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华经典语录(伤感语录).docx
4页余华经典语录(伤感语录) 1.女人啊,性子上来了什么事都干,什么话都说 2.那些热衷于描述自己隐私的,其实不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心,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分泌一个作家一生写下了众多的人物,这些人物可能都是他自己当他离世而去后,我想水至说得好,“我们应当从他身上看到还在的人 3.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验如此清晰,又能如此精彩地讲解并描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精确地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苍老的这样的老人在乡间实在难以遇上,或许是困苦的生活损坏了他们的记忆,面对往事他们通常显得木讷,时时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过去他们对自己的经验缺乏热忱,仿佛是道听途说般地只记得零星几点,即便是这零星几点也都是自身之外的记忆,用一、两句话表达了他们所认为的一切 4.人只要活得开心,穷也不怕 5.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6.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 7.起初我的构思是一部十万字左右的小说,可是表达统治了我的写作,篇幅超过了四十万字。
写作就是这样奥妙,从狭窄起先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起先反而写出狭窄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一条宽广阔路启程的人时时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启程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涯所以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他告诫我们,“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8.人啊,活着时受了再多的苦,到了快死的时候也会想个法子来宽慰自己 9.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长进,可寿命长,我相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10.写长篇小说就完全不一样了,一年甚至几年都不能完成,作家在写作的时候,笔下人物的生活和情感出现改变时,他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可能也在改变,所以事先的设想在写作的过程中会被突然抛弃,另外的新设想出现了,写长篇小说就和生活一样,充溢了意外和不确定我喜爱生活,不喜爱工作,所以我此时此刻更喜爱写作长篇小说 11.老子就是啃你家祖坟里的烂骨头,也不会向你要饭 12.我知道他不会和我拼死了,可他说的话就像是一把钝刀子在割我的颈部,脑袋掉不下来,倒是疼得死去活来 13.抬担架的都猫着腰,跑到我们近前找一块空地,喊一、二、三,喊到三时将担架一翻,倒垃圾似的将伤号扔到地上就不管了。
14.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15.余华经典语录〔伤感语录〕 16.女人都是一个心眼,她认准的事谁也不能让她变 17.我觉得作家和指责家是有很大区分的,指责家就是在面对经典作家时,仍旧想方设法找到他们作品中的马脚作家不一样,作家总是更热忱地去发觉同行的优秀品质,尤其是自身欠缺的品质所以同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在作家那里会获得毫无保存的敬重,可能只是几个精彩的篇段感动了他,也已经足够了在指责家那里,即使是最大方的赞扬都是有保存的,指责家总是更多地去关注那些缺乏之处,事实是任何一部宏大的小说都是有缺陷的,所以指责家总是义正词严 18.那件绸衣我往身上一穿就赶快脱了下来,那个难过啊,滑溜溜的像是穿上了鼻涕做的衣服 19.只要一家人每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20.迎面而上的写作是最困难的,也是最须要力气的 21.这钢铁能造三颗炮弹,全部打到台湾去,一颗打在蒋介石床上,一颗打在蒋介石吃饭的桌上,一颗打在蒋介石家的羊棚里 22.一个人对世界根本的图像就是在童年时建立起来的,以后长大成人和历经生活后渐渐老去,所能做的只是对这根本图像做一些局部修改,而它的根本是无法改动的。
当然有些人修改的多一些,另一些人会修改的少一些 23.当我虚构的人物越来越真实的时候,我起先去疑心我的现实是不是正在被虚构 24.我觉得当一个人物的内心一帆风顺时,是可以进展心理描写的,可是当他的内心兵慌马乱时,心理描写难啊,难于上青天问题的是内心安静时总是不须要去描写,须要描写的总是那些动乱担心的心理,狂喜、狂怒、狂悲、狂暴、狂热、狂呼、傲慢,狂惊、狂吓、狂怕,还有其它全部的狂某某,不管写上多少字都没用,即便有本领将全部的微小情感都陈列出来,也没本领表达它们间的瞬息万变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