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大党委书记致毕业生.pdf
6页河大党委书记致毕业生:以至善为矢志,以执着为津梁——关爱和书记在2016 届本科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老师们、同学们:又是一年春风桃李,又是一次毕业花季初夏的六月,又一届莘莘学子学成毕业,等待精彩的放飞;又一批河大校友告别校园, 拥抱崭新的生活 我们作为满园桃李的耕耘者,作为百年名校的留守者,惜别之情挂在眉梢,自豪之感溢于言表与同学们惜别,要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我在反复斟酌中拈出两个关键词: “至善”、 “执着”,与同学们共勉至善,是我们校训中的核心词河南大学以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作为校训, 其中“明德” 的主要指向是个人修身,“新民”的主要指向是社会责任至善是个人修身与社会责任合一,所达到最完美的境界、最崇高的目标至善作为一种境界和目标,并不避讳对物质世界的追求对吃穿住用生存条件的需求、对健康惬意自在富有生活的憧憬、对和谐美满幸福家庭生活的孜孜以求,这将成为每个生命个体存在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和能量至善作为一种境界和目标, 更是对美好精神世界的向往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有浩荡无比的思想能力,有斑斓多彩的感情世界,有把握思想情感的理性力量以至善作为人生的境界与目标,需要明德修身明德修身第一要敬畏知耻,在天地人寰中,把握底线;第二是心力强大,在纷纭繁杂中,淡定从容;第三是厚德宅仁,在滚滚红尘中,激浊扬清。
以至善作为人生的境界与目标,还需要奉献社会中国传统士人讲修齐治平,修身齐家, 是明德修身; 治国平天下,则是社会责任 西方对知识分子的界定,是既具有专业知识,同时又具备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的价值标准的能力和精神仅有专业知识, 不可称为知识分子 在东方与西方的价值观中,对读书人都有自我道德完善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双重期待,至善的境界目标描述起来很玄远,但看看我们身边的榜样是如何去做的,就会豁然开朗张晓晖是我校外语学院德语老师,他的专业是德语教学这位 80 后的年轻人,发起母亲助学金10 年间,个人捐款 15 万元,募集捐款110 万元,资助2000 余名贫困学生,30 余次到山区支教一个80 后,吃穿住用的生活条件并不丰厚,但他把工资收入用在贫困学生身上;一个德语教师,在辛勤教学的同时, 向社会提供服务, 向贫困孩子奉献爱心这就是至善的风范我校 1944 年毕业的校友胡佩兰,求学时期与河南大学经历颠沛流离 70 岁退休后,在街道诊所当坐诊医生她不缺钱,因为她的儿子胡大一是我国最著名的心脏病专家她追求的,是用医术为社会服务2013 年,老人家当选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2014 年 1 月, 98 岁的胡佩兰大夫在家中去世。
老人家最后的话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用医术服务奉献社会,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这就是至善的楷模以至善为矢志,又当以执着为津梁张晓辉、胡佩兰对至善的追求,充满执着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院、我们的老师同学对至善的追求,都体现出河大人特有的执着精神我校土木建筑学院是一个不太为人关注的学院,这个学院 5 月底刚刚通过国家的专业评估我们国家的建筑执业标准已经和世界接轨,通过国家专业评估的学校,今年毕业的学生就可以在毕业证上加盖一个特有的标志,一个在国际建筑行业都认可的执业标志这是一个值得全校为建筑工程学院点赞的事情土木建筑学院在河南大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得益于坚持和执着我清楚地记得,建筑学院成立10 周年之际,时任系主任的米新宾教授在主席台上说到艰难动情之处大哭,此情此景让人难忘以建院10 周年为新起点,学校和学院更加注意人员学历层次提高,注意办学条件的改善,这才有了今天专业评估的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后给我说,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座谈会给他们两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你们从第一届毕业生代表到最近一届毕业生,一年不落,来得那么齐,那么有集体主义精神二是想不到你们的毕业生对母校那么热爱专家组让历届毕业生用一个词组概括对母校的印象,大家用得最多的描述词语就是“坚韧” 、 “执着”。
每个学院的发展都可以讲出许多感人至深的执着的故事这是我们办学精神的底色,也是我们重要的思想财富新闻学院的常萍老师以30 余年的讲台上的执着,告诉我们,生命中还有诗和远方;教育学院的李申申老师,连续三年获批国家社科项目的成绩,让我们知道年过华甲之后的执着,也会有厚积薄发我们的学校,生源是最好的生源,校舍是体面的校舍我们没有让人羡艳的桂冠,没有可以夸耀于人的名分,我们不必因此而妄自菲薄我们希望每个河南大学的毕业生,都是一张名片,用各自的成功,证明河大办学的质量;我们也希望各位在以后填写毕业院校时,毫不犹豫地自豪地写下“河南大学”四个字河南大学的名分,写在共和国河流山川上,写在老百姓口口相传中当然,河南大学也需要发扬坚韧执着的精神,向至善的境界与目标继续前行坚韧执着缘于自信我们自信我们过去、现在都是可圈可点的,自信我们的将来更是光辉灿烂的中国浩浩荡荡的现代化大潮,需要更好的教育支撑在中国创建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我们不甘平庸地跟上,就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刚刚走过了五千年东西方都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的财富、繁荣、文明曾长期领先于西方,但现代文明是从西方开始的现代文明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其在当下世界,也造就了很多悖论。
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和平崛起,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给各位提供了一个广阔无垠的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你们的世界,你们的人生,会因为这样一个变化多端的时代变得与众不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愿以“至善” “执着”四字,与同学们、同事们及我们的母校共勉近期,有一首毕业生同学们自己创作的歌流传于学校请允许我断章取义地截取歌词,作为我发言的结束: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满古老的礼堂,花园里总有种声音,弥漫在耳旁花开花落,人来人往,这里总有能让你驻足的地方记住所有祝福的话,让他陪你过每个春秋冬夏分别时,母校有这种歌的传唱,有这种情的传播,的确让我们感觉到很幸福记住: 2016 毕业季,“以至善为矢志,以执着为津梁 ”我们曾相约河大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