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然”的用法总结.doc
3页古汉语“然”的用法一、动词1.“燃”的古字,本义“燃烧”《说文解字》:“然,烧也 二、形容词常用于对话之中,意思是“是的”、“对的”此外,也可用在一般句子中作谓语,一般译为“对”例如:①太后曰:“然《战国策·赵策四》) “是的”②雍之言然《论语·雍也》) “对”注意:文言文中,形容词“然”还可以活用作动词,表示赞成或同意,有“以……为然”的意思,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①沛公然其计,从之《史记·高祖本纪》)②成然之《聊斋志异·促织》)三、代词“然”作为代词,主要是个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样”、“如此”等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②不然,籍何以至此?(《史记·项羽本纪》)四、连词1、表转折“然”作连词,由指示代词用法虚化而来,主要表示转折关系一般用于复句中后一分句的开头,可译为“可是”、“但是”等例如:①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左传·成公二年》)②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史记·高祖本纪》)2、表承接“然”表示承接关系,一般可译为“那么就”、“就”等例如:①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庄子·外物》)五、助词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形容词词尾,表示“……样子”,一般可译为“……地”。
例如: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柳宗元《捕蛇者说》)②杂然相许《列子·汤问》)2、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核舟记》)②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孟子·公孙丑下》)③闵子侍侧,訚訚(yin)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注意:能用作形容词词尾的,除“然”之外,文言文中还有“尔”、“焉”、“若”、“如”等例如:①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②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孟子·万章上》)③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④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论语·乡党》)六、然而“然而”是转折连词“然”与“而”的连用,表示单纯的转折关系,意思是“但是”另一种意见:“然而”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连用然”字指代并肯定上文所述事实,“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如此,却还”、“虽然这样,可是”例如:①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五蠹》)②管仲相齐,曰:“臣贵矣,然而臣贫《韩非·外储说左下》)七、然则 王引之《经传释词》:“然则,然而也。
杨树达的《词诠》也是此种看法然则”是指示代词“然”与连词“则”的连用然”字承接上文事实,“则”字引起下文的阐述或论断,含有“既然如此,那么(那就)”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两个词例如:①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②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