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社会心理学.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不***
  • 文档编号:330765476
  • 上传时间:2022-08-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初 试)(科目:824社会心理学)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社会心理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社会心理学总论、社会化、个体社会心理学、群体社会心理学、应用社会心理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多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 10分,共50分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四)试卷样题1、单选题(  )是最早研究归因理论的学者,他非常关心现象的因果关系A.维纳B.E.琼斯C.凯利D.海德【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理解和掌握海德是最早研究归因理论的学者故本题选D2、多选题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D.美国的大众心理学【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心理学最初形态的掌握。

      故本题选ABC3、简答题简述服从与从众、众从的关系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心理学相符行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此题是以个比较基础的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社会心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记忆服从与从众、众从之间既有共同点,又相互区别1)它们都属于个人在群体中的相符行为,在群体行为中有时可能交织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2)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服从是被迫的,即对行政命令、群体规范或权威意志的服从,是无条件的,不管是理解还是不理解,都是服从从众或众从不是对群体规范的服从,而是对社会舆论或群体压力的随从从众或众从也可能是一种违反心愿的服从,但它不是执行群体的明文规定或权威人物的命令,而是为了消除群众压力,求的心理上的平衡4、综合题阐述态度的功能答案要点】(1)态度的认知功能;(2)态度的情绪功能:(3)态度的动机功能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态度理解和掌握情况三、考查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对象和任务(一)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2、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传统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条主干;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支柱3、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在理论与方法论上彼此相通;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有共同的研究课题,但各有侧重。

      4、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关系5、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分析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定义;我国学者的定义以动物为被试的研究:借鉴《心理学家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与分类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水平的研究;群体水平的研究;大众水平的研究2、 社会心理学的分类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实验社会心理学;应用社会心理学;比较社会心理学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的专门方法论与原则1、社会心理学方法论原则心理学方法论原则;社会学方法论原则;比较文化的方法论原则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学原则研究必须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研究结果中涉及被研究者个人的资料必须保密;谨慎选择研究策略一)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1、实验研究法: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模拟实验2、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现场观察3、档案研究法4、心理测验法5、相关研究法(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进程1、充分重视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2、慎重选择研究课题3、详细制定研究计划设定控制条件;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与人数;确定研究步骤;明确收集材料的指标四)撰写研究报告1、撰写研究报告的方法题目;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建议;参考文献。

      2、撰写要点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应着重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客观实在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展望(一)社会心理学的早期孕育(二)社会心理学的初创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2、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三)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确立1、社会心理学的早期实验与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立2、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四)社会心理学的发展1、美国社会心理学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哲学基础;采用现代最新技术;心理学化的研究倾向;忽略普遍理论的研究2、欧洲社会心理学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重视理论研究3、中国社会心理学中国大陆的社会心理学;中国台湾的社会心理学;中国香港的社会心理学五)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1、对实证主义的反叛,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兴起2、对学科霸权的反叛,本土社会心理学的兴起四、社会化(一)社会化概述1、社会化的定义及其分析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定义的分析2、 社会化的内容基本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行为规范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3、 社会化的类型早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反向社会化;再社会化4、 社会化的特点:贯穿终生;双向互动;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

      二)影响社会化的因素1、遗传素质2、社会文化3、家庭:家庭背景;家庭结构;家庭氛围;教养方式;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4、学校:教育内容和教科书;教师;教学组织5、同辈群体6、大众传媒(三)社会化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2、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3、社会学习里理论4、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五、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概述1、自我意识的定义2、自我意识的结构3、自我意识的功能:自我意识的组织功能;自我意识的管理功能二)自我意识的特征1、 自我意识的独特性自我意识的文化差异;自我意识的个体差异2、 自我意识的矛盾性主我与客我之间的矛盾;青春期自我意识的矛盾三)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1、自我认知:自我认知的积极偏向及其意义;自我认知的形成途径2、自我体验:自尊;控制感和无助感;成功感与失败感;自豪感与羞耻感;内疚3、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的内涵与外延;自我控制的功能;自我控制的机制;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影响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四)自我意识的相关理论1、奥尔波特的自我发展理论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2、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的自我观点3、利西娜的自我意识交往发生观4、格根的社会建构论的自我观点六、性别角色差异心理(一)性别角色概述1、性别角色的定义及其分析2、性别角色的特点功能分化与定型;文化制约性;相对稳定性;多样性。

