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湖生态护岸工程技术导则.doc

67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24285073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02MB
  • / 6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1 总则 12 术语及符号 23 基本规定 33.1 护岸的定义 33.1.1 护岸 33.1.2 护岸工程 33.2 老式的护岸形式 33.2.1 坡式护岸 33.2.2 坝式护岸 33.2.3 墙式护岸 33.2.4 复合护岸 33.3 生态护岸的定义 43.3.1 生态护岸 43.3.2 老式护岸的弊端 43.3.3 护岸的生态修复 43.4 生态护岸的作用 43.4.1 滞洪补枯、调节水位 43.4.2 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 43.4.3 增进河流生物过程 43.5 生态护岸的设计原则 53.5.1 恢复自然河流的形状,形成自然环境 53.5.2 保存原则 53.5.3 尽量采用自然工法 53.5.4 尽量采用天然建筑材料和有效的老式工艺 53.5.5 尽量减少或取消直墙,倡导缓坡 53.5.6 运用生态护岸,保护和发明水边的自然景观 53.5.7 保护水域空间的生物多样性 63.6 生态护岸的设计要点 63.6.1 护岸的稳定分析 63.6.1.1 基本规定 63.6.1.2 计算措施 63.6.1.3 荷载组合 63.6.2 护岸的抗冲设计 63.6.3 护岸的植物设计 93.6.3.1 河湖岸边植物应具有条件 93.6.3.2 土堤坡面植物 93.6.3.3 石质堤防植物 103.6.3.4 河湖岸坡木桩型枝条 103.6.3.5 水生植物 103.6.3.6 河湖岸旁绿化树种 103.7 生态护岸形式和合用范畴 113.7.1 三维植被网植草护坡 113.7.2 土工织物草皮护坡 123.7.3 乱石缓坡护岸 123.7.4 植物扦插护岸 123.7.5 木桩护岸 133.7.6 仿木桩护岸 143.7.7 生态砖护岸 143.7.8 条石护岸 153.7.9 山石护岸 163.7.10 堆石护岸 163.7.11 石笼护岸 173.7.11.1 铅丝、格栅石笼护岸 173.7.11.2 土石笼袋护岸 173.7.12 旧轮胎护岸 184 生态护岸的施工技术规定 194.1 三维植被网植草护坡 194.2 土工织物草皮护坡护岸 194.2.1 材料 194.2.2 运送及储存 194.2.3 拼接 204.2.4 铺设 204.2.5 回填覆盖 214.2.6 施工规定 214.2.6.1 植草期选择 214.2.6.2 坡面解决 214.2.6.3 播种和覆盖 214.2.6.4 养护 214.2.7 质量检查和验收 214.2.7.1 无纺布的质量检查 214.2.7.2 无纺布施工期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214.3 乱石缓坡护岸 224.4 植物扦插护岸 224.4.1 材料 224.4.1.1 活体木桩 224.4.1.2 活体枝条捆 224.4.1.3 一般木桩 224.4.2 施工规定 234.4.2.1 施工准备 234.4.2.2 活体枝条捆-活体木桩系统的安顿扦插 234.4.3 验收原则 244.4.3.1 活体枝条捆-活体木桩系统安顿扦插工程质量检查 244.4.3.2 工程验收 244.5 木桩护岸 254.5.1 材料 254.5.2 施工规定 254.5.3 验收原则 254.6 预制仿木桩护岸 254.6.1 材料 254.6.2 施工规定 254.6.3 验收原则 254.7 现浇仿木桩护岸 254.7.1 材料 254.7.2 施工规定 254.7.3 仿木面层施工工艺 264.7.3.1 仿木面层材料 264.7.3.2 基面解决 264.7.3.3 仿木成型 264.7.3.4 表面解决 264.7.4 仿木面层验收原则 264.7.4.1 艺术效果 264.7.4.2 耐久性 264.8 生态砖护岸 274.8.1 材料 274.8.1.1 砌块 274.8.1.2 充填材料 284.8.1.3 反滤材料 284.8.2 生态砖砌筑 284.8.2.1 施工准备 284.8.2.2 生态护坡砖铺设 284.8.2.3 生态墙壁(鱼巢)砖铺设 294.8.3 生态砖绿化 294.8.3.1 生态护坡砖绿化 294.8.3.2 生态墙壁砖绿化 294.8.3.3 维护管理 304.8.4 质量检查和验收 304.9 条石护岸 314.9.1 材料 314.9.2 施工规定 314.9.3 验收原则 314.10 山石护岸 314.10.1 材料 314.10.2 施工规定 324.10.2.1 垫层 324.10.2.2 基本 324.10.2.3 叠石 324.10.2.4 反滤层 324.10.3 验收原则 324.10.3.1 牢固度 324.10.3.2 抹缝 324.10.3.3 景观效果 324.11 堆石护岸 334.11.1 材料 334.11.2 施工规定 334.11.3 验收原则 334.12 石笼护岸 334.12.1 格栅石笼护岸 334.12.1.1 材料 334.12.1.2 施工规定 344.12.1.3 验收原则 354.12.2 土石笼袋护岸 354.12.2.1 材料 354.12.2.2 施工规定 364.12.2.3 验收原则 374.13 旧轮胎护岸 384.13.1 材料 384.13.2 施工规定 384.13.3 验收原则 385 附录 396 用词阐明 407 条文阐明 41表 4.21 无纺布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19表 4.81 生态砖砌体质量检查措施和原则 31表 4.122 高拉力土工织布材料性能指标 35图3.61 不同河床土壤的极限流速 7图3.62 粘性土壤的最大流速容许值 7图3.63 一般草皮和加筋草皮护坡极限 抗冲流速与沉没时间关系 8图3.64 水陆过渡带的植物配备 9图3.71 三维网垫植草护坡 12图3.72 土工织物草皮护坡 12图3.73 卵石缓坡护岸 12图3.74 植物扦插护岸 13图3.75 木桩护岸 13图3.76 仿木桩护岸 14图3.77 生态砖护岸 15图3.78 条石护岸 16图3.79 山石护岸 16图3.710 堆石护岸 17图3.711 铅丝石笼护岸 17图3.712 土石笼袋护岸 18图3.713 旧轮胎护岸 18图4.121 格栅 34图4.121 铅丝笼网目尺寸 371 总则2 术语及符号3 基本规定3.1 护岸的定义3.1.1 护岸河湖岸坡和堤防岸坡的防护重要是避免水流和波浪对岸坡基土的冲蚀和淘刷导致的侵蚀、塌岸等现象。

