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家禽的品种与育种.ppt
137页第三章 家禽的品种和育种家禽的品种和育种1 第一节第一节 家禽的品种和杂交繁育体系家禽的品种和杂交繁育体系 一、标准品种一、标准品种(幻灯演示标准品种和我国的地方良种) 二、配套系二、配套系(标准化品种向商品化配套系转变)v 1 1、配套系的特征:(、配套系的特征:(P27)v 突出的生产性能v 特有的商品命名v 2 2、现代商业品种类型:、现代商业品种类型:鸡、鸭、鹅鸡、鸭、鹅v 蛋用型蛋用型(白壳,褐壳和浅褐壳)v 肉用型肉用型(父系,母系) 三、杂交繁育体系三、杂交繁育体系 2家禽品种分类方法v目前世界上已知鸡的品种就有2000多个,而且每个品种又有好几个变种不同品种反映出不同的体质类型、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产性能和经济用途为了便于研究和实用,人们常将鸡的品种加以划分,通常的分类方法有:v标准分类法:本世纪50年代前,按国际上公认的标准品种分类法将鸡分为类(按原产地区)、型(根据用途)、品种(根据育种特点)和品变种v现代分类法:为适应近代养禽业的产展,按经济性能分类,又可分为蛋用系和肉用系(即蛋鸡系和肉鸡系)3标准品种和现代品种的由来v16-19世纪以来,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的蓬勃发展,畜牧科技也日益提高,同时又受到鸡育种组织标准化工作的推动,英美等国先后育成了鸡的标准品种。
近50年来,随着现代养鸡业的发展,标准品种的重要性日渐降低,真正用于生产上的仅涉及几个标准品种因为现代养鸡生产要求鸡种:要高产、稳产,性能整齐一致,饲料报酬高等,这就必须采用现代育种方法,培育现代商品杂交鸡这种育种方法不同于以往简单的品种间杂交,而是在原有标准品种的基础上,培育专门化品系,然后进行二元、三元或四元杂交配套,最后筛选出优秀的配套品系来生产商品杂交鸡v20世纪40和50年代初,美国蛋用鸡主要是纯种来航鸡,到了1956年商品杂交鸡已占73.4%;日本1961年开始引进,1965年已占76%;现在,世界各地全都用现代鸡种进行生产4一、标准品种v(一)标准品种的形成 十九世纪中叶后大不列颠家禽协会和美洲家禽协会制订了各种家禽品种标准经鉴定评比符合该标准的即承认为标准品种,可编入每四年出版一次的《标准品种志》内v(二)标准品种:是指经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选育,按育种组织制订的标准鉴定承认的,并列入标准品种志的品种强调血缘和外形特征的一致性它对体重(♂♀)、冠型、耳叶颜色、肤色、胫色、蛋壳色泽等都有要求v这种国际公认的标准品种分类法把家禽品种分为类、型、品种和品变种四级5v类:按品种的原产地分为亚洲类、美洲类、地中海类和英国类等。
v型:根据生产用途分为蛋用型、肉用型、兼用型和观赏型v品种:指通过育种而形成的一个有一定数量的群体,具有特殊的外形和基本相同的生产性能,并且遗传性稳定,适应性相似v品变种:在一个品种内按羽毛颜色或冠型分为不同的品变种6v由美洲家禽协会(由美国和加拿大组成)编写的《美洲家禽标准品种志》和英国大不列颠家禽协会的《大不列颠家禽标准品种志》收录了世界各地主要的标准品种,被国际家禽界广泛认可1998年最新版的《美洲家禽标准品种志》一书,编入了被承认为标准品种,其中鸡有104个品种、384个品变种,鸭有14个品种、31个品变种,鹅有11个品种、15个品变种,火鸡有1个品种、8个品变种,总计130个品种、438个品变种我国仅3个鸡品种、 1个鸭、1个鹅品种被收录为标准品种7(三)重要的鸡标准品种(三)重要的鸡标准品种8(三)重要的鸡标准品种(三)重要的鸡标准品种v1、单冠白色来航鸡:原产于意大利,为著名的蛋用型鸡种,是培育商品蛋鸡系的主要品种之一来航鸡按羽毛颜色和冠型可分为十多个品变种,其中单冠白色来航应用最广v来航鸡体型小而清秀,全身羽毛白色而紧贴,单冠,鲜红膨大、喙、胫和皮肤均为黄色,耳叶为白色。
一般无就巢性,适应性强但富神经质,非常敏感,易受惊吓9v该品种的特点是成熟早,产蛋量高而饲料消耗少5月龄时可达性成熟,一般为5-5.5月龄开产,年产蛋200-250枚,高产的可达300枚,平均蛋重54-60g体重较轻,成年公鸡体重2-2.5kg,母鸡1.75-2kgv现代生产白壳蛋的配套商品杂交鸡,均为利用白来航鸡先育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品系,然后采用二元、三元或四元配套杂交102、洛岛红鸡 v原产于美国的洛得岛州,属兼用型种有单冠和玫瑰冠两个品变种洛岛红鸡羽毛为深红色成年公鸡体重为3.5-3.8kg,母鸡为2.2-3.0kg,性成熟期平均约180天,年产蛋量160-170枚,蛋重60-65g,蛋壳褐色,就巢性不强v现代生产褐壳蛋的商品杂交鸡,主要是利用洛岛红鸡的高产品系作A系和B系,即父本父系和父本母系而且大多用作伴性遗传的亲本,自别雌雄113、新汉夏鸡 v原产于美国的新汉夏州,属于蛋肉兼用型品种,原为洛岛红鸡的一个变种,1935年正式被承认为标准品种性成熟期180天左右,年产蛋量180-200枚,蛋重56-60g,蛋壳褐色,就巢性弱v在现代蛋鸡商业杂交配套系中起者一定的作用124、白洛克鸡 v洛克鸡原产于美国的普利茅斯洛克州。
该品种在育成过程中,曾引入九斤鸡的血液按羽色共有7个品变种,分别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育成属蛋肉兼用品种全身羽毛白色,喙、胫和皮肤均为黄色,耳叶为红色13白洛克v该鸡种具有体型大、生长快、易育肥、产蛋较多等特点,成年公鸡体重4.0-4.5kg,母鸡3.0-3.5kg,年产蛋120-140枚,高的可达180枚,蛋重60g左右,蛋壳浅褐色v60年代以来,世界肉鸡业蓬勃发展,白洛克经选育,大大提高了早期生长速度,胸肌腿肌发达,白洛克鸡被广泛用作生产肉用仔鸡的母系145、芦花洛克鸡 v全身羽毛呈黑白相同的芦花纹成年公鸡体重为4.3kg,母鸡为3.5kg,年产蛋170-180枚,高产系可达230-250枚,蛋壳褐色,蛋重56g左右v在现代蛋鸡生产中,常利用本品变种芦花基因伴性遗传作母本156、白科尼什鸡 v原产于英国为现代肉用型鸡种的典型代表此鸡为豆冠喙、胚和皮肤为黄色,羽毛为显性白色,用它与有色母鸡杂交,后代均为白色或近似白色,该鸡以体大、生长快,肉用性能好而著称成年公鸡4.5-5.0kg,母鸡3.5-4.0kg,但产蛋量少,年产蛋120枚左右,蛋重54-57g该品种一般均用作生产肉用仔鸡的父系。
167、丝羽乌骨鸡 v原产于我国江西、福建等地,在国际上被列为标准品种,为著名的观赏型鸡种该鸡种具有所谓“十全”之誉即紫冠、绿耳、缨头、丝毛、胡须、五爪、毛脚、乌皮、乌骨和乌肉成年公鸡体重1.25-1.50kg,母鸡1-1.25kg,年产蛋80-120枚,蛋壳浅褐色乌骨鸡为传统中药“乌鸡白凤丸”的重要原料178、澳洲黑鸡(Australorps) v属兼用型在澳洲利用黑色奥品顿鸡选育而成喙、眼、肠均黑色,脚底为白色单冠、肉垂、耳叶和脸均为红色,皮肤白色,全身羽毛黑色而有光泽,羽毛较紧密成熟较早,产蛋量中等,蛋壳褐色189、狼山鸡(Langshan) v原产于我国江苏省南通地区19世纪输入英、美等国,1883年在美国被承认为标准品种有黑色和白色两个品变种体形外貌最大特点是颈部挺立,尾羽高耸,背呈U字型胸部发达,体高腿长,外貌威武雄壮v狼山鸡参与了奥品顿的培育,奥品顿在澳大利亚又选育成了澳洲黑鸡 19(四)我国部分地方鸡种简介20(四)我国部分地方鸡种简介品种原产地用途成年体重(Kg)公母仙居鸡浙江台州蛋用型1.441.25浦东鸡上海浦东肉用型3.62.8惠阳鸡广东惠阳肉用型2.21.6寿光鸡山东寿光兼用型3.63.3北京油鸡北京郊区肉用型21.721仙居鸡、浦东鸡、黄山黑鸡22黑风鸡、河南斗鸡河南斗鸡河南23寿光鸡24新狼山鸡、九斤黄鸡、汶上芦花鸡25固始鸡、北京油鸡、元宝鸡、鲁西斗鸡26优质肉鸡2728二、现代鸡种v现代鸡种:是在标准品种或地方品种基础上,采用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来的,具有特定商业代号的高产鸡种。
