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的成因与防治.ppt
38页糖尿病的成因与防治,安徽省五河县肛肠病专科医院邓泽潭,从事中医肛肠专业30余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研成果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主编著作2部,参编2部,发表论文60余篇,发明国家专利20项擅长中医各科疑难杂症和肛肠学科难治性环状混合痔、高位肛瘘、溃疡性结肠炎、老年性便秘及高血压、糖尿病、妇科疾病等在消化道肿瘤、直肠癌的保守疗法上有新的研究和较高的造诣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 中华中医药肛肠学会常务理事 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 安徽省基层名中医 安徽省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安徽省中医学术和技术学科带头人 蚌埠市五河县肛肠病医院院长,邓泽潭 副主任医师、教授,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现已达到1.14亿 ,位居世界第一! 其中脑卒中、冠心病患者达1100万! 79.4%的人45 岁以后就会得糖尿病! 每12秒中国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死亡!每年因糖尿死亡人数 高达300万!中国早已超越 印度成为名符其实的糖尿病 第一大国,一场空前盛大 的“甜蜜危机”正在向我 们袭来!解决糖尿病健康 危机迫在眉睫。
糖尿病很可怕 并发症更可怕,糖尿病带给我们的并不只是一个血糖指数高低的问题,还有一个接一个可怕并发症的出现 1、视网膜病变 眼底微小血管病变可导致微血管、棉絮状白斑、出血、硬性渗出、新生血管、纤维化、视网膜脱离等,使视力发生障碍,最终导致失明糖尿病很可怕 并发症更可怕,2.糖尿病肾病 肾脏微血管病变会导致蛋白尿、 肾功能损伤,可让糖尿病患者 因尿毒症而死亡尿毒症患者中 40%是由于糖尿病肾病引起的! 3.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40%! 4.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套、袜套样的四肢末端感觉异常 ……,,血糖太多了,不外两个因素:,其一、进入的太多 试问你身边的糖尿病患者, 发病前,他的饮食,含糖量 难道都是比周围其他人高 吗?与他饮食相同的朋友,家人,又怎么不会得糖尿病呢?已经得病的患者,我相信大多数都是低糖饮食,却仍然无法缓止糖尿病的恶化所以,糖尿病不是因为吃了含糖量太高的食物血糖太多了,不外两个因素:,其二、排出的太少 糖尿病患者排出的糖 太少吗?恰恰相反,糖尿病 的确诊标准之一,就是尿糖 值高,从小便排出的糖太多。
所以,也不是排泄的问题 那,究竟是什么问题呢?,血糖太高,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含糖量太高血液,其实就是一个运输载体,只负责运糖,而不使用糖血管相当于自来水管,血液就相当于自来水而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就象我们的每家每户,每天都从自来水管中获取(吸收)自来水,发挥各种功能糖都停留在血液中,意味着各个器官都无法(或说只能少量)从血液中吸取到糖份糖尿病成因与防治,糖尿病的成因与防治,糖尿病,原来是“吸收“的问题! 这个“吸收“,有个机关,就象水龙头把“水龙头“修理好了,水(糖)自然就能喝到了!血糖又怎么能高得起来呢?血液中的糖太多了,意味着器官中的糖太少了!高血糖的糖尿病人体内竟然是缺糖的!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现代医学是怎么对待“缺糖“的病人的:,糖尿病的吸收,一:低糖饮食; 不含糖的食品,多吃柚子(含大量丰富的胰岛素样成分)等低糖水果 二:降糖:用降糖药物把血管内的糖以“燃烧“的方式排除掉~是排除而不是促进吸收导致血糖高居不下的原因不去处理,却让病人终其一生把吃进血管里的糖再弄出来医师告诉你血糖过高,要你立刻开始服用降血糖的药物,然后告诉你不控制血糖的话,易导致心脏病,严重时会得眼病、肾病糖尿病中医理论,中医认为治糖尿病就必须先健脾后再加强肾脏功能,高血糖必须先击溃肾脏之后,然后才会对心脏造成威胁,而所有的西药都伤害肾脏,因此服用降血糖的药越多就越容易得到心脏病和肾病。
