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docx
20页六上语文课文复习资料 一、重点课文也许波及到的知识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 5、写作措施(涉及文体)6、评价重要人物7、文章情节 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 (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 ★《山中访友》 1、作者:李汉荣 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 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 (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水、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爱好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答:作者把“老桥”比方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仅写出了桥的古老,并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足体现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水与我互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体现了作者和鸟儿、露水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密切的友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种如诗如画的世界,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措施:构思新颖、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方、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较好地体现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 1、作者:郭枫 2、标题含义:比方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村落:森林边沿的小丘 3、重点问题 (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2)填空: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 ) ;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 ) ;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 ) ;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 4、中心思想: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爱慕之情。
5、写作措施:这是一篇散文,它在体现上颇具特色作者充足发挥丰富的(想象) ,运用(拟人、比方)等修辞手法,将一种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目前人们面前 词语盘点:清爽 吟诵 唱和 瀑布 陡峭 挺拔 身躯 精致 蕴含 奥秘 侠客 静谧 追随 小巷 俏丽 烘烤 音韵 演奏 摸索 勤勉 漫游 神奇 优雅 辨认 清新 欢悦 清脆 凝聚 亲吻 恶作剧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有深意 左冲右撞 意味深长 庞然大物 行色匆匆 奇妙无比 不拘一格 年过花甲(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詹天佑》《怀念妈妈》 ★《詹天佑》 3、重点问题: (1)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采用的是(两端同步向中间凿进法)开凿八达岭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两端凿进法) 4、中心思想:课写了国内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体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干,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6、人物评价:詹天佑是一种(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工作严谨,热爱祖国)的人。
★《怀念妈妈》 1、作者:季羡林 2、标题含义:怀念两个妈妈:亲生妈妈和祖国妈妈 3、重点问题 (1)“我的祖国妈妈,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懂得为什么,我这个妈妈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懂得祖国妈妈“频来入梦”的因素吗?) 答:“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妈妈常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她乡,特别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犹如孩子离开妈妈的怀抱,心中无限怀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因此“祖国妈妈”不断在梦中浮现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一般的凄凉同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家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答:凄凉是由于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哀愁、有怀念;甜蜜是由于回忆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她们无处不在,她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她,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 4、中心思想:本文体现了作者对亲生妈妈永久的怀念和懊悔,对祖国妈妈不变的爱意和崇拜 5、写作措施:课文以(回忆)的形式,简介了作者对两位妈妈——(一位是亲生妈妈,一位是祖国妈妈) 词语盘点:杰出 修筑 设计 施工 阻挠 控制 轰动 艰巨 毅然 铲平 鼓励 恶劣 泥浆 岔道 诚挚 避免 朦胧 凄凉 引用 强烈 勘测 调节 沉闷 分享 抚养 春节 热烈 刚劲 领略 复苏 先驱 迷恋 装点 惊叹 居庸关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惹人讥笑 寝不安席 思潮起伏 可见一斑 碧空如洗 波涛起伏 水落石出 百折不回 牙牙学语(三)第三单元重点课文:《穷人》《唯一的听众》 ★《穷人》 1、作家作品:这是(俄国)出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种(短篇)故事,重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
3、重点问题: 段落:她忐忑不安地想: “她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她受的了……是她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她们抱过来啊?……她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问题:这一段采用了什么写法?解释词语忐忑不安的意思,并分析桑娜当时的心理? 答:(1)本段写法:(心理描写),省略号的持续运用,表白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的(不安)2)“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她紧张、担忧,她不懂得丈夫会说什么,a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长了承当,觉得对不起她;她紧张丈夫忽然回来,b不懂得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c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 4、中心思想: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协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6、人物评价:桑娜是一种(勤快能干,爱惜家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妇女渔夫是一种(朴实善良,毅力顽强,热爱生活,爱妻子)的丈夫 7、文章情节:课文记叙了一种寒风吼叫的夜晚,桑娜与渔夫积极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唯一的听众》 1、作者:落雪 3、重点问题: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老人真的耳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聋?) 答:a老人并没有耳聋b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专家,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少自信她为维护我的自尊,帮我树立自信,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老人谎称自己耳聋 4、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专家真诚无私的协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可以在多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专家爱惜、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体现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专家的敬佩、感谢之情 5、写作措施: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7、文章情节: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专家真诚无私的协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可以在多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词语盘点:舒服 搁板 勉强 抱怨 倾听 掀起 魁梧 撕破 晦气 严肃 忧虑 神圣 悠悠 庄严 典礼 抱歉 溜走 介意 追问 荒唐 声望 割舍 残疾 瘦削 宽厚 张皇 竭力 泰然 强制 茫然 劝阻 焦黄 着迷 耐心 修理 如愿 湿淋淋 心惊肉跳 自言自语 自作自受 缝缝补补 大吃一惊 流连忘返 身无分文 溜之大吉 十指连心 怒目圆睁 兴高采烈 (四)第四单元重点课文:《只有一种地球》《这篇土地是神圣的》 ★《只有一种地球》 5、写作措施:本文是一篇(阐明文),阐明文常用的阐明措施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比方)、画图表、引资料等。
阐明措施以及作用:列数字科学精确具体; 举例子具体真切;作比较突出强调;打比方形象生动 例如:(1)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通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举例子) (2)地球,这位人类的妈妈,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在群星璀璨的宇宙海洋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打比方) (3)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概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列数字) (4)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较)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作者:西雅图 3、重点问题: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1)“任何来临在大地上的事,究竟会来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答: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家园受到破坏,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密切关系 (2)“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 答:大地不属于人类:人类不是大地的主人,谁也没有权利,也不也许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来看待神圣的大地人类属于大地:由于大地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离开大地,人类将无法生存。
4、中心思想:本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出名演说,她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体现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诚挚情感 5、写作措施:文体(演讲稿);文章构造总分总 词语盘点:遥望 晶莹 资源 矿物 恩赐 节制 枯竭 滥用 威胁 指望 设想 移民 破碎 目睹 圣洁 骏马 雄鹰 潺潺 回荡 滋润 善待 松脂 珍贵 滋养 婴儿 眷恋 葬礼 主持 语调 悲剧 治理 归宿 荡漾 领悟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纷至沓来 世外桃源 从天而降 生命垂危 风雨同舟 和蔼可亲 闪闪发光 (五)第五单元重点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少年闰土》 1、作家及作品: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 5 月, 初次用“鲁迅”作笔名,刊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故事《狂人日记》她毕生创作和翻译了许多作品,如故事集《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课文选自她的故事《家乡》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毕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她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3、重点问题 (1)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体现了闰土如何的特点? 答:雪地捕鸟——聪颖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或为见多识广) (2)谈谈对“她们都和我同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 答:“她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成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体现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