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第十章(1)讲课讲稿.ppt

63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74103357
  • 上传时间:2024-08-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04KB
  • / 6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第十章(1) 一、酸化技术可分为酸洗、基质酸化和压裂酸化酸洗(Acid￿Wash)￿:将少量酸液注入井筒内,清除井筒孔眼中酸溶性颗粒和钻屑及结垢等,并疏通射孔孔眼;基质酸化(Matrix￿Acidizing)￿:在低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注入地层,依靠酸液的溶蚀作用恢复或提高井筒附近较大范围内油层的渗透性主要起解除井底附近地层的堵塞作用,亦称为解堵酸化酸压(酸化压裂)￿(Acid￿Fracturing)￿:在高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注入地层,在地层内形成裂缝,通过酸液对裂缝壁面物质的不均匀溶蚀形成高导流能力的裂缝其核心问题是提高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和裂缝的导流能力 一、酸化技术选井选层:ü￿优先选择在钻井过程中油气显示好、而试油效果差的井ü￿应优先选择邻井高产而本井低产的井层ü￿对于多产层的井,一般应进行选择性(分层)处理,首先处理低渗透地层ü￿靠近油气或油水边界的井,或存在气水夹层的井,应慎重对待,一般只进行常规酸化,不宜进行酸压ü￿对套管破裂变形,管外串槽等井况不适宜酸处理的井,应先进行修复,待井况改善后再处理 二、酸液类型•碳酸盐岩油气层的酸化主要用盐酸,有时也用甲酸、醋酸、多组分酸和氨基磺酸等酸液。

      为了延缓酸的反应速度,也采用油酸乳化液、稠化盐酸液、泡沫盐酸液等•砂岩油气层的酸化主要用土酸 二、酸液类型(1)盐酸优点:l￿属于强酸,与许多金属、金属氧化物、盐类和碱类都能发生化学反应;l￿盐酸对碳酸盐岩的溶蚀力强,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氯化镁盐类能全部溶解于残酸水,不会产生化学沉淀;l￿反应生成的CO2部分溶于残酸,部分呈小气泡状态分布于残酸中,对酸化效果影响较小;l￿酸压时对裂缝壁面的不均匀溶蚀程度高,裂缝导流能力大;l￿成本较低 二、酸液类型(1)盐酸高浓度盐酸优点:•酸岩反应速度相对变慢,有效作用范围增大;•单位体积盐酸可产生较多氯化钙、氯化镁,提高了废酸的粘度,控制了酸岩反应速度,并有利于悬浮、携带固体颗粒从地层中排出;•受到地层水稀释的影响较小 二、酸液类型(1)盐酸缺点:•与石灰岩反应速度快,特别是高温深井,由于地层温度高,盐酸与地层作用太快,因而处理不到地层深部;•盐酸会使金属坑蚀成许多麻点斑痕,腐蚀严重•对H2S含量较高的井,盐酸处理易引起钢材的氢脆断裂 二、酸液类型(2)￿甲酸和乙酸•甲酸和乙酸都是有机弱酸,反应速度比同浓盐酸要慢几倍到十几倍;•甲酸或乙酸与碳酸盐作用生成的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一般甲酸液的浓度不超过10%;乙酸液的浓度不超过15%;•甲酸比乙酸的溶蚀能力强,售价便宜;•适用于盐酸液的缓速和缓蚀问题无法解决的高温深井碳酸盐岩层。

