上学期九校联盟9月联考英语试卷.docx 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卷.docx 安徽1号卷A10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卷.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