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师德表现重在实践.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29904242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9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师德表现重在实践   这几天,经过组织学习和自我学习,使我深刻感受到师德的博大精深  我们能够从网络上搜索到许很多多的老师的模范事迹,从教育部部长周济发表的《爱和责任——师德之魂》一文中的提醒,立马在《做人民满意的老师》一书中学习了霍懋征、邹有云、黄静华、盘振玉、林崇德五位模范老师事迹材料,从网络上学习了谭世明、姜伯成、陈善知、傅六云优异老师群体优秀事迹,深深地被她们高尚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而感动不已  一、师德就是楷模,当今实践师德是第一要务  从这些师德高尚的老师,无不是身体力行的标兵师德修养重在修炼,重在实践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过程,是老师在职业活动中不停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实践过程实践的过程就是精神升华的过程,闪耀着人格魅力的光辉  “一生钟情栽桃李”的优异老师霍懋征六十年来总是细心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发明成功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全部能经过努力有所前进,使每一个学生全部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她们能天天有所进步在实践中她感悟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朵默默守望太阳的云”的优异老师邹有云放弃很多能够走出深山、挣大钱、出名的机会,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扎根山区教育事业。

      为了太阳山明天的太阳,“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兢兢业业、甘于清贫、无私奉献30年  “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我也会选择留下来”的优异老师盘振玉,她有没有数机会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挣钱,不过她舍不得孩子们,她不想让山里娃世世代代全部是文盲!她“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停延伸”,默默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浇灌着下一代  “专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的优异老师黄静华,以“假如我是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了解她们的“荒唐”,宽容她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她们,让学生时时体验到一个高于母爱、超越友谊的师生情,总结出了班主任工作八法”:人格感染、爱心传输、契机利用、心灵相融、潜能发觉、集体凝聚、家访沟通和反思升华  认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的63岁的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林崇德,在她44年的教育生涯之中,兢兢业业,努力“培养值得自己崇敬的学生”,把全部的爱献给了自己的学生和心理学事业总结出教书育人的理念是: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她说过:“假如人有来生,在我高中毕业时,我仍会把自己全部的高考志愿填上‘师范’,毕业后仍当老师,一名光荣的人民老师!”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像霍懋征、邹有云、盘振玉、黄静华、林崇德,像全国优异的全部师德标兵,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她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老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老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老师,楷模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定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二、老师的道德实践,更主要的是表现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  ***同志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但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全部要为人师表老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异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升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老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确保众所周知,每一位老师在实践中要碰到怎样看待教育对象的问题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道德实践,比如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常称成绩差的学生为“差生”,教育者本身不自知,认为这种称呼没什么了不起,不过对于被冠以差生之名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副沉重的枷锁,轻易使她们愈加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

      差生”一词反倒可能成为这些学生追求上进的思想障碍,销毁她们原本不多的自信,助长她们的自卑心理和自卑情绪,致使她们走上自暴自弃的歧途怎样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是检验老师职业道德的尺度师德内容、师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需随时代的改变而吐故纳新,如书中提到的“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依法执教的问题”,这是时代对师德实践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老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已不但仅是道德的要求,而是法律的要求处罚学生最要不得,而且也是违法行为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剪发育时期,她们的自尊心、好奇心、独立意识、模拟能力和主动向上的愿望全部较强不过她们涉世不深,分辨是非能力相对较差,做出部分令人费解并造成不良影响的事情是极难免的  仔细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案例,其中有学生相互之间因误会引发的争吵,有因对某学科不感爱好而被迫放弃,有因对某个老师不满而有意作难,有因心理担心造成的失误,有因个性倔强引发的是非,有因自控能力不强而产生的不适当的发泄行为,还有没有意犯错应该针对不一样学生的不一样问题,主动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首先,不要求全责备,攻其一点不及其他,不要抓住一点错误就横加指责即使对问题较多的学生也要耐心开导努力帮助,绝不可算陈年旧帐,那种做法只会愈加降低学生更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不能习惯性地给有行为过失的学生戴“帽子”。

      从其次看,学生调皮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潜在的求知欲、创新精神和发明能力,假如不去了解,不加分析,一气之下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只能是事和愿违,向负面效应发展  教育实践证实,师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就必需淘汰部分旧的东西,增添新的内容献身教育,重在实践师德怎样看待学生,怎样教育学生,怎样当好老师,这一课题是包括老师职业道德的本责问题,不可不加以审思而慎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