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闪****
  • 文档编号:290486956
  • 上传时间:2022-05-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8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编者按:韦钰院士在她的《探究式科学教导教学指导》一书中指出:小学科学的本质是模拟科学学识的察觉过程,是在测验之后实事求是地收集科学数据,对数据举行深入的斟酌分析,运用理性的思维形成科学概念,建立模型,并对假设作出解释科学课教学要重视探究过程的科学性,要提防收集、整理数据,实事求是数据是验证假说的依据,数据的正确程度抉择探究的有效程度测验数据要经过屡屡测验得出,要求具有切实性,不能肆意修改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数据,在各种可能的解释中选择最合理的数据,并把数据转化为证据可见,收集有效数据、理性分析数据对于实证性的科学探究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利用各种方法得到的大量数据,还需要通过整理和分析,才能察觉彼此之间的联系与蕴含其中的规律有时数据可能不成靠,还需要不断地举行重复研究,以期得到稳当的且具有确定可信度的数据,不断提升数据的应用价值良好的数据意识,能使学生努力通过测验寻求有利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自觉运用数据来解释相关的问题或现象 对于科学教师来说,不懂得数据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就不能充分理解科学的本质,就不能引领学生理解什么是证据,怎样获得稳当的证据去解释世界,就不成能在课堂上引领孩子们开展真实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师数据意识的上下直接影响着学生数据意识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本期专题计划,我们围绕“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这个话题组织了一组文章,梦想能给老师们一些启示 姜红方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为收集有效数据做打定 1.材料科学——收集有效数据的前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科学的材料,学生就无法举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收集有效数据更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在上课前要充分研究教学中需要的测验材料,想方设法探索最科学、最适于学生探究的材料只有在材料上做足了功夫,学生测验时才有可能收集到有效的数据 如《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测验重点是测量不同外形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测验难度不大,可测验材料的打定却不轻易:选用烧杯做测验,仪器室烧杯的刻度不够精细(两刻度之间相差25毫升甚至50毫升),小小的橡皮泥排开水量的变化根本无法用烧杯来测量用量杯做测验,虽然解决了刻度问题,却由于操作不便当,学生的手很难伸进去怎么办?只能自己制作教具试一试,用量杯、水、笔、小纸条、双面胶、圆桶形大杯子制作一个有精细刻度的测量排水量的杯子手段可行,但是太花时间,全班14个小组,工作量太大,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本来不及完成教具的制作,只有放弃了。

      结果,抉择用小量杯和无刻度的大杯子一起来做测验:取确定量的水于大杯中,在水位处做记号1,放入沉的橡皮泥,水位上升后在水位处做记号2,把记号1到记号2这一段水位的水倒入量杯测量,测得的数据即为橡皮泥的排水量手段虽然简朴,学生也能理解,但是在操作上相对繁杂,水倒进倒出,反复测量,加上倒水过程中水的损耗,五年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来不及完成教材中规定的5次不同外形物体排水量的切实测量直到下课,全班能收集到完整数据的组只有一两个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只能匆促地用一两个组的数据来代替全班的数据举行分析,得出结论如此贫乏的数据怎能推理出让人信服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这会给学生造成错觉:测验数据不重要,缺乏数据照样能得出结论假使教师在课前充分熟悉到材料的重要性,为本课的材料早做打定:到其他学校去借有对比精细刻度的烧杯或适合做测验的量筒,或及早在课外用足够的时间自制教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用科学的材料举行测验,收集有效的数据,就不会展现上述处境了 2.下水测验——收集有效数据的保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教材中的每个测验,我们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做一遍,实时察觉测验中的问题和留神点,以便在课中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导。

      如《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要测橡皮泥的排水量学生用学具袋里大小差不多的橡皮泥做测验,有些组测得的测验数据明显不符合科学规律,且与其他组测得的排水量区别很大其中有个小组的测验数据如下: 沉的外形排水量为零,鲜明不成能浮的外形和沉的外形排水量差不多也不符合客观事实为什么会展现如此大的误差呢? 原来,学生在测验一开头就把200毫升填进了表格里“量杯里的水量”这一列刚开头测验时量杯里的水量切实是200毫升,但是在测了实心团的排水量后,学生将沉在量杯底的橡皮泥捞出,这个过程损耗了大约5毫升的水,学生却没察觉他们既没往量杯里加水,也没有重测水量修改数据,而是想当然地把量杯里的水量看做200毫升在测浮的外形时,量杯里的初始水量差不多只剩190毫升了,可学生仍旧把它看作200毫升来算排水量同样的操作失误也导致了后面的测验数据不切实 假设教师课前做过下水测验,就能察觉橡皮泥从量杯里拿出来时会导致水量损耗,这样的损耗是不能疏忽不计的这样,就能在测验前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指点学生留神补充水量或重测初始水量,制止学生在测验操作中展现失误 3.到位的测验指导——收集有效数据的助手 前苏联教导家维果茨基认为:有引导的探究比单纯的察觉式教学要有效得多,有引导的探究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迁移。

      小学生由于受到学识、才能、心智的局限,他们的科学探究活动应当在教师有效指导下举行 如《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有一个探究压缩空气的成因及性质的活动,学生要用针筒做测验来研究压缩空气,可课堂中教师测验示范的针筒太小了(5毫升),学生根本看不出测验的概括步骤和留神点,而教师没又有用语言来强调测验时的操作要点,所以,绝大片面学生对测验方法和留神事项并不领会等学生拿到针筒后,做法便五花八门:有的不停地推拉活塞却没有把针筒口堵上;有的先堵针筒口后拉活塞,察觉活塞会被吸回去而兴奋地大叫,引起边上的小组纷纷效仿;有的把水槽里的水吸进针筒打起水枪,继而引发“水战”……只有一小片面同学在模范地做压缩空气测验测验后,教师请学生交流针筒的活塞从哪个刻度推到哪个刻度时推不动了,放手后活塞从哪个刻度退回到哪个刻度,大多数学生一脸茫然 试想,假设教师在示范时用个足够大的针筒来保证示范的可见度,假设教师在测验前给学生明确到位的语言指导,并板书操作要点指点学生留神,测验效果断定会完全不一样只有教师对学生举行有效到位的指导,学生才能顺遂地举行测验,才能收集到有效的数据— 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