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第三章残疾学PPT课件.ppt
150页第三章 残疾学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郭丽云郭丽云l残疾(disability)是自人类诞生而伴随存在的,目前已成为全球性普遍存在和关心的社会问题本章学习内容:本章学习内容:l残疾的基本概念l残疾原因l残疾分类l残疾的三级预防l残疾相关的政策法规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l一、残疾的相关定义l1.残疾残疾l指由于各种躯体、精神心理疾病或损伤以及先天性异常所致的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或或)丧失丧失,造成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身心功能障碍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身心功能障碍的状态状态,这种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身体活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活动能力 l残疾又分为暂时性残疾和永久性残疾残疾又分为暂时性残疾和永久性残疾 残疾与疾病的关系残疾与疾病的关系 l残疾与疾病的概念完全不同 l疾病可导致残疾,残疾不一定就是疾病或伴有疾病 l残疾可以与疾病无关 l残疾可以与疾病同时存在 ,也可以在疾病后发生 2.残疾人残疾人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学残疾学 概念概念l以残疾人及残疾状态残疾人及残疾状态为主要研究对象,专门研究残疾的病因、流行规律、表现特点、发展规律、结局以及评定、康复与预防,以医学为基础,涉及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和政策法令等诸学科的交叉性学科l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中国残疾人概况中国残疾人概况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 1987年 结果:调查确诊各类残疾人77345人,占总人口的4.89%,即每20人中就有一名残疾人据此推算全国约有各类残疾人共5164万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2006年结果:根据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推算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两次调查各类残疾人所占比重:两次调查各类残疾人所占比重:1.听力语言残疾(听力语言残疾(21.81%))2.智力残疾(智力残疾(12.68%))3.视力残疾(视力残疾(10.08%))4.肢体残疾(肢体残疾(9.61%))5.精神残疾(精神残疾(2.47%))1.肢体残疾(肢体残疾(29.07%))2.听力残疾(听力残疾(24.16%))3.多重残疾(多重残疾(16.30%))4.视力残疾(视力残疾(14.86%))5.精神残疾(精神残疾(7.40%))6.智力残疾(智力残疾(6.68%))7.言语残疾(言语残疾(1.53%))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1)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
2)二是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3)本次调查的残疾标准和残疾评定方法,参照国际最新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修订4)其它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残疾的近年来残疾的趋势趋势①残疾的变化与社会人口分布的变化有关,残疾具有高龄化的趋势;②中枢神经系统伤病引起的功能障碍日益增多,尤其是脑血管意外和儿童脑性瘫痪有重度化的倾向;③多重障碍者有增多的趋势,其中以肢体功能障碍合并精神障碍者为多世界残疾人概况世界残疾人概况l八十年代初期,联合国做有关残疾人数量的世界剖面调查,联合国提供的数据是残疾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0%,l2011年《世界残疾人报告》指出:估计全球超过10亿人或15%的世界人口带有某种形式的残疾而生存l在预期寿命超过70岁的国家中,平均每人有8年、11.5%的生命是在残疾中度过的 l80%的残疾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l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状况不同,所提供的残疾人数据差别非常大l香港 7%;l印尼 3%;l英国,1987年是7.1%,1994年是15%,2002年是18%;l美国1991年是12%,2001年是18%;l澳大利亚1976年是4.8%,1993年是18%;l一般来讲,经济发达或者说社会经济都比较发达的国家,残疾人的比重相对来说要高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相对来说残疾人的比重要低一些。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l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l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保障能力及残疾人标准认定不同 第二节第二节 致残原因致残原因常见的致残因素可以分两大类:l先天性致残原因l后天性致残原因先天性致残原因先天性致残原因①①近亲结婚生育的先天性残疾近亲结婚生育的先天性残疾 l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人群中每个人约携带5~6种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随机婚配(非近亲婚配)时,由于夫妇两人无血缘关系,相同的基因很少,他们所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不同,因而不易形成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体(患者)而在近亲结婚时,夫妇两人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容易在子代相遇,而使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升高l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近亲结婚生育的子女患智力低下、先天性畸形和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率,要比非近亲结婚子女高150倍先天性致残原因先天性致残原因②②先天性遗传和与遗传有关的疾病致残先天性遗传和与遗传有关的疾病致残 