强调整齐一致的高水平的生产性能2930(一)现代鸡种的特征 vA、生产用途专门化一个品种只突出一项专用性能,已无兼用品种vB、高产、稳产、性能整齐一致、生活力强(育成期和产蛋期成活率均达94-96%)vC、要经过育种和制种两个步骤,并由不同场站完成vD、品种范围扩大为配套系配套性生产,配套性出售,以保证种质和控制种源如星杂579祖代: A♂1只 B♀10只 C♂7只 D♀70只共88只31vE、没有严格的外貌要求,强调的是群体生产性能(故育成快,3-5年即可形成一个品系)vF、商品代不能作种用,只能作商品用,并有特有的商品命名(商标)vG、对营养、环境、饲养管理及防疫保健等要求较高vH、可自别雌雄的商业品种逐渐增多32(二)现代鸡种分类:v按经济性能分类,又可分为蛋用系和肉用系(即蛋鸡系和肉鸡系)v(1)蛋鸡系:产要用于生产商品蛋根据蛋壳颜色的不同分为白壳蛋鸡系和褐壳蛋鸡系其特点是:一般体型较小,体躯较长,后躯发达,皮薄骨细,肌肉结实,羽毛紧密,性情活泼好动一般年产蛋可达270-300枚 (2)肉鸡系:主要通过肉用型鸡的杂交配套选育成肉用仔鸡。
特点为体型大、体躯宽且深而短,胸部肌肉发达,外形象一个方筒状;冠小、颈短而粗,距短骨粗;肌肉发达,性情温驯,动作迟缓,生长迅速且容易肥育,一般饲养6-7周龄体重即可达2公斤以上 33(三)蛋鸡品种v蛋鸡分为:白壳蛋鸡(15%)、褐壳蛋鸡(70%) 、粉壳蛋鸡(15%) v我国引进的主要蛋鸡品种: 罗曼褐、伊莎褐、罗斯褐、迪卡·沃伦、星杂288、海赛克斯、星杂579、海兰白、褐等 我国自己培育的改良蛋鸡和主要优良地方蛋鸡品种: 北京白鸡、滨白鸡、北京红鸡、仙居鸡、白耳黄鸡等最近刚刚培育成功的京红Ⅰ号、京粉Ⅰ号 34vA、白壳蛋鸡:全部来源于单冠来航品变种,通过培育不同的纯系来生产两系、三系或四系杂交的商品蛋鸡体小性成熟早,产蛋多,饲料效率高,死亡低标准饲养条件下,20周龄产蛋率5%,22-23周龄达50%,26-27周龄进入产蛋高峰,72周龄产蛋量280-290枚,蛋重,成体重1.5—1.8公斤,料蛋比2.4—2.5产生性能随选育还在提高v如京白904、星杂288、罗曼白,海兰W-36,迪卡白等35vB、褐壳蛋鸡:多为洛岛红、洛岛白、苏塞克斯等兼用型鸡或合成系之间的配套杂交鸡。
最主要的配套模式是以洛岛红(含隐性金色基因s)为父系,洛岛白或白洛克(含S)等为母系利用横斑基因作自别雌雄时,则以洛岛红、澳洲黑等非横斑羽品种(含b)作父系,以横斑洛克(含B)为母系v体形稍大,耗料稍多,蛋重62g以上,耗料2.5-2.6,成年♀2-2.2公斤v如伊莎褐、海塞克斯褐、罗曼褐、海兰褐等v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偏爱褐壳蛋,因此褐壳蛋鸡的比例迅速增加,相应的遗传改良工作进展较大:如白、褐两种蛋鸡的体重差异减少;褐壳蛋鸡开产日龄提前,两者无显著差异;褐壳蛋鸡以前较差的蛋白质量得到提高;饲料转化率也逐渐提高36vC、粉壳蛋鸡:利用轻型白来航鸡与中型褐壳蛋鸡杂交产生的鸡种,壳色深浅斑驳不整齐如星杂444,天府粉壳蛋鸡、伊利莎粉壳蛋鸡、尼克粉壳蛋鸡等v实际用作培育粉壳蛋鸡的标准品种有:白来航、洛岛红、洛岛白、白洛克、澳洲黑等37白壳蛋鸡主要品种 v1.北京白鸡 北京白鸡是北京市种禽公司在引进国外鸡种的基础上选育成的优良蛋用型鸡它具有体型小、耗料少、产蛋多、适应性强、遗传稳定等特点目前,配套系是北京白鸡938,是根据羽速鉴别雌雄其主要生产性能指标是:0-20周龄成活率94-98%,21-72周龄成活率90-93%,72周饲养日产蛋数300 枚,平均蛋重59.42克,料蛋比2.23-2.32:1。
38v2、海兰白鸡v海兰白鸡是美国海兰国际公司培育的现有二个白壳蛋鸡配套系:海兰W-36和海兰W-77其特点是体型小、性情温顺、耗料少、抗病力强、产蛋多、脱肛及啄羽的发病率低海兰W-36白壳蛋鸡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是:育成期成活率97-98%,0-18周耗料量5.66千克;达50%产蛋率日龄155天,高峰产蛋率93-94%,入舍鸡80周龄产蛋数330-339枚,产蛋期成活率96%,料蛋比1.99:1 39褐壳蛋鸡主要品种 v1、依莎褐蛋鸡v依莎褐蛋鸡是法国依莎褐公司培育出的四系配套杂交鸡,是目前国际上优秀的高产蛋鸡之一其遗传潜力为年产蛋300枚,该公司保证其年产蛋水平260- 270枚生产性能指标是:0-20周龄成活率为98%,21-74周龄成活率为93%,76周龄入舍母鸡产蛋数292枚,达50%产蛋率平均日龄168 天,产蛋高峰周龄27周龄,高峰期产蛋率92%,74周龄产蛋率为66.5% 40v2、海兰褐蛋鸡v海兰褐蛋鸡是美国海兰国际公司培育的高产蛋鸡其特点是产蛋多、死亡率低、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主要生产性能指标为:育成期成活率96-98%,产蛋期成活率95%,达50%产蛋率的日龄151天,高峰产蛋率93-96%,72周龄入舍鸡产蛋数298枚,产蛋量19.4千克,80周龄入舍鸡产蛋数355 枚,产蛋量21.9千克,料蛋比2.2-2.5:1。
41粉壳蛋鸡主要品种 v1、亚康蛋鸡 v亚康蛋鸡是以色列PBU公司培育的,生产性能指标是:育成期成活率95-97%;产蛋期成活率94-96%;达50%产蛋率日龄152-161天;每只鸡80周龄产蛋数330-337枚,平均蛋重62-64克 v2、海兰粉壳鸡v海兰粉壳鸡是美国海兰公司培育出的高产粉壳鸡,我国近年才引进,主要饲养在北京等地其生产性能指标是:0-18周龄成活率为98%;达50%产蛋率平均日龄155天;高峰期产蛋率94%;20-74周龄饲养日产蛋数290枚,成活率达93%;72周龄产蛋量18.4千克;料蛋比2.3:1 42v3、京白939粉壳蛋鸡v京白939粉壳蛋鸡是北京种禽公司新近培育的粉壳蛋鸡高产配套系它具有产蛋多、耗料少、体型小、抗逆性强等特点商品代能进行羽速鉴别雌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是:0-20周龄成活率为95-98%;20周龄体重1.45-1.46千克;达50%产蛋率平均日龄155-160天;进入产蛋高峰期24-25 周;高峰期最高产蛋率96.5%;72周龄入舍鸡产蛋数270-280枚,成活率达93%;72周龄入舍鸡产蛋量16.74-17.36千克;21-72 周龄成活率92-94%;21-72周龄平均料蛋比2.30-2.35:1。
43海兰白、灰蛋鸡44海兰褐壳蛋鸡45北京白鸡3系、星杂28846京白-939粉壳蛋鸡47农大3号48罗曼蛋鸡49京红1号、京粉1号蛋鸡50肉鸡 品种v肉鸡 :白羽肉鸡 、有色羽鸡 、优质羽鸡 v1.白羽肉鸡:父系大多采用生长快,胸腿肌肉发育良好的白科尼什,也结合少量其它品种血缘,母系最主要用产蛋量高且肉用性能也好的白洛克,在早期还结合了横斑洛克和新汉夏等品种的血缘此外,还有新培育的节粮型肉种鸡:如D型矮洛克(中华矮脚鸡)v如爱拨益加、艾维茵、哈巴德、狄高、彼德逊等v一般商品代7周龄 体重 2公斤 以上,料肉比2.0以下 51v2.有色羽鸡(以红羽为主):亚洲国家偏爱v如用红科尼什选育成父系,洛岛红选育出母系v红布罗(红宝):加拿大雪佛公司生产v安康红:法国伊莎公司培育v一般:其生产性能差于白羽肉鸡v3.优质肉鸡:至今无统一的定义v狭义:吴常信教授(1994年)指出,优质鸡是指未经与速生型肉鸡杂交的、适时屠宰、肉质鲜嫩的地方鸡种三个要点) 52主要肉鸡品种v(一)艾维茵((一)艾维茵(Avian)) 是美国艾维茵国际家禽公司育成的优秀四系配套肉鸡该鸡种在国内肉鸡市场上占有40%以上的比例,为我国肉鸡生产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