      二、酸液类型(3)￿多组分酸•多组分酸是一种或几种有机酸与盐酸的混合物•多组分酸有缓速作用①酸岩反应速度依据氢离子浓度而定多组分酸中的氢离子数主要由盐酸的氢离子数决定②当盐酸活性耗完后,有机酸才离解起溶蚀作用③所以,盐酸在井壁附近起溶蚀作用,有机酸在地层较处起溶蚀作用,混合酸液的反应时间近似等于盐酸和有机酸反应时间之和,因此可以得到较大的有效酸化处理范围 二、酸液类型(4)￿乳化酸•乳化酸即为油包酸型乳状液,其外相为原油在原油中混合柴油、煤油、汽油等石油馏分;￿或柴油、煤油等轻馏分其内相一般为15~31%浓度的盐酸,或有机酸、土酸等•油酸乳化液的粘度较高,用油酸乳化液压裂时,能形成较宽的裂缝,减少了裂缝的面容比,有利于延缓酸岩的反应速度•油酸乳化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摩阻较大,施工注入排量受到限制 二、酸液类型(5)￿稠化酸稠化酸是指在盐酸中加入增稠剂,使酸液粘度增加•降低了氢离子向岩石壁面的传递速度,起到了缓速的作用•高粘度的稠化酸与低粘度的盐酸溶液相比,酸压时还具有能压成宽裂缝、滤失量小、摩阻低、悬浮固体微粒的性能好等特性•稠化酸在地层温度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即自动破胶,便于返排•现使用的增稠剂在地层温度较高时,会很快在酸液中降解,从而使稠化酸变稀。

      二、酸液类型(6)￿泡沫酸泡沫酸是用少量泡沫剂将气体(一般用氮气)分散于酸液中所制成•在酸压中滤失量低,相对增加了酸液的溶蚀能力;•排液能力大,减了对油气层的损害;•粘度高,在排液中可携带出对导流能力有害的微粒;•有降低粘土不利影响方面的作用 二、酸液类型(7)土酸•土酸:10%~15%浓度盐酸和3%~8%浓度的氢氟酸与添加剂所组成的混合酸液•土酸中的氢氟酸是一种强酸,对砂岩中的一切成分(石英、粘土、碳酸盐等)都有溶蚀能力,但不能单独用氢氟酸,由于氢氟酸与碳酸钙和钙长石(硅酸钙铝)等反应生成氟化钙沉淀,与地层水接触生成氟硅酸钠和氟硅酸钾堵塞地层因此要与盐酸混合配制成土酸使用 三、酸液添加剂•添加剂:酸化时要在酸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以改善酸液性能和防止酸液在油气层中产生有害影响•常用的添加剂种类有:缓蚀剂、表面活性剂、稳定剂、缓速剂,有时还加入增粘剂、减阻剂、暂时堵塞剂及破乳剂等 三、酸液添加剂(1)缓蚀剂•缓蚀剂的主要作用在于减缓局部电池腐蚀作用其机理有三方面:抑制阴极腐蚀;抑制阳极腐蚀;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盐酸缓蚀剂:①无机缓蚀剂￿:￿如含砷化合物(亚砷酸钠、三氯化砷等);②有机缓蚀剂:如胺类(苯胺、松香胺),醛类(甲醛)、喹啉衍生物、烷基吡啶、炔醇类化合物等。

      三、酸液添加剂(2)￿表面活性剂•酸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酸液的表面张力,减少注酸和排出残酸时的毛细管阻力,防止在地层中形成油水乳状物,便于残酸的排出•一般较多地采用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层酸化时油层内有乳化物生成时,可在酸中加入破乳剂,如有机胺盐类,或季铵盐类和聚氧乙烯烷基酚类活性剂 三、酸液添加剂(3)￿稳定剂•酸液与金属设备及井下管柱接触,溶解铁垢和腐蚀铁金属,使酸液含铁量增多油层本身含有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氧化物,酸液进入地层以后,也会生成铁离子•为防止氢氧化铁沉淀,避免发生地层堵塞现象,而加入的某些化学物质,称为稳定剂•常用的稳定剂有醋酸、柠檬酸,有时用乙二胺四醋酸(EDTA)及氮川三乙酸钠盐(NTA)等 三、酸液添加剂(4)￿增粘剂和减阻剂增粘剂:酸液中加入高粘度的增粘剂能延缓酸岩反应速度,增大活性酸的有效作用范围•常用的增粘剂:HPAM、羟乙基纤维素和胍胶等•增粘剂也是很有效的减阻剂,可使稠化酸的摩阻损失低于水 三、酸液添加剂(5)￿暂堵剂•将一定数量的暂堵剂加入酸液中,随液流进入高渗透层段,可将高渗透层段的孔道暂时堵塞起来,使以后泵注的酸液进入低渗透层段起溶蚀作用。