l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每条都有特定的结构,而且携带着不同的基因如果染色体形态或数目发生改变,或单个基因缺陷,都能使机体的许多部分发生病变,遗传性疾病即由此形成l遗传性疾病可导致很多的残疾如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智力发育迟缓、先天畸形、先天性聋、哑等。
先天性致残原因先天性致残原因③③孕期母亲的营养、疾病所造成的胎儿残疾孕期母亲的营养、疾病所造成的胎儿残疾 l孕妇营养不足可以造成胚胎缺陷如孕妇叶酸缺乏可导致胎儿的神经管畸形;碘缺乏的孕妇会生出痴呆儿;氟、硒等微量元素缺乏也会造成多种先天缺陷营养过剩造成的残疾l孕期疾病也是致残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孕妇的病毒感染,尤其是在怀孕早期(三个月内)任何病毒感染,例如流感、肝炎、风疹等,都可造成胚胎的损害流感可使胎儿形成兔唇或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异常;肝炎病毒可引起先天性畸型;风疹可引起先天性白内障、心脏畸形和耳聋先天性致残原因先天性致残原因④④孕期或哺乳期接触有害物质孕期或哺乳期接触有害物质 l X线辐射 人类胚胎在怀孕6周左右是胚胎器官形成时期,此时如果受X线辐射,易形成胎儿发育障碍,且畸形发生率也高l电磁辐射 也容易造成胎儿变异,如畸胎等l药物 对胎儿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药物能通过胎盘进入胎体而胎儿的肝脏、肾脏都发育不成熟,药物不能很快从胎儿体内排出,而使药物对胎儿产生影响例如降压药可影响子宫胎盘的血流量,可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氨基甙类抗生素可造成肾毒性和耳毒性;抗甲状腺药物可造成胎儿甲状腺肿大。
l烟、酒 对胎儿的发育及胎盘功能也有影响先天性致残原因先天性致残原因⑤⑤产科疾病所致的残疾产科疾病所致的残疾 l可能致残的产科疾病包括异常妊娠,如早产、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或过少等;l妊娠合并症,如妊娠合并甲亢、妊娠合并心脏病;l高危妊娠;l异常分娩,如子宫收缩过强或乏力,臀先露;l分娩并发症,如脐带脱垂、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等 l这些产科疾病主要是造成宫内缺氧而导致胎儿残疾,如新生儿智力低下产伤可以造成胎儿胎头水肿、四肢神经损伤、骨折等而造成残疾异常分娩导致胎儿缺氧,其脑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可造成胎儿畸形和智力低下等,大量的脑瘫儿几乎都是在这一阶段造成的 后天性致残原因后天性致残原因 ①①营养不良所致的残疾营养不良所致的残疾 l儿童因严重缺乏维生素A可以致盲;l蛋白质严重缺乏可引起智力发育迟缓,新闻媒体报道的劣质奶粉引起的“大头娃娃”就是由于蛋白质等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造成的,这样的婴儿长大后就可能会有智力方面的残疾;l维生素D严重缺乏可引起骨骼畸形,即我们常说的佝偻病l营养不良还可以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使人易患各种疾病,因而也导致发生残疾的可能性增加;后天性致残原因后天性致残原因②②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 l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 是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可引起肌肉萎缩,肢体畸形;l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可影响脑功能引起失语、强直性瘫痪、精神失常等;l沙眼也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可以影响视力,重者致盲。
l传染性疾病如麻风病、麻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都可能致残;后天性致残原因后天性致残原因③③慢性病和老年病慢性病和老年病 l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3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未来50年,中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为严峻l一些慢性病和老年病如颈肩腰腿痛、心肺疾患、肿瘤、糖尿病、帕金森综合症等也随之增加,而这些疾病都是常见的易于致残的疾病l目前先进的医疗手段,许多急性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如急性脑血管病,病人渡过急性期而成为慢性病人生存下来,也成为主要致残原因 后天性致残原因后天性致残原因④④骨关节疾病骨关节疾病 l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都可引起残疾骨关节炎严重者可丧失全部活动能力l骨质疏松症容易引起骨折而导致残疾类风湿关节炎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致残原因,其病程达到10年者,致残率约50%后天性致残原因后天性致残原因⑤⑤各种致残的毒性物质各种致残的毒性物质 l药物、酒精、各种有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农药等如滥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可导致耳聋,酒精和过量镇静药物可引起感觉、情感、智力的改变反应停药物曾在世界上造成了一次新生儿短肢畸形的灾难性流行,致残者多达万人。