肉仔鸡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适应性也强 其父母代种鸡生产性能:产蛋率50%的入舍母鸡成活率95%,50%产蛋率日龄175~182天高峰产蛋周龄32~33周,高峰产蛋率85%平均产蛋率56%,高峰孵化率90%,平均孵化率85.6%入舍母鸡产蛋数183~190枚,入舍母鸡产种蛋数173~180枚出雏数149~154个67周母鸡体重3.58~3.74千克,产蛋期死亡率7%~10% 53v(二)爱拔益加((二)爱拔益加(Arbor Acres简称简称AA)) 是美国爱拔益加公司培育的四系配套肉鸡我国引入祖代种鸡已经多年,饲养量较大,效果也较好其父母代种鸡产量高,并可利用快慢羽自别雌雄,商品仔鸡生长快,适应性强 AA父母代种鸡生产性能:入舍母鸡平均产蛋率64%,产蛋期平均成活率92%50%产蛋率周龄25周入舍母鸡产蛋数170枚,生产雏鸡146个 AA商品代生产性能:6周龄体重1.59千克,饲料转化率1.767周龄体重1.99千克,饲料转化率1.928周龄体重2.41千克,饲料转化率2.07 9周龄体重2.84千克,饲料转化率2.21 54v(三)海布罗((三)海布罗(Hybro)) 由荷兰泰高集团下属的优利公司育成。
其父母代种鸡生产性能:育成期1~20周龄,死淘率6%,20周龄体重1.94千克入舍母鸡总耗料量9.6千克,产蛋期20~64周,入舍母鸡产蛋数171枚,其中可孵蛋数160枚,入孵蛋平均孵化率84.2%每只入舍母鸡产雏数135个产蛋期总耗料量52千克,每枚蛋所需饲料290克每月死亡率0.8%,产蛋结束时体重3.52千克 (四)宝星((四)宝星(Starbro)) 加拿大雪佛公司育成的四系杂交肉鸡1978年我国引入曾祖代种鸡译为星布罗,1985年第二次引进曾祖代种鸡称为宝星肉鸡 55艾维茵、AA肉鸡56三、家禽的繁育体系:v家禽繁育体系是将纯系选育、配合力测定以及种鸡扩繁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一套体系在杂交繁育体系中,将育种工作和杂交扩繁认任务划分给相对独立、而又密切配合的育种场和各级种禽场来完成,使各个部门的工作专门化家禽杂交繁育体系的建立决定了现代养禽生产的基本结构57(一)繁育体系的好处v(1)加快纯系的遗传进展v(2)充分利用杂种优势v(3)极大地提高了优良品系种鸡的繁殖效率自育种场选育的一只种鸡经过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几个世代的扩繁,一只母鸡可产生上万只商品代雏鸡有利于控制种源。
v(4)可减少许多疾病传染,育种场可培育无特定疾病的清净群,只要严格控制少数种鸡场和孵化场的防疫卫生工作,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v(5)全国只须建极少数育种场,可以集中资金、技术、人力、物力等,较好较快地不断改良配套品系v(6)广大鸡场可不进行任何育种工作而能饲养最优秀的商品鸡,从而普遍提高鸡的生产水平,有效利用房舍设备,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58(二)繁育体系的构成与作用59v品种场:收集、保存各种家禽的品种、品系,进行繁殖、观察,研究它们的特征、特性及其遗传状况,发掘可能利用的基因,给育种场提供素材又称“基因库”v育种场:利用品种场提供的适应生产需要的品种 或品系,并进行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杂交优势强大并经随机抽样性能测验站测验的配套组合。
它是一项技术性复杂、要求高、过程长、花费大的工作,需要科研部门与高校等协作才行v原种场:是制种体系的中心,任务是饲养育种场提供的配套品系,进行纯繁制种及纯繁保种(选育提高),为祖代场提供各品系的单性鸡 60v祖代场:进行一代杂交制种,为父母代场提供一代杂交单性鸡v父母代场:饲养祖代场提供的父母代种鸡,进行第二次杂交,生产商品鸡v随机抽样性能测定站 :随机抽取参试各商用配套系在同一标准条件下(环境、饲料、管理等),取同样数目的鸡只,统一测验各项目,结束后公布成绩,分出优劣目前,欧洲和美国蛋鸡方面的测定工作开展得很好 61繁育体系形似一金字塔 62(三)杂交繁育体系的形式63第二节 主要性状及其遗传特点v一、产蛋形状v二、肉用形状v三、外观质量形状v四、生理形状64一、产蛋性状v1、产蛋量:极为重要,尤其对蛋鸡业和种鸡生产者v(1)、表示方法:主要有产蛋数、产蛋总重、产蛋率常有43周龄(301d)产蛋量、72周龄(504d)产蛋量等表示法65影响产蛋量的因素v遗传:受多基因控制,遗传力较低v环境v饲养管理v生理因素:公认的五个vA、性成熟期:开产日龄,遗传力估计为0.15-0.30。
vB、产蛋强度:为产蛋能力优劣的依据之一可用产蛋频率和产蛋率表示vC、抱性:高度遗传,脑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所致A、C显性互补则抱性强,单一则弱,隐性则无vD、休止性:产蛋期间休产7天以上而不是抱性时vE、产蛋持久性:从开产到产蛋结束开始换羽的时间长的,即持久性好正常母鸡换羽开始于16月龄,持久性好的可到20月龄66遗传相关:v与初生重、成年重:-0.14~-0.31v与蛋重:高负相关故同时提高此两性状较为困难v与开产日龄:-0.3左右v与蛋壳、蛋白品质:多数测定为负相关v(5)、近交与杂交v近交时产蛋量低,开产晚,有报道F=25%以上时,产蛋率大大下降,F每升1%,产蛋数下降0.43%v杂交时,产蛋量增加,初产日龄提前故广泛应用杂交672、蛋重 v遗传力较高(0.5,0.2~0.7),经选育比较容易改良v重复率也高,达0.7左右一般用稳定期(32~55周龄)测蛋重v(1)、影响因素:体重:同品种内体重大者蛋重也大;但不同品种,如体重较大的肉种鸡不一定比体重较轻的蛋用鸡蛋重大v年龄:开产时,蛋很小(75%)然后迅速加大,到7、8月龄后,只有微小增加;达到最大后,稳定到第二个产蛋年,以后随年龄的增加,蛋重逐渐减小。
v初产日龄:初产日龄早的蛋重也轻v环境条件:如夏季天热、采食下降,蛋重量下降饲养不良时蛋重也减轻3~8月出生的鸡,从开产到正常产蛋之间的时间短;9~2月的产小蛋的时间长68v(2)、遗传相关:与产蛋数负遗传相关v与开产日龄正遗传相关理想的家禽是早熟而产大蛋v与蛋黄、蛋白、蛋壳重强正相关v与出壳重强正相关v(3)、近交与杂交:无近交衰退也无杂交优势v杂交后代的蛋重处于两亲本之间的水平693、蛋品质 v蛋壳品质:蛋形、壳色、壳强度、壳厚度等v内部品质:浓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血斑率等v(1)、蛋形:主要取决于输卵管峡部构造和输卵管的生理状态,如峡部细则蛋形长,输卵管反常时,蛋形也不正常v表示方法:蛋形指数=横径/纵径 ,范围72~76,以74为最好v蛋形受多基因控制,遗传力中等稍高一些(0.25~0.5),蛋形比较稳定v品系杂交时,后代处于中间值v与蛋壳强度相关:+0.58(即较圆者强度大)70v(2)、蛋壳强度:v测定:用蛋壳破碎强度计测得;此外,可用蛋壳厚度计测壳厚,也可用比重法测蛋的比重来互为指示,因三者呈高度的正相关v遗传力 :中偏低,0.3~0.4v影响因素:环境温度高时,血Ca下降,壳薄。
