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kj6-1.ppt
36页第六章 梁的复杂问题,§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 §6-3 非对称弯曲与斜弯曲 §6-4 开口薄壁杆的弯曲切应力与弯曲中心 小 结,1.多跨静定梁:,一、多跨静定梁,含有中间铰的组合静定梁§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受力特点:中间铰不能传递力矩,因此只有剪力,没有弯矩变形特点:中间铰处挠度连续,转角不连续一、多跨静定梁,1)从中间铰处拆成主梁和次梁;,2.剪力—弯矩图作法:,2)根据次梁的平衡求出中间铰处主梁对次梁的作用力;,3)将作用力反方向加于主梁,求出主梁的支反力;,4)分别作主、次梁的内力图再合成;也可以直接由总梁作图,不理会中间铰§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5)若中间铰处无集中力,则剪力不变,弯矩为零且光滑过渡;若中间铰处有集中力,在拆分时可将其假设到主梁或次梁任一侧求解3.求解变形:,1)宜采用叠加法;,§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一、多跨静定梁,2)先求主梁的变形:,3)再求次梁的变形:,主梁变形引起次梁的刚性转动;,简化成简支梁或外伸梁的次梁在自身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在自身载荷及中间铰处次梁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变形解:1)求约束反力:,从B点将梁拆开成次梁AB和主梁BC两部分。
B截面只有剪力FQB,考虑次梁AB的平衡:,2)作剪力、弯矩图:,,§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3)求qA:,BC梁在FQB和q作用下变形为:,,AB梁一方面随B点的铅垂位移而刚性转动:,另一方面在集中力偶ql2作用下变形:,A截面总转角qA为:,,§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解:1)求约束反力:,,,,,,,,考虑次梁CD的平衡:,考虑整体平衡:,2)作剪力、弯矩图:,,§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1.相关概念:,二、平面刚架,刚节点:,结构组成部分不能相对转动的联接点刚架:,各部分由刚节点联接成的框架结构平面刚架:,刚架所有杆件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2.刚架的内力及内力图作法:,刚架横截面上的内力:,一般有弯矩M、剪力FQ和轴力FN;,,§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3.刚架的变形:,内力均画在刚架上,轴力、剪力图画在任一侧,标明正负,弯矩图画在受压侧,不标正负;,轴力FN:,拉为正,压为负剪力FQ:,剪力对所考察段梁内任一点取矩,若力矩为顺时针方向,则该剪力为正用叠加法求解,对于以弯曲为主的刚架,轴力和剪力所产生的变形一般较小可忽略§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二、平面刚架,2.刚架的内力及内力图作法:,内力正负:,内力图画法:,解:1)作内力图:,AB段:,F产生剪力和弯矩;,,BC段:,F产生轴力和弯矩;,,§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2)求A点转角、水平和铅垂位移:,将BC刚化,AB成为悬臂梁,qA'、yA'为,,,§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BC变形引起A点刚性转动产生的qA“、xA“、yA“,,§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2)求A点转角、水平和铅垂位移:,,再将AB刚化,BC解除刚化,F由A点简化到B点,在B点产生qB“、xB“为,A点的qA、xA、yA为,,§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2)求A点转角、水平和铅垂位移:,1.平面曲杆:,三、平面曲杆,内力正负:,画在曲杆上,轴力、剪力画在任一侧,标明正负;弯矩图画在受压侧,不标正负;,具有纵向对称面,轴线是平面曲线的构件,称为平面曲杆或平面曲梁。
