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折***
  • 文档编号:298793970
  • 上传时间:2022-05-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6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 中外出名教导家简介 镇康县第一中学 罗自良整理 一、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导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家教导理论的奠基人教导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德育论思想: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更正迁善;身体力行 教学论思想:勤于学习, 广于见闻;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学以致用;虚心求学发愤不息;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因材施教,实际启程 教师论思想:以身作那么,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保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 古人认为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1 二、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中国战国中期出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导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教导思想是继承孔子的教导思想而加以进展的。

      1.他提出教导的目的是培养“明人伦”的君子和大丈夫2.关于教导的作用他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但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3.他留神道德教导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磨练4.在教学方法上他看法包括深造自满、潜心有恒、循序渐进、重思存疑、因材施教等重要著作《孟子》 三、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出名思想家、教导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时人尊称 “荀卿” 荀子重视教导和学习功能他认为,学 2 习对人是至关重要的,教导抉择了人后天的成长他指出,学识和德性修养是通过积累而成的他认为学无止境、后来居上《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重要著作《荀子》 四、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广川郡(今衡水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他是汉代教导的立法者,被称为“汉代的孔子”,是中国教导史上一位有影响的教导家 在关于文教政策的论述中,董仲舒提出:1.兴学校以广教化、育人才 2.行选举以拔擢贤才。

      3.独尊儒术以统一思想在道德教导的原那么与方法方面,董仲舒看法: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强勉行道;必仁且智;重义轻利关于教学原那么和方法,董仲舒提出:强勉学问;节博合宜;专一虚静代表作品《天人三策》、《士不遇赋》、《春秋繁露》 五、朱熹 朱熹(1130—1200年),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生于福建尤溪,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中国南宋哲学家、教导家、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 重视家庭教导与小学教导是其教导看法 3 的一大特点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家庭教导,才能使学子“变化气质”;只有从小打下根基,学成技能,长大以后才能达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重视教学与读书方法,是朱熹教导思想的又一特点他首先提防学习目的教导,认为一个人要求学,务必先“立志”,“立志不定,如何读书”教师教学要“专一”,不成休止教学中他留神穷理与笃行朱熹还明确提出教师的任务是指引学生读书他强调为学要靠主观努力教师只做得个引路的人指引者,师之功也这正是教师的责任所在在对学生举行德育教导时,他看法严格要求,明细规定,多从积极方面指导,少从消极方面防止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导方法代表作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

      六、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汉族湖南衡阳人 明末清初卓越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导家 王夫之的教导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他所说的“习成而性与成”,就是认为人的学识、 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导的重要性他看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学和思可以相互促进,博学是思远的根基,而思遇到困难,就会更加勤学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务必着重力行实践,即“教必著行”教师务必要求学生努力实 4 行,学以致用,才达成了教学的目的他指出了教学过程归根结蒂是教为了学,教师主要起指引的作用他也要求教师须是\善教者\,只有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兴趣,觉得有收益,从而“本心乐为”,才能自勉代表作品有《读通鉴论》、《宋论》、《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 七、严复 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导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探索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曾承担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 严复提倡教导救国,影响最大的是他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 首次把进化论的思想传播到中国,提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他从进化论的观点启程,认为中国之弱,就是由于民智闭塞,学术空疏,缺乏竞争的总体实力,救国的唯一良方“开民智”,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严复提倡西学他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西之学各有其体用,要从政治制度上举行改革,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资产阶 5 — 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