v应激因素:转群、疾病、噪音 v药物:影响碳酸苷酶活性的,如磺胺类饲料Ca含量71v(3)、壳色:v鸡蛋的壳色为白色或不同程度的褐色,还有少量绿壳蛋v遗传力:较高(0.30)v分类:白壳:不带色素(但含卵卟呤)v褐壳:卵卟呤沉积在蛋壳表面和胶护膜上v绿壳:受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D所控制,它与卵卟呤共存时产生胆绿素v壳色与蛋内营养无关,消费习惯各类蛋的品质差异与选育程度、遗传特性有关v影响因素:时间:个体开产时色浓,产蛋结束时色淡,提高产蛋数时,壳色往往变浅v杂交:白、褐壳蛋鸡杂交时,F1代壳色在两亲本之间而近于白色白壳对褐壳不完全显性72v(4)、蛋白高度及哈氏单位:v浓蛋白高度是遗传的,遗传力较高0.4,其受蛋重大小的影响,蛋大则浓蛋白也高v哈氏单位(Haug Unit):用蛋重加权从蛋白高度求出的单位vHaug Unit = 100log(H-1.7W0.37+7.6)vH:浓蛋白高度(mm) W:蛋重(g)v遗传力 = 0.4~0.5,重复力高0.7~0.8,与蛋白高度强正相关0.95v影响因素:vA、存贮时间:越长越低,一般产出后24小时内测得,75~80较好。
vB、与营养价值、孵化率正相关vC、初产时高而后下降vD、与产蛋量较弱的负相关vE、近交时低,杂交时高vF、性别:有明显的性连锁遗传效应,父本对后代的影响比母本强73v(5)、血肉斑率:蛋黄沉积或排卵时发生出血而沉着在卵黄中,有时出现在蛋白中v遗传力较高,0.25左右,可通过选育有效地改变,但完全去除几乎不可能v(6)、蛋黄品质:主要指蛋黄色泽:遗传力0.15(全同胞估计)v 蛋黄重与全蛋重比例:0.1(全同胞) 0.4(半同胞)v蛋黄色泽取决于饲料中色素的来源,连产多则色淡故要重视色素补充:黄玉米、干草粉、人工色素用比色扇可测74二、肉用形状v1、体重:产肉量的指标,反映家禽发育及健康状况,影响蛋重大小v遗传力较高,0.2~0.6,个体选择有效v对体重的要求:符合品种标准,不过轻或过肥种鸡体重一般在22~32周龄之间称量,作为选种的依据v影响因素:v1)雏鸡出壳重与父母体重无关,而与蛋重及8周龄体重呈强正相关肉仔要求7 周龄体重大,则选较大的蛋重v2)成年体重:受多基因控制,尤其以dw基因为重要v3)成年体重与产蛋量:负遗传相关,尤以肉鸡两者相关的程度更高。
v4)成年体重与蛋重正相关:选择体重大者,蛋重也提高,但产蛋量下降v5)杂交时,F1代体重在两亲本之间或中间偏高一些75v2、生长速度:早期生长速度是肉用禽的重要指标v(1)、遗传力:高,0.4~0.8,经选育容易改良v(2)、相关因素:vA、禽种:绝对增重:鹅>鸭和鸡 相对增重:鸭>鹅和鸡vB、品种:如现代肉仔鸡父系以白科尼什,母系以白洛克生长迅速,还有北京鸭、白色宽胸火鸡等都是同种内生长快的品种vC、年龄:以2~3月龄生长较快,尤其是第一个月vD、性别:♂>♀,肉仔鸡8周龄体重,♂>♀22%vE、羽毛冠形:vF、产蛋量:肉鸡生长速度和其今后的产蛋量呈负的遗传相关,故选种时除重视生长速度外,还要兼顾产蛋量等其它性状有研究:仔鸡体重每增加45g,以后产蛋量下降10%,产蛋期成活率下降2.3%,孵化率下降1.4%,肉仔鸡成活率下降0.25%vG、开产日龄:负相关,即生长快的成熟早76v3、饲料效率:v是养禽业特别是肉禽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因饲料占总支出的70~80%v表示方法:料肉比与料蛋比,值越小,饲料效率越高v不同品种或品系饲料效率不一样,现代肉仔鸡一般7周龄出场,饲料消耗比(料肉比)已降至1.8左右,产蛋鸡2.2左右。
v遗传力:中等0.3左右,个体选择有效v相关因素:v(1)、生长速度:强的负相关(-0.5~-0.6),实践上主要靠提高家禽的生长速度间接提高饲料效率目前,饲料效率的直接选择已经提上日程v(2)、与蛋鸡体重、产蛋量:密切相关,凡产蛋量高且体重又小者,料蛋比就小,反之则大v(3)、不含色素原基因C的母鸡饲料消耗比较小如白壳蛋鸡比褐壳鸡料蛋比小77v4、腹脂和体脂:过去单纯追求生长速度而带来过肥的问题v沉积脂肪比生长瘦肉要多消耗3~4倍的能量,增加了饲料消耗,消费者也不喜欢过肥的家禽所以,培育低脂鸡已成为当前肉鸡育种的重要课题v体脂与腹脂:高度相关(0.5~0.6),且腹脂在体脂中所占比重大,常以腹脂作为体脂的代表腹脂遗传力较高(0.48左右),腹脂的变异系数大,容易产生选择反应v影响因素:体脂与腹脂的沉积与饲料、环境、遗传等许多因素有关,但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v1)腹脂与活重间相关较强(0.3~0.5),表明增加体重的选择会使腹脂含量增加;但减少腹脂的选择可以使体重无显著变化v2)腹脂与饲料消耗比:正相关v3)腹脂与产蛋量不相关,降低腹脂不会影响产蛋量,而体脂的减少有助于提高产蛋量v4)对腹脂的选择不影响肉质,因肌肉组织内的脂肪不易受选择的影响。
v度量方法:同胞或后裔解剖成绩v血浆VLDL:与腹脂高度相关,遗传力高(0.5)是很好的间接度量指标 78v5、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v活重:指在屠宰前停饲12小时后的重量v屠体重:放血去羽毛后的重量v全净膛重:去掉所有内脏(只保留肺、肾)、腹脂及头脚(鸭鹅保留头脚)的重量v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心、肝(去胆)、腺胃肌胃(去角膜及内容物)、腹脂及头脚(可食用部分)v屠宰率:屠体重占活重的百分比,反映肌肉丰满和肥育程度 遗传力估计为0.3左右,全净膛的屠宰率遗传力较低0.12,杂种的屠宰率优于双亲,各分割块占屠体百分率的遗传力一般为0.3~0.7v胸肌率(%)=胸肌重×100/全净膛重活体度量时常用胸角器测胸角度或用卡尺测量胸宽深和龙骨的长度胸角和胸宽的遗传力为0.3~0.4;遗传相关0.8以上,高度相关;它们与体重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42和0.21,因而对体重的选择可以便肌肉发育得到改进v腿肌率(%)=大小腿净肌肉重×100/全净膛重79v6、弱腿:包括所有的腿部、胫部和趾部 骨骼异常,如扭曲腿、胫骨软骨增生不良,骨端粗短、弯趾、软骨和关节炎等v主要发生于肉鸡,它是由于肉鸡快速增长的体重与腿部骨骼发育不平衡而引起的。
后果:采食不便而影响生长发育、屠体品质下降,损失很大目前,一些育种公司已将弱腿和腹脂列为重点选择指标v 遗传力中等,用胫骨软骨增生不良估测遗传力在0.23~0.6之间v影响因素:遗传、营养、管理和微生物等许多因素从遗传上选择腿脚结实的鸡做种,是解决弱腿的根本途径80繁殖力与成活率v(1)、禽的繁殖力主要取决于产蛋量、受精率和孵化率v二者的遗传力都很好,受饲养管理的影响更大一些v受精率:依品种、生理状态和饲养管理条件而异一般轻型鸡较重型鸡受精率高;单冠好于其它冠形,豆冠一般都低;家禽健康,产蛋量高时受精率也高v孵化率:受种禽的饲养管理条件和孵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它是反映种鸡场技术水平的灵敏指标有人提出商品杂交鸡标准的孵化率为:盛产期♀受精率98%,孵化率91%,率差7%;老龄♀受精率93%,孵化率81%,率差12%率差越小,反映种鸡饲养和孵化技术越高v近交时孵化率低,据研究F每增加10%,孵化率下降4%;杂交时杂种优势明显81v(2)、禽的成活率:包括育雏育成期的育成率和产蛋期的存活率v遗传力很低,估测新汉夏鸡10周龄成活率的遗传力为0.05,来航产蛋母鸡死亡率的遗传力为0.083,白血病死亡率遗传力0.059。
