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课讲稿《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究竟“新”在何处?》模板.docx
15页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究竟“新”在何处?什么是新发展阶段?它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对此,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确定的目标是两阶段目标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比十八大提出的目标提前了,原来我国要在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在提前到了2035年第二阶段的目标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据支部安排,今天围绕“新发展阶段究竟、新、在何处”这个主题与大家一起交流一、“新”在发展起点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也是新时代的一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依据邓小平的设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经历上百年时间,到21世纪中叶结束。
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演进特征的深刻揭示新发展阶段从属于初级阶段,也是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最后阶段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来说的,空间范围大,时间起点是党的十八大召开,时间下限尚未明确新发展阶段则聚焦发展,主要是就发展来说的,时间起点是“十四五”时期开局,时间下限是本世纪中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新时代与新发展阶段起点不同,终点也不一样,新发展阶段是新时代的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主要是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自然演化的结果,不是主观臆断的产物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1979-202x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4%,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8%左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202x年,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仍保持了2.3%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上升到17%,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并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国和来源国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中等收入群体人口已超过4亿;通过加强社会治理,已形成良好社会秩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两大奇迹”的创造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新发展阶段带来了量的积累和质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攻坚战的形式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集中社会各方面力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到202x年底,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伊・赖德在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采访时表示,40多年来,中国成功让数亿人摆脱贫困,“全世界都认为这是绝无仅有的成就”在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方面,“很明显,大部分进展都归功于中国(脱贫)的成功”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发展阶段的形成奠定重要基础发展道路关系发展成败,经过40多年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日渐清晰这条道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现了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平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在统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现代化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道路选择的正确性对于新发展阶段而言,尽管仍需“摸着石头过河”,但“摸”的重点已经发生变化,“过河”的速度可以更快一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为新发展阶段指明了方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度支撑,经历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度的建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经历疫情防控的中外比较,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以人民为中心、公有制为主体等制度优势日益明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得到全党全社会的认可,为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比如,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根本领导制度,这一制度能确保发展方向的稳定性、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的连贯性,有利于协调、凝聚各方面力量,确保将人民利益的实现放在首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定型为新发展阶段提供了制度保障新发展阶段是基于“两大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展阶段,这一发展起点较之改革开放之初已有根本不同,较之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已有显著变化,是更高起点之上的发展二、“新”在发展任务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的发展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现代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发展必经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民族独立的实现,为现代化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随即将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提上议事日程。
1954年9月,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穷,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这里聚焦现代化的四个方面,既是基于现代化规律的选择,也反映了当时的国情随着对现代化规律认识的加深和世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文化的现代化开始纳入现代化的范畴1960年3月,毛泽东在同尼泊尔首相谈话时提出,要安下心来,”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由此,科学文化的现代化成为我国现代化的重要领域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里凸显了科学技术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并将世界先进水平作为我国现代化的参照坐标,提升了现代化目标定位的层次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仍然聚焦国家现代化党的十三大报告将“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立为发展目标,较之四个现代化的设计,增加了政治现代化的向度,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
此后,党的十七大报告增加社会现代化的向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纳入现代化强国的要素,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得到深化和拓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进行了具体部署: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涵盖这两个阶段,从“十四五”时期开始到本世纪中叶,都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阶段新发展阶段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阶段,也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另一任务是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看法,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时代;从改革开放之后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是中华民族富起来的时代;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中华民族迎来了走向强起来的时代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新发展阶段面临的任务之一,就是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在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发展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新发展阶段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既有世界先进甚至国际领先的生产力,也有大量传统的、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城市,发展程度同发达国家差不多,但在一些老少边地区,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依然比较落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需要日益多元化、高级化,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新发展阶段形成的重要依据,也是新发展阶段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逐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发展阶段面临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逐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新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这一任务相对改革开放初期有本质差别,相对新时代到来之前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三、“新”在发展品质每一阶段的发展由于发展任务、发展理念不同,具有不同特点和品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总结发展实践而形成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新发展阶段的基本遵循,引领新发展阶段的发展实践习近平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新发展阶段的发展是实践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新发展阶段的发展是高质量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是以追求发展速度、数量增长起步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的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转变,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完成这些转变之后,才有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发展阶段的发展是更有效率的发展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未达到全球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距离,只有保持一定发展速度,才能确保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尽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