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京文史-4魏晋南北朝(二).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lil****ar
  • 文档编号:272061356
  • 上传时间:2022-04-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3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魏晋南北朝(二)时代城市大事记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家其他历史人物主要作品/重要记载城中现存遗址①图片②实拍③电子书1 420年,刘裕即皇帝位刘裕(363~422)死后葬于初宁陵(今南京麒麟门外)2佛陀跋陀罗(359~429)僧人、译经者译《达摩多罗禅经》《大方广华严经》等曾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住道场寺,即秣陵县三桥篱门外斗场里3何承天(370~447)科学家曾推算圆周率为3.1428,著有《报应问》《达性论》略4裴松之(372或360~451)史学家作《三国志注》,开创注史之新例略5颜延之(384~456)诗人与谢灵运齐名,世称“颜谢”,诗文有《北史洛诗》等,哲学著作有《通佛影迹》《与何书》等,另有史著《汉书决疑》12卷今存明人辑本《颜光禄集》南京北郊老虎山颜氏家族墓6谢灵运(385~433)诗人“山水诗派”鼻祖,原有诗集现存明人辑本《谢康乐集》曾居南京乌衣巷谢氏府第; 实拍重点7求那跋陀罗(394~468)译经者译有《杂阿含经》《法鼓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等等南京祇恒寺凤凰楼西,新桥之南8范晔(398~445)史学家撰写《后汉书》纪传90篇,附以“论”“赞”9刘义庆(403~444)文学家著有《世说新语》8卷,为志人小说先声,另撰《徐州先贤传》《江左名士传》等。

      居住地?《世说新语》实拍于玄武湖北筑上林苑10陆修静(406~477)道士著有《三洞经书目录》《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洞玄灵宝五感文》等作品收入《道藏》实拍11鲍照(约414~466)诗人《鲍参军集》鲍照生于京口,后徙居建康实拍12鲍令晖文学家鲍照之妹,有《香茗赋集》《玉台新咏》中录其诗7首,清钱振伦所注《鲍参军集》录入其诗同上13山谦之史学家著有《吴兴记》《南徐州记》《丹阳记》等南京最早的方志《丹阳集》14齐479年,萧道成自立为皇帝萧道成(427~482)13岁曾就读于鸡笼山15祖冲之(429~500)数学家科学家创制较为精密的历法《大明历》,有数学著作《辍术》,另作《释论语》《释孝经》等等488年,在覆舟山(今南京九华山)下的“乐游苑”中,装置精巧的水碓磨 16祖暅之数学家修订《大明历》,首次求出计算球体积的正确公式,制造铜日晷、漏壶等多种精密观测仪器略17陶季直(约436~511)史学家撰有《京都记》,是最早记载南京历史的著录王谟《汉唐地理书钞》中有《京都记》辑本,许嵩《建康实录》有《京都记》征引略18沈约(441~513)文学家史学家首创“四声”之说,与谢眺等人开创“永明体”,撰《宋书》100卷,《晋书》100卷,《齐纪》20卷等。

      今存明人辑本《沈隐候集》实拍19江淹(444~505)文学家著有《恨赋》《别赋》等俳赋名篇,有《杂体诗》30首和《效阮公诗》15首实拍20僧佑(445~518)佛教学者编著中国最早的佛经记录《出三藏记集》15卷,撰写《萨婆多部相承传》《弘明集》等作品今存《释迦谱》《弘明集》和《出三藏记集》曾居于钟山定林寺实拍21孔稚珪(447~501)骈文家有《北山移文》等明人辑有《孔詹事集》实拍22范缜(约450~约510)无神论者著有《神灭论》等现传《神灭论》《答曹舍人》等片,保存在《弘明集》中23范云(451~503)诗人原有集30卷今存诗40余首实拍24陶弘景(452或456~536)医药学家道教理论家号称“山中宰相”,增补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编撰成《肘后百一方》;编著《本草经集注》7卷;另著有《学苑》《孝经》等部分留存至今丹阳秣陵人实拍25萧子良(460~494)著有内外文笔40卷,另注《优婆塞戒》《遗教经》等今存《梧桐赋》及启书等20余篇,另有明人辑本《南齐竟陵王集》实拍26任昉(460~508)学者(历仕宋、齐、梁三朝,居建康最久)著有文集34卷,《地记》252卷及《杂传》明人辑有《任彦升集》实拍27刘峻(462~521)学者、文学家著有《汉书注》《类苑》《世说新语注》等。

      明人辑有《刘户曹集》实拍28陆探微(?~485)画家与顾恺之、张僧繇并称“六朝三大家”图片、实拍29谢眺(464~499)诗人齐“永明体”的代表诗人之一,有集13卷明人辑有《谢宣城集》实拍30梁502年,萧衍即皇帝位萧衍(464~549)皇帝,文学家,多才善于作音乐和填词,曾参与写作《通史》,作品多以散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今鸡鸣寺前身为梁武帝四次“舍身”的同泰寺(建于527年)梁武帝墓实拍31刘勰(约465~约532或约470~约539)文学批评家著有《文心雕龙》曾寓居钟山定林寺十多年实拍重点32钟嵘(469~518)文学批评家著有《诗品》,是我国最早关于五言诗的理论批评专著?实拍33吴均(469~520)文学家著有《齐春秋》《续齐楷记》《庙记》等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实拍34何逊(约472~约518)诗人代表作有《与胡新安夜别》《慈姆矶》等明人辑有《何记室集》实拍35刘孝绰(481~539)文学家明人辑有《刘秘书集》实拍36刘令娴文学家刘孝绰第三妹,世称“刘三娘”,有《刘令娴集》《玉台新咏》中存其诗10首实拍37萧子云(487~549)史学家著有《晋书》110卷、《东宫新记》20卷,文集19卷。

