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诏安县“十四五”海洋强县建设专项规划.docx

115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45206689
  • 上传时间:2023-0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7.68KB
  • / 1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诏安县“十四五”海洋强县建设 专项规划目 录前 言 -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形势 - 3 -第一节 发展条件 - 3 -第二节 发展现状 - 5 -第三节 发展面临机遇 - 8 -第四节 发展面临挑战 - 10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 12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12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13 -第三节 战略定位 - 14 -第四节 发展目标 - 16 -第三章 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 - 18 -第一节 打造“一带一轴”总体开发战略格局 - 18 -第二节 做强“一南一北”两大海洋经济核心区 - 20 -第三节 做大两大海洋经济合作圈 - 21 -第四章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22 -第一节 优化发展现代海洋渔业 - 22 -第二节 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 26 -第三节 扶持发展海洋服务业 - 29 -第五章 增强海洋科技创新驱动力 - 33 -第一节 做强海洋科创平台主体 - 34 -第二节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35 -第三节 集聚海洋领域创新创业人才 - 36 -第六章 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 37 -第一节 坚守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底线 - 38 -第二节 强化陆海污染全面监管整治 - 39 -第三节 强化海洋生态与生物资源保护 - 41 -第七章 加强海洋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建设 - 42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 42 -第二节 完善海洋产业信息化基础设施 - 44 -第三节 推进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 45 -第八章 构建海洋开放合作新格局 - 46 -第一节 提升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水平 - 47 -第二节 深化诏台合作交流 - 48 -第三节 加强海洋经济区域协作 - 49 -第九章 保障措施 - 51 -第一节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 51 -第二节 提高依法治海水平 - 53 -第三节 加强政策与要素支持 - 53 -第四节 加大海洋投入保障 - 54 -附件 1:“一带一轴”总体开发战略格局附件 2:“一南一北”两大海洋经济核心区附件 3:诏安县“十四五”海洋强县建设专项规划项目库前 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 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 机遇期。

      十四五”是诏安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第一 个五年,是实施“工业强县、山海兴县、文旅名县、富美新城”, 实现 “底部起跳、晋位争先”,奋力谱写新时代新诏安建设新篇 章的关键时期海洋是诏安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和后劲所在诏安县 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资源条件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发展 海洋经济潜力巨大编制和实施《诏安县“十四五”海洋强县建 设专项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对于诏安县抓住国家 “ 一带 一路”开发和福建省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的战略机遇,进一 步发挥诏安独特的海洋区位和资源优势,推进海洋产业的转型与 升级,实现由海洋资源大县向海洋经济强县的根本性转变,具有 重要的指导作用本《规划》 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事 业发展规划纲要》《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福建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纲要》《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海 洋强省的意见》《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建设“海上福建” 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 2021—2023 年 ) 的通- 1 -知》( 闽政〔2021〕7 号 )、《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 室关于印发漳州市“十四五”海洋强市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漳 政办〔2021〕55 号 )、《诏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 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闽粤经济合作区发展规 划 ( 2015-2030 年 )》为编制依据,主要阐述规划期内海洋经济 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总体目标、发展空间布局、主要任 务和重大建设项目,是引导和推进海洋经济开发的行动纲领,是 制定海洋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和安排重点项目投资建设的重要依 据。

      本《规划》 以 2020 年为基期,规划期限为 2021-2025 年 2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形势第一节 发展条件诏安县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大县,拥有诏安湾、宫口湾和 大埕湾三个主要海湾,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资源条 件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一、优越的区位条件诏安县地处福建省最南端,闽粤 交界处,素有 “福建南大门”和 “漳南第一关”之称,是海 西主体联系珠三角的 “桥头堡”东连云霄县,东南面是东 山国际旅游岛,南濒东海与南海交汇处,西邻广东省潮汕地 区,北接平和县享有 “中国青梅之乡” “中国书画艺术之 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 (绘画) 之乡” “中国海峡硒都” “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乡”“中国生态牡蛎之乡”“中 国天然氧吧”的美称,是著名的侨乡和重要台胞祖籍地诏 安处于厦门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区位优越,环境优美, 配套完善二、便利的交通优势诏安交通优势突出,沈海高速公 路、国道324线、厦深铁路及建设中的厦深高速铁路横贯东 西,省道诏平线贯穿南北高速公路至汕头约68公里,至厦 门约180公里,距福州、深圳等地约400公里,形成了以沈海 高速、国道、省道为主, 以县道、 乡村公路为辅的四通八达 的公路交通网络。

