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形地貌.docx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陕西省地形地貌 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其中高原926万公顷,山地面积为741万公顷,平原面积391万公顷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秦岭在陕西境内有大量全国出名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 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畛域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支流)、渭河等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具有北亚热带气候特色,关中及陕北大部具有暖温带气候特色,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具有中温带气候特色其总特点是:春暖枯燥,降水较少,气温上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火热多雨,间有伏旱;秋季清凉较润湿,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枯燥,气温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气温9~16℃,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陕北7~12℃,关中12~14℃,陕南14~16℃。
1月平均气温-11~3.5℃,7月平均气温是21~28℃,无霜期160~250天,极端最低气温是-32.7℃,极端最高气温42.8℃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降水南多北少,即陕南为润湿区,关中为半润湿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陕北黄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45%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经过50年来的创办, 陕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农业、沙漠绿洲等都取得了显著劳绩畜牧业较为兴隆,煤、石油、自然气储量丰富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东西长360公里,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柔,物产丰富,经济兴隆,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华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秦岭在省境内东西长400~5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海拔1500~2000米秦巴山区是林特产的宝库,汉江谷地土质肥美,物产丰富 【陕北高原】 陕北黄土高原位于“北山”以北,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片面。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 92521.4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根基上,笼罩新生代红土和很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的根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梁、峁、沟、塬,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梁、峁,是黄土塬经沟壑分割破碎而形成的黄土丘陵,或是与黄土期前的古丘陵地形有继承关系沟大都是流水集中举行线状侵蚀并伴以滑塌、泻溜的结果 从区域组成特征看,延安以北地面切割严重,是以峁为主的峁梁沟壑丘陵区,绥德、米脂一带最为典型;延安、延长、延川是以梁为主的梁峁沟壑丘陵区;西部为较大河流的分水岭,多梁状丘陵延安以南是以塬为主的塬梁沟壑区洛川原是保存较完整、面积较大的黄土塬宜川、彬县、长武一带,因沟谷蚕食,形成了破碎塬在榆林地区的定边、靖边、横山、神木等县的北部,长城沿线一带是风沙滩地出名的毛乌 素沙漠,从定边至窟野河,东西长约420公里,南北宽12~120公里,主要是植被遭遇破坏后就地起沙的结果,也和强风从内蒙古伊克昭盟搬运沙粒有关冬、春季多强劲的西北风,使沙丘向东南移动沙丘之间或低凹地方,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湖盆滩地滩地中部平坦,夏季水草繁茂,为重点农牧业基地。
黄土高原上分布着一些不太高的山地,有白于山、子午岭、崂山、黄龙山等六盘山余脉,向南延迟到陇县和宝鸡西部,称为陇山,向东的一支延迟到千阳、凤翔、岐山、永寿,与北山相连北山”泛指陕北黄土高原南缘与关中盆地过渡地带的一系列以灰岩为主的石质山丘陕北黄土高原较大的河流分别注入黄河和渭河各大河及其主要支流的中、上游段,往往形成较宽的川地,是黄土高原的“米粮川”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