反应停药物所致的反应停药物所致的“海豹海豹” 样婴儿样婴儿后天性致残原因后天性致残原因⑥⑥精神性致残因素精神性致残因素 l现代社会紧张的工作节奏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社会环境压力也是导致精神性残疾的重要因素青年人的升学、择业、恋爱、婚姻等生活事件处理不当是导致青年人精神残疾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l此外,老年性痴呆是当今老龄化社会所面临的三大疾患之一,这种病与退休、老年丧子、丧偶、病毒感染有关 后天性致残原因后天性致残原因⑦⑦意外事故意外事故 l交通事故致残、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事故致残是我们常常听到、见到的致残原因l体育运动中的意外损伤,如体操、跳水、拳击、武术等等许多运动项目都可能引起严重损伤而致残,体操运动员桑兰就是一例l户外运动如登山、攀岩、滑水、蹦极等项目也可能由于防护不当造成伤残后天性致残原因后天性致残原因⑧⑧其它因素其它因素 l环境污染,生产及生活环境污染可引起职业病和残疾l不良生活事件和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饮食结构失衡、缺少运动、长期紧张等)也都可能使人形成不正常的人格和行为模式,导致残疾l自然灾害l自然环境(土壤、水源)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或过多,可造成地方病,如大骨节病、地方性克汀病。
l大骨节病患者地方性克汀病患者地方性克汀病患者l不良生活事件和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饮食结构失衡、缺少运动、长期紧张等)也都可能使人形成不正常的人格和行为模式,导致残疾l四川汶川地震四川汶川地震 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此次地震造成大约5 5万万万万~6~6万人致残万人致残万人致残万人致残 l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 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4秒80,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8.3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高达Ⅺ度 242469人死亡,703600人受伤 第三节第三节 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 残疾的表述残疾的表述l1980年,WHO《国际病损、残疾和残障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disability and handicap,ICIDHl1993年,WHO《国际病损、活动和参与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on 简称ICIDH-2。
l2001年5月第54届WHO将ICIDH-2定名为ICF《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l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ICF.1、ICIDH分类l l国际残损、残疾和残障分类国际残损、残疾和残障分类国际残损、残疾和残障分类国际残损、残疾和残障分类Internation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ICIDHl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0年制定并提出《国际残疾分类》第1版(ICIDH-1),是一种对疾病所造成的健康结果进行分类的体系对疾病所造成的健康结果进行分类的体系l在此系统中,残疾的发生与影响因素的线形模型是建立在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上生物医学模式将残疾视为个人问题,把残疾作为疾病、创伤或健康状况所导致的结果ICIDH分类分类残损、残疾、残障之间的关系残损、残疾、残障之间的关系n不仅注重残疾,而且注重残疾的转归、结果不仅注重残疾,而且注重残疾的转归、结果n以残疾为出发点,从不同的层次来剖析残疾状况及其结果,是国际疾病分类(国际疾病分类(ICD))的一个进步。
疾病或异常疾病或异常Disease or disorder残损残损Impairments残疾或失能残疾或失能Disabilities残障残障HandicapsICD-10l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位置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位置等特性,将疾病分门别类,进行编码等特性,将疾病分门别类,进行编码ICIDH-1不足:不足:l这种模式不能从残疾和残障的相反方向说明病损,是一种单向的变化模式l从疾病紊乱的结局的角度,对残损、残疾、残障进行分类,对生活能力的全方位把握不足,对患者的残存功能、生活质量关注不够二、二、ICF((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l1996年年WHO建立了新的残疾分类体系,称为建立了新的残疾分类体系,称为《《国际残损、活动国际残损、活动、参与分类参与分类 》》(( ICIDH-2))l2001年年5月第月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各成员国通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各成员国通过了将过了将《《国际残损、活动国际残损、活动、参与分类参与分类 》》(( ICIDH-2))改名为改名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
健康状况健康状况(障碍或残疾)(障碍或残疾)Environment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个人因素Functioning身体功能身体功能/ / 身体结构身体结构活动活动/活动受活动受限限参与参与/参与局参与局限限ICFICF生物生物- -心理心理- -社会模式社会模式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ICF残疾分类残疾分类 健康状况(障碍/疾病)活动(受限)身体结构和功能(障碍)参与(局限)环境因素个人因素ICF理论模式图lICF 提出了一种多因素的综合性残疾发生及其相关因素的模型,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认识残疾生物生物- -心理心理- -社社会模式会模式l这种模式将残疾理解为一种健康状态和情境性因素健康状态和情境性因素(即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之间交互作用而出现的复杂联系的结果l指出残疾是人类的一种经历,而不是区别一类人与另一类残疾是人类的一种经历,而不是区别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标志人的标志不仅适用于残疾人,也适用于病损者和健康人l康复的核心是和与个体功能相关的康复问题及需求康复的核心是和与个体功能相关的康复问题及需求l功能功能是康复医学的出发点,功能训练是一个以患者康是康复医学的出发点,功能训练是一个以患者康复目标为导向,基于患者实际情况,反复进行的过程。
