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生产者均衡点与消费者均衡点平衡状态的分析.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2079845
  • 上传时间:2017-1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2.5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程教师:陈涛期中论文 姓名:李艳梅专业:工程管理学号:20131150078对生产者均衡点与消费者均衡点平衡状态的分析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购买实物,生产者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生产商品决策销售在经济学中,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各个经济决策者(消费者、生产者等)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改变其经济行为所谓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假定外界诸因素(自变量)是已知的和固定不变的,然后再研究因变量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关键词:生产者均衡;消费者均衡;边际成本;边际利益;效用最大化1.1 什么是生产者均衡点(producer equilibrium)1.1.1 生产者均衡的定义生产者均衡,即为厂商谋求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但是受制于其他条件或其他利益主体,主要提供要素的厂商,市场价格等方面的约束,各种要素交织在一起,使生产者达到最优状态也可以说是指在既定成本下,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问题而生产者均衡的基本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利益(MR=MC) ,因为每一个可能的边际利益线与边际成本线的交点都发生在边际成本线上,所以企业的供给曲线就是企业的边际成本线,企业按照边际成本线决定价格和产出就能实现它的利润最大化。

      而边际成本(MC)是指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边际收益(MR)是指企业每增加销售一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收入1.1.2 生产者均衡的条件①产量既定由于产量既定,所以某一产量下的等产量线就是已知的,假设生产要素的价格也是确定的,那么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也可以知道,即两种要素的价格比:PL/PK如图所示:在众多的等成本线中必有一条,而且也只有一条等成本线与既定的等产量线相切在等成本线 AB 上除切点外的其他任何一点代表的要素所费成本,同切点所代表的要素成本虽然相同,但不能生产出所要求的既定产量;等成本线 AB左侧的等成本线虽然代表的成本支出比较少,但生产不出要求的既定产量;等成本线右侧的有些要素组合虽然可以生产出要求的既定产量,但相应的成本也随之增加,因此,只有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切点 E 是符合条件的要素投入组合②成本既定假设厂商愿意花费的成本既定,而且生产要素的价格确定,从而等成线 AB是确定的,需要寻求能够使产量达到最大化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如图所示: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等产量线有很多,但为了使一定成本下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只有等产量线与既定等成本线相切的切点 E 处是符合要求的要素投入组合。

      因为等产量线 Q2 所代表的产量虽然大于等产量 Q0,但所需要的总成本也比较大,也就是说,现有的成本支出难以购买到那么多生产所需要的投入要素;至于等产量线 Q1 与既定的等成本线有交点,且交点处代表的成本也没有增加,但其产量小于 Q0,也就是说,用既定成本购买到的生产要素组合不能使产量达到最大因此,同前述一样,成本既定条件下的要素最优投入组合在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 E 处1.2 什么是消费者均衡点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消费者均衡实现的假设条件有消费者的偏好既定、消费者的收入既定和物品的价格既定三个方面:1.2.1 消费者的偏好既定这就是说,消费者对各种物品效用的评价是既定的,不会发生变动也就是消费者在购买物品时,对各种物品购买因需要程度不同,排列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比如一个消费者到商店中去买盐、电池和点心,在去商店之前,对商品购买的排列顺序是盐、电池、点心,这一排列顺序到商店后也不会发生改变这就是说先花第一元钱购买商品时,买盐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边际效用最大,电池次之,点心排在最后。

      1.2.2 消费者的收入既定由于货币收入是有限的,货币可以购买一切物品,所以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存在递减问题因为收入有限,需要用货币购买的物品很多,但不可能全部都买,只能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几种因为每一元货币的功能都是一样的,在购买各种商品时最后多花的每一元钱都应该为自己增加同样的满足程度,否则消费者就会放弃不符合这一条件的购买量组合,而选择自己认为更合适的购买量组合1.2.3 物品的价格既定由于物品价格既定,消费者就要考虑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购买与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由于收入固定,物品价格相对不变,消费者用有限的收入能够购买的商品所带来的最大的满足程度也是可以计量的因为满足程度可以比较,所以对于商品的不同购买量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可以进行主观上的分析评价1.2.4 消费者均衡点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是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组合的主观态度,而预算线约束则显示了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商品消费的客观条件,将两者放在一起,就能决定消费者的最后选择把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预算线必定与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切于一点,这个切点就是消费者均衡点如图所示:为什么只有在 E 点才能实现消费者均衡呢?从上图中可以看出,I3 代表的效用大于 I2 的,但 I3 与直线 AB 既不相交,也不相切,说明达到 I3 效用水平的X 商品与 Y 商品的数量组合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