2.平面曲杆中的内力及内力图的作法:,横截面的内力:,弯矩、剪力和轴力;,,§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轴力、剪力与平面刚架相同;弯矩以使曲杆的曲率减小为正;,内力图画法:,,,,解:1)求j 截面内力:,2)作内力图:,,§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6-1 其它平面弯曲构件的内力与变形,,1.对称与非对称弯曲:,§6-3 非对称弯曲与斜弯曲,载荷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1)对称弯曲:,载荷不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面,或梁无纵向对称面;,2)非对称弯曲:,一、非对称弯曲,,§6-3 非对称弯曲与斜弯曲,1)纯弯曲:,2.非对称弯曲的处理方法:,2)横力弯曲:,一、非对称弯曲,弯矩作用于截面的形心主惯性平面内,则梁的变形是平面弯曲;,弯矩不作用于形心主惯性平面内,沿两个形心主 轴将其分解,可以转化为两个平面弯曲的叠加,实体或闭口杆件,当横向力过横截面形心,不在形心主惯性平面内时,近似可以沿形心主轴分解为两个平面弯曲的叠加1.斜弯曲:,两个垂直平面弯曲的组合变形2.横截面任意点的正应力:,,§6-3 非对称弯曲与斜弯曲,二、斜弯曲的应力和变形,二、斜弯曲的应力和变形,令s =0,得:,Iy≠Iz的截面:,,§6-3 非对称弯曲与斜弯曲,3.中性轴位置:,b =a—梁的挠曲线与载荷作用面始终在同一平面内,仍然是平面弯曲,即弯矩不需要分解,直接按平面弯曲求解;,b≠a—梁变形后的挠曲线与载荷作用面不是一个平面,即所谓“斜弯曲”;,Iy=Iz的截面(圆形和方形):,二、斜弯曲的应力和变形,最大应力发生在横截面上距中性轴最远的点:截面外凸的棱角、中性轴平行线与截面的切点。
4.最大应力:,矩形截面最大应力,§6-3 非对称弯曲与斜弯曲,6.挠度:,求得My、Mz两平面弯曲分别产生的挠度dy、dz,再进行矢量合成:,5.讨论:,应力和中性轴位置无固定公式,两个平面弯曲分别计算应力,并观察变形确定应力的符号,然后叠加,直接用s =0求解中性轴位置§6-3 非对称弯曲与斜弯曲,二、斜弯曲的应力和变形,A点最大拉应力(B点最大压应力),解:外力沿形心主轴分解:,,§6-3 非对称弯曲与斜弯曲,,1.载荷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一、产生平面弯曲的条件,2.梁无纵向对称面,当载荷平行于主轴,并通过弯曲中心时,梁仍产生平面弯曲此时平面假设适用,正 应力按第五章公式计算;,§6-4 开口薄壁杆的弯曲切应力与弯曲中心,1.横截面上切应力分布的假设及推论:,三、开口薄壁杆件的弯曲切应力,因壁厚t很薄,假设t沿壁厚均布;,切应力与截面周边相切(切应力互等定理)产生互相垂直平面弯曲的载荷作用线的交点,是图形的几何性质,简称弯心外力作用于弯心,梁只产生弯曲变形弯曲中心:,过弯心,与主惯性平面平行的平面当外力作用于弯心平面内,梁只产生平面弯曲弯心平面:,,§6-4 开口薄壁杆的弯曲切应力与弯曲中心,二、弯曲中心和弯心平面的概念,2.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公式:,y、z为形心主轴,F平行y轴,通过弯心A;,,二、开口薄壁杆件的弯曲切应力,,,§6-4 开口薄壁杆的弯曲切应力与弯曲中心,3.切应力公式说明:,横截面上沿y轴剪力;,FQy :,横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Iz :,研究点一边截面对z轴的静矩;,Sz* :,壁厚;,t :,,§6-4 开口薄壁杆的弯曲切应力与弯曲中心,二、开口薄壁杆件的弯曲切应力,三、开口薄壁杆件的弯心,1)假设FQy作用于弯心A;,3)由前公式求出截面上由FQy产生的切应力;,2)任取参照点B;,4)由上式求出az,r是微面积上切应力的合力到B点的垂直距离;,1.确定弯心的基本方法:,切应力对某点的合力矩等于产生这些切应力的剪力对该点的力矩。
5)作用FQz,重复上述步骤可求出ay,利用az、 ay即可由B点定出弯心A点的位置;,,§6-4 开口薄壁杆的弯曲切应力与弯曲中心,截面有两对称(反对称)轴,则形心就是弯心;,截面中线为两直线组成,则其交点即为弯心截面有一个对称轴,则弯心在对称轴上;,2.常见截面的弯心:,3.若外力不过弯心,则需将外力向弯心等效 (弯扭组合变形,采用第八章的方法解决)§6-4 开口薄壁杆的弯曲切应力与弯曲中心,三、开口薄壁杆件的弯心,四、几种开口薄壁杆件的切应力流,1.角钢,开口薄壁杆件切应力的方向切应力流:,2.立槽钢,,§6-4 开口薄壁杆的弯曲切应力与弯曲中心,3.U形槽钢,4.半圆槽钢,,§6-4 开口薄壁杆的弯曲切应力与弯曲中心,四、几种开口薄壁杆件的切应力流,解:1)设弯心A在截面对称轴z的某点,在该点加FQy如图:,2)FQy在截面上只产生弯曲切应力,上翼缘x 处的切应力t 为:,3)取下翼缘与腹板中线交点B为矩心,FQy对该点的力矩与截面切应力合力对该点力矩相等:,,§6-4 开口薄壁杆的弯曲切应力与弯曲中心,解:1)弯曲中心A在对称轴z轴上, 在该点加FQy如图:,2)计算q角处的t :,,取圆心C为矩心,据合力矩定律有:,,§6-4 开口薄壁杆的弯曲切应力与弯曲中心,作多跨静定梁、平面刚架、平面曲杆的内力图并求解变形; 叠加法求斜弯曲的应力和变形; 开口薄壁杆件弯曲切应力的求解,弯曲中心的概念及求解;,,小 结,一、本章重点,试总结内力图作法; 试比较下列应力推导过程(横截面:扭转切应力、直梁平面弯曲正应力、平面曲杆弯曲正应力、组合梁弯曲正应力); 试比较下列应力推导过程(横截面:直梁平面弯曲切应力、开口薄壁杆弯曲切应力);,,,小 结,二、思考题,。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