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组绿地系统规划.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一小组绿地系统规划 安徽农业大学 校园绿地系统规划 组长:张皓然 组员:左泽,刘亚楠,张素聪, 汪薇,舒迎霜,谷倩倩,方安安 一、规划创办背景 1.安徽农业大学概况及其区位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始建于1928年,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与民国时期出名的国立安徽大学一脉相承地处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处于市中心一环,交通便捷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安徽省公安厅等安徽省的最高行政机构距离安徽农业大学都是咫尺之遥,省博物馆、步行街,古城逍遥津、国购广场等合肥市出名景点也都特别接近现有全日制普遍在校生21246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2706人 校区整体地形相对较平坦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是安徽省花园式学校,也是学生梦想的治学园地学校的参天古木、民国时期建筑等都是亮丽的风景线,南门、勤政楼和其次教学楼均为安徽省重点文物养护单位 2.安徽农业大学绿地分类处境 安徽农业大学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在市区占地3000多亩随着校园规模扩展的同时,环境创办也得到高度重视。
校园内的绿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 2.1公园绿地 (1)入口处绿地:如南门小游园绿地,这里作为学校主入口之一,更加是重建过后,人流量大,是一个供给休憩、消遣、学习的绝佳场所 (2)教学区绿地: ①一教广场 ②勤学楼前神农氏广场 ③博学楼与外语楼南边广场 ④九、十连廊广场 (3)广场绿地: ① 老图书馆广场 ② 成教院绿地 ③ 图书馆前绿地 2.2生产绿地: 苗圃、花卉基地:在学校内主要集中在农萃园,其占地面积广,生产规模化、有温室、大棚、荫棚等,设施较为齐全 2.3附属绿地 (1)居住用地: ① 宿舍区绿地:为学生供给短暂休憩的绿地 ② 居民区绿地:为居民生活供给绿色环境 ③ 校园附属建筑绿地:如老校医院,保卫处等 (2)道路用地 如玉兰路,有八角金盘、芭蕉等植物配置,绿化程度高,可以供给阴凉,美化环境,令人赏心悦目类似的还有南门主路,图书馆门口等 二、绿化调查分析 1.绿化现状分析 1)绿化资源上 ①生态资源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属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其气候特点是气候温柔,四季清晰;雨量适中,调配不平匀;日照充沛,湿度大,无霜期较长,季风气候显著。
安徽农业大学多年平均气温15度,极端最高气温41度,极端最低气温为-20.6度多年平均气温日照数为2036-2162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224-242天 安徽农业大学的土壤以黄棕壤,黑褐土,粘土为主要土壤,约占全部土壤的85%土壤酸度适中,一般中性偏酸,较适合各种作物生长 安徽农业大学植被兼具南北特色,常绿林和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是合肥的主要植被类型安徽农业大学植被类型丰富,几乎涵盖了合肥市80%的植物种类有历史悠久的南门入口的行道树悬铃木,有活化石银杏等丰富的植被类型为林学院的学生供给了很好的实习条件 安徽农业大学土壤酸度适中,一般中性偏酸,较适合各种作物生长,因此安徽农业大学植被类型丰富 ②文化资源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起源于1928年创立于安庆的省立安徽大学,省立安徽大学是在国民革命的风云中,顺应安徽高等教导形势进展需要的结晶,是民国初年安徽境内唯一的高等学府 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团结:联合起来以完成共同目标;勤奋:坚持不懈地(工作或学习);求实:讲求实际,客观地或冷静地查看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熟悉;创新:以新思维、新研发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