      堤岸防护应根据防洪规划和河流治导线的规定,并按因势利导的原则,根据具体条件拟定工程布局、形式和合适的材料3.1.2 护岸工程一般是布设在受水流冲刷严重的险工险段,其长度一般应从开始塌岸处至塌岸终结点,并加一定的安全长度坡式护岸工程一般以枯水位为界分为两部分,枯水位以上称护坡工程,如下称护脚工程枯水位的原则一般取近年平均最低水位护岸工程的原则是先护脚后护坡3.2 老式的护岸形式3.2.1 坡式护岸坡式护岸,或称平顺护岸,即顺岸坡及坡脚一定范畴内覆盖抗冲材料,这种护岸形式对河床边界条件变化和对近岸水流条件的影响均较小,是一种较常采用的形式;3.2.2 坝式护岸即修建丁坝,顺坝将水流挑离堤岸,以避免水流、波浪或潮汐对堤岸边坡的冲刷,这种形式多用于游荡性河流的护岸3.2.3 墙式护岸即顺堤岸修筑竖直陡坡式挡墙,这种形式多用于城区河流或海岸防护;3.2.4 复合护岸复合形式护岸为护岸与丁坝、墙式与坡式、打桩等相结合的形式河、湖、库堤岸护坡的老式构造形式有砌石护坡、堆石护坡、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板护坡等,并在其下设立砂砾石垫层3.3 生态护岸的定义3.3.1 生态护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入性”的人工护岸。

      选择生态护岸是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恢复多自然河流因此生态护岸的设计不仅仅是横断面的设计,它涉及河流的侧向、纵向、水陆过渡带、动植物生境的设计3.3.2 老式护岸的弊端采用老式措施对河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自然河流渠道化、护岸和河床材料硬质化、河流横断面几何规则化将蜿蜒曲折的天然河流改导致直线或折线型的人工河流、切断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通道、变化深潭、浅滩交错的形势,急流、缓流相间的格局消失,导致了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限度的退化,从而使河流生态资源、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功能的丧失3.3.3 护岸的生态修复某些发达国家开始小规模拆除刚性岸墙,恢复河道的岔流、子渠、透水的河床、生态护岸和水陆过渡植物网络系统,更好的解决洪水与生态修复的关系运用生态护岸来抵御、削弱和运用洪水,使主流与岔流沟通,增长河流的侧向联通性由于河流形态多样性是维持河流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能为植物、动物恢复生存条件3.4 生态护岸的作用3.4.1 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生态护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性”的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入储存,缓和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

      此外,生态护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蓄水份的作用3.4.2 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河流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过程消减有机污染物,从而增强水体自净作用,改善河流水质;此外,生态河堤修建的多种鱼巢、鱼道,导致的不同流速带,形成水的紊流,使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增进水体净化3.4.3 增进河流生物过程生态护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种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护岸的坡脚护底具有高孔隙率、多鱼类巢穴、多生物生长带、多流速变化,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合;生态河堤繁茂的绿树草丛不仅为陆上昆虫、鸟类等提供了觅食、繁衍的场合,并且浸入水中的柳枝、根系还为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产卵、幼鱼避难、觅食提供了场合,维持合适的水温,叶子、嫩牙、昆虫等掉入水中,为水中动物提供了食物形成一种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植被还增长河道两岸的美感3.5 生态护岸的设计原则3.5.1 恢复自然河流的形状,形成自然环境如形成弯曲的河道、河岔、缓坡、陡坡、洲岛、急流、浅滩等水深和水面宽度多变的河道断面,恢复和发明水流的多样性3.5.2 保存原则其一保存河流两岸既有植被,这些植物一般为野生乡土植物,可以自我维护。

      其二保存既有的淤积洲岛、抽水植物、水草堆积、苔藓地等,在河流中这些很难人工发明出来,它们是生物形成的生物生息场合3.5.3 尽量采用自然工法植物也是工程材料,运用乔木和灌木、水生植物的发达根系纤维来固定岸坡,形成“植物加筋土”即把植物当作构造的一部分,来增长土的抗剪强度,避免坡岸坍塌3.5.4 尽量采用天然建筑材料和有效的老式工艺涉及卵石、山石、石笼、木桩、仿木桩等这些材料纹理和亮度富于变化,综合使用这些材料,结合植物配备,可以营造丰富多彩的水边景观3.5.5 尽量减少或取消直墙,倡导缓坡许多既有都市河道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