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word论文】疏血通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96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doc
3页1疏血通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 96 例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 观察疏血通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数相同、年龄相似、性别差异不大,有可比性均行头颅 CT 检查证实无脑出血,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治疗组中 96 例用疏血通 6 ml/d,肠溶阿司匹林 100 mg/d,连用 14 天;对照组用丹参 20 ml+生理盐水 250 ml 静滴,肠溶阿司匹林 100 ml/d,治疗前及治疗后 15 天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而凝血指标(TT、PT、APTT)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均无明显延长,并未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疏血通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疏血通;阿司匹林;丹参;脑梗死笔者收集疏血通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资料,现将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我院 2007 年 1 月~2008 年 8 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病均在 72 h 以内,诊断符合 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并经头部 CT 检查,除外脑出血。
病例中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无出血倾向,近期无手术史经治疗 24 h 内完全恢复者不入选以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梗死面积、神经功能评分(GCS 评分)及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例数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入选病例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和丹参对照组各 96 例,治疗组:男 56 例,女 40 例,年龄 40~85 岁,平均 61 岁;对照组:男 50 例,女 46 例,年龄 39~83 岁,平均 62.5 岁两组性别、年龄、既往史和伴发病情况有可比性1.2 方法 治疗前全部行头颅 CT 检查,同时查血常规、血糖、肝功能、心电图、凝血功能,治疗后复查上述三项目,并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治疗组每日用疏血通 6 ml/d 加入生理盐水 250 ml 静滴,阿司匹林 100 mg/d,连用 14 天;对照组用复方丹参 20 ml+生理盐水 250 ml 静滴,肠溶阿司匹林 100 ml/d,连用14 天,为 1 个疗程两组病人均视病情给予甘露醇、能量合剂、钙离子拮抗剂、营养神经及抗生素治疗1.3 疗效评定 根据 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 ,综合病残程度分级(0 级:能恢复工作或操持家务;1 级:生活自理,独立生活,部分工作;2 级:基本独立生活,小部分需人帮助;3 级:部分生活活动可自理,大部分需人帮助;4 级:可站立走2步,但需人随时照料;5 级:卧床,能坐,各项生活需要人照料;6 级:卧床,有部分意识活动,可喂食;7 级:植物状态) 。
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 0 级;显著进步: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6%~90%,病残程度 1~3 级;进步: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45%;无变化: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 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在 18%以上;死亡治疗前及治疗后各 15 天评定一次,同时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对比分析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 χ2 检验,多类有序分类计数资料采用 Ridit分析,计量资料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 t 检验,组间比较用成组设计的 t 检验 2 结果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中重类型对比见表 1,经 χ2 检验,两组病情严重程度的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 14 天后疗效评定(表 2) ,采用多类有序分类计数资料 Ridit 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组有 5 例疗效不佳者,有 3 例为大面积脑梗死, 2 例为脑干梗死,其中 1 例大面积脑梗死出现脑水肿脑疝死亡;对照组有 20 例疗效不佳者,其中有 3 例为大面积脑梗死,2 例为脑干梗死,2 例死亡者原因:1 例为脑干梗死、1 例为大面积脑梗死。
2.2 不良反应 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比较 见表 3治疗后两组用药过程中均无出血并发症凝血指标(TT、PT、APTT)治疗前后对比均无明显延长表 1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表 2 两组药物疗效比较 注: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表 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3 讨论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着严重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凝血机制增强,纤溶酶活性降低,这些是导致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2,3]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水蛭提取物中含有水蛭素、肝素和抗血栓素等其中水蛭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具有很强的抗凝作用,与其他抗凝剂如肝素等相比,出血不良反应小,大大增加了抗栓治疗的安全性,地龙还具有抗凝,溶栓等作用疏血通主要成分乃水蛭、地龙等而疏血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能使凝血过程受到有效的抑制,达到了活血通络,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4] ,以改善缺血半暗带的缺血,挽救其功能,促进脑细胞恢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此可见,疏血通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抗凝剂。
通过临床对照观察,疏血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3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2 张璇,余震,胡长林.水蛭地龙提取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及疗效.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18(6):166.3 高雪涛,段志强,高晶.水蛭素的应用及研究进展.黑龙江医药,2003,16:38.4 Tada M,Hoshida S,Kuzuya T.Augmented platelet reactivity and-thromboxane A2 production possible aggravating factors in unstableangina.Jpn Circ J,1986,50(2):181-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