复目标为导向,基于患者实际情况,反复进行的过程l功能状况并不单纯是疾病的结果,而是患者健康状况功能状况并不单纯是疾病的结果,而是患者健康状况与环境因素及个人因素(背景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环境因素及个人因素(背景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康复和康复和ICF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功能功能 – 患者的体验患者的体验Michael, 20岁岁 外伤截瘫外伤截瘫3个月后个月后“受伤后,对我来说最困难的事情是,我不再能轻轻松松地上厕所,对我来受伤后,对我来说最困难的事情是,我不再能轻轻松松地上厕所,对我来说,我很难接受这个现状说,我很难接受这个现状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功能功能 – 患者的体验患者的体验Ingrid, 37Ingrid, 37岁岁外伤后四肢瘫外伤后四肢瘫4 4个月后个月后 ““我现在完全依赖他我现在完全依赖他人,我甚至无法自己人,我甚至无法自己打开钱包,也许这是打开钱包,也许这是我不想外出去见他人我不想外出去见他人的原因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功能功能– 患者的体验患者的体验Martin, 26Martin, 26岁岁 外伤后完全性瘫痪外伤后完全性瘫痪5 5个月后个月后“目前对我来说最大的困难目前对我来说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有无障碍通道的住所,是找到有无障碍通道的住所,以及学会使用轮椅通过有障以及学会使用轮椅通过有障碍路面。
碍路面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Mr Dee, 41Mr Dee, 41岁岁脊髓损伤后脊髓损伤后2 2个月个月““获取经济收入对我来说非常获取经济收入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非常担心将来没重要,我非常担心将来没有足够的收入维持家用有足够的收入维持家用因此,我一定要好好锻炼,因此,我一定要好好锻炼,争取早日回到受伤前的工争取早日回到受伤前的工作岗位(农民)作岗位(农民)功能功能 – 患者的体验患者的体验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健康状况健康状况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个人因素FunctioningInteraction between a health condition and both 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这些人有哪些共同点这些人有哪些共同点?这些人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这些人有哪些不同的地方??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健康状况健康状况Environment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个人因素Functioning身体功能身体功能/ / 身体结构身体结构活动活动参与参与ICFICF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身体功能和结构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活动 & 参与参与 功能功能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身体结构和功能受损身体结构和功能受损活动受限活动受限 残疾残疾参与限制参与限制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患者存在患者存在残疾残疾患者因为环患者因为环境而残疾境而残疾残疾残疾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Stucki G, Melvin J. The ICF: A unifying model for the conceptu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J Rehabil Med 2007; 39: 286-291康复旨在使存在健康问题的个体在一定生康复旨在使存在健康问题的个体在一定生活环境中获得或维持最佳的功能状况。
活环境中获得或维持最佳的功能状况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获得最佳功能的策略获得最佳功能的策略患者存在患者存在残疾残疾改善身体功能改善身体功能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患者患者残疾后残疾后获得最佳功能的方法获得最佳功能的方法改善环境功能改善环境功能障碍障碍 促进促进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ICF的构成的构成•身体功能身体功能/结构结构•残损残损•活动活动•活动受限活动受限•参与参与•参与局限参与局限•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个人因素ICF的构成的构成u身体功能身体功能/结构结构u残损残损u活动活动u活动受限活动受限u参与参与u参与局限参与局限u环境因素环境因素u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二)(二)ICF 编码与限定值编码与限定值l编码系统 ICF 运用了一种字母数字编码系统,字母b、s、d 和e 代表身体功能、身体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首字母d 指明在活动和参与的成份中的领域根据使用者的情况,可以用a 或p 替代首字母d 以分别指明活动和参与l使用限定值是ICF 编码的一个重要特点ICF 编码只有在加上一个限定值后才算完整,限定值用于显示健康水平的程度(即问题的严重性) 。
