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全国I卷高考英语试题高考英语试题分析.docx
2页2016年全国I卷高考英语试题高考英语试题分析一、 总体评价 2016年全国I卷为一套难易适中的好题可概括为五句话:遵守考纲平稳创新;梯度适当区分合理;注重能力兼顾基础;培植探究彰显素养;贴近生活落实交际具有特点如下:(1)试题难易泾渭分明;(2)题型多样全面,活而不难;(3)充分体现测试功能、教育功能、交际功能和价值功能;(4)全卷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新、与时俱行”的命题原则,体现“突出语篇,强调运用,重在交流”的命题导向;(5)试题充分体现“两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新课标1.0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版和核心素养3.0版的”三位一体“大统一;(6)试题的命制彰显“四化”特征,即:试题生活化、生活情境化、情境应用化、应用有效化;(7)在试题设计上题量大、信息量大,但考生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全面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二、 整体解读 2016年全国I卷高考英语测试“是一次让考试成为考生运用知识、根植文化、体味生活、培养素养、净化心灵、引领价值取向的人生历程”. 高考新亮点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题中出现了最近几年没有考查的主旨大意题,使整个阅读考查点更为全面。
另外,阅读理解题中并没有出现常设的科普文阅读,明显难度上有所降低 语法填空:2015年考点分为:提示类词语7题,非提示类词语3题,但今年全国III卷的提示类词语6个,非提示词4个由此可见,提示类词语和非提示类词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高考特色题 “七选五”是今年的一大特色,介绍密码的相关信息,介绍三种主要的密码解密方法,为科技类话题说明文,有别于常见的指导类说明文 高考创新题 2016年的完形填空是一篇与时俱进的创新题,主要介绍一位司机超出本职之外帮助灭火并救助了一位女士的话题,体现当前的核心素养与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诚信、友善,传递正能量将创新题放置在特定的故事情节中使主题和英语题型相得益彰,水乳相融三、各大题型分述 第一部分:听力(略) 2016年试题总体难度与2015年持平,总体表现为:1. 语速与2015年大体持平; 2. 录音稿总词数落差不大;3. 语音:美音(没变); 4. 录音人:Kris,Laura (没变)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1. 题型特点 2016年的阅读理解命题延续2014、2015年格局,基本上仍然可以归纳为传统的主旨大意题、词义猜测题、推理判断题以及细节理解题。
从整体来看,细节理解题占多数,推理判断题其次,然后是主旨大意题和词义猜测题具体见下文表格数据分析 2. 语言特点 2016年新课标卷所选材料基本都是英文原版材料能够体现当代英语的特点,用词简练,生动,语句富于变化,长短句搭配得当,常用词的深层或引申意义也处理得比较恰当,既不限于教材原义,又不涉及过于生僻的用法 3. 体裁和题材内容 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试题阅读理解的文体多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和议论文四种题材仍然体现了来源于实际生活、紧贴时代、反映英美文化、感悟人生价值、弘扬正能量、培养核心素养体系等特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人物、动物、故事、新闻、教育、广告、哲理、生态、环保、科普、史地、节日、社会、卫生等多个领域2016年对此仍然如此,没有改变所涉及到的题材有:A篇为说明文;B篇为议论文;C篇为记叙文;D篇为说明文 4. 语篇特色 从今年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看,阅读理解文章均能体现多种语篇手段和修辞方法,具有明显的英语语言独有的文化特征其篇章和句子结构几乎囊括了英语句法修辞中的所有语句结构形式,如简单句、复合句、虚拟语气、倒装句、省略句、强调句、插入语等行文的跳跃程度较大,陈述次序变化起伏,隐含信息较多等。
此外,长难句和优美的经典句子、谚语等的增加也是这几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一大亮点,在今后的高考阅读试题中仍将继续保持这种态势 5. 命题趋势 (1)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记叙文,说明文是主要的体裁,即主料,而应用文和议论文为辅料(2)根据上述表格可知,题目设置主要以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为主,兼顾词语猜测题和主旨大意议题以及作者观点态度题等(但今年高考阅读理解没有涉及到观点态度题,去年为2题)第三部分:七选五1. 题型特点 文章一般采用议论文或说明文(在所有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英语文体中,议论文、说明文和夹叙夹议的记叙文是七选五最为突出的三类),自该题型在新课标卷中出现以来均采用说明文2016年I卷为叙述类说明文,主要介绍三种主要的密码解密方法2015年I卷标题为Building Trust in a Relationship Again, II卷没有标题,介绍为参加马拉松比赛进行训练注意事项2. 选项特点 该题备选项可分为主旨概括句(文章整体内容或段落大意)、过渡性句子(文章结构)和注释性句子(上下文逻辑意义)三类其多余的两个干扰项也往往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设置,例如主旨概括句或过于宽泛或以偏概全或偏离主题过渡性句子不能反映文章的行文结构,注释性句子与上文脱节等。
3. 能力要求 (1)分析短文篇章结构:分析篇章结构、把握全篇文脉是解题的关键语篇通常由段落构成,所以分析篇章结构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分析段落之间的层次,也就是语篇层次;二是分析每个段落内部的层次,即句际层次尤其是选项与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确定答案的主要依据2)辨别语境线索:语境线索主要指反应上下文关系的衔接手段,如篇章结构、词语重现、逻辑、连接等语境线索包括:原词再现,逻辑关系,连接关系等key words4. 命题趋势 (1)多为指导性或描述性说明文,文长在200词上下,挖空密度均匀,所设题位置根据文章的需要设置,无绝对的段首、段中、段尾个数上的约定2)选材突出实用性、知识性、服务性话题常见,语言朴实,语句多样化文章注重层次性和概括性以及过渡性,使得设题可控、有效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