校徽:安徽农业大学文字由舒同先生书写,图案是由形如书籍的草木和冉冉升起的旭日组合而成,中间是1928表达建校源于1928年的省立安徽大学,图案整体象征着学校历史悠久和是以农林为特色的高等学府 ③绿地资源现状分析 1.校园树木种类繁多,绿化率高,供给绿化的面积很大,但缺少细致的植物配置规划,显得杂乱无序,片面植物搭配与选址有问题 2.古树名木较多,单体容貌雄伟多姿,但缺少养护管理,年头较远,病虫害较多,树木枯萎,影响其参观价值 3. 校园内乔灌草搭配不合理,平面绿化面积过多,立体绿化面积较少 4.绿化大多采用常青树种,彩叶植物使用较少,格局简朴,轻易使人乏味 2)绿地系统分析 ①绿地系统布局 安徽农业大学绿地规划布局是二心、多轴、多片区 二心一教广场景观核心图书馆绿地核心 景观核心以行政楼及周边绿地为中心放射性式进展规划 绿地核心以图书馆绿地规划为中心以绿化道路为纽带把“绿”传递出去 多轴以道路绿化为主的绿化链接枢纽 多片区重要景观片区如成教楼绿地,老校医院绿地,小池塘绿地,保卫处绿地,运 动场附属绿地等。
②绿地系统规划及专项绿地 公园绿地规划: 在安徽农业大学绿地现状分析的根基上,根据其绿地服务半径以及人群需求,公园绿地根据服务半径的大小可分为一级绿地、二级绿地和三级绿地一级绿地的服务半径为1000米,步行距离低于20分钟,有九教大草坪(在建)二级绿地的服务半径为500米,步行距离低于10分钟,南门公园绿地三级绿地的服务半径为200米,有图书馆附属小绿地 生产绿地规划:农翠园生产楼绿地规划面积为30000平方米 附属绿地规划:附属绿地占校园绿地的60%以上主要为教学科研用地、居住区绿地和道路绿地规划如下: 1居住绿地各区居住绿地率不得低于30% 2公共设施绿地教学区等公共设施绿地率不得低于25% 3道路绿地校园主要道路绿地绿化普及率达成95%校园主要道路绿化面积不小于道路总面积的25% ③分期创办规划 本规划适用规划期为2022-2026年其中 近期为2022-2021年规划期末学校人口规模为4.0万 远期为2021-2026年规划期末学校人口规模为5.0万 2现状特点分析 参照上图从南到北举行分区分析。
南门地块地块位于我校最南处,有林学院以及新建停车场面积大约650平方米,近似长方形乔木24种,灌木20种,地被植物4种整体绿化环境好 南元路西侧绿地面积约为12000平方米乔木5种,灌木2种,地被植物3种绿化缺乏管理 中兴路,二教,持续教导学院和东枫路围合的区域,主要包括持续教导学院,化学测验楼和二教北面的宅旁绿地,持续教导学院门口的小庭院广场和网球场周边绿化面积约为1850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 9000平方米,绿化率约为50%乔木14种,灌木8种,地被植物4种整体形成了一个小的集散广场,绿化效果令人合意 安徽农业大学西南角,北边是工学院教学楼一栋场地原属于校医院附属绿地,现在是大学生活动中心规划绿地,场地内有一块苗圃区面积大约10000平方米乔木12种,灌木7种,地被植物3种 安徽农业大学的西南方,是官亭路、陆羽路、中兴路和安徽农业大学档案馆周围围合的一个区域地块包括小池塘、安徽农业大学幼儿园、动科院以及植物养护学院乔木13种,灌木7种,地被植物3种 安徽农业大学陆羽路,老图书馆南侧乔木13种,灌木5种,地被植物2种密闭程度高 安徽农业大学勤学楼北侧,是东枫路,体育路和长丰南路围合的一块不规矩区域,总面积约50000平方米。
乔木28种,灌木9种,地被植物2种 我校中部区域,由中兴路、陆羽路、玉兰路围合而成,其中包括校保卫处办公楼,四幢民居,水电中心,两栋学生公寓,茶学楼,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乔木21种,灌木18种,地被植物5种 中兴路,东枫路,体育路,香樟路相围合的区域,主要包括八教勤学楼,一教及其之间的宅旁绿化,教学楼间小游园和一教前的小广场面积约为31000㎡,绿化面积约为18000㎡,绿化率约58%乔木11种,灌木11种,地被植物4种 北一门,主要包括西苑食堂、新苑食堂、大礼堂及其次运动场主要绿地面积不大,绿地较分散乔木13种,灌木4种,地被植物1种 足球场北部,长丰南路与霍山路西侧,面积约38000平方米乔木8种,灌木10种,地被植物3种 图书馆南部,是中兴路与官亭路围合的一块区域,面积约为300平方米,呈梯状分布乔木30种,灌木11种,地被植物2种 中兴路,博学楼与外语楼南部以及经管楼南部,面积大约600平方米,地块整体呈狭长状分布乔木11种,灌木3种,地被植物2种 北二门旁,校内桃李路与校外霍山路之间,呈块状条形狭长分布,面积约500平方米乔木9种,灌木5种,地被植物2种。
北三门,是中兴路和桃李路以及霍山路围合的一块区域主要包括科技楼,研究生公寓、沿中兴路的绿化带、游园绿化和建筑墙旁绿化面积约为4.2公顷,绿化率达56%乔木14种,灌木14种,地被植物8种绿化略显缺乏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