      •常用的有膨胀性聚合物如聚乙烯、聚甲醛、PAM等 四、碳酸盐岩地层酸化-盐酸盐酸与碳酸盐岩反应(1)￿化学反应及生成物l￿化学反应:碳酸盐岩油气层的酸化常用盐酸,其反应如下:2HCl+CaCO3→CaCl2+H2O+CO2↑4HCl+MgCa(CO3)2→CaCl2+MgCl2+2H2O+2CO2↑l￿生成物:氯化钙、氯化镁全部溶于残酸中二氧化碳气体在油藏压力和温度下,小部分溶解到液体中,大部分呈游离状态的微小气泡,分散在残酸溶液中,有助于残酸溶液从油气层中排出 四、碳酸盐岩地层酸化-盐酸反应过程•酸岩反应速度:指单位时间内酸浓度降低值或指单位时间内岩石单位反应面积的溶蚀量•酸岩反应过程由以下三步组成:①酸液中的H+传递到碳酸盐岩表面;②H+在岩面与碳酸盐进行反应;③反应生成物Ca2+、Mg2+和CO2气泡离开岩面 四、碳酸盐岩地层酸化-盐酸反应过程l表面反应:酸液中的H+在岩面上与碳酸盐岩反应l扩散边界层:H+在岩面上反应后,就在接近岩面的液层里堆积起生成物Ca2+、Mg2+和CO2气泡,岩面附近这一堆积生成物的微薄液层,称为扩散边界层l扩散边界层与溶液内部的性质不同溶液内部,在垂直于岩面的方向上,没有离子浓度差,而边界内部,在垂直于岩面的方向上,则存在离子浓度差 四、碳酸盐岩地层酸化-盐酸 四、碳酸盐岩地层酸化-盐酸•扩散边界层的浓度分布扩散边界层的浓度分布 四、碳酸盐岩地层酸化-盐酸反应过程扩散作用:由于在边界层内存在着上述的离子浓度差,反应￿￿物和生成物就会在各自的离子浓度梯度作用下,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这种由于离子浓度差而产生的离子移动称为扩散作用酸液中的H+是通过对流和扩散两种方式,透过边界层传递到岩面的 四、碳酸盐岩地层酸化-盐酸反应过程H+的传质速度:H+透过边界层达到岩面的速度•H+的传质速度比H+在岩面上的表面反应速度慢得多•盐酸与碳酸盐岩反应时,H+的传质速度、H+在岩面上的反应速度和生成物离开岩面的速度,均对整个过程的反应速度有影响,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其中较慢的H+的传质速度 四、碳酸盐岩地层酸化-盐酸影响酸岩反应速度的因素:酸岩复相反应速度表达式￿￿酸岩复相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H+的传质速度￿￿酸岩反应速度与扩散边界层内离子浓度梯度的关系:(1)面容比:岩石反应表面积与酸液体积之比,酸岩反应速度与酸岩系统的面容比、H+的传质系数和垂直于边界层方向的酸浓度梯度有关 四、碳酸盐岩地层酸化-盐酸影响酸岩反应速度的因素:•当其它条件不变时,面容比越大,单位体积酸液中的H+传递到岩石表面的数量就越多,反应速度也越快•对渗透性低的孔隙性地层,面容比很大:①酸处理时,挤入地层的酸液与岩石孔隙的接触面积很大,酸岩反应速度接近于表面反应速度,酸液几乎是瞬时反应完毕,活性酸深入地层的距离仅几十厘米就变成残酸,影响酸化效果。

