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组后测设计.docx
4页等组后测教育实验设计模式——以“'快速阅读训练’法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为例教育科学学院08教本(2)班17号李晓玲实验设计是实验研究的蓝图它的意义在于给研究者提供如何控制变量, 如 何分析资料,可以获得怎样的结论的一种构想、计划和策略下面介绍其中一个 设计模式一一等组后测教育实验设计模式一、等组后测设计的模式:R X Oi (实验组)R O2 (控制组)也可以用表格来表示:组别前测实验处理后测实验组VV控制组V二、举例:假如我们要实验:“快速阅读训练”法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可以 从学校中随机抽出一些学生参加实验, 其中一部分学生随机分派为实验组,另一 部分分为控制组实验组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法,控制组则不变一个学期后, 测验两个组的学生的阅读成绩,然后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的阅读成绩是否 有显著差异实施步骤:①用随机方法抽取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派到实验组和控制组( R);从学校中随机抽取一些学生, 并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班, 一个是实验组, 另一 个是控制组②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X),而控制组则否;实验组的学生接受快速阅读训练, 一个星期进行三次训练; 而控制组的学生则不用,保持原来的学习方式不变。
③实验处理后,两组都接受后测评(Oi, O2);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都接受一次阅读测验, 阅读测验的成绩记为 O1, O2④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 O1-O2 最后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的阅读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 用实验组的后测Oi减去控制组的后测O2,即O1-O2,得出这个实验的结果根据结果分析实 验,从而得出最终的实验结论三、总体评价:这个设计特征: 随机化选择被试和分组, 接受实验处理的只有实验组, 控制 组不接受实验处理,两个组均只有后测(实验后的测验),没有前测(实验前的测验)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它不需要进行在很多情况下并不理想的事前测试,能排除前测与后测、 前测与自变量产生的交互作用, 避免了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节省人力物力这种设计的缺点在于: 不能对被试的缺失加以控制; 在抽取样本时要求达到一定数量, 如果被试数目较少, 两组难以保证 同时无法确定实验处理是否对不同层次的受试者有不同的效果我设计的等组后测设计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不管是实验的对象还是实验的模式、步骤都考虑了实际的情况,符合实情当然,实际操作还需要分工更细化,步骤更具体要使实验的结果更准确,则需要优良的测量,这就要考虑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是测验所得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效度:是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就是测量的结果与所要达到的目标两者之间相符合的程度精品资料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