限定值是在小数点后的一位、两位或多位数字使用任何编码应该至少加上一位限定值没有限定值的编码没有意义 ICF与与ICIDH的比较的比较1.改变了分类术语 2.分类的含义扩大 3.分类中增加了情景性因素的影响 4.残疾分类互相转化 :ICIDH为单向模式,而ICF为双向互动模式 5.ICF应用范围扩大ICF与与ICD的比较的比较lICD是根据疾病的原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位置等特性,将疾病分门别类,进行编码lICF不是对疾病、障碍或损伤进行分类,而是对健康状态的结果进行分类lICD和ICF相互补充、相互交叉•a))ICD中对于健康状况的同一诊断,其功能和残疾中对于健康状况的同一诊断,其功能和残疾的水平和特性可能有所不同的水平和特性可能有所不同ICD无法提供足够的关于健康状况的信息无法提供足够的关于健康状况的信息麻风麻风ICD: A30ICD: A30SneiderSneider先生患有进展性多发性硬先生患有进展性多发性硬化化(ICD-10 (ICD-10 G.35G.35)14)14年患病后他年患病后他的神经系统持续退化,并经历了多的神经系统持续退化,并经历了多个系统的退变目前他的认知和定个系统的退变。
目前他的认知和定向能力严重受损,需要每天向能力严重受损,需要每天2424小时小时的照料Carol BauerCarol Bauer三年前三年前 被诊断为缓和性被诊断为缓和性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 (ICD-10 (ICD-10 G.35G.35). ). 她的她的第二次发作是在两个月前,这次发作第二次发作是在两个月前,这次发作使她的视野部分受损在她回到正常使她的视野部分受损在她回到正常工作前,她请了三周假期接受治疗工作前,她请了三周假期接受治疗目前她每目前她每6 6个月接受医生一次随访个月接受医生一次随访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ICD: G35ICD: G35b)ICD中关于健康问题的不同诊断,其功能和残疾的中关于健康问题的不同诊断,其功能和残疾的水平和特性可能相似水平和特性可能相似•c c)患者的功能障碍水平可能会随着时间改变,但关于疾病)患者的功能障碍水平可能会随着时间改变,但关于疾病的诊断却却保持不变的诊断却却保持不变格林巴利综合症格林巴利综合症ICD: G61.0ICD: G61.0HIVHIVICD: B24ICD: B24 Joseph Jeune Joseph Jeune 来自赞比亚,从来自赞比亚,从20022002年患有艾滋病年患有艾滋病( (““非特异性人类免疫非特异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缺陷病毒 (HIV) (HIV) 疾病疾病””)) 。
日常生日常生活严重受限,他无法移动、无法洗漱、活严重受限,他无法移动、无法洗漱、更无法工作更无法工作在接受一年的治疗后,他依在接受一年的治疗后,他依然然HIVHIV阳性,但他的功能水阳性,但他的功能水平显著提高,在有酬工作这平显著提高,在有酬工作这一条目中他的参与受限只是一条目中他的参与受限只是中度水平中度水平„3by5“ WHO Program for inter-viral treatment in Africa三、中国残疾分类标准三、中国残疾分类标准l我国1987年残疾人抽样调查,制定了五类残疾的残疾标准:l视力残疾l听力语言残疾l智力残疾l肢体残疾l精神残疾中国残疾分类标准中国残疾分类标准 l视力残疾l听力残疾l言语残疾l智力残疾l肢体残疾l精神残疾l多重残疾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制定了七类残疾的残疾标准(一)视力残疾标准 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其标准和分级见下表:视力残疾的标准和分级表视力残疾的标准和分级表(二)听力残疾标准(二)听力残疾标准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响及言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其标准和分级见下表:听力残疾标准和分级表听力残疾标准和分级表(三三)智力残疾标准智力残疾标准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其标准和分级见下表:智力残疾标准和分级表智力残疾标准和分级表智力残疾包括:1.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2.智力发育成熟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四)肢体残疾标准(四)肢体残疾标准肢体残疾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而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其标准和分级见下表:肢体残疾标准和分级表肢体残疾标准和分级表肢体残疾包括:肢体残疾包括:1、上肢或下肢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缺失,畸形或功能障碍;2、脊柱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3、中枢、周围神经因伤、病或发育异常造成躯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碍 (五)精神残疾标准(五)精神残疾标准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病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其日常生由于病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活和社会参与其标准和分级见下表:其标准和分级见下表:精神残疾的标准和分级表精神残疾的标准和分级表第四节第四节 残疾预防残疾预防残疾预防的重要性残疾预防的重要性l残疾给个人带来巨大不幸和痛苦、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l残疾预防就是在了解致残原因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卫生医疗技术,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通过各种途径,来防止、控制或延迟残疾的发生l残疾预防对保障人民健康、保护人力资源、提高人民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残疾预防的可行性残疾预防的可行性((1)致残原因中,有一半以上是可以预防的致残原因中,有一半以上是可以预防的l如服用碘盐可使智力残疾的儿童减少1/3;l改善谷物卫生质量可控制和消灭大骨节病;l预防和妥善处理中耳炎,可使40%的听力障碍得以预防 ((2)从已有的残疾预防实践效果看,残疾预防是可)从已有的残疾预防实践效果看,残疾预防是可行的行的•过去,在全世界因麻疹、白喉、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疾病每年要使500万儿童死亡,另外500万跛行、失明、失聪或弱智而进入残疾人的行列•目前由于计划免疫的实行,由这六种传染病所引起的残疾和死亡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大面积的控制和大幅度的降低。