近交时下降,杂交时产生优势;据测F每增加1%,育雏期死亡率上升0.33%,育成期死亡率上升0.15%,产蛋期死亡率上升0.21%由于注意成活率的选择和鸡群疾病的净化以及利用杂交优势的结果,现代商品杂交鸡的成活率大大增强,育雏育成期和产蛋期分别达到96%和94%以上82部分经济性状的遗传力83三、形态性状v家禽外部形态形状在生产中有很重要的用途,如作为品种特征、性别鉴定等家禽的若干性状名称及其基因符号如下:K慢羽K快羽H正常羽H丝羽S银色绒羽 S金色绒羽Cr毛冠Cr非毛冠B芦花羽色 B非芦花羽色 C色素原C无色素原DW正常dw矮小体型O氧化酶O无氧化酶ID淡色胫id黑色胫W白皮肤w黄皮肤I抑制色素i有色羽Na裸颈na正常84伴性遗传与自别雌雄v原理: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公鸡的性染色体为ZZ型,母鸡为ZW型基因只在Z染色体上,W不携带基因v性状基因必须是存在于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而且必须是母鸡携带显性基因,公鸡携带隐性纯合基因,此乃伴性遗传鉴别雌雄的必备条件85生产中应用的伴性性状v1.性连锁快慢羽基因:K与k,可进行雏鸡自别86初生雏的羽速识别v时间:出壳24小时内v部位:翼尖部v表现:快羽型: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2mm以上。
v 慢羽型:等长型、倒长型、主未出型、主微长型872.矮小体型 88v(2)、dw基因的作用:dw是鸡已知的几种矮小基因中唯一的一种对鸡本身的健康无害,而对人类有利的隐性突变基因vA、使长骨缩短显著,如胫长短1/3,而对各种扁平骨的影响很小总之,dw鸡的龙骨长、胫长、胸深均小于正常鸡vB、对出壳重影响不大,但随年龄增长不断对体重产生影响:8周龄减轻5-10%;25-35 周龄减轻15-25%,成年时♂减轻40%,母鸡减少30%vC、使轻、中型鸡产蛋量降5-10%,对重型鸡无影响,甚至有些提高vD、使蛋重降低5-10%,选育后小于2%,但相对蛋重有所提高,提高孵化率5-10%,尤其是肉用鸡提高明显vE、饲料消耗:重型鸡降低20-30%,轻型鸡降低10-20%v总之,由于鸡只体重的减少,可节省20-30%的饮料还可增加饲养密度,提高房舍利用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故dw基因的应用广泛89(3)、dw基因的应用: v日益广泛,已成为世界性的育种方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有dw鸡品系,尤其是应用在肉仔鸡的母本上目前,也有了dw蛋鸡品系我国也已培育出了D型矮洛克鸡和黄羽矮脚鸡v遗传方式:(与自别雌雄相反)903.羽色遗传 v(1)、白羽的遗传:是肉禽育种的一个重要性状,分为两大类:显性白羽(白来航)和隐性白羽(白科尼什与白洛克,已显性化)。
91v(2)、黑羽与其它有色羽(褐羽、浅黄羽、红羽)的遗传v据研究,黑羽为色素原与氧化酶氧化反应最终产物的色泽,有色羽为其中间产物的色泽v黑羽基因型:CCOOEE,如黑狼山、黑奥品顿、澳洲黑等v有色羽基因型中含有一对限制色素扩散的ee但对颈、翼和尾部大羽不能限制而出现黑羽v显性白>黑羽>有色羽>隐性白923.银白色和金黄色绒羽的遗传:S与s,伴性v现代家禽育种公司培育褐壳蛋鸡时,特别重视利用伴性羽色基因来实现雏鸡自别雌雄v对象:初生雏93v(4)、横斑(芦花)的遗传:横斑由显性基因B所控制,其效应能冲淡羽毛黑色素使呈黑白相间横斑状斑纹v至此,我们已接触4对伴性遗传基因:K与k,S与s,B与b,DW与dw94四、血型和蛋白多态 v1、血型:是存在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的个体变异v在鸡上已发现12种血型系统,每一种血型系统由很多对复等位基因控制在鸡的血型中以B型系统研究最多,它对生产性能、生活力的影响大大高于其他血型系统v应用:(1)、根据血型可以对产蛋量等生产性能进行早期鉴定,加快选种进程v(2)、抗病育种:如B21血型的蛋鸡品系,抗MD及一般疾病能力较强v (3)、品系配套:利用血型基因频率分析种群间的遗传关系(如遗传距离),为品系配套提供参考而不必进行杂交试验。
95v2、蛋白多态:指血清蛋白质抗原性的个体变异,鸡的多态性依免疫球蛋白(Ig)的多态性而分类目前研究较多的蛋白多态性有:前白蛋白,后白蛋白,转铁蛋白,碱性磷酸酶、淀粉酶、酯酶等v应用:利用蛋白多态做标记基因,研究群体间的遗传结构,为品系配套提供一定信息96第三节第三节 现代家禽育种原理现代家禽育种原理v一、现代家禽育种的特点v(一)生产目标专门化v(二)品系化杂交化v(三)商业化v(四)高强度选择v(五)高水平的育种保障措施97v(一)生产目标专门化v1、以兼用型为主分化为肉用和蛋用两个方向v原因:蛋用性状与肉用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同时提高十分困难v2、肉用型鸡的分化和专业化v40年代后,鸡育种家认识到鸡在增重速度上的巨大潜力,尤其是白科尼什所具有的增重迅速、宽胸、腿结实等突出特点,用它作杂交父本,可发挥十分突出的肉用生产价值进入60年代以后,在肉鸡育种工作的推动下,鸡的肉用性能取得了惊人的遗传进展,并逐步形成了肉鸡生产体系v3、蛋用型鸡的分化v单冠白来航始终是应用最广的蛋鸡品种之一此外,从中型鸡(兼用型)中分化一些褐壳蛋鸡类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选育,褐壳蛋鸡的生产性能迅速提高,与白壳蛋鸡不相上下。
近年来又出现粉壳蛋鸡、绿壳蛋鸡v通过生产目标的专门化,肉鸡和蛋鸡已形成两大独立的生产体系,蛋鸡育种和肉鸡育种也成为基本独立的领域,在育种素材、育种目标、育种程序、营养需要、饲养方式和管理方法上均出现较大区别98v(二)品系化杂交化v现代家禽育种已不像过去标准品种的所谓标准育种法,而是在过去标准品种基础上选育或合成专门化的高产品系,然后进行品系杂交生产商品配套品种,成为现代家禽育种法育种方法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现代家禽业的发展v1、总体思路:先纯合(培育近交系或专门化品系)后杂交v2、理论基础:纯合累积有利的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淘汰不利或有害的基因,通过品系间杂交造成非加性基因的杂交优势和加性基因的完善与丰富99v3、鸡育种中利用杂交优势的模式v品种间杂交和品系间杂交成为鸡育种中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形式一般遗传力低的性状如繁殖性状(产蛋量、受精率、孵化率等)和成活率等可获得较强的杂种优势品种间杂种的生产性能一般要好于系间杂种,纯繁后代的生产性能相对较差v4、杂种优势的变异性v研究表明,杂种优势可表现出较大的变异性,同一性状在不同的亲本组合间可能表现出较大的杂种优势差异,一个纯系与不同纯系杂交时,在主要性状上表现出不同的杂种优势。
主要是因为杂种优势的大小受到杂交亲本的基因纯合度和亲本间基因频率差异的影响因此,应通过配合力测定,发掘出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很好的纯系组合来作配套杂交100v(三)商业化v商业化是指鸡育种几乎被商业育种公司所控制,这些公司的育种工作以赢利为首要目标,通过在全世界范围内竞争市场,推销其种鸡和商品鸡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v1、育种商业化的背景(必然)v(1)鸡育种竞争非常激烈在美国,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只有不到5%的育种公司生存下来这些生存下来的公司力求使它所提供的鸡在生产性能上优于其它公司的产品,以便迅速占据市场,带来丰厚的利润,这就要求育种工作走向商业化,吸收大量商业资本,提高技术水平,引入市场竞争机制v(2)交通运输手段的现代化 现代航空运输体系可以在24小时之内把国际育种公司的雏鸡运到世界各国因而育种产品的销售网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为育种商业化创造发良好的条件101v2、商业化带来的好处v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育种公司不断发展,各个育种公司都必然致力于提高其种鸡和商品鸡的生产性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聘用高水平的遗传学家、兽医专家和营养学家来领导相应的技术工作,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周到的售后服务。
