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西方教学方式的比较.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10664037
  • 上传时间:2022-07-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西方教学方式的比较【摘要】中、西方对比研究表明, 中西教学各有特点: 西方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活动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因材施教, 是一种“启发式”而我们以课堂为中心, 以课程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考试为目的封闭式教学, 是一种“满堂灌”本文结合就国内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关键词】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去培养, 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施教方式中西教育价值观不尽相同, 在培养人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上, 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各自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和历史渊源的不同, 必然导致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意识、生活习惯、道德标准、教育观念、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在教学方法上, 西方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活动为中心, 以任务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因材施教, 发展个性, 培养能力, 以人为本, 而我们以课堂为中心, 以课程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知识为本, 统一大纲和要求, 教学方法单一, 多为满堂灌, 死记硬背, 应试教学表现在课堂上, 我们实行严格稳定的课堂组织形式, 学校安排固定的教室和教师, 教师是教学主体, 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标, 以讲授为中心, 强调应试教育和记忆模仿; 教师习惯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 即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而西方则是不同, 学生是教学主体, 课堂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以活动为中心, 强调学习的理解和素质教育为了培养优秀人才, 我们必须要重视改变教学方法重视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在英国学习的感受拟就中西方教学方法做一比较分析, 以便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二我们国内教学方法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那就是应试型的讲授型教学方式具体表现为, 以课堂为中心, 以课程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知识为本, 统一大纲和要求, 教学方法单一, 多为满堂灌, 死记硬背, 实行严格稳定的课堂组织形式, 学校安排固定的教室和教师, 教师是教学主体, 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标, 以讲授为中心, 强调应试教育和记忆模仿; 教师习惯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 即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在课堂教学中, 通常是教师按照课课本及大纲要求授课, 把知识点罗列在黑板上, 学生上课做笔记, 课后做练习, 老师们主要想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来吸收和消化本课的重点、难点从小学到大学, 无论理解与否, 学生往往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大量地背书这种学习方法也有它的处, 那就是把难点和要点通过训练记忆和掌握的很牢固, 教学中知识容量大, 对学生要求高, 教学的严谨性, 在知识上给学生打下了系统扎实的基础。

      缺点也显而易见, 学习气氛紧张、教学方法单调、学习内容枯燥,学生像是被人牵着鼻子走被动学习, 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 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心理、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 课堂上老师常常讲得满头大汉, 学生抄得筋疲力尽, 课堂死气沉沉这种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习惯于过多地依赖教师和课本, 缺乏一种自主学习能力三相比而言, 西方的教学方法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那就是素质型的启发式教学西方教育体制可以被称作是素质型的他们教学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国内的记忆式学习方法正相反的是, 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推行侧重于学生理解的讨论式学习方法, 在课堂上, 教师关注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逻辑分析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讲, 英国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教师讲得很少, 把时间交给学生课堂更像个讨论会场,教师巧妙引导, 学生积极思维, 进行热烈生动的讨论, 这种师生之间交流会培养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 西方学校强调学生应多思考, 多提问题, 鼓励学生难倒教师, 乃至超过教师提问内容可以是课内的, 也可以是课外的他们认为学生问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好的、有意义的。

      西方这种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讨论中学会学会聆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也使学生不仅理解了问题并掌握了大量知识, 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我们在发扬自己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应该吸收和借鉴外国教学方法的优点, 取长补短在教学中, 积极采用互动教学法, 提倡课堂讨论等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法一、更新教学理念, 应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变“传授知识”为“传授学习的方法”, 将目标重点转移到“学习如何学习”上古人云: 授人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学生今后立足社会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 落实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过去的教学方法, 过去太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 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课堂教学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因材施教, 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性教学,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革考试方法, 考试内容要灵活多样, 考试内容应从简单检查对学生现有知识的掌握过渡到知识的迁移和创新我们的考试一般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死抠标准化答案和终结性评价, 重结果轻过程, 一考定终身, 以考试分数论成败; 而西方一般注重能力题的考查, 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运用和创力而不是考背功, 鼓励开放性的答案, 重过程轻结果因此, 我们应该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 除笔试外,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论文、实际操作等多种考试方式, 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行每学期一门课多次考试方法总之, 我们在发扬自己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要吸收和借鉴外国教学方法的优点, 取长补短只要我们改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 就一定能够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也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参考文献】[ 1] 严新平主编,21 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第一辑),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 於奇, 中西方教育教学方式比较研究, 教育探索,2006( 8) .[ 3] 蒋霞高校教学模式的探讨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01.[ 4] 蒋凯.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中的民族性与相互性[J]比较教育研究,2001,(11).[ 5] 孙杭生.中外高等院校教学法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1999,(0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分层作业汇编(含两套作业).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同步练习(第2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 节《气候》每课时同步练习汇编(含三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素养分层评价(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doc Unit 3 Lesson 5 (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and Reflection 同步分层精练.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人与自然(话题阅读精练).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同步练习(第1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专项素养提升卷(一)——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影响.docx Unit 3 Better you better me(单元诊断)2025-2026学年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Developing ideas(Listening and speaking)基础卷.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单词短语句型语法(教材考点精练).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docx Unit 3 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和比较级(重点语法提升练)-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同步练习(第3课时).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重难点训练:专项03 比热容和热值的相关计算(含答案).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重难点训练: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每课时素养分层评价汇编(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六章分层作业:第3节 电阻(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