((3)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们有了早期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们有了早期诊断和预防残疾的武器断和预防残疾的武器•新的技术和手段已经在临床得到应用如羊膜腔穿刺技术、孕早期绒毛诊断技术、基因诊断等,可以在妊娠早期及时诊断胎儿发育是否正常,并可据此决定是否终止妊娠,从而避免先天残疾儿的出生((4)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残疾预防工作,制定了)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残疾预防工作,制定了很多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多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残疾人保障法》对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还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对残疾儿童教育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残疾预防的基本内容残疾预防的基本内容l残疾的预防应在残疾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应在胎儿期、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各个阶段中进行;应在国家、地方、社区及家庭不同水平进行l现代康复医学中,提倡对残疾进行三级预防三级预防 l一级预防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也称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即预防能导致残疾的损伤、疾病、发育缺陷等的发生l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强调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已经发生的伤病,防止遗留残疾;l三级预防三级预防为临床预防为临床预防,轻度残疾发生后,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以限制其发展,避免成为永久性残疾。
l在前两个阶段,残疾是潜在的可预防的危险;在第三阶段,残疾在一定时间内可逆,及早介入康复措施可能逆转或减轻残疾一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措施:①①预防接种预防接种②②进行预防性咨询进行预防性咨询③③孕期、哺乳期要保证足够的营养,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孕期、哺乳期要保证足够的营养,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④④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产科疾病,做好围产期保健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产科疾病,做好围产期保健⑤⑤远离引起伤病的危险因素或危险源远离引起伤病的危险因素或危险源⑥⑥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⑦⑦提倡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提倡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⑧⑧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养成安全习惯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养成安全习惯⑨⑨安全防护照顾安全防护照顾⑩⑩政府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环境污染,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政府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环境污染,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⑾⑾医护工作中要提高医疗质量、加强责任心,努力减少医疗事故和医源性医护工作中要提高医疗质量、加强责任心,努力减少医疗事故和医源性残疾的发生残疾的发生一级预防:一级预防: ①预防接种 通过预防接种可取得对相应的传染病的免疫力,防止某些传染性疾病如急性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脑等的致残性疾病的发生。
