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学设计.doc
4页六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王丽琴教学目标1.掌握利用具体事物来描述内心感受的写作技巧,品味舒缓、朴素语言的艺术魅力2.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情操与高尚情怀说明: 本文选自1997年3月5日《人民日报》,作者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女士1988年4月,正值中南海西花厅海棠花盛开之际,邓颖超观花后三次口述往事,由身边的工作人员记录下来这是一篇追忆性的文字,作者睹物思人,借西花厅再次开放的海棠花,追忆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的伟大爱情、友情文章描述了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表达了对周恩来同志的深刻怀念与敬爱,体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操与革命情怀文章朴实自然,情真意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沉浸文本,透过朴素、平实的语言文字,使学生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情操与高尚情怀,使他们受到鼓舞与启迪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邓颖超通过对海棠花的几次描述来表达对周恩来深切思念的写作效果2.难点:感受朴素、平实的语言在描述周邓二人相识、相知、相爱过程中的艺术魅力说明:本文作者在“看花主人”走了十二年后,睹物思人,借花抒怀。
西花厅的海棠花依旧开得鲜艳,但花有再开时,人却随风逝海棠花,是二人的共同喜爱,更是二人爱情、友情的见证,所以如何循着文题中的“海棠花”,紧扣文章中对海棠花的具体描述来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怀,应当是本课学习的突破口与侧重点情意深厚绵长,语言朴实无华,二者完美结合,于娓娓而叙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心灵是宁静的、情感却是炽热的这种语言魅力的体会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定难度的,要注意结合文章的抒情句及具体生活细节的回顾等内容反复体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海棠花是中国民间居家庭院的常见景物,海棠花也是古今文人墨客最爱吟咏的景物之一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课文与课外积累,你知道哪些与海棠花有关的诗句?2.通过海棠花,在这些诗句中表达了文人墨客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文学积累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余光中用诗句的积累与品味切入,一方面旨在营造诗意氛围,另一方面希望加深学生对物象与情意结合(即意象)的写作方法的掌握与理解,为理解课文内容搭设桥梁。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要求:用简明的语言概述课文内容睹花思人,心灵对话;追忆往昔,真情依旧设问: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些往事?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作好旁批思考本文可分为哪几个部分?2.小组交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采用泛读的形式,整体把握内容,并通过对往事的概括,初步感知作者与总理的深情厚谊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课文几次写到西花厅的海棠花?请把这些语句圈划出来,思考它们在文中的作用2.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对表现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境界起到了什么作用? (本文是一篇追忆性的文字,它由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触发了作者对过去有关人物和事件的深情回忆,把已经逝去的情景再现在我们面前,不仅使我们感受到邓颖超与周恩来两心相照的眷眷深情,也使我们看到他们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信念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圈划有关语句,品味海棠花与人物形象与精神境界的内在联系2.分组讨论:作者怀念故人,为什么要从海棠花写起?1.分析课文,着重指出海棠花所具有的内在品质,把它和某种品德、精神联系起来这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所在)2.语言的品味与内容的分析结合在一起,教师可采用追问的方式,提示同学抓住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思考领悟加深理解1.文章的结尾一句,作者为什么称周恩来为“同志,战友,伴侣”?(切入补充资料:时代背景) (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所以是“同志”;他们的一生都在为共同的革命理想而艰苦奋斗着,所以是“战友”;他们的婚姻“是两个具有相似出身与相似思想的共产主义革命者的终身结合”,“是具有信念的婚姻”,所以是“伴侣”2.说说文中称谓由“他”转换到“你”,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称谓上由“他”转换到“你”,既有利于直拉抒情,又表达了“你”对“我”的深情,还表达了“我”对“你”的怀念,亲切而感人这样就会产生采用其他人称所无法获得的表达效果认真思考在20世纪初的恶劣历史环境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与邓颖超是如何坚持自己的革命理想和追求,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贡献毕生的热血与精力的? 改变背景资料先行的传统模式,不仅可使文本的理解始终成为教学的主体与抓手,而且适当资料的适时引入,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教学显得干净而有效总结归纳拓展迁移1.本文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娓娓而叙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尚情操与革命情怀2.本单元主题为“爱情如歌”,读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你对爱情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学生自由交流,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爱情、友情的新认识。
加深认识,培养自己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单元主题与课文内容的结合,是不可忽略的一个要素;通过文本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活与情感的认识,应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课后作业学习反馈1、基础性练习:(30分钟)(所有学生完成)(150字左右)抄读文中感触最深的语句,体会字里行间的眷眷深情2、拓展性练习:(一周)(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二选一完成A.阅读周恩来总理或其他革命者的优秀事迹,以“我眼中的革命人”为题写一则读书笔记B.搜集有关海棠花的诗句与文章,分析海棠花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不同内涵,以小组为单位写一份研究性报告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其中基础性练习,是必做题,每位学生都要求完成拓展性练习随学生的学力高低有选择性地完成,可单人也可小组合作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的作业旨在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能思路点拨这是一篇在主体构思上托物思人,语言上清新、淡雅、朴实,节奏上舒缓、平和但能表达深厚情感的好文章文章具有双重意义:从文章本身说,这是一篇美文,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让人为之肃然起敬;从文章之外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有助于广大的青少年读者加深对于把自己的情感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需要统一起来的认识,确立谦逊、自重的做人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因此,文字中的真情,真情中的大义,这两者的感受与领悟应该成为教学探讨的重点练习举隅1、爱情,是一首永远唱不老的歌请品读本文,说说哪些地方,让你读到了深情厚谊2、文中周恩来与邓颖超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让你对爱情有了哪些新认识?3.作者为什么要借海棠花来表现自己与周恩来先生的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