      ②酸压时,由于压成裂缝的面容比小,酸岩反应速度相对变慢,活性酸深入地层的距离可增加到十几米,因此,裂缝压得越宽,酸处理的增产效果越显著 四、碳酸盐岩地层酸化-盐酸影响酸岩反应速度的因素:(2)酸液流速l￿酸岩的反应速度随酸液流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快,因为随流速的增加,酸液的流动可能会由层流变为紊流,从而导致H+的传质速度显著增加,反应速度相应增加l￿但随着酸液流速的增加,酸岩反应速度的增加小于流速增加的倍比,即酸液来不及反应完已经流入地层深处,所以提高注酸排量可以增加活性酸的有效作用范围,但排量过大会导致施工压力大于地层破裂压力,酸液沿裂缝流动,影响井筒周围的酸化解堵效果 四、碳酸盐岩地层酸化-盐酸影响酸岩反应速度的因素:(3)酸液的类型•￿不同类型的酸液,其离解程度、离解的H+数量不同,反应速度也不同4)盐酸浓度•￿相同浓度条件下,初始盐酸浓度越大,余酸的反应速度越慢,因此浓酸的反应时间长,有效作用范围比稀酸大•￿根据同离子效应,当新鲜酸变为余酸时,酸液中已存在大量的生成物CaCl2,使酸溶液中的浓度增加,使盐酸的离解度降低,浓度变低,反应速度下降 四、碳酸盐岩地层酸化-盐酸影响酸岩反应速度的因素:(5)温度温度升高,H+的热运动加剧,传质速度加快,酸岩反应速度随之加快。

      6)压力反应速度随压力增加而减慢,由试验曲线上可以看出,当压力小于3MPa时,压力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显著,压力超过5~6MPa,压力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甚微因此,油、气层酸化可不考虑压力对反应速度的影响7)其它因素:岩石的化学组分、物理化学性质、酸液粘度等碳酸盐岩的泥质含量越高,反应速度相对越慢;碳酸盐岩油层面上粘有油膜,可减慢酸岩反应速度;增大酸液粘度,限制了￿H+￿的传质速度,使反应速度减慢 四、碳酸盐岩地层酸化-盐酸提高酸化效果的措施:l降低面容比;l提高酸液流速;l使用稠化盐酸、高浓度盐酸和多组分酸;l降低井底温度等 五、砂岩酸化-土酸•砂岩是由砂粒和粒间胶结物所组成,砂粒主要是石英和长石,胶结物主要为硅酸盐类和碳酸盐类物质砂岩的油气储集空间和渗透通道就是砂粒与砂粒之间未被胶结物完全充填的孔隙•砂岩油气层的酸处理:就是通过酸液溶解砂粒之间的胶结物和部分砂粒,或孔隙中的泥质堵塞物,或其它酸溶性堵塞物以恢复、提高井底附近地层的渗透率 五、砂岩酸化-土酸1.砂岩地层土酸处理原理(1)氢氟酸与硅酸盐类以及碳酸盐类反应时,其生成物中有气态物质和可溶性物质,也会生成不溶于残酸液的沉淀,其反应如下:2HF+CaCO3=CaF2↓+CO2↑+H2O16HF+CaAl2Si3O8=CaF2↓+2AlF3+2SiF4↑+8H2O反应生成的CaF2,当酸液浓度高时,处于溶解状态,当酸液浓度降低后,即会沉淀。

      酸液中包含有HCl时,依靠HCl维持酸液在较低的pH值,以提高CaF2的溶解度 五、砂岩酸化-土酸(2)氢氟酸与石英的反应:6HF+SiO2=H2SiF6+2H2O反应生成的氟硅酸(H2SiF6)在水中可解离为H+和SiF62-而后者又能和地层水中的Ca2+、Na+、K+、NH4+等离子相结合生成的CaSiF6、(NH)2SiF6易溶于水,而Na2SiF6及K2SiF6均为不溶物质会堵塞地层因此在酸处理过程中,应先将地层水顶替走,避免与氢氟酸接触,处理时一般用盐酸作为预冲洗液 五、砂岩酸化-土酸(3)氢氟酸反应速度l￿氢氟酸与碳酸盐的反应速度最快,其次是硅酸盐(粘土),最慢是石英l￿当氢氟酸进入砂岩油气层后,大部分氢氟酸首先消耗在与碳酸盐的反应上,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氢氟酸,并且妨碍了它与泥质成分的反应l￿盐酸和碳酸盐的反应速度比氢氟酸与碳酸盐的反应速度快,土酸中的盐酸成分可先把碳酸盐类溶解掉,从而能充分发挥氢氟酸溶蚀粘土和石英成分的作用 五、砂岩酸化-土酸依靠土酸液中的盐酸成分溶蚀碳酸盐类物质,并维持酸液较低的pH值,依靠氢氟酸成分溶蚀泥质成分和部分石英颗粒,从而达到清除井壁的泥饼及地层中的粘土堵塞,恢复和增加近井地带的渗透率的目的。