      诏安湾是天然的深水良港,漳州七大港区 之一,可开发深水岸线12公里,可规划建设5000吨以上码头 泊位19个,其中5万吨以上码头泊位14个,规划年吞吐量3470 万吨;全县现有大小渔港11座,其中:诏安赤石湾中心渔港 和田厝一级渔港,设有5000吨泊位的码头两个,航道至厦门- 3 -103海里三、怡人的自然气候诏安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地近北回归线,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460毫米, 全县多年平均气温达21℃历年最冷气温出现在1月份,极 端最低气温为-0.6℃;历年最热气温出现在七月份,极端最 高气温39.2℃,无霜期在350天以上 常年主导风向是偏东 风和东南风,每年七、八、九月为台风季节,受台风影响年 均4.4次,严重影响的年均1.4次四、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诏安依山傍海,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88公里,海域面积593平方公里辖区海域有 诏安湾、宫 口湾和大埕湾 (铁炉港) 3个主要港湾,沿海围 垦池塘面积约2800多公顷诏安港区是漳州市七大港区之 一,毗邻著名的台湾浅滩渔场,海水水质优良,营养丰富, 适于各种海洋生物繁殖与生长,有植物200多种,浮游生物 607种,鱼类213种,软体动物212种,节肢动物约72种,底 栖生物305种,为发展海洋生物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资源 基础。

      五、独特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诏安依山傍海,文化艺 术独特,拥有以山海为主的自然景观和以古文化、古建筑、 民俗风情为主的人文景观,主要景区景点有乌山、九侯山、 汾水关、点灯山、梅岭半岛滨海旅游区、悬钟城、烟墩山、 南门 “关帝庙” 、腊屿祥麟塔等,逐渐形成以县城为主的文 化旅游、 以乌山为主的红色旅游、 以梅岭半岛为主的滨海旅 游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 4 -第二节 发展现状“十三五”时期,我县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提升开放型 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时期,抓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闽粤 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推进闽粤经济合作区建设, 围绕诏安港区大力发展诏安海洋经济核心区,海洋经济发展 成果显著,为 “十四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一、海洋经济总量不断增加2020年全县海洋生产总值 为150亿元, 比2015年的82亿元增长82.9%, “十三五”期间 年均递增16.6%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县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 38%提高到42%,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 22:58:20 调 整为18:60:22,初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海洋产业体系二、渔业优势持续巩固发挥海岸线长、海域面积广等 优势,积极打造 “蓝色经济带”。

      全县拥有渔业人 口8.7万 人,从事渔业劳力2.55万人 2019年渔业产值41.68亿元, 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5.41%海水养殖方面,梅岭镇成为 全省规模较大的牡蛎吊养基地和较大的灯围捕捞基地;四都 镇形成泥蚶、红鲟、对虾、花蛤四大养殖基地2020年,我 县获得 “中国生态牡蛎之乡”称号,林头珠蚶、 “大梧蚝” 商标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和漳州市知名商标认证泉盈 (福建) 科技有限公司获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 (基地) , 是目前世界名列前茅的室内再循环水养殖工厂金星、梅岭、 桥东等沿海乡镇形成了72家海水育苗场,建设形成了一批规 模化水产种苗繁育基地,其中利洋水产成为全国较大的对虾 幼体培育基地水产加工与流通方面,水产加工的投资强度 和产业聚集度持续增强,全县水产加工企业总数150多家,- 5 -其中规模工业20家全县水产品加工量9.82万吨,冷藏能力 28.15万吨,产值30.28亿元,纳税约1.53亿元,创汇3.41亿 美元其中诏安水产专业加工区作为重点打造水产强镇的特 色产业园区,聚焦水产品养殖、加工、批发交易以及冷链物 流等产业链, 已成为国家级海洋产业示范园区、省级现代海 洋渔业示范区。

      特色渔业品牌建设方面,创建农业农村部健 康养殖示范场1家、省级水产良种场1家、市级水产良种场2 家拥有省级龙头企业12家,1个驰名商标、10个福建省著 名商标、12个建设名牌产品、5个水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依托 “国家科技兴海产业 示范基地”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与 制品高科技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医药材 料、海洋生物育种和健康养殖、海洋生物服务产业及海洋生 物综合配套产业五大领域 目前, 以润科生物、澳华农牧等 为龙头,绿洲生化、玛塔等企业为主力,打造海洋生物产业 集群,集聚5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05 亿元,工业增加值24.39亿元润科生物工程 (福建) 科技 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首家专业从事海洋微藻及微生物等生物 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了海洋生 物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四、滨海旅游发展迅速我县依山傍海,文化艺术独特, 其中梅岭镇旅游声名远播,吸引了众多游客,年接待游客在 10万多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800万元其中梅岭镇 南门村入选首批 “国家级乡村旅游模范村” “福建省乡村旅 游特色村”,2016年上榜漳州市 “十大最美乡村”,2017年 被评为 “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腊洲村上榜漳州市 “十大- 6 -最美渔村”。

      海洋文化旅游发展亮点突出, 以 “中国农民丰 收节”为契机,成功举办 “牡蛎王” “开蚝快手”等活动五、涉海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县积极推动临 港产业集聚发展片区建设 以诏安湾为主体,重点培育港口 物流、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临港工业,进行渔业养殖、滨海 旅游、生活休闲等项目布局 目前全县现有大小渔港11座, 其中,拥有赤石湾中心渔港和田厝一级渔港,投资建设进度 均已过半;西梧、大梧、下河三个渔港列入省 “十四五”渔 港建设规划六、海洋科技支撑逐步增强以海洋经济示范县为引领, 出台多项扶持政策,鼓励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在我县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