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俗称“糖丸”),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减少肢体残疾的发生②进行预防性咨询 l如婚前咨询及优生优育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防止遗传性痴呆傻残和其他残疾的发生,确保优生优育;l有两类人会将残疾遗传给后代,所以不适宜结婚,更不应当生育其一是有遗传病家族史者,如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症)等;其二是患有导致胚胎缺陷的疾病者,包括性病、麻风病、血液病,或尚未治愈的严重的心、肝、肾疾病等l近亲结婚容易将不良基因遗传给后代并导致残疾,所以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一级预防一级预防③孕期、哺乳期要保证足够的营养,避免接触有害物质l我国制定的孕妇蛋白质需要量供给标准为:怀孕4~6个月为每天80g ,7~9个月为每天90g乳母蛋白质的消耗量更大,所以在满足母体正常需要之外,还必须额外增加25g各种新鲜瓜果蔬菜也很重要,并应补充钙和充足的维生素Dl怀孕和哺乳期间应避免接触各种有害物质,禁烟酒,慎用各种药物避免电磁辐射,如在妊娠前和妊娠早期不要长时间接触电脑,也尽量少打,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同时远离微波炉等高频电器等一级预防一级预防l④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产科疾病,做好围产期保健l围产期是指妊娠28周至产后一周。
孕妇应按规定作产前检查,这样可及时发现、防治妊娠期病理现象,如胎位异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并测定胎儿发育是否正常在妊娠晚期要特别注意观察胎盘功能和胎儿宫内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选择适宜的生产方式,避免产伤l⑤远离引起伤病的危险因素或危险源 尽可能避免接触可能致伤致残的生物、物理、化学和机械的危险源,如高压电、电离辐射、强酸、强碱等,预防多种非感染性伤病l⑥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合理营养、适当运动、限制烟酒、控制体重、生活规律等,预防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减少慢性病及老年病的致残因素l⑦提倡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 保持心理平衡、减轻精神压力、学会自我调节,避免心理行为过激反应;预防抑郁、焦虑及其他精神障碍和身心疾病的发生一级预防一级预防⑧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养成安全习惯 ⑨安全防护照顾 l要加强工厂、煤矿、建筑工地等工业安全设施的管理和使用,对工人要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l体育及娱乐活动中要避免运动损伤l公共场所要具备防火、防污染、防噪音的设施和保障,改善社会安全环境,消除不安全隐患l在家中幼儿、高龄、病弱老人要有人照顾,预防意外伤害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l⑩政府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环境污染,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要加强对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
另外要进一步治理地方病,对地甲病、克汀病、大骨节病流行地区,采取补碘、改土净水等措施l⑾医护工作中要提高医疗质量、加强责任心,努力减少医疗事故和医源性残疾的发生另外要加强药物研究,合理用药,避免药源性疾病和残疾的发生一级预防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解决残疾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应把一级预防放在首位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l目的:限制或避免由伤病造成的残疾即在损伤及疾病发生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减少残疾的发生二级预防二级预防 ①疾病早期筛检 l 如筛检血压、血糖等,早期查出高血压、糖尿病,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l出生后哺乳48—72小时足跟血筛查,可以检出遗传代谢性疾病——苯丙酮尿症,可以通过服用一种特殊的低苯丙氨酸的奶粉得到纠正二级预防二级预防②定期健康检查 l早期查出高血脂、高血糖等③控制危险因素,l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l要控制血压、血糖,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劳逸结合、作息规律,戒烟、禁酒、减轻体重、减轻精神压力、对营养不良者补充必要的营养素可控制疾病的发展二级预防二级预防④外伤后的正确搬运 l正确的搬运术对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至关重要。
尤其脊柱损伤后不正确的搬运可造成或加重脊髓的损伤怀疑脊柱损伤时要用硬担架,3-4人同时搬运,颈椎受伤时要固定颈部,不能前屈、后伸、扭曲对颅脑损伤患者要使其处于半卧位或侧卧位⑤早期医疗干预 l对脑梗死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及时采取溶栓治疗,肢体瘫痪就可能完全恢复正常,避免终身的瘫痪l对结核病、耳感染、癫痫、老年痴呆等早期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l对创伤、骨折、肢体损伤、白内障、各种畸形等适时手术治疗,促进伤病痊愈或好转,预防合并症二级预防二级预防l伤病员在现场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搬运这一重要环节正确的搬运术对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至关重要 怀疑脊髓损伤伤者的搬运方法⑥早期介入康复治疗 l 如瘫痪者正确体位处理,尤其对急性脑血管病人在早期卧床阶段,帮助病人使其肢体放置于正确位置,可减轻以后可能出现的肢体痉挛;要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定时翻身,以防止关节挛缩等;要积极采取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进行功能训练,促进功能恢复三级预防三级预防目的: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目的: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其措施应包括:其措施应包括:l①①各种康复功能训练各种康复功能训练l②②康复工程的应用康复工程的应用l③③辅助功能用品用具的使用辅助功能用品用具的使用l④④支持性医疗护理支持性医疗护理l⑤⑤手术治疗手术治疗l⑥⑥开展职业康复开展职业康复l⑦⑦开展教育康复开展教育康复l⑧⑧社会康复社会康复l残疾人可通过配戴矫形器、安装假肢、使用生活自助具等,来预防畸形,改善功能。
