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pdf
14页三、图形的运动(一)一、本单元课标要求及解读:课标内容:《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课标解读:在课程实施中,只要求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不要求学生掌握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及在方格纸上作图、定量刻画图形运动的内容 1. 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使学生直观认识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2.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转化的数学思想3. 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使学生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二、本单元教材、学情分析:单元教材简介:本单元学习的是第一种图形运动形式,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图形的运动”它主要包括: 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 理解图形的平移; 初步认识旋转; 解决问题学情分析本单元是 “ 图形的运动 ” 的起始单元。
在课程实施中, 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中,积累学习抽象图形运动的感性经验,也为今后从图形运动的角度认识图形(如圆柱体、圆锥体)、理解度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推导等)做好铺垫三、单元教学目标:1.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通过观察、 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2.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通过观察、 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3.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旋转4. 使学生能够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5. 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四、单元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辨认轴对称图形、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难点: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五、本单元教学措施:1. 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学习资源。
2. 注意操作活动与数学思考相结合3. 注意在学习困难处加强引导,注意把握教学要求六、单元课时安排: 4 课时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主备人:徐艺参备人:晏红陈炼审核 晏红教学内容课本第 28,29 页例 1 和“做一做”以及练习七第1,2 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已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界的美好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教学审美情趣重点、难点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产突破方法:结合具体图形来进行分析难点: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突破方法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进行判断教学与学法教学:直观教学学法:合作交流知识链接 :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关于图形的知识经验教学准备: 主题图、剪刀、纸、蝴蝶图等提炼的课题: 能从诸多的图形中辨别出轴对称图形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课本第 28 页的主题图。
问:这是在什么地方?小朋友在做什么?像这些小朋友、风筝、观览车等都在运动,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图形的运动二、学习新知 1.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1) 出示课本第 29 页的主题图你们看这些图形好看吗?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2) 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同学到前边来指一指你怎么知道图形的左边和右边相同?还有别的办法吗?用手中的蝴蝶图形动手试一试,互相讨论小结:通过对折,图形左右两边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说明:以上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 (3)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a. 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例说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 b. 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c. 欣赏对称的图形:建筑物、京剧脸谱、雪花、民间剪纸⋯⋯(4) 小结:刚才这些图形通过观察法发现了它们左右两边或上下两面一样,用对折方法发现它们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2. 出示例 1. (1) 老师剪了 1 个图形,想让你们猜一猜剪的是什么,并判断一下它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出示一半的衣服) (2)师:你还能用这种方法剪出其它图案吗? a.学生操作活动 b. 集体展示评价请将剪出的图形贴在黑板上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小结:像这样剪出的图形是对称的,都是轴对称图形3) 认识对称轴看这几个轴对称图形, 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图中都有一条折痕,你们看这条折痕刚好把这个图形怎么样了?(分成了两边一样的部分 ) 这条折痕是一条什么线?你能给这条重要的线取个名字吗?学生回答小结:教学上把这条折痕称为“对称轴” ,人们一般用虚线来画对称轴注意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两端可以无限地延长一般用画得比图形长一些的虚线来表示对称轴4) 现在,谁能准确说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4 页学生回答3.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你刚才剪的图形叫作什么图形?为什么?找出自已剪的图形的对称轴三、巩固练习必做题)(1) “做一做” 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指出对称轴学生:蜻蜓、汽车是轴对称图形,梳子、花不是轴对称图形。
2)练习七第 1 题学生读题,然后独立练习练习七第 2 题学生练习,集体订正设计意图: 检测学生是否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四、拓展练习闯关游戏一:猜猜看“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图案吗?”(必做题 ) (复习轴对称图形)(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闯关游戏二:火眼金睛──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选做题)下面哪些字母是轴对称图形?(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3)教师小结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也不同有的只有一条,有的有两条,有的有无数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4 页【设计意图: 经过学习,学生已经能判断对称图形了,能感知对折的折痕,并且通过观察思考,学生已经认识几何图形的对称现象,并能找出它们的多条对称轴闯关游戏三:终极挑战──你能帮这些图形找到另一半吗?(选做题)小组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设计意图: 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和空间,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对称图形的特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