v3、商业化的不利一面v(1)遗传资源走向狭窄:育种商业化迫使育种公司致力于少数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因而育种素材的选择利用均集中在少数几个优秀的品种上,如白来航、洛岛红、科尼什、白洛克等其它品种均逐步被商业育种所抛弃因而,遗传基础狭窄,育种群内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减少,是妨碍育种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v大量现代鸡种的引入,对我国的地方品种资源构成了很大的威胁v(2)育种技术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v商业育种公司开展的研究多数是技术应用型,主要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作研究,缺乏对育种理论基础的长期系统研究,不热衷于探索新的育种途径,这尤其限制了一些需要采用新技术和多学科合作的科学研究探索加上育种公司之间对育种技术和研究结果严格保密,这对于学术交流和研究的发展极其不利102v(四)、高强度选择v鸡本身的两个特点(高繁殖力、饲养成本低)为高强度选择提供了条件,选择强度之高是任何家畜所不可比拟的一般情况下一个纯系观察鸡数在3000只以上,多的可达1万只左右,为提高选择强度打下了基础v与牛、猪育种相比,鸡商业育种中在应用先进方法进行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上存在一定差距,但由于选择强度很高,世代间隔短,弥补了前一方面的不足,使鸡的选择仍可获得领先的遗传进展。
v(五)高水平的育种保障措施v从广义上讲,动物育种工作不但指利用遗传育种的原理和方法来提高动物的遗传潜能,还包括保证遗传潜能充分表现出来的其它因素,如营养、疾病控制和饲养管理条件等因此,良好 外界条件也是提高选择准确性、加快遗传进展速度的保证因素103二、育种原理和基本方法v(一)现代育种原理v1、确定合理的育种目标:即在育种中改进哪些性状,这些性状各向什么方面发展,改进量是多少v在鸡的育种计划中,最重要的决策是确定合理的育种目标如果目标确定不当,遗传进展将向低效甚至错误的方向发展,从而导致育种公司在经济收益上的损失和市场竞争上的失利v确定目标需要综合多方面要素作全面分析后,进行大胆决策,通常要考虑三大要素:v(1)市场需求v(2)现有育种群的状况v(3)竞争对手的产品性能104v2、充分利用加性和非加性效应v(1)加性遗传效应的利用——选择v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即性状的育种值,是性状表型值的主要成分任何一个选育计划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选择来提高性状的加性效应值(育种值),产生遗传进展长期以来,人工选择是使现代鸡种主要生产性能持续提高的主要手段 v(2)利用非加性遗传方差 —— 杂交v在构成表型值的效应中,除了加性遗传效应外,还有两个重要的非加性遗传效应:显性(包括超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
v研究表明,鸡的部分数量性状具有很显著的非加性遗传效应因此,通过杂交生产商品鸡已成为现代育种的基本特征育种工作不仅要提高纯系性能(加性遗传效应)值本身,同时也应最大限度地利用杂种优势,即非加性遗传效应105v3、保持性状间的综合平衡v鸡的性状众多,但鸡体本身是一个整体,因此在性状间形成了各种表型及遗传上的关联育种者通过选择使某性状发生变化时,在同一遗传基础和生理背景下,其它一些性状也可能发生相关反应,其变化量大小取决于性状的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等育种中必须考虑到生物体的这种关联性,保持性状间的合理平衡,即平衡育种v保持性状间的平衡,一方面是针对选择性状间的遗传对抗(负相关),另一方面是克服自然选择的阻力v理论上预期肉鸡增重的年遗传进展可达70~75g,但多数育种公司的实际进展只有50g左右,而繁殖力和成活率基本保持稳定或略有改进,这正是平衡育种的结果v性状间的遗传对抗有一定的域值(性状间的遗传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范围内,两个性状有可能向同一方向发展,或者其中一个保持稳定,另一个发生改变但如果对其中一个选择压过高,突破了域值,则不但选择性状达不到预期的遗传进展,相关性状也会发生剧烈的不利变化。
106(二)家禽的选择方法v1、基本选择方法v(1)个体选择:据个体表型值进行选择,适于遗传力高的性状,如肉鸡的体重选择v(2)家系选择:据家系均值进行选择,以家系为单位进行适于遗传力低的性状,且要求家系大,家系成员表型值中的环境效应在家系均值中基本抵消,家系均值能基本反映家系平均育种值如对产蛋量的选择v家系:鸡育种中特指由一只公鸡与10只左右的母鸡共同繁 殖的后代鸡的家系选择又分为全同胞家系选择和混合家系选择如对产蛋量这一限性性状,公鸡用同胞选择,母鸡用家系选择,两种方法对选择反应的影响几乎相同 107v(3)家系内选择:根据个体的家系内离差进行选择,适于遗传力低的性状,要求家系间因共同环境造成的差异大这种方法实际意义不大,但可降低近交机会v(4)后裔测定:根据个体全部后裔的表型均值进行选择,这是早期育种中选择♂的方法,选择准确性要优于同胞选择,但世代间隔太长,年遗传进展较低,加上时间安排上的困难,目前已很少采用v(5)合并选择:兼顾个体表型值和家系均值进行选择,还可以综合亲本方面的遗传信息,制定一个包括亲本本身、亲本所在家系、个体本身、个体所在家系成绩等在内的合并选择指数。
用指数值代表个体的估计育种值数量遗传学近20年的发展,为准确估计育种值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如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LUP)已成功地用于牛的育种值估计,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还未广泛用于鸡的育种实践108v2、多性状选择:鸡育种实践中,需要同时选择多个性状,以保证鸡主要生产性能的全面提高v(1)顺序选择: v(2)独立淘汰法一般对一些不是最重要的,但又必须加以改进的次级选育性状采用独立淘汰,但选择压不能高,最常见的有对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甚至肉种鸡的产蛋量等性状,根据选育目标和纯系的特点制定一个基本的淘汰标准,达不到此标准的家系均在作其它性状选择之前就彻底淘汰 109v(3)综合选择法 将多个性状值综合在一起进行选择vA、最简单的综合选择方法是合并性状v产蛋数×蛋重=产蛋总数v饲养日产蛋数×产蛋期成活率=入舍鸡产蛋数v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v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有时因掩盖了构成性状的遗传特点而影响了性状的遗传改进,而且能合并的性状毕竟是少数vB、综合选择指数法:常用的方法它以使选育群的经济价值达到最大改进为目标,根据性状的遗传力、经济加权值和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等制定出综合选择指数,计算出每个个体的指数值(复合育种值),然后进行选择。