l使用助听器、眼镜、坐垫等,以改善视听力和日常活动能力;步行用具如拐杖、助行车、轮椅等 ,可辅助步行l职业康复职业康复是使残疾者保持并获得适当的职业,从而促进他们参与或重新参与社会l职业康复包括职业咨询、职业指导、职业评价、职业训练、职业安置等l教育康复:教育康复:l为残疾人提供教育机会,尽量创造条件使聋哑儿童、智弱儿童、肢体伤残儿童及青少年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及中高等教育)l对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则进入特殊学校,接受特殊的教育l社会康复:社会康复:l如改变社会及家庭对残疾人的态度,提倡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l提供适宜的交通工具及无障碍建筑设施等 l实践经验证明,做好一级预防,可减少残疾发生率70%:做好二级预防,可使残疾发生率比现在水平减少10~20%l预防残疾并不限于卫生部门,它还应涉及到社会、职业、教育、司法和其它部门,这些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减少残疾的发生三、医学进步对残疾预防的影响三、医学进步对残疾预防的影响l随着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残疾预防得到强大的理论和技术保障l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使过去无法抢救的生命得以延长,从而相对地增加了致残率。
l脑血管病l外伤四、康复治疗和预防病损四、康复治疗和预防病损l两者在三级残疾预防中是互相弥补的预防是为了减少病损,当预防措施失效,出现病损或缺乏适当的的预防措施和技术时,康复治疗则显得尤为重要l康复治疗促进二级预防,阻止病损恶化而导致残疾l康复治疗师三级预防的主要措施第五节第五节 残疾相关的政策法规残疾相关的政策法规2011年6月9日WHO发布《世界残疾报告》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1982)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1993)1981年,WHO康复专家委员会定义社区康复1994年WHO、UNESCO、ILO发表的《关于残疾人在社区康复的1994联合意见书》2003-2012年琵琶湖千年行动纲要—“亚洲及太平洋残疾人十年”2006年12月13日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UN《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残 疾 人 权 利 宣 言197519811983198219931994200320052006201020112005年5月25日WHO第五十八界世界卫生大会有关残疾与康复的决议——《残疾,包括预防、管理和康复》WHO《残疾与康复行动计划》2006年—2011年)2010年WHO和国际残疾和发展联盟共同出版了《社区康复指南》,明确社区康复涵盖了健康、教育、生计、社会融入、赋权、等五大领域的25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1983)1994年WHO、UNESCO、ILO发表的《关于残疾人在社区康复的1994联合意见书》康复事业的历史发展模式康复事业的历史发展模式社会模式权利模式权利模式2000八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九十年代慈善模式医疗模式残疾人参与程度 我国相关的残疾政策与法令我国相关的残疾政策与法令1.《《中中华华人人民民共共和和国国残残疾疾人人保保障障法法》》(1990年10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2008年4月2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修订)2.《《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国务院令1994年第161号)3.《《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国务院令2007年第488号)4. 200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国残联《《关关于于进进一一步步加加强强残残人人康康复复工工作作的的意意见见》》提提出出目目标标::到到20152015年年实实现现残残疾人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5. 1990年12月28日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48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全国助残日每年有特定的目标和主题每年有特定的目标和主题6.国际残疾人日: 国 际 残 疾 人 日 ( 英 语 : International Day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rsons with Disabilities,又称世界残疾人日),1992年10月16日在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认:将每每年年的的1212月月3 3日日定定为为““国国际际残残疾疾人人日日”,并呼吁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积极开展活动,增进人们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 2016年12月03日,星期六助残日助残日l2011年第21个全国助残日主题: 改善残疾人民生,保障残疾人权益l2012年第22个全国助残日主题: 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l2013年第23个全国助残日主题: 帮扶贫困残疾人l2014年第24个全国助残日主题: 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l2015年第25个全国助残日主题: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l2016年 全国助残日时间为:2016年5月15日,星期日本章重点本章重点l残疾的概念l残疾的原因lICIDH和ICFl残疾的三级预防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