肝开窍在目,中医认为只要肝脏好就不会有眼疾,根本与高血糖无关,由于服用西药或注射胰岛素会造成肝脏的损坏,因此才会得到眼病两杯水----,我们有许多病人是糖尿病 患来求诊,每位病患者都有按 照西医指示服药多年的历史, 其结果都有心脏问题、也都有 眼睛问题 让我们来解释一下:你拿两个 同样大小的杯子,一个放满水 一个放半杯水,然后同时加等量的糖入内,结果是半杯水的会较甜 那现在想要两杯水降低甜度,请问你是选择把半杯水的杯子加满水呢?还是选择服用降糖的药来降低血糖呢?,两杯水----结局,按照物质不灭定律,你使用降血糖药之后你以为血糖下降了,你就错了,血糖根本没有消失,多余的血糖就开始屯积在你的脚部,就好像糖积在杯底一样,其结果就是双足溃烂,甚至严重到截肢!糖作为人体的一个基础性营养是无可替代的它的摄入减少,必然导致其它营养的吸收利用有效率降低这样一种低糖饮食,不要说病人,就算是正常人,这种吃法,饿都可以把你饿跨!直到饿出个“厌食症',那倒好,不用忍饥挨饿了,但是你再看看:你的精神更差了,更易疲劳了,做什么事,更多的是内心的迫使;欲望斗志消沉了,力不从心感时时伴随,抑郁,甚至厌世结局----,,肌肉越来越松驰,严重的,简直象烂泥一样!眼袋,黑眼圈,色斑,皱纹,全都提前来了!这些症状,对于西医学来说,不具备任何治疗意义!它只相信仪器,相信数据!一番检查后,很可能会送你一个------睡眠不足引起的神经官能症(意思就是说你自己在胡想瞎想)。
因为数据显示:一切正常!只要你的血糖值正常,血压值正常,白细胞值正常,XX值XX值正常,哪怕你明显的感觉到自己更不舒服了,更没精神了,甚至彻底跨在床上了~只要你的数据正常,那你身体就正常没病糖尿病的治疗其实很简单:健脾胃,助吸收糖尿病的主要问题: 1.不是血糖高, 而是五脏六腑没糖! 2.不是降糖, 而是解决糖吸收问题!,再回到两杯水的问题,,还是刚才那个例子: 半杯水和一杯水,同样放一汤勺糖,哪个浓度高? 肯定是半杯水但请问,是糖多了,还是水少了?,再问血糖:,西医是否有检测水【血液】的多少?如果没有,你怎么知道你是水不足,还是糖太多?如果你只是水不足,却用降糖的方式来治疗,会有什么结果? 缺水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口渴”到后期不渴了,是因为你的热量也不够了,高水平的不平衡, 变成低水平平衡,人越来越虚,越来 越容易疲劳了,肥胖了前面只是缺 水,现在连火【提供身体生长发育的 热能】都不够了再降下去,热能完全消耗完,人就会死亡了糖尿病与糖,最先表现的就是脚的变冷,渐而麻木无知觉这就是西医说的“糖尿病足”其实就是一个热能不足的表现而已加热,多吃饭补充热能,再早睡觉,就可以把糖尿病足治好糖尿病足有破损就很难愈合,可以很简单就让它愈合:撒纯正的红糖在伤口就可以。
西医说最避忌糖,不但不会如他们所言加重病情,反而竟然可以把病情控制糖尿病与糖,那么,请思考,谁对谁错? 皮肤肌肉的愈合,是脾和肺的作用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脾的能量来之于饮食“甘味”——也就是甜只有甘甜之味才可以健脾,促进胰岛的分泌,促进肌肉的生长肺又是脾的“子”,脾的能量充足了,肺的能量就会得到补充皮肤愈合的能力就增强,所以伤口就会愈合——这就是红糖为何可以使糖尿病足伤口愈合的原因进而推论,只要给脾以足够的甘甜之味,脾的运化功能【相当于西医说的胰岛功能】就会恢复,加强,那么,糖尿病就可以根治了糖尿病与糖,所以,糖尿病人禁糖是治不好糖尿病的,而西医又说不明白,何不尝试按照中医的方法调养呢?当然,在早期脾的运化功能还没恢复的时候,不能刻意服用糖,平常食物中的糖分就足够了 只需要把可以忌糖的习惯改为正常饮食即可待食欲越来越好,脾【胰岛】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分解稀释能力越来越好,一边的嗷嗷待哺的五脏六腑,一边是富于糖分的血,两边一交接,还愁血糖太高吗?还愁器官渐渐衰竭,越来越没力吗?这些就都迎刃何解糖尿病相当于中医的脾胃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在健脾,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所在糖尿病中医辩证,,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脾包含胰腺(它的关系犹如脑有大脑和小脑,肾与肾小球的区分),脾运化水谷,食物经胃受纳,腐熟后,下至肠道,下至小肠,经小肠分清别浊,其“清”的部分靠脾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