      五、砂岩酸化-土酸2.盐酸预处理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防止CaF2等不溶物的沉淀和充分发挥HF对泥质成分的溶蚀作用,在土酸处理前应预先进行盐酸处理,预处理的作用有:(1)盐酸先溶蚀掉大部分碳酸盐物质,减少氢氟酸的消耗,减少CaF2的沉淀,充分发挥氢氟酸对泥质和石英等成分的溶蚀作用;(2)盐酸顶替地层水,避免氢氟酸与地层水接触,防止生成氟硅酸钾和氟硅酸钠沉淀 五、砂岩酸化-土酸3.土酸处理设计氢氟酸浓度超过盐酸浓度(如6%HF+3%HCl)的土酸溶液为逆土酸1)土酸酸化设计步骤1)油气层损害原因分析:对油气层损害造成的低产或低注入井,主要采用试井分析确定表皮系数,结合钻井和生产过程确定储层损害的类型、原因、位置及范围;2)选择适宜的处理液配方:包括能清除损害、不形成二次沉淀酸液及添加剂等 五、砂岩酸化-土酸3)确定注入压力或注入排量l￿当施工压力大于地层破裂压力时,对单油气层,酸液将沿着裂缝流动,而对井筒周围大部分的损害带起不到解堵的作用,同时由于砂岩油气层碳酸盐含量低,在不加砂条件下,施工结束后裂缝将闭合,酸化的效果肯定不理想l￿施工压力是以井底压力低于破裂压力为原则的l￿理想情况下的最大施工排量可以用达西方程确定: 五、砂岩酸化-土酸4)确定处理液量①前置液预冲洗量:预冲洗液的作用是避免地层水与HF接触,防止HF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沉淀,以提高HF的酸化效果。

      预冲洗液一般根据地层碳酸盐和粘土含量以及地层的渗透率大小,使用5%~15%的盐酸或5%~10%的醋酸l￿若径向驱替地层内液体至损害半径处,则需要的液量为:l￿在径向距离内溶解所有可溶于HCl的物质需要的液量为: 五、砂岩酸化-土酸②土酸液量:土酸的用量和氢氟酸的浓度都应有所控制,若￿￿￿用量过多,氢氟酸浓度过大(超过8%)时,一则氢氟酸价格昂贵,二则由于大量溶解胶结物,有可能使砂粒脱落,破坏砂岩的结构,引起地层出砂￿￿￿￿注意:土酸用量一般不宜超过预处理的盐酸用量,反应时间一般不超过8~12小时③后冲洗液量:后冲洗液的作用在于将正规处理酸液驱离井筒半径12~15倍以外,否则,残酸中的反应产物沉淀会降低产量￿￿￿￿推荐的后冲洗液有:对油井,使用NH4Cl,或5~7.5%的HCl和柴油;对气井使用NH4Cl、5~7.5%的HCl或氮气 五、砂岩酸化-土酸(2)提高土酸处理效果的方法影响土酸处理效果的因素包括:l￿在高温油气层内由于HF的急剧消耗,导致处理的范围很￿￿￿少;l￿土酸的高溶解能力可能局部破坏岩石的结构造成出砂;l￿反应后脱落下来的石英和粘土等颗粒随液流运移,堵塞￿￿￿￿￿地层 五、砂岩酸化-土酸(2)提高土酸处理效果的方法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就地产生氢氟酸,使氢氟酸处理地层深处的粘土。

