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分析【文献综述】.doc
7页文献综述(20, 一届)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分析机构投资者在全球范围的快速发展使具在公司治理中的表现越来越活跃 机构投资者的出现有助于平衡股东和管理层、大股东和中小股东Z间的关系, 改善上市公司股权治理结构机构投资者施行股东积极主义,参与上市公司治 理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国外,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对机构投资者的 研究不断增多而且内容也不断深入;在国内,虽然机构投资者起步较晚,但由 丁国情导致的资木市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所以国内的研究还是很有意义,对 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对以下文献进 行一下总结1国外相关文献1.1机构投资者的定义由丁世界各国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不同,市场中的投资者也有所不同,导 致各国机构投资者所包含的范閑也各不相同就冃前来说,各国关于机构投资 者的界定没有一致性的标准,理论界也缺乏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机构投资者定义 一般来说,学术界对于机构投资者的定义分为描述性和列举行两种美国人Davis和Steel (2001)对于机构投资者的一般性描述为:机构投资 者可以定义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代表小投资者的利益,将他们的储蕃集中 在一起管理,为了特定冃标,在可以接受的风险范|韦I和规定的时间内,追求投 资收益的最大化。
也就是说有小投资者组成的合法金融机构,在股票,证券,期货进行买卖, 以期取得投资收益,如基金、证券、保险公司等1.2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早期机构投资者是不愿意介入公司治理的,他们只是遵守“华尔街准则” —用脚投票这些机构投资者宁愿通过“用脚投票”减少起损失,也不远介入 并试图影响公司治理但是Heifer和Vishnu (1986)认为随着机构持股的不断 扩大,继续用脚投票会严重损害机构投资者的利益,所以机构投资者有动力来 监管公司的行为和绩效,并且他们有着较大的投票权來实现这样的监督Hirschman(1970)认为机构投资者持股后可以概括为三中情况:发出声音 (voice)>推出(exit)、忠诚(loyalty)发出声音指利用股东的权利改变上市 公司的一些不利于股东的决策;退出指用投票,卖出上市公司的股票;忠诚指 既不发出声音反对上市公司的决策,也不用脚投票卖出股票西方的机构投资者从最开始的“用脚投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发展到通 过控制公司投票代理权、参与股东议案、发表声明、与管理层讨论、“用脚投票” 等多种方式來积极参与公司治理1.3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而当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后所体现出来的作ffl:Coffee(1991)提出 “最优公司监督”理论,即机构对公司的监督与控制活动独立丁•利益冲突,不 会因与公司剑存在其他利益而收到影响。
机构对公司的投资是长期的,机构在 公司的相关利益足够大,干预成木不会影响利益机构投资者的主动参与会在 长期获得较好的回报,因为机构投资者更了解公司并且有更多的利益关系他 们的行动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大的机构投资者通过股东积极注意可以获 得比直接交易更大的投资价值Karloff、Maltase 和 Walking (1994)对 1986—1990 股东提议的实证研究发 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收到股东提议的可能性正相关,而企业此前的 业绩则与其负相关也就是说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具有监督公司,提高公司业绩, 调整公司整体战略的重耍意义2国内相关文献2.1机构投资者的定义国内对于机构投资者的定义,耿志民(2002)在《中国机构投资者研究》 中提出机构投资者是指在金融市场从事证券投资的法人机构,主要有保险公司、 养老基金和投资基金、证券公司、银行等也就是说,凡是岀资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个人或机构,统称为证 券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从广义上讲是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 的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在西方国家,以有价证券投资 收益为其重耍收入來源的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各种福利基金、养 老基金及金融财团等,一般称为机构投资者。
其中最典型的机构投资者是专门 从事有价证券投资的共同基金在中国,机构投资者H前主要是具有证券自营 业务资格的证券经营机构,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投资管理基金等2.2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动力张恒、刘力昌(2005)提出来源主耍 有:①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主要动力来源是上市公司的价值动态增 值通常,具有动态价值上升预期的既有公司是机构投资者关注的重点②参 与上山公司治理旨在确立价值型投资理念完善治理结构是提升公司价值的有 效战略手段机构投资者确信良好的公司治理将在未來提高企业业绩,并给投 资者带来长期收益③在中国现行特殊股权结构下,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有助于 挂票增值,我国机构投资者是股票增值的最大收益者在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方式上蔣欣文(2010)提出:①控制公 司代理投票权一般来说,行使代理投票权是指公司现任管理层、特定股东以 及其他人主动发起的代理投票权征集和行使投票全的行为②股东议案③非 正式影响机构投资者直接与公式的管理层讨论或发表公开申明,以改进公司 的治理结构、改变公司的-整体业务战略或者解决管理方面的其他问题,公司一 般会考虑机构投资者的合理建议。
2.3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蔣欣文(2010)提出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积极意义有以下儿个 方面:第一,机构投资者有有助于弥补中小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缺陷机构 投资者一旦掌握了较大比例的股份,可以是公司治理中一些有关中小投资者擦 汗那个气悬而未决的问题得以缓解第二,机构投资者治理有利丁建议股东管 理者间良好的合作互利关系机构投资者和企业是一种资源互补、战略上相互 牵制的关系第三,机构投资者治理有利于恢复股东主权穆林娟和张红(2008)以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为因变量分析了机构投 资者持股丁上市公司业绩的关系,发现机构投资者既是“价值发现者”,也是“价 值创造者”,机构投资者对于提升公司业绩、改善公司自理有积极的作用吴晓晖和姜彦福(2006)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独立懂事治理效率的实际影 响研究发现,引入机构投资者后独立懂事治理效率有显著的提升,而且在机 构投资这长期持股的样木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后一期独立懂事比例显著 正相关,从而正式了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在促进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上的积极 作用,说明机构投资者有通过独立懂事介入公司治理的可能性高雷和张杰(2008)研究了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式盈余管理Z间的关系, 发现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 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能有效地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 理行为。