110v2、家禽选择的依据:v(1)、根据外貌与生理特征的选择与淘汰vA、种用雏禽的选择与淘汰vB、种用育成禽的选择与淘汰 vC、成年种禽产蛋能力的选择与淘汰:身体结构与外貌特征,如触摸品质与腹部容积 、换羽、色素变换v(2)、根据记录成绩的选择与淘汰(系谱、本身、同胞、后裔)111(三)、纯系选育v1、纯系v(1)概念:鸡育种中,育种群在闭锁继代选育5代后,有利基因的频率逐渐增加,不利基因的频率逐渐下降,形成了遗传上比较稳定的种群,就可称为纯系,简称系生化遗传研究表明,鸡纯系中大多数血型及蛋白多态性基因的纯合系数仅有0.3左右,所以纯与不纯是相对的v纯系由许多家系组成,因此家系是纯系的基本构成单位,决定着纯系的规模和遗传结构v(2)培育纯系的目的:vA、通过选择提高性状的育种值(加性效应值),这是整个育种工作的基础,纯系获得的遗传进展通过杂交繁育体系传递给商品代,成为商品代生产性能持续改进的动力vB、提高纯系的基因纯合度,将来可以增加杂种优势(非加性效应)112v(3)纯系配套v通过配合力测定,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纯系组合,这一特定纯系组合即构成配套系配套系一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一般要保持稳定,直到现有配套系已不能满足育种目标的要求,推出新的配套组合为止。
v例如I、II、II、IV、V共5个纯系,如果完全随机组合可产生60(C52)不同的三系配套组合但实际育种中,不同纯系按特定的配套位置设定了重点选育方向以及羽色、羽速等特征,因此实际上不需要对这么多的杂交配套组合作配合力测定1132、纯系选育方法v(1)近交育种(少用,50年代常用)v(2)闭锁群家系育种:用得较多,也称为纯系内选择,用闭锁法培育纯系时,首先闭锁鸡群,不引进外血,在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交配的前提下,随机配种,这种育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细致的选择使优良基因逐步纯合化闭锁群育种虽然也需要大量鸡群,进行细致的选种、记录和测定工作,但比培育近交系花费要少些,现在用的较多vA、基础群的选择:育种的基本素材是基础群,目前可用纯系(包括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鸡 vB、纯系规模:一般情况下,每个纯系应有60~100个家系,每个家系按1:10~12组配,每只母鸡留下4~6只♀雏,2~3只♂雏,产蛋观察群的规模为2000~5000只母鸡,后备公鸡1000只以上 vC、(纯系)选育程序114v(4)合成系选育v合成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来源不同,但有相似生产性能水平和遗传特征的系群(可以是纯系,也可以是祖代或父母代等),杂交后形成的种群,经选育后可用于杂交配套。
v合成系育种重点突出主要的经济性状,不追求血统上的一致性,因而育成速度快,不同来源的种群合成后,有可能将不同位点的高产基因汇集到一个合成系中,提高性状的加性基因效应值,增加遗传变异,为进一步的闭锁选择打下基础 v选育合成系主要是用它做为配套系的一个亲本,一般只做母系,父系一定用“纯系”,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杂种优势115v3、选配:选种后必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选配在鸡纯系选育中,最常用的选配方法是在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交配前提下,进行随机交配,中选母鸡的同胞姐妹尽可能避免进入同一新组家系有少数育种场采用同质选配,即用最好的公鸡与最好的母鸡相配,以便在后代中巩固和发展它的特点,培育出优秀的专门化品系,这种方法容易造成近交的增加,而且遗传变异相对减少,长期选择时遗传进展很快就会衰竭116(四)一些育种技术v1、个体输精与系谱孵化v2、个体标记:个体标记必须在系谱孵化出雏时进行,戴翅号 v3、育种记录:以个体为基本记录单位,用专用表格(以前),现在出现了一些电子数据记录系统→无纸化v基本育种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v(1)系谱孵化记录v(2)生长发育记录v(3)屠宰测定记录v(4)母鸡个体产蛋记录v(5)公鸡繁殖率测定记录v(6)新家系组成:记录选种后组成的新家系的基本情况,包括公母鸡组成、翅号及生产性能等,同时转入系谱资料库,建立系谱档案。
117(五)育种工作中的非遗传措施v1、疾病净化v2、防疫与消毒v3、环境控制v4、营养与饲料118 第四节第四节 鸡的育种程序鸡的育种程序 v一、蛋鸡育种v(一)育种素材的搜集v搜集具有不同特点的鸡品种、品系或群体,是培育现代商品杂交鸡的基础,这项工作称之为建立基础群现代家禽育种公司都建有很大的基础群,以便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育成新的“纯系”,基础群一般都保有几十个以上的群体建立基础群的主要目的是保留某些基因,群体数宜多而每个群体规模不宜过大v 119(二)纯系选育 v1、蛋鸡的选育性状:蛋鸡生产的产品单一,但影响生产效益的因素很多,因此必须在育种中加以全面考虑v(1)、产蛋数:相关性状有开产日龄,高峰产蛋及产蛋持久性v(2)、蛋重:考虑平均蛋重外,还要考虑蛋重增加曲线形态,应作多阶段测定v(3)、饲料转化率:相关性状为体重、产蛋量等目前以间接选择为主,发展趋势是直接选择v(4)、蛋品质:包括蛋壳强度、颜色、质地、蛋形、蛋白高度、血肉斑率等v(5)、自别雌雄性状:如对羽色羽速作选择和监测v(6)、成活率:育雏育成期成活率和产蛋期成活率v(7)、受精率和孵化率v(8)、监控性状:生成发育情况,成年羽色、肤色、习性、粪便干燥度、产蛋期末体重等。
120v2、纯系选育方向:纯系在配套系中所处位置不同,应当采用不同的选育方向蛋鸡选育重点主要是考虑产蛋数和蛋重这两个性状的平衡,其它的选育性状在不同纯系中都应保持适当的选择压121122v3、纯系选育制度v(1)早期选择:产蛋数是蛋鸡育种中最重要的选育性状,长期育种实践中,一直沿用40 周龄左右累计产蛋数作为选择指标,通过早期选择来间接改良72周龄产蛋数,理论与实践都证明,对产蛋数作早期选择是成功的对蛋重和蛋品质等性状也可以采用早期选择因此,早期选择成为蛋鸡育种的基本选择制度123v(2)两阶段选择:前面的分析表明,常规早期选种时,产蛋量的选择准确率只有60%左右,即便是用改进方法,准确率也很难超过70%为解决产蛋量选择中世代间隔与选择准确率的矛盾,可采用两阶段选择,即“先选后留”与“先留后选”相结合的方法早期选择法称为“先选后留”v两阶段选择法的核心是利用早期产蛋记录作第一次粗选后,一方面继续作产蛋的个体记录,另一方面组建新家系繁殖下一代育种群 124125(三)纯系配套v1、配合力测定 一个育种公司若想不断推出新产品,以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长期不断地进行配合力测定工作杂交组合一经选定,即扩大投入生产,同时又以此为对照,继续进行配合力测定,以寻找新的更优秀的杂交组合,代替原来的配套系。
