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语文教学资料汇编:杜甫诗读背.doc
4页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龍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注释:1、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2、锦官城:现四川省成都市3、自:空4、三 顾:指刘备三顾茅庐5、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6、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 位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禍隔枝空对婉唏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 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草 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 写他雄才大略C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 雄及事业未竟者共鸣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 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
全诗蕴藉 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 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 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 是典型代表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I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 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代宗大历三年(7 6 8》之后,杜 甫出峡漂泊两湖,此 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 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 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
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 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 二句,却显比喻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旅夜书怀EJ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U!1=1本诗是杜甫于765年离开四川成都草堂以后在旅途中所作这首诗深刻地表现了其 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有诗评:“句法森严,'涌'字尤 奇J更得到“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的赞誉诗歌前两联 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第一、二句写近景,像江岸细草一样渺 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 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 江、灿烂的星月,是为了反衬出后两联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 这种手法即“以乐景写哀情”诗的后半是'‘抒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 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 抑而不能施展,自己会"文章”(诗歌人可那时候,人不会因为文章好而著名。
杜 甫此时确实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不是因为老病,而是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 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诗人即景自况 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尾联借景抒情,一字一泪, 感人至深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 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 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皇城,如此之大,却无他容身之处,辗转来到成都,却因为严武的离世,被迫离开, 因为无重用他的人,无知他的伯乐全诗从侧面烘托了当时朝廷政治的腐败,以及, 杜甫内心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无奈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首联点明冬夜寒怆。
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运用典故,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卧龙”(诸葛亮〉“跃马外(公孙述)都已成为黄土中的枯骨,人事与音书,就只能任其寂寞的感慨,层层铺开,步步推进,从而更好的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