      •①同时将氟化铵水溶液与有机脂(乙酸甲脂)注入地层,一定时间后有机脂水解生成有机酸(甲酸),有机酸与氟化铵作用生成氢氟酸•②利用粘土矿物的离子交换性质,在粘土颗粒上就地产生氢氟酸(自生土酸)•③采用替换酸:氟硼酸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替换酸,它可以在任何给定条件下保持较低的HF含量,因而也就具有较低的反应性,而且当HF消耗时,通过氟硼酸的水解可以产生HF 五、砂岩酸化-土酸④采用互溶剂—土酸处理、盐酸-氟化铵处理(自生土酸)等新工艺互溶剂的作用是:•有效防止破乳剂与阳离子缓蚀剂吸附在砂粒表面上;•当采用阳离子破乳剂时,无论盐酸或土酸处理均应使用互溶剂;•如果使用某种活性剂它能吸附于砂岩或粘土上,则应使用互溶剂,互溶剂在酸液中能溶解活性剂从而增加了活性剂的有效性;•使用非离子型活性剂对各类酸液都是非常有效的添加剂 六、酸化压裂技术酸压:•酸化压裂(简称酸压)用酸液作为压裂液,不加支撑剂的压裂•￿酸压过程中一方面靠水力作用形成裂缝,另一方面靠酸液的溶蚀作用把裂缝的壁面溶蚀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停泵卸压后,裂缝壁面不能完全闭合,具有较高的导流能力,可达到提高地层渗透性的目的 六、酸化压裂技术酸压和水力压裂的比较:(1)相同点:增产的基本原理和目的都是相同的,目标是为了产生有足够长度和导流能力的裂缝,减少油气水渗流阻力。

      2)主要差别:在于如何实现其导流性,对水力压裂,裂缝内的支撑剂阻止停泵后裂缝闭合,酸压一般不使用支撑剂,而是依靠酸液对裂缝壁面的不均匀刻蚀产生一定的导流能力 六、酸化压裂技术1.酸液的滤失(1)酸液滤失量计算:①把地层储集空间近似为孔隙型,滤失主要受酸液的粘度控制,可以用计算压裂液的滤失系数公式来计算②当滤失速度和滤失量都很大,酸压施工中常出现施工压力突然下降现象,这就是天然裂缝张开,导致酸液滤失量突然增加所致对这种情况,一般都是通过室内岩心实验近似确定 六、酸化压裂技术(2)控制酸液的滤失:①固相防滤失剂:最常用的酸液固相防滤失剂是刺梧桐胶质和硅粉l￿刺梧桐胶质在酸中能膨胀并形成鼓起的小颗粒,在裂缝壁面形成桥塞,阻止酸蚀孔道的发展,降低滤失面积l￿硅粉在水力压裂中常用作防滤失剂,在酸压中加入酸压前置液中,以填满或桥塞酸蚀孔道和天然裂缝,有效地降低酸液的滤失 六、酸化压裂技术②前置液酸压在注入活性酸之前,用交联的或具有一定粘度的前置液造缝具有如下的优点:1)采用前置液破裂地层形成裂缝,并在裂缝壁面形成滤饼,可以降低活性酸的滤失;2)冷却井筒和地层,减缓酸液对油管的腐蚀,降低酸岩反应速度,增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

