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大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0页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大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分析合理的( )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于一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进程发生于线粒体中参考答案:C2. 下列物质运输过程不属于生命系统信息交流的是A.mRNA:细胞核→核孔→核糖体B.淋巴因子:T细胞→血浆→B细胞C.性外激素:雌性昆虫→空气→同种雄性昆虫D.葡萄糖:血浆→扩散→红细胞参考答案:D3. 某科学家研究M、N、P三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现M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N细胞含有叶绿体,P细胞能合成糖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N细胞的遗传物质可能为DNA或RNAC.M、P细胞一定是取材于异养型的生物D.N、P细胞均有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可能参考答案:D【考点】2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98: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分析】M细胞没有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N细胞含有叶绿体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P细胞能合成糖原为动物细胞.【解答】解:A、M细胞没有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A错误;B、N细胞含有叶绿体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细胞内虽然含有DNA和RNA,但是其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C、P细胞能合成糖原为动物细胞,属于异养型的生物,而细菌中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C错误;D、N细胞含有叶绿体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P细胞能合成糖原为动物细胞,两种细胞中都含有染色体,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4. 下列科学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A.巴甫洛夫是近代消化生理学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和他的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并证明了促胰液素的存在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无法根据CO2是否产生来判断其呼吸方式D.科学家卡尔文用标记的二氧化碳供一种单细胞的绿藻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探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参考答案:A【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1、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也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参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以研究生物相应的生理过程.一般常用的放射性元素有:15N、3H、35S、32P、14C、18O等,在实验时应根据实验的目的来选择好被标记的元素.2、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解答】解:A、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斯他林和贝丽斯通过实验证明,A错误;B、解离和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正确;C、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无法根据CO2是否产生来判断其呼吸方式,C正确;D、卡尔文通过追踪检测14C标记的二氧化碳,探明了CO2的中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D正确.故选:A. 5. 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一定不会发生的是( )A.病毒诱导细胞发生癌变B.线粒体为病毒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C.病毒核酸的碱基序列改变D.RNA和蛋白质组装成病毒的核糖体参考答案:D【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1、致癌因子分为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子.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宿主的活细胞内才能增值.3、遗传物质在复制时有可能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解答】解:A、有些病毒属于致癌因子,能导致细胞癌变,A正确;B、病毒属于寄生生物,宿主细胞的线粒体可以为病毒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B正确;C、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会在人体细胞内增值,在增值过程中,会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在复制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碱基序列改变,C正确;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D错误.故选:D.6. 研究人循环系统中几处的血流量,下列各处中每分钟的血流量最高的是 ( ) A.主动脉刚分成左腿和右腿动脉处的左腿动脉 B.刚分成左肺和右肺动脉处的右肺动脉‘ C.刚从主动脉发出的左冠状动脉 D.进入下腔静脉前的肝静脉参考答案: B 解析: 右肺动脉每分钟的血流量约为心输出量的一半。
A不对,因为主动脉在分发出至头部、上肢和内脏的动脉后才发出至左右腿的动脉,因此左腿动脉的每分钟血流量小于心输出量的一半C不对,因为冠状动脉是从主动脉发出的一支小动脉D也不对,因为肝静脉只是集合了流经消化系统的血流,每分钟血流量也小于心输出量的一半7. 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参考答案:A【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本题是对基因的转录和反应过程的考查.分析题图可知该图中多肽链合成的特点是边转录边翻译,一条mRNA链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并进行翻译.【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并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A正确;B、RNA中无碱基T,而含有碱基U,因此在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U配对,B错误;C、由题图可知,mRNA翻译可以得到多条肽链,C错误;D、由题图可知,该题图显示的肽链的合成过程是边转录边翻译,是原核细胞内的转录、翻译过程,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由核膜分开,D错误.故选:A.8. 下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1和2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1和2所含酶的种类相同C.2和3都能产生大量ATP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参考答案:D9. 关于细胞器的界定,目前有两种意见其中之一认为,细胞器是细胞内以膜与细胞质隔离的相对独立的结构根据这种界定,下列哪种结构不能称为细胞器 A.叶绿体 B.核糖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参考答案:B10. 浒苔是一种绿藻,下列有关浒苔和蓝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绿藻和蓝藻最主要的区别是后者无典型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浒苔和蓝藻都是生产者C.浒苔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只有浒苔细胞中具有叶绿体D.蓝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参考答案:D11.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以表彰他们在“细胞核重编程技术”领域做出的革命性贡献下图为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模式图据图推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干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均具有双层膜结构B.干细胞分化形成的表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C.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参考答案:D12. 下列两种生物属于同一物种的是A.普通小麦和小黑麦 B.黑色人种和白色人种 C.马和驴 D.萝卜和甘蓝参考答案:B13.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B.接种纯种细菌 C.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 D.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参考答案:D14. 浸泡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 ( )A.液泡 B.线粒体 C.核糖体 D.以上全是参考答案:D15.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唾液腺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中叶绿体数量较多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 D.中心体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参考答案:C略16. 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DNA分子中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 D.真核生物细胞内,既能以DNA转录形成RNA,RNA也能逆转录形成DNA参考答案:C17. 下列有关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的规划载牧量,能使能量持续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B.生态农业系统中,将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C.大量引入外来物种能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稳定性D.合理地引入天敌治理害虫,能避免因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而带来的二次污染参考答案:C【考点】G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带来的四种后果 (1)改变当地生态系统和景观. (2)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3)土壤保持和营养改善能力降低.(4)生物多样性锐减.2、外来物种入侵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①占据空的生态位;②侵入物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入侵传播能力强,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期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 ③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④侵入物种对环境适应性强;⑤缺少天敌的控制.【解答】解:A、合理的规划载牧量,能使能量持续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A正确;B、生态农业系统中,将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B正确;C、若当地条件特别适宜入侵种的生长,会对当地生物造成威胁,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D、合理地引入天敌治理害虫,能避免因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而带来的二次污染,D正确.故选:C.18. 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②乙图表示蔬菜大棚中一天内CO2的浓度变化 ③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ATP产生量最大④丁图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