      今有《晋书》辑本1卷,另存少量诗文、散文38萧子显(489~537)史学家著有《后汉书》100卷,《晋史草》30卷等今仅存《齐书》,收入《二十四史》39萧统(501~531)文学家皇太子编辑《文选》30卷、《正序》10卷、《古今诗苑英华》20卷等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今南京钟山北高峰、江宁区湖熟镇有“昭明太子读书台”;埋葬地?实拍40548~552侯景之乱侯景(503~552)北朝东魏将领41陈557年,陈霸先即皇帝位陈霸先(503~559)死后葬于万安陵(江宁县石马冲)42徐之才(505~572)医学家著有《雷公要对》《徐王八代效验方》《徐氏家秘方》等,均佚?图片43徐陵(507~583)文学家有集30卷,并编有《玉台新咏》10卷明人辑有《徐校穆集》图片44庾信(513~581)文学家著有《哀江南赋》《枯树赋》《咏怀廿七首》等,是南北朝最后一位优秀的诗人今存后人辑本《庾子山集》实拍45顾野王(519~581)训诂学家史学家著有《玉篇》《舆地志》《符瑞图》等多数已佚略46张僧繇画家被誉为“百代宗师”,画作《维摩诘像》《梁武帝像》《醉僧图》等传于世?实拍47周兴嗣(?~521)文学家奉敕作《光宅寺碑文》《千字文》等,撰有《皇帝实录》《皇德记》等。

      《千字文》等部分作品传世图片48阴铿(?~565)诗人代表作有《五洲夜发》《晚出新亭》《闲居对雨》等《阴常侍集》传世实拍49智顗(538~597)僧人佛教天台宗创立者,撰有《六道法门》等1. 刘裕363~422 百度百科字德舆,小名寄奴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刘裕的祖上是彭城人(今江苏省徐州市),后迁居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据《宋书•武帝本纪》记载,刘裕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刘裕早年嗜赌成性,一事无成,后来当了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从隆安三年(399年)第一次参战军事行动算起,到义熙十三年(417年)灭亡后秦,刘裕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对内平息战乱,先后击败了孙恩、卢循的海上起义,消灭了桓玄、刘毅等军事集团;对外致力于北伐,取巴蜀、伐南燕、灭后秦,从一名普通的军人成长为名垂青史的军事统帅,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北魏军事谋略家崔浩称他:”奋起寒微,不阶尺土,讨灭桓玄,兴复晋室,北禽慕容超,南枭卢循,所向无前,非其才之过人,安能如是乎! 刘裕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为中国军事史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不仅善于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还善于战术革新;不仅善于指挥步兵、水军作战,还善于指挥诸兵军协同作战。

      其中以“却月阵”击败北魏精骑,就是刘裕指挥诸兵军协同作战的典型战例2. 佛陀跋陀罗(359~429) 百度百科后秦时来华印度僧人亦称佛大跋陀、觉贤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人族姓释迦,系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5岁丧父,17岁出家据说其背诵经典,一日能完一月之业曾与同学僧迦达多游罽宾,与后秦僧人智严同从大禅师佛大先(觉军)受禅法后受智严之请东来,于后秦弘始八年(406,另有九年或十年之说)至长安因与鸠摩罗什不和,被迫与弟子慧观等40余人赴庐山,备受慧远欢迎留居庐山年余,译出《达磨多罗禅经》2卷东晋义熙八年(412)赴荆州,其后又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住道场寺道场寺,原名斗场寺因“斗”字有悖佛教宗旨,故僧俗多称其为道场寺它始建于东晋初年,南朝刘宋时,香火鼎盛,沙门云集译经僧众多达一百余人,成为东晋南北朝时期翻译佛学经典的中心其中,西域法师觉贤,华夏高僧法显,均曾主持过道场寺译事尤其是他们共同合译的佛经律论6部24卷,中西印证,珠联璧合功德无量,传为佳话从义熙十二年到十四年与法显等译出《摩诃僧祇律》40卷;同时译出《大般泥洹经》6卷后又创译《华严经》60卷;经重校至宋永初二年(421)完成。

      其所译经论共13部,125卷所译《华严经》对中国佛学的发展影响甚大3. 何承天(370~447) 人物志网站南朝宋天文学家、思想家祖籍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人,自幼受母教诲训导,博览儒史百家东晋时为参军,宋时历任著作佐郎、国子博士、御史中丞等他精通天算之术,在继承舅父徐广天象观测记录的基础上,坚持观测40年,于刘宋元嘉二十年(443)制成“比古十一家为密”的《元嘉历》,订正了旧历所定的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在位置,提出定朔算法,并于元嘉二十二年(445)颁行全国,前后行用65年艺术造诣:善弹筝,精通音律,最早发明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针对佛教提出的“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他充分利用当时所能达到的自然科学水平,进行了集中反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