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AB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doc
11页D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所以 D 类放大的晶体管散热可大大的缩小,很适合应用于小型化的电子产品圖1D 類及AB 類效率比較A 类放大器 ( 又称甲类放大器 >的特点是不论是否输入信号,其输出电路恒有电流流通,而且这种放大器通常是在特性曲线的线性范围内操作,如图 2 所示,以求放大后的信号不失真所以它的优点,是失真度小,信号越小度越高,最大的缺点是“功率效益”
ab图2A 类放大器图 3 变压器耦合 A 类放大器图 4 变压器耦合 A 类放大器的直流负载特性B 类功率放大器 <乙类功率放大器)是工作点在特性线极端处的一种放大器,如图 1 所示当没有信号输入时,输出端几乎不消耗功率所以,若将 上图的左图 V BB 拿掉,则根据定义,这种零偏压的电路就是一种 B 类放大器然而,因为它的静态点在 然而,因为推挽式放大器的信号振幅范围有一段是在特性线的非线性区域上,因此导致严重的失真,如2 所示,这种失真我们称它做“交越失真” 因为 B 类放大电路功率较高,最高达 78.5%,除非是发烧级的音响,为求完美的不失真才会用 A 类就三极管的散热以及电源电路的容量, B 类都比 A 类好很多PP电路中虽然有输出电路产生的偶次高谐波可互相抵销的优点,但实际上,主放大器推动 PP电路中的 A 类驱动级就会产生二次高谐波,因此高谐波还是很多不过, B 类 PP电路为减少交叉失真,须特别注意偏压的稳定以下介绍几个代表性的 B 类 SEPP.OTL电路图 a 半对称互补 OTL 放大电路图 b 全对称互补 OTL 放大电路图一 输入变压器式功放电路输入变压器式 SEPP 电路如图一,利用输入变压器进行相位反转作用线路简单而中心电压又稳定,如果使用两电源方式,可简单剪掉输出电容器又,输出短路时,不容易流出大电流,对过载引起的破坏,有很大的防止作用不过因为输入变压器的影响,不能有较深的负反馈,所以不能获得较低的失真,在高频特性及失真会显著恶化是主要缺点CE 分割方式图二 CE 分割方式如图二所示,利用三极管 Q1 集电极与发射极之相位相反进行反向的方式,与真空管的 PK分割相同因为可以由 NPN型三极管构成,所以很容易找到特性整齐的三极管。 但是,因为有电路比较复杂,需用的交连电容多,低频特性不好,所以一直不能成为主流的电路互补方式图三 互补方式如图三所示,利用 NPN 与 PNP 型三极管之组合作为相位相反兼驱动的电路,三极管放大器几乎都使用这种方式因为电路直接交连,相位偏差少,且可以有较大的负反馈,所以容易作成超低失真度的放大器可以获得 Intermodulation 少,输出组抗低等优点然而,过载时有非常大的电流经过输出三极管,因此必须有适当的保护电路从防止被破坏来讲,这点很不利此外,输出三极管之偏压须经过稳定化,对于电源电压之变动及温度变化须做适当补偿输出三极管虽然亦有采用 NPN和 PNP 型组合的纯互补电路,但是大输出的 PNP 硅晶体现在很贵,不容易买到,所以较少采用利用硅 NPN 及锗 PNP 三极管组合的纯互补电路,上下对称特性虽然较差,但因为线路单纯,所以最常被使用现在就图三的电路图作说明图三是互补式放大器第二级后的电路 Q1 为 A 类驱动级,利用 VR1 偏压调整,改变 Q1 的集电极电流,将中心电压调整到 Vcc 的 1/2 因为利用 R2 从 Q1 的集电极 ( 约与中间电压同电位 > 进行 DC 负反馈加以稳定化,因此只要电路常数选择的当,中间电压几乎没有调整的必要。 二极管与VR2用来改变Q2与 Q3的基极偏压,进而调整Q4及 Q5的无信号电流无信号电流在Pc 100W级的三极管以30~50mA,Pc 25W级的三极管以20~30Am最恰当 Q3 ,Q4负责信号的上半部, Q2 ,Q5 负责信号的下半部,分别交替进行动作因此,无信号电流如果太少,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