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七章(18页DOC).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ahu****ng3
  • 文档编号:315927524
  • 上传时间:2022-06-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0.04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资料推荐…………………………………………………423第十七章 短期政策取舍抉择本章要点当你学完本章后,你将能够1、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2、区分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并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取舍关系的变动3、解释联储怎样影响预期通货膨胀率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率如何影响短期取舍关系 本章的任务是探究我们在实施财政和货币稳定政策时所面临的权衡我们希望得到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但是我们是否能够同时得到两者?为了得到低一点失业率的益处,一定要付出高通货膨胀率的成本吗?或者为了得到低通货膨胀率,一定要承受很高的失业率吗?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进行取舍吗? 如果我们必须做出取舍,将会面临怎样的情形?我们将会面临永久的还是暂时的取舍?也就是说,我们是否必须承受长久的高失业来获得长久低通货膨胀的好处?或者我们不得不通过一段时间内的付出来确保长久的收益?另外,这种取舍会如何严峻?我们必须以失业率上的更高损失来获取低通货膨胀率的些微收益吗?或者我们是否能够以些微的失业率损失来获得很低的通货膨胀率?本章将会回答这些问题42417.1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当自然失业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short-run Philips curve)是当自然失业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沿着该曲线失业率递增的同时通货膨胀率递减 图17—1给出了一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在这个例子中,自然失业率是6%,预期通货膨胀率是每年3%如果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失业率将等于自然失业率,而通货膨胀率将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即图中的B 点该点是这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固定点 使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之上的扩张运动减少了失业率而增加了通货膨胀率在这一扩张过程中,经济可能会达到图中的A点,该点所表示的失业率为5%,而通货膨胀率为每年4%使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之下的衰退增加了失业率而减少了通货膨胀率在这一衰退过程中,经济可能会达到图中的C点,该点所表示的失业率为7%而通货膨胀率为每年2%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一种取舍抉择,因为沿着一条给定的曲线,要获得较低的失业率就必须要付出更高的通货膨胀率的成本,而要获得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同样必须支付更高的失业率的成本例如,在图17—1中,失业率从6%减少到5%必须承受通货膨胀率从每年3%到4%的一个百分点的增加。

      插入原书424页图图17—1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SRPC)描述了在特定的自然失业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在这条曲线上,如果失业率是6%,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将是3%更高的失业率引起较低通货膨胀率,而更低的失业率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横: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 纵:通货膨胀率(百分比/年)蓝线: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B点:固定点:自然失业率=6%;预期通货膨胀率=3%/年横6:自然失业率 纵3:预期通货膨胀率425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取舍关系是短期的,因为当预期通货膨胀率或自然失业率改变时这种取舍关系也会变化我们稍后将在本章探究这些变化的影响17.1.1 总供给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AS-AD模型解释了沿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提供了理解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的另一个视角两条曲线是在短期内货币工资率不变的前提下产生的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化而货币工资率不变时,实际工资率发生变化,劳动需求量和所生产的实际GDP也发生变化第八章183~184页对这一过程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而第十四章347~349页做了详细的解释。

      实际GDP的变化将改变失业率,而价格水平的变化也将改变通货膨胀率我们将会更加仔细地研究AS-AD模型中所使用的变量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之间的关系1) 失业率与实际GDP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在资本数量固定并且技术水平给定的条件下,实际GDP决定于所雇佣的劳动力的数量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实际GDP处于潜在GDP水平,而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如果实际GDP超过潜在GDP,就业率便超过充分就业水平,而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类似到,如果实际GDP低于潜在GDP,就业率便低于充分就业水平,而失业率上升到自然失业率以上奥肯定理:失业率与其自然率之差每增加1个百分点,潜在GDP与实际GDP之差便要增加两个百分点失业率与实际GDP之间的数量关系被经济学家阿瑟·M·奥肯(Arthur M. Okun)第一个估计出来,因而被称为奥肯定理(Okun’s Law)奥肯定理表明,当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每一个百分点时,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差距都将增加2%如果自然失业率是6%而潜在GDP是10万亿美元,那么当实际失业率是7%时,实际GDP便是9.8万亿美元,即是潜在GDP的98%,或低于潜在GDP2%当实际失业率是5%时,实际GDP是10.2万亿美元,即为潜在GDP的102%,或超过潜在GDP2%。

      表17—1归纳了这个关系插入原书425页表表17—1横栏:失业率(百分比) ,实际GDP(1996年万亿美元)2) 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价格水平的百分比变化所以从上一期的价格水平开始,通货膨胀率越高,当前时期内的价格水平越高假设去年的价格水平是100,如果今年的通货膨胀率是2%,那么价格水平上升到102;如果通货膨胀率是4%,那么价格水平上升到104通过失业率与实际GDP的关系以及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确立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之间的关系图17—2描述了这种联系426如果今年经济按照其充分就业水平增长,实际GDP等于潜在GDP,即10万亿美元,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即图17—2中的6%图(a)中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的B点与图(b)中总供给曲线上的B点描述了这种情况在图(a)中通货膨胀率是每年3%(预期通货膨胀率),在图(b)中价格水平是103(预期价格水平)如果不是仅仅沿着充分就业水平增长,经济扩张过于强劲,以至于实际GDP达到10.2万亿美元,即图(b)中总供给曲线上的A点在这种情况下,失业率是5%,即图(a)中的A点在图(a)中通货膨胀率是每年4%(高于预期值),而在图(b)中价格水平是104(也高于预期水平)。