      AB 线与I1 相交于 C、D 在 C 点和 D 点所购买的 X 商品与 Y 商品的组合也是收入与价格既定条件下的最大组合,但 I1

      如图所示:在图中,假定商品 1 的初始价格为 P1,相应的预算线为 AB,它与无差异曲线 U1 相切于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E1如果商品 1 的价格由 P1 下降为 P2,相应的预算线由 AB 移至 AB',于是,AB'与另一种较高无差异曲线 U2 相切于均衡点E2以此类推,当 AB 移至 AB''时,AB''与另一条更高的无差异曲线 U3 相切于均衡点 E3……,因此不难发现,随着商品 1 的价格的不断变化,可以找到无数个诸如 E1、E2、E3……那样的均衡点1.4 消费者均衡点与生产者均衡点的分析受价值规律的影响,价格是呈现波动趋势的,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因此,消费者均衡点是在消费者绝对理性并对市场条件的分析绝对准确的情况下形成的而作为生产商,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这也是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的原则因为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所以,上式可以写为: MRTSLK=MPL/MPK它表示:为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厂商应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花费在每一种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

      厂商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厂商来说,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既定的,厂商可以通过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来实现最大的利润厂商在追求最大利润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假定: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Q=f(L、K),既定的商品的价格为 P,既定的劳动的价格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 w 和 r,W 表示利润由于厂商的利润等于收益减去总成本,于是,厂商的利润函数为:W(L、K)=P*f(L、K)-(wL+rK) 式中,P*f(L、K)表示总收益,(wL+rK)表示总成本,而L 的多少取决于产量,产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根据上式,我们只能证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是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的组合的,但是,在经济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政策等因素的驱使,使得生产均衡点并非时刻都能分析得当从公式上看,消费者均衡公式为MRTSLK=MPL/MPK,生产者均衡公式为 MRTSLK=MPL/MPK=w/r二者的决定因素并非相等,因此生产者均衡点与消费者均衡点不能重合1.5 效用最大化的实例分析(1) 、例题:假设某个消费者准备购买 X 与 Y 两种商品,已知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 Px=10,Py=20 元,该消费者的收入为 100 元,并将其全部用于购买 X和 Y 两种商品。

      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 MUx 和 MUy 如表,此消费者应该购买多少X,多少 Y 才能使得总效用最大?如图:(2) 、分析过程:根据收入约束条件:100=10X+20Y 的限制,该消费者能够购买的 X 和 Y 这两种商品的所有整数的组合是有限的依据给定的条件,该消费者购买这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及相应的 MUx/Px 与 MUy/Py 和总效用,如表3 所示根据表 3 所列出的资料,运用实现消费均衡的限制条件,就可以确定该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两种商品的购买量组合比例由表 2 可以看出:只有在 Qx=4,Qy=3 的购买量组合时,才既符合收入条件的限制,又符合 MUx/Px=MUy/Py 的要求此时,该消费者购买 X 商品所带来的总效用为 14,购买 Y 商品所带来的总效用为 15,购买 X 商品与 Y 商品所带来的总效用为 14+15=29也就是实现了消费均衡具体分析过程和结果见表 2 和表 31.6 消费者均衡一般归结为在限制条件下求解效用函数的极大值问题设效用函数和预算限制分别为:TU = U(X,Y)Px·Qx + Py·Qy =M由拉格朗日函数可得,效用函数 TU = U(X,Y)的总效用达到极大值的必要条件是:X 的边际效用 Ux = X 的价格 PxY 的边际效用 Uy Y 的价格 Py即 Ux = UyPx Py参考文献:[1]《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梁小民编著 第 104 页、第 145 页、第 96 页.[2]《西方经济学》 百度文库.2012-08-31 [引用日期 2013-04-21] .[3]《经济学原理》 (英)马歇尔 著.北京出版社.第 84 页.[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来源于思源电子图书馆)[5] 梁小民:高级宏观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百度文书)[6] 梁诣远:西方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百度文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