      ③胶化酸、乳化酸和泡沫酸等改性酸胶化酸是相当稳定的,而且由于粘度大,在形成废酸前能有效地防止酸液的滤失 六、酸化压裂技术2.酸液的损耗(1)影响酸穿透距离的因素①酸液的类型②酸液浓度③注入速度④地层温度⑤裂缝宽度⑥地层矿物成分等 六、酸化压裂技术注入速率对酸穿透距离影响 六、酸化压裂技术裂缝宽度对酸穿透距离影响 六、酸化压裂技术温度及酸浓度与酸穿透距离关系温度及酸浓度与酸穿透距离关系 六、酸化压裂技术2)控制反应速度的方法①降低面容比;提高酸液流速;使用稠化盐酸、高浓度盐酸和多组分酸;降低井底温度等②使用前置液酸压:既可以降低地层温度,也可以形成较宽的裂缝,还可以促进裂缝内酸液的粘性指进③加入阻滞剂(缓速剂):在碳酸盐岩表面形成亲油的膜,减少了酸与岩石的接触机会④采用乳化酸:用煤油或柴油作外相,一定浓度的盐酸作内相,通过表面活性剂的阻滞作用,使碳酸盐岩表面变成强亲油,达到降低反应速度的目的⑤使用乙酸和甲酸、胶化酸、泡沫酸等:可以减缓酸岩反应速度,起到降低滤失的作用 六、酸化压裂技术3.￿酸岩复相反应有效作用距离l残酸:酸压时,酸液沿裂缝向地层深部流动,酸浓度逐渐降低当酸浓度降低到一定浓度时,酸液基本上失去溶蚀能力,称为残酸。

      l活性酸的有效作用距离:酸液由活性酸变为残酸之前所流经裂缝的距离l裂缝的有效长度:在依靠水力压裂作用所形成的动态裂缝中,只有在靠近井壁的那一段裂缝长度内,由于裂缝壁面的非均质性被溶蚀成为凹凸不平的沟槽,当施工结束后,仍然具有相当的导流能力的裂缝长度 六、酸化压裂技术(3)提高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措施:①在地层中产生较宽的裂缝;②较低的氢离子有效传质系数,采用泡沫酸、乳化酸或胶化酸等以减少氢离子传质系数;③较高的排量,采用前置液酸压的方法以增加裂缝宽度,适当提高排量;④尽可能小的滤失速度,添加防滤失剂以增加有效酸液深入缝中的能力 六、酸化压裂技术4.￿酸岩反应的室内试验方法静态试验是将一定体积的岩石放在高压釜内,保持恒温、恒压和一定的面容比,使酸岩在高压釜内静止反应,每隔一定时间取酸样滴定其酸浓度和岩石溶蚀量,作酸岩反应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静态试验数据不能作为酸处理设计的依据,只能作为酸液配方对比的依据动态试验:l￿流动模拟试验基本上模拟了酸液在地下流动反应的情况l￿动力模拟试验是将岩心置于高压高温反应器中,岩心转动而酸液静止,利用相似模拟方法得出动态试验结果 六、酸化压裂技术5.裂缝中酸浓度的分布规律l￿用数学模拟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求出裂缝中酸浓度分布的数学规律;l￿再用物理模拟试验确定传质系数;l￿最后利用所得到的成果,求出酸液有效作用距离或提出延长有效作用距离的工艺途径。

      六、酸化压裂技术6.￿前置液酸压设计方法前置液酸压:在酸压中,常用高粘液体当作前置液,先把地层压开裂缝,然后再注入酸液l￿前置液粘度高,滤失量小,可形成较宽、较长的裂缝减少了裂缝的面容比,降低酸液的反应速度,增大酸的有效作用距离l￿前置液预先冷却了地层,岩石温度下降,起缓蚀作用l￿当酸液进入充填了高粘度的液体的裂缝时,粘度很小的酸液不会均匀地把高粘液顶替走,而是在高粘液体中形成指进现象,由于减少了接触表面积,一方面降低了漏失量,另一方面又减缓了酸液反应速度因此,能用较少的酸量造成较长的有效裂缝 六、酸化压裂技术 六、酸化压裂技术(1)裂缝几何尺寸￿酸压中粘度较高的前置液与粘度较低的酸液是顺序注入的由于前后注入液体的性质差别,在两种液体界面前后就存在不同的压力梯度,这使得裂缝几何尺寸的计算复杂化为简化计算方法,认为缝的几何尺寸由注入的前置液造成,由第七章介绍的方法计算2)缝中酸液温度酸液进入前置液造成裂缝后,部分酸液可能与油层温度平衡酸液在缝中的温度分布取决于油层温度及反应热对它的影响一般设计中可简化为在某一平均温度下的酸的反应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