这就是脾主运化水谷的作用脾由以上四因受损,脾脏气馁或萎靡上输之精(津)缺乏则口干而渴,中部敷布而善饥,中精旁流于下则尿多,尿检、血检糖指数升高,旁流于下淤积则水肿和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中医辩证,,治法: 脾的生理功能为糖尿病的“病根”,初期和I型糖尿病治疗,醒脾化湿,缓结生脾;中期II型糖尿病治疗,振脾排浊,吐故纳新;后期III型糖尿病治疗,起死回生,人得水谷,五脏六腑得水谷则生,水谷则亡一、健脾滋阴清热法(早期II型糖尿病三多一少) 临床表现:烦渴多饮、多食善饥、小便增多,色黄消瘦、大便干结苔黄燥,舌红少津,脉象滑数 方药:生黄芪30g、生地30g、苍术6g、葛根15g、丹参30g、党参15g、元参15g、天花粉30g、黄连6g血糖超过15mmol/L,加生石膏30-60g、炙甘草6g、粳米10g 本法用于治疗糖尿病II型早期尚未出现血管和神经并发症,有典型的三多症候群,服各种降糖药疗效不满意可服用上方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连服一个月中医辩治六法,中医辩治六法,,二、健脾益气养阴法(II型糖尿病中期) 临床表现:口干咽燥、眩晕耳鸣、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心悸自汗,苔薄白、舌质胖、边有齿印,脉沉细。
方药:生黄芪30g、生地30g、麦冬10g、山萸肉15g、山药30g、茯苓15g、五味子10g、太子参30g、元参15g、丹参15g、葛根15g、桑寄生20g本法用于治疗糖尿病中期,由于早期不治或治疗不彻底,或见老年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者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连用两个月中医辩治六法,三、健脾养阴活血法(糖尿病神经性病变和眼病)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口干咽燥、心悸乏力、视物模糊、胸闷胸痛、小便短赤或中风偏瘫、舌质暗有瘀点,舌下静脉怒张、脉沉细或细涩 方药: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赤芍15g、生地15g、山茱萸15g、山药30g、茯苓15g、丹参15g、菊花10g、枸杞子15g、泽泻10g 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2个月中医辩治六法,,四、健脾养阴温肾法(糖尿病肾病)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气短乏力、畏寒肢冷、颜面浮肿,甚至下肢水肿,食欲减退、大便溏泄、小便浑浊,面色晦暗,苔白而干,舌质淡暗,脉沉细而无力 方药:桂枝6g、熟地15g、制附子6g、山药30g、茯苓15g、山茱萸15g、泽泻10g、丹参20g、白术15g、车前子15g、猪苓10g、制大黄10g。
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6个月,肾功能方能改变本法用于肾之阴阳两虚症,以平衡机体之阴阳,提高抗病能力的功效中医辩治六法,五、健脾活血通络法(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临床表现:患肢畏寒怕冷、皮温偏低,肢端苍白或潮红、麻木疼痛、遇寒剧痛、跛行明显面色无华、肌肤枯槁、舌质淡或暗,舌苔薄白,脉沉细涩或迟缓 方药:黄芪30g、党参30g、茯苓30g、白术15g、桂枝15g、白芍15g、干姜15g、甘草9g、牛膝15g、麻黄6g、乳香10g、没药10g、红花15g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3 个月本法用于治疗糖尿病脱疽,该病是肢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及血栓形成,使血管狭窄和闭塞引起血循环和微循环障碍,甚至发生肢体坏死的一种慢性缺血性疾病中医辩治六法,六、健脾清热解毒法(脱疽、糖尿病足病临床表现:患肢剧痛、昼轻夜重、皮色暗红、逐渐变为黑色,肉枯而萎,呈干性坏疽或下肢局部红肿热痛,溃破腐烂,脓液恶臭,伴口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