      最后,如果经济的扩张低于潜在GDP,实际GDP可能是9.8万亿美元,即图(b)中总供给曲线上的C点在这种情况下,失业率是7%,即图(a)中的C点在图(a)中通货膨胀率是每年2%(低于预期值),而在图(b)中价格水平是102(也低于预期水平)插入原书426页图图17—2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上的A点对应总供给曲线上的 A点:在图(a)中的失业率是5%,而通货膨胀率是每年4%,在图(b)中实际GDP是10.2万亿美元,而价格水平是104 菲利普斯曲线上的B点对应总供给曲线上的B点:在图(a)中的失业率是6%,而通货膨胀率是每年3%,在图(b)中实际GDP是10万亿美元,而价格水平是103 菲利普斯曲线上的C点对应总供给曲线上的C点:在图(a)中的失业率是7%,而通货膨胀率是每年2%,在图(b)中实际GDP是9.8万亿美元,而价格水平是102a)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横: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 纵:通货膨胀率(百分比/年)图中:SRPC上的A、B、C点对应于…(b) 总供给曲线横:实际GDP(万亿美元) 纵:价格水平(GDP平减指数)红线:潜在GDP图中:…AS上的A、B、C点427 3) 总需求波动 总需求波动引起沿着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和等价的沿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的减少引起沿着总供给曲线从B点到C点的移动,相对以前而言,降低了价格水平,也减少了实际GDP相同数量的总需求的减少也引起了沿着菲利普斯曲线从B点到C点的移动通货膨胀率降低了,而失业率增加了类似地,总需求的增加引起沿着总供给曲线从B点到A点的移动,相对以前而言,提升了价格水平,也增加了实际GDP相同数量的总需求的增加也引起了沿着菲利普斯曲线从B点到A点的移动通货膨胀率升高了,而失业率减少了了解历史美国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之所以被如此命名,是因为新西兰经济学家A∙W∙(比尔)菲利普斯发现了英国大约100年间的失业率与工资通货膨胀率数据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在1958年得出了这一重大发现,也就是在约翰∙F·肯尼迪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前两年在那以后不久,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年轻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和罗伯特∙M·索罗,都急于帮助新上台的肯尼迪政权实施低失业率政策,他们希望利用美国的数据得到一条菲利普斯曲线附图显示了他们的成果:在他们所研究的20余年中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数据中并不存在可辨认的关系在对1950年代的数据加大权重以后,同时基于大衰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将1930和1940年代视为特殊时期,萨缪尔森和索罗提出了图中所示的美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他们相信美国的菲利普斯曲线为一个以后不断得到认同的观点提供了支持,即新肯尼迪政权能够实施一种低失业率的政策,它仅会导致温和的通货膨胀率进入1960年代以后,萨缪尔森和索罗的菲利普斯曲线显现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似乎存在一种永久的取舍关系但是在1960年代后期和1970年代初期,在上升的通货膨胀预期面前这种关系消失了插入原书427页图横: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 纵:通货膨胀率(百分比/年)图中:萨缪尔森和索罗的美国菲利普斯曲线资料来源:录入原书427页428观察世界经济通货膨胀与失业 附图显示了英国和美国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数据正像萨缪尔森和索罗所使用的美国数据那样,每个国家的数据都没有显示出清晰严密的取舍关系短期取舍关系发生了很多变动 在失业率最低时,最高的通货膨胀率并没有发生而且发生在1930年代大衰退时期的最高失业率并没有导致最低的通货膨胀率,虽然在1931到1932年的大衰退期间美国的价格水平确实迅速下降插入原书428页图(a) 美国:1900~1997年横: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 纵:通货膨胀率(GDP平减指数,百分比/年)(b) 英国:1900~1997年横: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 纵:通货膨胀率(GDP平减指数,百分比/年)资料来源:录入原书428页17.1.2 我们为什么关心菲利普斯曲线 我们已经看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观察总供给曲线的另一种视角。

      你也许会想,我们为什么关心菲利普斯曲线?总供给曲线难道还不足以描述短期取舍关系吗? 使用菲利普斯曲线有两个原因首先,菲利普斯曲线直接关注两种政策目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第二,只要货币工资率或者潜在GDP发生变化,总供给曲线都会移动,而这种变化每天都会发生,因此总供给曲线所描述的不是一种稳定的取舍关系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也不是一种稳定的取舍关系,但是它比总供给曲线更稳定只有当自然失业率改变或者当预期通货膨胀率发生变化时它才发生移动429检查站17.11、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应用题17.1 表1描述了2003年可能发生的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