范海峰和胡玉明等(2009)认为由于存在大股东占款问题,我国上市公司 的资木指出收到很大限制而机构投资者作为外部股东可以有效监管管理层和 控股股东提高上市公司的资本指出,有助于上市公司长期发展王琨和肖星(2005)检验了机构投资者能否有效降低我国上市公司资金被 关联方占用的程度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中哦刚存在机构投资者 的,被关联方占用的资金显著少丁其它公司;而且随着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投资者 持股比例的增加,关联方往来造成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公司治理均减少翁洪波和吴世农(2007)针对我国资本市场出现的恶意派现现象,检验了 机构投资者能否发挥治理和监督作用结果表明:虽然机构投资者不能影响上 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但是机构投资者发挥了一定的监督和治理职能,防止恶意 派现,而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发生恶意派现的可能性越小李善民和王彩萍(2007)对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年度薪酬水 平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与薪酬绩效敏感性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虽 然机构投资者可以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并在对上市公司薪酬水平产生一定影 响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以下儿点:①机构投资者具有稳定市场的作用。
实证检验 发现,机构投资者进入山场以后,上海证券市场和深圳证券市场的波动性都发生 了结构性降低在机构投资者发展的过程中,每次的政策推进都对市场起到了明 显的稳定作用②机构投资者在还具有丰富市场金融品种的作用比较适合中 国国情的金融创新品种是股票指数期货③机构投资者具有媒介资金需求的作 用④除了上述的作用以外,机构投资者对固有金业改制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也 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3总结上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从4个角度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在参与上市公司治 理中的作用,可以发现国外对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作用的研究更深入, 不过国内外的观点还是相差无儿总的来说,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表明机构投 资者会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对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 用美国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由6.1%到48%用了 47年,机构投资者才逐渐 由“用脚投票”转换成“用手投票”中国的机构投资者经过十儿年的跳跃式发 展已经表现出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相信随着机构投资者不断增多、QFII入 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将更能有效地监督上市公司的管理,提高市场效率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提出机构投资者在参丁•上 市公司治理中体现出的作用,对于促进国内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和提高上市公司 的治理水平具有重耍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I] 耿志民.中国机构投资者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⑵张恒,刘力昌.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研究[J].经济管理,2005 (5).[3] 唐正清,顾慈阳.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理论分析,经验总结于对策建议[J] •江淮论 坛,2005(3).[4] 蔣欣文.试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的治理[J].经济师.2010(3).⑸穆林娟,张红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 据[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 吴哓晖,姜彦福.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J].科技信息.2008(23).[7] 高雷,张杰.控股股东,机构投资者与现金股利[J].会计研究.2008(9).[8] 范海峰,胡玉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 究.2010 (2).⑼王琨,肖星.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关联方占用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8).[10谕洪波,吴世农.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J].中国会计评论.2007(2).[II] 李善民、王彩萍.机构持股与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关系Z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7.[12] Davis and Steel.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MJ. Boston:Mit press ,2001.[13] Heifer and Vishnu. Large shareholders and Corporate control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1(3).[14] Hirschman. Exit, Voice, and Loyalty: Responses to Decline in Firms, Organizations, and States [MJ.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 970.[15] Coftee,Liquidity Versus Controh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 as Corporate Monitor[J].Columbia Law Review.1991(4).[16] Karlo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