因此一个公司的商品杂交鸡在不同时期并不一定是同一个配套系,但商品鸡的性能则不断提高,直到育种公司认为按原品牌出售威信不高时才开始更换新的牌v2、雏鸡自别雌雄 v(1)白壳蛋鸡:均属于单冠白来航品变种,可用羽速自别雌雄v(2)褐壳蛋鸡:利用羽色和羽速基因自别雌雄,因而纯系在配套组合中的位置是比较固定的纯系选育时必须按各自在配套系中的位置确定合理的选育方向,进行选择126v3、纯系配套形式v商品杂交鸡可以是四系配套、三系配套或二系配套,一般二元杂交如配合力好时即可产生强大的杂种优势,产蛋量大为提高,但有时蛋重或其它方面还不够理想,为使商品杂交鸡的性能更全面,更整齐需要进行三元或四元杂交此外,二元杂交只能做为父母代直接生产商品鸡,制种量小,满足不了社会需要v如果三系配套已能达到育种目标要求,并具有充分的竞争力,则最为经济因三系配套父本只有一个,公母鸡都可以利用目前,国际上出售的四系配套商品杂交鸡,有时就是三系配套按四系出售,这样既能取得更好的收益,又能防止用户自繁127v4、扩繁:经配合力测定刚刚配套的品系,一般规模较小,必须进一步扩繁,达到相当的规模,满足供种需要,从遗传学上考虑,维持相当数量的鸡群,可保持已有的遗传方差,防止基因漂变和近交带来的损失,为基因突变、重组形成新的变异提供基础。
128二、肉鸡育种v(一)产品类型与纯系配套v从市场需要来看,发展中国家仍以整鸡(西装鸡)为主,而发达国家已转向分割鸡和深加工鸡肉,这就要求肉鸡育种相应地改善屠体性能,尤其是提高胸腿肌肉产量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白羽快大型肉鸡配套:v1、标准型:是目前早期生长速度最快的肉鸡,也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肉鸡类型选育上以提高早期增重速度为主,只测量胸角,一般不作屠宰测定;重视母系产蛋性能的提高,以降低雏鸡成本;父母代母系可以羽速自别雌雄v2、高产肉(率)型:适应欧美市场其早期生长速度略慢于标准型,达上市体重的日龄晚一周左右,饲料转化率也略低但产肉率高,其分割肉产量各项指标均优于标准型这类种鸡的产蛋能力相对较差,且肉仔鸡的腿病发生率较高129v3、羽速自别型:商品代肉仔鸡可据羽速自别♀♂,可以公母雏分开饲养,并在各自最佳的日龄上市,利于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均匀度,适合作快餐用鸡选育与标准型没有根本区别如三系配套:130v4、母本矮化型:祖代以矮小型鸡作配套母系父本(C系),可提高父母代母系的产蛋量和种蛋合格率,降低饲料消耗,降低商品代雏鸡成本矮小型父母代母系与正常型父系配套使用,商品代为正常体型因此,有些国家对dw基因非常重视。
但仍存在争议,杂合子正常公鸡与纯合子正常公鸡生长速度上存在差距,且有人认为早期生长速度会受到影响,只要使上市体重低2~3%,就足以抵消从母系产蛋多、耗料少等方面获得的收益因此,育种公司对培育带矮小基因的肉鸡配套系持谨慎态度v此外,肉鸡育种还有一个特点,即打破原有配套组合,根据需要用不同育种公司的父系和母系来组合配套如用彼得逊公司的父系与AA(爱拨益加)公司的母系来配套生产商品代肉鸡,是美国很普及的一种配套组合 131(二)肉鸡选育性状v1、肉仔鸡性状:主要有以下13个:(1)早期增重速度(体重);(2)产肉率(胸腿肉比率);(3)饲料转化率;(4)腿部结实度和趾形;(5)死淘率;(6)胸囊肿;(7)腹脂沉积量;(8)龙骨曲直;(9)羽毛生长速度(K与k);(10)肤色;(11)羽色;(12)羽毛覆盖度;(13)体型结构的其它缺陷v2、种鸡性状:主要有7个方面:(1)产蛋量;(2)蛋重;(3)开产日龄;(4)蛋品质;(5)受精率;(6)孵化率;(7)死亡率v3、选育进展目标:据一些育种公司经验,肉鸡主要生产性能上每年可获得的遗传进展为:(1)体重:50g;(2)分割肉产量:0.18%;(3)耗料增重比:-0.02;(4)入舍鸡产蛋数:1.5枚;(5)存活率、受精率、孵化率等不下降。
132肉鸡选育程序v(一)父系选育v1、选育性状:以早期增重速度、配种繁殖能力、产肉率和饲料转化率为主,兼顾其它性状方法上以个体选择为主,在繁殖性能和饲料转化率等方面结合家系选择进行v2、选育程序:由于肉鸡的主要性状是在不同年龄表现出来的,因此要分阶段选育选种时,不但要求在各阶段选择中对选择压进行合理分配,而且要根据性状间的遗传关系制定合理的选种标准肉鸡父系选育的基本程序为:v(1)出雏选择:留健雏,纯系要求对羽色、羽速等进行选择v(2)早期体重选择:以达到1.8公斤体重的日龄作为选种年龄,此时,根据本身的体重、胸肌发育、腿部结实度、趾形等作个体选择,同时对部分个体作屠宰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对产肉率和腹脂作同胞选择对死亡率作家系选择此次选种的选择压最高,可达全部淘汰率的60~80%133v(3)饲料转化率选择:其直接选择现在越来越受重视但测定个体饲料消耗量费时费力,所以在实践中可以采用:a、以家系为单位集中饲养在小圈内,测定家系耗料量,然后对家系平均饲料转化率进行选择;b、按早期体重预选后,测定部分公鸡的阶段耗料量(单笼饲养),然后作选择v(4)产蛋期的选择:据体型、腿的结实度、趾形选择。
v(5)公鸡繁殖力的选择:在25~28周龄,测♂采精量、精液品质等(平养还要测公鸡的交配频率),然后通过个体配种和孵化,测定公鸡的受精率、孵化率,对公鸡进行选择,淘汰公鸡繁殖力差的家系v(6)产蛋量测定:在肉鸡父系中一般不对产蛋量进行直接选择,但需要以家系为单位记录产蛋成绩v(7)组建新家系、纯繁:一般可在30周龄左右组建新家系,公母比例为1:10左右这样,可在产蛋高峰时收集种蛋种蛋入孵前按蛋形指数和蛋重进行严格的挑选 134v(二)母系选育:v1、选育性状:主要是早期增重速度和产蛋性能,其次是腿部发育、腿部结实度、趾形、精液品质及受精率等v2、选育程序v(1)、出雏选择:留健雏,纯系要求对羽色、羽速等进行选择v(2)、早期体重选择:时间上比父系晚些,目前一般为6周龄左右,并结合体重确定具体时间,根据本身的体重、胸肌发育、腿部结实度、趾形等作个体选择在选择公鸡时还要考虑其母亲及父亲同胞的产蛋性能v此次选择的淘汰率可达总淘汰率的50~70%v(3)产蛋期前的选择:主要根据体型,腿脚状况进行个体选择135v(4)产蛋性能测定与选择:母系选择必须作准确的个体产蛋记录,产蛋测定在开产后持续12~15周,在40周龄前结束。
此期间还要测蛋重及蛋品质产蛋测定结束后,对母鸡按家系和个体成绩进行选择,公鸡按同胞产蛋成绩作选择须注意的是,肉鸡产蛋量的选择与蛋鸡有所不同,并非追求越高越好,而是注意保持与增重速度的协调发展v肉鸡产蛋性能测定方法在传统上采用自闭产蛋箱,有不少缺点,随肉种鸡笼养工艺的逐渐普及,用个体笼养测定肉鸡母系的产蛋性能应是大势所趋v(5)公鸡繁殖力的选择:结合自身的繁殖力和同胞产蛋性能进行选择在25周龄以后,测定公鸡的采精量、精液品质等,并通过孵化测定公鸡的受精率v(6)组建新家系纯繁:在40周龄左右组建新家系,按1:10个体配种后收集种蛋,作适当挑选后入孵,纯繁下一代育种群 136v3、增重与产蛋量之间的平衡v肉鸡母系的选育是肉鸡育种中的难题,特别是在如何平衡协调早期增重速度与产蛋量这对负相关性状上,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育种经验下面提出两种方法,供参考v(1)、早期增重速度选择方法的改进:肉鸡母系的增重要求与父系不同,不是增重越快越好,而是要规定体重上下限根据留种率来确定上下限这种选择方法不但间接选择了产蛋性能,而且还直接选择了均匀度,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方法v(2)肉用性能的后裔测定:在母鸡作产蛋性能测定的同时,可以同步繁殖一批肉仔鸡,在商品鸡生产条件下进行肉用性能测定,这批后代可以是父系与母系的杂交后代,也可以是母系的纯繁后代。
在对母系作第一次体重选择时,可放松选择压,待产蛋测定结束时,再根据本身的体重,产蛋性能及后裔测定成绩进行综合选择,有可能选出增重速度与产蛋性能均较好的母系肉种鸡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