      二)性别角色差异的研究1、以生理性别为重要被试变量的研究能力方面的差异;人格方面的差异;社会行为2、男性化、女性化及双性化研究作为连续变量的两性特征;作为独立维度的两性特征二) 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分化1、性别角色获得的生物学因素遗传基因;性激素;大脑2、性别角色分化的社会文化因素文化背景;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四)性别角色的相关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的两性观弗洛伊德的尚男抑女论;埃里克森的内部空间观2、社会学习理论3、认知发展理论的两性观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性别图式理论4、社会学理论5、社会认知理论6、其他性别角色发展理论社会结构假说;群体社会化理论七、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概述1、社会认知的定义及其分析社会认知的定义;社会认知是信息加工的过程2、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对他人情绪、情感认知的线索——非言语信息;表情既是先天的,又是后天习得的;情绪的认知与判断受主观因素所制约;非言信息是判别情绪-情感状态的依据之一3、对他人性格的认知4、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二)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1、印象的形成第一印象;个人好恶的评价;信息本身对印象形成的影响2、印象管理印象管理的涵义;印象管理的策略三)社会认知的偏见1、偏见的特征个人偏见;社会偏见(四)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1、归因的定义及其分析2、归因理论海德的理论;维纳的理论;凯利的理论。

      3、归因偏差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是不一致的;涉及个人利益与否导致归因不一致;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4、归因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五)内隐社会认知1、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传统的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基于反应时的内隐联想测验2、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领域内隐刻板印象研究;内隐自尊研究;内隐社会态度的研究;内隐攻击性的研究八、社会态度(一)社会态度概述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态度的定义;态度决定于价值2、态度的功能态度的认知功能;态度的情绪功能;态度的动机功能;高成就者的态度典范3、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早期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分析二)社会态度的结构1、社会态度的多层次结构模型社会定势诸层次;各个层次的社会定势对个体的调节作用;知情意三因素在社会定势的最高层次中的地位2、双重态度模型双重态度模型的基本观点;双重态度的类型三)社会态度的形成与转变1、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顺从(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2、社会态度转变的策略:通过宣传说服改变态度;通过行为改变态度;通过群体规范改变态度3、影响社会态度转变的因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心理抗拒理论4、社会态度形成与转变的理论:态度的强化理论;态度的认知理论。

      四)社会态度的测定1、自我评定法:总加量表法;社会距离量表;语义量表2、投射法:主题统觉测验;造句测验3、行为反应测量:距离测量;生理反应法九、社会动机(一)社会动机概述1、社会动机:定义;特性与功能2、动机与活动效率3、动机由需要所激发:个体有生理需要也有心理需要;需要缺乏而激发动机4、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界定;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的关系;影响内部动机的因素(二)亲和动机1、亲和动机的解释2、亲和动机的研究(三)成就动机1、成就动机概述:定义;成就动机的个别差异2、高成就动机者的共同特征3、成就动机与社会经济发展4、成就动机的培养:独立性的早期教育有利于成就动机的培养;自我要求是成就动机培养的前提四)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1、马斯洛理论的基本思想2、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五种基本需要;需要时有层次的;人的行为由优势需要决定;五种基本需要是人类的共性3、马斯洛论自我实现者的个体特性4、简短地评价:马斯洛理论有其基本合理的一面;马斯洛理论的局限性三)挫折1、挫折: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2、挫折产生的原因:外部原因;内部原因。

      3、挫折反应的个别差异4、挫折后的行为表现:积极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消极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妥协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一) 相符行为(一)从众1、从众概述:从众定义及其分析;从众与顺从;反从众与独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