四、归纳总结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2.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 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平移主备人:徐艺参备人:晏红陈炼审核 晏红教学内容课本第 30 页例 2、 “做一做”和练习七第4题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能直观区分这种简单的图形变换,会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4 页重点、难点重点: 初步感知平移现象突破方法: 结合生活实际难点:发现原图形与平移后图形间的关系突破方法 : 理解平移的特征教法与学法教法:谈话、指导学法:观察、分析知识链接 :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关于平移现象的知识经验教学准备 :主题图提炼的课题: 能辨别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出示教材第28 页的主题图“游乐园” 1 .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2 .在主题图中找出轴对称图形 3 .还有那些运动项目,它们的运动方式相同吗?(二)分类交流,导入新课 1 .按照运动方式的不同分类 2 .交流分类结果,导入新课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探究图形的平移现象 1 .操作交流,认识平移现象1)课件出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4 页(2)手势比划: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3)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4)归纳小结:物体沿着直的路线移动,并且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就近似地看作平移现象板书:平移)2.联系生活,找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3.实践 体验,辨认 简单图 形平 移后的 图形 2)想一想:依据平移的特点判断3)移一移:用小房子学具进行验证二)辨别平移现象1.下面现象哪些是平移?(教材第34 页练习七的第 7 题)2.学生根据平移的特征直观判断,集体交流3.归纳小结,明确平移现象三、实践体验,深化理解一)基本练习(必做题) 1. 教材第 30页“做一做”利用学具平移,画一排小汽车。
2. 下面的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4 页【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平移知识二)综合练习教材第 34页练习七的第 6 题(必做题)哪个火箭是由通过平移拼成的?【设计意图:辨别多个图形通过平移,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三)选做练习:剪窗花或者用平移设计美丽的图案设计意图: 进一步巩固对平移现象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美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一说2. 欣赏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课件配乐展示)【板书设计 】第 三 课时:图形的旋转主备人:晏红参备人:晏红陈炼审核 晏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1 页和练习七第 7 至 10 题【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理解图形的旋转,能直观区分平移与旋转这两种简单的图形变换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表述旋转运动的特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4 页【知识链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关于旋转方面的经验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陀螺等【提炼的课题】引导学生发现并表述旋转运动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 出示教材第 28 页的主题图“游乐园”1)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2)在主题图中找出轴对称图形3)还有那些运动项目,它们的运动方式相同吗?2. 分类交流,导入新课1)按照运动方式的不同分类2)交流分类结果,导入新课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2.讨论交流:为什么把这三个物体分为一类?他们是怎样运动的?有什么共同特点?3.概括描述: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旋转现象板书:旋转)4.联系生活: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5.操作观察:陀螺上的每个点转出的是什么形状?(教材第31页的“做一做”) 6.辨别平移和旋转现象(1)课件出示:下面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教材第34 页练习七的第 7 题)(2)学生根据平移和旋转的特征直观判断,集体交流。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4 页(3)归纳小结,明确平移和旋转的联系与区别设计意图: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区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三、实践体验,深化理解必做题)1.教材第 34页练习七的第 8 题综合运用旋转和时间的知识解决问题2. 教材第 35 页练习七的第 10 题:拼图游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张卡片上的图案,利用平移和旋转将零散的图形有序相接,构建出有规律的美丽图案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理解,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美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一说2. 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课件配乐展示)3. 课外拓展: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 9 题选做题)【板书设计】第 四 课时:剪一剪主备人:晏红参备人:晏红陈炼审核 晏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 页和练习七第 11 至 14 题【教学目标】1.借助剪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对称、平移等现象2.通过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剪出给定图案的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4 页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链接】学生已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理解了平移和旋转运动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手工纸等提炼的课题】1. 通过剪纸活动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由易到难思考解决问题2. 在操作中探索折纸方法、画图方法并经过不断调整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欣赏作品,回顾旧知课件出示教材第 31 页的“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欣赏民间剪纸艺术作品的美, 再找出剪纸作品中的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2. 引发思考,揭示课题这些优美的作品是怎样做成的?你也想剪一剪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剪一剪”板书课题)二、动手实践,探究规律一)提出问题1. 出示例 4:你能剪出像下面这样手拉手的4个小人吗?(1)观察思考:这些小人有什么特点?(对称、平移)(2)渗透思想:要剪出4 个连续的小人,要从剪1 个小人开始研究二)解决问题。
1. 探究剪 1 个小人 : 学生自主操作,展示作品,畅谈体会,感知剪法成功者谈剪法:先对折,再画出小人的一半,最后剪失败者谈注意事项:如画半个小人时应从纸的闭合处画起为什么?2. 探究剪 2 个小人1)小组合作,先讨论:怎样折、怎样画、怎样剪?(2)学生动手操作3)汇报交流,探究折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4 页①预设折法:方法一:把纸连续对折两次,再画出半个小人方法二:把纸里外翻着折,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方法三:把纸从一端连续往里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方法四:把纸对折一次,画出一个完整的小人②优化折法:不同的折法都能剪出两个连续的小人,但方法一更简便4)探究剪法①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了两个半个小人?画时要注意:从对折的闭合处画②质疑: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的两个小人是分开的?剪时要注意:剪小人的胳膊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不能断开3.探究剪 4 个小人1)独立思考,动手操作2)汇报展示,交流剪法一折:对折三次二画:从闭合处画半个小人三剪:连接处不能剪断三)总结规律1.发现规律,体会平移。
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如果要剪 8 个小人要对折几次?对折5 次可以剪出小人?三、实际应用,提升认识一)教材第 36 页练习七的第 12 题必做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4 页1.你能剪出右面的图吗?2.观察思考:怎样折、画、剪?3.动手操作,汇报交流4.课件展示,体会旋转二)发挥想象,自主创作选做)你还能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剪一个新的剪纸作品吗?【设计意图: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剪连续对称图形的方法,沟通对称与平移、旋转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板书设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